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阴要塞的破坏虽然彻底,但是因技术局限,无法将火炮完全毁坏。
2日黎明,许司令率领部队撤抵靖江,在抵达靖江之后又率所部赶往镇江要塞。
许将军一行到了仙女庙时得知镇江要塞吃紧,马上派一队炮兵干部到都天庙炮台支持作战。不久镇江要塞也弃守。12月8日,第三战区代长官顾祝同上将在扬州巡视,命令许司令率部到仪征把守江防。仪征县毫无作战准备,连县自卫队也没组织。许部到仪征仅两日,即奉第8军军长黄杰命令撤往天长。
战后许康司令前后往汉口办理江阴要塞的结束事宜。要塞官兵中有军官37员,士兵115员辗转抵达汉口集中,这批官兵还带着炮对镜数支。另有军官37员,士兵541员被第1军收容,这批官兵带出步枪620支、机枪37挺与迫炮4门。
江阴要塞是锡澄国防线的重要依托,但要塞作战的发展可以充份印证传统要塞在现代化战争中的劣势。
锡澄线工事之草率简陋在江阴似乎不甚严重,毕竟这段国防线由国军正规部队修筑,不致于太离谱。但是国防工事线的布置也是传统的一线式阵地,缺乏纵深配置。在一次大战结束后各国开始重拾运动作战的观念,锡澄线的布置是一种为保护首都而规画的落伍布置。第112师与第103师官兵虽然均能努力迎敌,但是两部均系临调入,无法与工事线建构时的原旨充份配合。
江阴的封锁线最终发挥了功效。
在要塞失守之后,迟至12月21日为止,日军的大型船舶无法通过封锁线,海军部与长江阻塞设计督察委员会得以从容布署长江第2道防线,并拆除萩港到九江间航道标志。沿江各要冲均紧急布置监视哨。各省也进行封江。
12月2日,日机向封锁线江面掷弹,意图引爆水雷。当然这个作法过于拙劣,所以没有水雷被引爆。第11战队依然无法通过封锁线。
3日,日舰“鸟羽”号报告发现在巫山炮台方向仍有炮兵操炮预备射击,日军只好再度搜索江畔确认。一直到5日,日军第11战队才驶到江阴封锁线进行扫雷。
在封锁线上的布雷由电雷学校的水雷大队执行。电雷学校的水雷外购自德国,价格自然昂贵。所以遭到海军部的冷嘲热讽,在江阴封江之后电雷学校的确进行了水雷布设,可是因为派系斗争的意气,欧阳格将军拒绝向曾以鼎副总司令报告布雷状况,这使海军部几乎气昏。
曾以鼎将军等闽系海军要员干脆将此举解释为水雷经费下落不明而电雷学校无雷可布。这个谣传最后由海军部汇整之后上报军委会要求惩办,这是中国海军在抗战时期最为黑暗的一段。
电雷学校有没有布雷?根据江防军的战报以及日军的作战记录,电雷学校在封锁线的布雷对日军船舰造成了极大的杀伤,而且水雷大队在长江执行控发水雷的官兵一直坚持到12月8日。战报指出在2日、5日都有日舰上行与下行数目不符的情况,疑遭水雷炸沉。
在8日上午日军则有1艇汽艇在江阴江面触雷沉没。8日下午又有7艘铁驳船满戴日兵接近雷区,潜伏在江畔的水雷大队官兵立即引爆水雷两排共12支,战果虽然不详,但这个船队马上退走。
日军战史则证实在扫雷过程中至少有一艘扫雷舰“雄基丸”触雷沉没。这证明水雷大队在布雷上的努力。这也是中国海军第一批可以确认的水雷作战战果。
欧阳格将军在获得撤退命令之后率司令部人员自黄田港渡江,学校的器材则已经撤到岳阳的后方学校。欧阳将军在离开经营五年的校区之后,步行从靖江走到下关。在途中欧阳格将军仍不断由电台关注战况,当封锁线传闻已经被掘开之后,欧阳将军每个晚上都亲自电令快艇大队派出两艘鱼雷艇巡曳江面。
在抵达下关之后,失去整个舰队的海军部对欧阳将军进行了声势惊人的各种指控,最主要的两项为水雷经费有贪污嫌疑及雷艇部队因编组无方而师出无功。
事实上海军自行将江面截断,使雷艇部队的使用难以顺利进行。而早已有自制水雷能力的闽系海军对水雷大队的建军又多方掣肘,使水雷大队建军缓慢。这使闽系海军虽然最后达到澈底打垮电雷系统目的,并使欧阳将军遭处决,但是闽系海军的荣誉也因此而受污。
但是史实证明,欧阳格教育长完全对得起民族,也对得起党国!
第二卷:血色战旗 第七十三章 最后一门大炮
在江阴的国军将士开始陆续撤退,但这并不就表明国军将士的抵抗已经在江阴结束。
“开炮!”
随着段熙亮的这一声命令,大炮发出了怒吼。
炮兵们紧张的装填、瞄准,接着,大炮再次发言。
“班长,弟兄们都撤了,为啥我们还在这里?”
“帮连长报仇!”段熙亮平静的回答了这一句。
弟兄们沉默了下来。
在江阴保卫战开始的第二天,他们的连长就阵亡了。弟兄们早就憋了一口气,要帮连长报仇!
段熙亮接着又沉默了下:“在下令撤退的时候,许司令长官曾经说过,咱们每在这多坚持一些时候,就为步兵兄弟多争取到了一点时间。咱们都是炮兵,要是这炮都没了,咱还拿什么去打东洋人?弟兄们,这里就算咱们的归宿吧。”
弟兄们默默的做着自己的工作,谁也没有表示出异议。
归宿,炮兵阵地就是这些勇敢者的归宿!
现在,已经是12月2日了。
原本以为在江阴已经不可能再遭到中国军队威胁的日军第11战队,在炮声的打击下,一时之间有些手足无措。
情报上完全可以证明,中国军队已经撤退。但是,这门大炮又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填弹!”
段熙亮扔下了烟,站了起来。
这门孤独的大炮开始轰鸣,炮弹落到正在前进中的日军队形之中,不断的发出爆炸,顽强而又倔强的阻挡着日军前进的步伐。
“八噶!”柴田义男因为愤怒,整张脸都已经扭曲。
他无论如何也都不相信,自己在中国的命运会是如此。
支队长死了,自己的弟弟也死了,而自己指挥的队伍,从到达江阴的那一刻开始,寸步难行。几乎每前进一步,都会付出最惨重的代价。
“少佐阁下,支队长命令我部立刻绕过这里,迅速向镇江等地逼近!”
“不!”柴田义男脸色铁青:“我一定要打下这里,看看那些支那人的心究竟是用什么做成的!”
“但是,这样等于违抗命令。。。。。。。。”
柴田义男恼怒的摇了摇头:“哪怕违抗命令,我也必须要这么做!后藤支队的荣誉,已经在这里丢的干干净净。我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一再发生,攻下那里!挖出他们的心来!”
段熙亮和他的弟兄们,并不知道对面的东洋人下达了什么样的命令,其实无论东洋人下达什么样的命令,对他们来说也都是无所谓的了。
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有想过要活着离开这里。
一门大炮,并不能压制住日军的进攻。但是这些炮兵兄弟们,却竭尽全力的想要把每一发炮弹都发射出去。
已经能够看到日军的身影了,段熙亮操起一枝花机关,“突突”的就把一梭子子弹扫了出去,然后回头叫道:
“毁炮!”
毁炮!大炮绝对不能落到东洋人手里!
弟兄们拿出了硫酸,倒进了炮膛之内,默默的看着这一切,谁也没有说话,然后,他们拿着收集来的武器,开始向日军射击。
这是在江阴的最后一门中国军队的大炮,从江阴保卫战开始到国军撤退,这门大炮始终也都没有停止过轰击!
心爱的大炮已经停止了轰鸣,但他们手里还有枪,一样可以消灭敌人!
只要他们还是士兵,属于他们的战斗就绝对不会停止!
他们一直都在那里勇敢的战斗着,当日军冲上来之后,他们又勇敢的拿起武器,和日军搏杀在了一起。
他们无惧死亡,他们知道自己最后的命运归属在哪!
段熙亮看到最后一个弟兄也已经倒下了,当他拿起枪,倒转枪口正准备殉国的时候,几个日军扑了上来,死死的按住了他。
段熙亮有些懊恼,自己怎么当了俘虏?自己是国军士兵,怎么可以蒙受这样的耻辱?
他被带到了一名日本军官面前,段熙亮并不在乎,扬起了头。
柴田义男好奇的看着这个浑身血污,衣衫褴褛,但却依旧高昂着头的中国军人,他真的不明白这些中国军人身上的勇气是从哪里来的。
“让他投降。”柴田义男说道。
当从翻译嘴里听到了日本人的话,段熙亮笑了:“我日你祖宗十八代!”
翻译不敢把这话告诉柴田义男,但柴田义男忽然面色大变,用生硬的中国话说怒道:“你的,说的什么!”
“我日你祖宗十八代!”段熙亮还在那里笑着。
“八噶!”柴田义男狂吼一声,拔出刀来,一刀砍下了段熙亮的一条胳膊。
段熙亮一声惨呼,面色苍白,但却又拼尽全力大叫一声:“我日你祖宗十八代!”
“八噶!”
又是一条胳膊被柴田义男砍了下来,可段熙亮却依旧那么笔直的站着,眼睛死死盯着柴田义男:
“我,日你祖宗十八代!”
柴田义男握着刀的手,甚至已经开始颤抖!
他征服不了这个中国士兵,永远也都征服不了!
就好像日本永远也都征服不了中国一样!
日军第11战队战史记载:
“。。。。。。。。。。。陆军虽然报告已经占领江阴,但到2日晚,仍能听到要塞方向有炮声传来,支那炮兵的抵抗完全没有结束。。。。。。。。。”
日军后藤支队记载:
“。。。。。。。。。2日,我部在行进中,遭到支那炮兵袭击。柴田义男少佐奋勇当先,攻克支那炮兵阵地。此炮疑为支那于江阴之最后一门火炮。支那炮兵在我攻击之下,无一幸存。该炮主官于俘虏后,意图挣扎,为我部所击毙。。。。。。。。。。。”
在这份报告的最后,后藤支队却也不得不承认:
“支那炮兵抵抗决心之强烈,完全出乎意料。在未来之战争中,帝国将不得不面临更加惨烈之战斗。”
是的,这一点日本人没有猜错,在未来的战斗中,日军所面临的抵抗会更加激烈。
段熙亮指挥的那门大炮,或许是江阴国军的最后一门大炮,但绝对不会是中国战场上的最后一门大炮。
在镇江,在南京,中国军队已经准备好了!
第二卷:血色战旗 第七十四章 74军
“向前走,莫退后,生死已到最后关头,同胞被杀、土地被占,我们再也不能忍受。向前走,莫退后,中国领土一寸不能丢,献出我们的血和肉,去拼敌人的头!”
歌声,在南京城中响起。
首都保卫战,一触即发!
淞沪一役,日军攻下上海,可付出的代价超出了他们预料,而此前所预想的“三个月亡华”的美梦也破灭了。一种欲速不达的焦躁,茫然、愤怒的情绪蔓延在日军之中。
于是,南京保卫战是在一群几近疯狂的刽子手之前展开的!
本来,按照军事委员1935年制定的《首都要塞计划》,日军不应该来得这么快,南京保卫战也不应该在南京城打响。这个计划是张治中主导的,其战略思想是:
“南京的防卫并不在南京本身,而在外围太湖地区”。
这个区域,国民党军队多年经营了两道防线:吴福线南起苏州,北迄福山,锡澄线南起无锡,北至江阴。他们横亘于铁路、公路、运河间,充分利用江南湖沼如网、河流纵横,兼有山丘的地形特点,是阻挡日军西进的理想地域。
但是,这一计划并没有实现,
在南京保卫战即将打响之前,中央教导总队便是计划中的最精锐防卫部队,他们已经在南京地区驻防四五年,被称作蒋介石的“铁卫队”,辖有三个步兵旅,仿效德国步兵的编制,全队3万多人,是南京保卫战中装备最好、实力最强的部队,总队长桂永清,参谋长邱清泉。
教导总队在紫金山、麒麟门、中山门一带设防。总队的左邻是王敬久的87师,他们和孙元良的88师共同防卫紫金山、雨花台一线,这是自古守南京城必争的两个据点,如果这两个地方失守,南京城也就守不住了。
悒江门是通往江北的必经之地,万一要撤退,必须从这里渡江。负责首都保卫战的唐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