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咒-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唤出来的力量,我们才会使那些老牌资本主义不寒而栗。 

人力,作为一个民族国家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实际上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根本。一个国家将人力资源打压至简单再生产的底线,就像一个工厂不提折旧费用一样荒谬。它纵然可以创造短期超常的产出,但决不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野蛮的力量毕竟是野蛮的,它难以与文明的量做长久的赛跑。一个残酷的事实是:中国虽然有超低的劳动力价格,但如果考虑生产率因素,在劳动力密集型制成品方面,创造同样多的制造业增加值,美国的劳动力成本仅仅相当于中国的1。3倍,日本相当于中国的1。2倍。而如果与韩国比较,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甚至还高20%。这意味着,中国用相当于美、日将近1/25的工资换来的仅仅是非常微弱的劳动成本优势。这就是说,我们仅仅压低了人力工资,但并没有换来什么了不起的竞争力。 

应当坦率地承认,有人已经在中国的公众意识中非常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神话。这个神话使我们误认为:我们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如果我们的人民不延长工作时间,不降低工资要求;不降低保障水平;他们就会面临失业的危险。而事实上,人为压低的工资、内部分配的严重不均衡,正是造成中国经济内需低迷、严重依赖出口的罪魁祸首。如果你不知道分配不均在多大程度上压缩了中国的内需,可以想像一下中国内部对奢侈品的巨大胃口。据说,大多数知名奢侈品品牌在中国的销量已经达到全球的12%。如果将这些消费能力更加平均的分配,那么,中国对自己完全可以替代外资的本土产品的需求将会如何?” 

讲到这里,方健的情绪有些激动,他愤怒地道:“将自己的人民当作自然资源甚至比自然资源更低级的资源加以出口,显然是一种野蛮,对本国自然资源的剥削也同样是一种野蛮。在这方面,我们一样有超乎寻常的纪录。有数据显示:在引资最为的中国昆山,每亩工业用地的价格从2001年的9。5万元降到2002年的8万元,再降到2003年的6万元。对于这种竞争性降价,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位负责人说:‘我们不降就失去竞争力。’这位负责人显然是诚实的,但这种诚实却将中国在引资中的竞次逻辑暴露得相当彻底。就是因为这种竞次性降价,在中国引资之风最为炽烈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零地价、送厂房、政府指定银行配套贷款, 

五免十减半等政策倾销’已经成为常见的引资组合拳。有人形象地将此称之为政府的‘割肉比赛’。当然,地方政府本身是无‘肉’可割的,这些所谓‘肉’其实都是本国人民的当期福利,都是子孙后代的现金流。通过压低现行的工资水平,再通过剥夺子孙后代的资源,我们制造的是大量在国内无法消化的产能。如此,我们只好通过倾销的方式在国际上廉价甩卖。这无异于对国际市场进行一场慷慨的财富捐赠,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漂亮甚至令人惊讶的FDI数据,多少有点慈善排行榜的意味。当然,我们的官员和学者们最乐意的就是从国际赞赏中受到鼓舞。一个穷国向发达国家无私的输出财富,这看上去非常不合常理。但深入中国的体制禀赋内部,我们大致就可以看到,这种怪现象实际上不仅是符合逻辑的,而且几乎是必然的。设想一下,如果土地(包括其他要素资源)不是完全控制在地方政府手上,而是物有所归,那么其价格就一定会受到成本收益的约束,而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毫无底线。再设想一下,如果官员的行为受到某种民意的约束,那么土地即便归于政府,土地的价格也不会如此毫无理性。不过,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这种看上去的‘不理性’,恰恰是一种理性。因为只要能够将成本(经常是是巨大的成本)推迟未来或归于隐性,那么,只要能够制造哪怕些许GDP,在政治上都是合算的。遗憾的是,以上我们假设的两种情况在中国都不存在。换句话说,这种缺陷正是中国独特的体制禀赋所在。而这种体制禀赋就是制造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中种种荒谬现象的首要原因。” 

感觉到自己有点失态,方健略微平息了一下继续说道:“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另外一种因素也有力推动了中国的财富输出。这就是所谓中国在全球化环境中所采取的一种政府中心主义战略。这种战略将一个国家的政府而不是一个国家的企业和人民作为竞争的主体。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这个国家的企业和人民所具有的竞争力上,作为一种游离于政府之外的力量;企业比政府力量更容易跨越民族国家的边界。跨国企业巨头在全球化中越来越显赫的作用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然而,在整个转轨时期;尤其是在整个1990年代,中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一直固守着一种政府中心主义的战略姿态。政府中心主义,作为中国内部全能政府体制的延伸;是一个非常自然的结果。它要求将最大限度的财力集中在政府,以形成某种‘调控’能力,这种调控经常也附带着要达到从资源上钳制异己经济力量的目标。中国以政府控制为基础的汇率制度所形成的庞大的外汇储备、以廉价出卖资源为手段所获得超高的FDI、以压低人力工资和财政补贴所刺激的出口能力,以及以政府投资为主强行拉动的经济增长率等等;都是这种政府中心主义战略的后果。在实现上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压抑、挤压本土企业尤其是本土民间企业的成长就是必然的。回溯历史,这种情况虽然经常发生,却于今为甚。无需我们在举例说明中国企业挣扎在全球产业链低端的困苦情形,任何对中国企业全球位置有了解的人都对此心知肚明。也许,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对于一个完全经济人化的国家官僚体系来说,要想获得了某种跨越民族国家范围的巨大寻租利益,蓄意维持一个贫困的底层和一群毫无竞争力的企业,就是它们所必须做的。” 

方健最后不无讽刺地道:“这种经济上的‘外忍内残’现象看似不合理,不过对于特权阶级而言,只要能维护其统治权力的稳定,他们甘愿‘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宁与洋人,不予家奴’,抱着‘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的政治理念来统治这个国家。在他们看来,稳定可以压倒一切,稳定也可以压倒公平公正,压倒国家民族的利益。”

第二十二章 博弈游戏

“这个方博士还真是个高人,倒是让他看出不少门道。”形体富态的老者笑道。方健博士走后,屋里剩下的几个人都不是外人,他也就不用再继续掩饰了。“王老,你看是不是把他也引入咱们的圈子里啊。” 

坐在沙发中间那位气度不凡的老者微微摇了摇头:“他是一个真正的学者,性格耿直,不适合进到咱们这个圈子里,偶尔请来听听启发一下思路一下还可以,真正让他办事情会搞砸的。” 

其他人听他这么评价,也赞同地点了点,方健博士的学问不错,眼光也很敏锐,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可惜就是太正直了,这样的人很难在政治环境中生存。他刚才讲的那些“大逆不道”之言话,要是放在过去早就被抓起来收监入狱了,尽管他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但是和强权对抗的爱国者往往不得善终。 

“刚才方博士的一句话给我一个提醒,他说‘没有什么比离间自己的人民更能够巩固一个弱势官僚体系的地位’,看来朝中还是有高人,不全都是吃闲饭的。”见大家不明白,气度不凡的老者神情郁闷地道:“当年我们定下计策,不惜血本让中国加入WTO,目的就是想借助体制外的力量推动体制内的改革,打破‘党天下’的畸形政治格局,用经济力量,国际规则促动政治改革,民主进程。可是人家也不傻,借势顺势用市场经济进一步弱化老百姓的生存空间,涸泽而渔,把经济危机推向极致,搞得大家反过头来不得不维护中央的权威,维持这个烂摊子。我们推进股份制,想把国有资产转化为私有资产,壮大民间的独立力量,对方正好趁机官商结合,中饱私囊。我们推进教育产业化、住房产业化、医疗产业化,想激起民怨,让其自掘坟墓,对方却借就业恐慌之际,不断给公务员加薪,收买了官僚体系,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这些年来我们眼见着官员们一天天腐败,民怨沸腾,以为大厦将倾,改朝换代的日子就到了。可是,没想到却突然来了这么一场战争,打乱了我们和平演变的计划,让北京那帮人得以苟延残喘,继续维护他们的统治地位,我好恨啊!” 

“王老也不必心急,我看他们现在不过是回光返照,等战争一结束,且不论胜负如何,现政府倒台是一定的,到那时候收拾残局还不是要靠我们这也些人。”做在一旁的一位中年将校劝慰道。 

气度非凡的老者冷笑了一声:“你们太小看共产党了,俗话说烂船还有三千钉,共产党内的能人智士不少。我们懂得欲取先予,打着红旗反红旗的道理,他们也明白以害为利,养祸以自全之道。两个核大国之间的战争打了大半年都没有结束,现在反而把美国人招惹到本土来了,你们不觉得奇怪吗?” 

“我看不是战争能打这么久,而是有人不想让这场战争早早的结束,是在借外祸以消除内患,悄悄巩固自己的地位。”气度非凡的老者语出惊人道。 

“王老,你的意思是程光是想借这场战争的破坏力消除一些国内问题?”形体富态的老者肃然而惊。 

“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众人议论纷纷。 

气度非凡的老者神色凝重道:“这有什么不可能的,战争不过是政治的延续。美国出于将国内经济危机向外转嫁的目的发动了这场战争,中国自然也可以借助这场战争解决人口基数庞大、政府机构臃肿、官员贪污腐败、贫富两极分化加剧、青年学生大量失业、地方政府离心独立、经济危机等一系列问题。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条计策是阴毒了一些,可效果也是显著的。现在他打着民族大义的旗号为所欲为,排斥异己,四处安插自己的人,大权独揽,谁又敢说个不字?!” 

“我还是不敢相信程光有这么大的魄力,这简直是一场世纪豪赌啊!”形体富态的老者摇头晃脑,犹然将信将疑。 

“我倒是比较赞同王老的分析。”身着将校军服的中年男子道:“我记得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据《南京晨报》2005年1月份的一篇报道,江苏的一位省领导在一次会议上披露:在苏北的一个乡镇,正副镇长和党委书记有50多人!当时我就在想如果加上人大、政协、人武部门等其他职务,这个镇的领导干部应该是一个更加惊人而荒谬的数目。这还仅仅是一个乡镇,如果统计一下全国吃皇粮的官员,那该是一个天文数字了。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在和平时期要想压缩这样一个庞大的官僚体系,那简直是在引爆一个火山群。唯一的出路,恐怕只有通过战争的破坏力来自然削减多余的机构和人员。” 

“现在先不谈这件事了,我们还是商量一下怎么样解决目前上海的危机。”气度不凡的老者打断了大家的议论。“老郭,你先介绍一下情况。” 

形体富态的老者欠了欠身道:“据上海市军管会民政部调查统计,经过前一段时间的紧急疏散,目前上海市大约还有一千多万人,他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缺少食品和饮用水。由于半个月前,市救济中心停止了每月的粮食发放,只提供有限的饮用水,市民已经多次集会闹事,最近爆发那一次大规模流血冲突我不说大家也很清楚。虽然这次暴乱镇压下去了,但是问题的根源并没有解决。预计在今后的3个月里,上海市将进入高危期,一是会有大量的市民因饥饿死亡,预计每天人数会高达五六万人,这远远超出了我们运送掩埋尸体的能力。二是随着天气转暖,大量尸体滞留在城市,会大大加剧瘟疫爆发的可能性,如果我们措施不力的话, 

一旦大疫流行整个上海市将变成一座死城,估计能够幸存的人不会超过80万。” 

见气度不凡的老者在示意自己,中年将校军官开口道:“军事方面的情形也不乐观,目前日军在上海周边建立了三道封锁线,第一道是火力封锁线,日军通过电子热敏仪监控我军的动向,一发现有突围的迹象就立即实施强大的火炮封锁。第二道是宽达5公里的声波隔离带,日军建立了2000多座次声波发射塔,一旦启动轻者使人精神狂躁不安,重则会致人于死命。最后一道封锁圈是由日军和刚刚组建的伪军把守,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最近一段时间日军一改往常固守态势,频频主动向我郊区前沿阵地发起进攻,参战部队多以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