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没到根据地,手工社的这些学生的才能就被展现了开来,李卫这一行人不论在哪里都比较引人注目,但是鬼子和伪军的尾随和追杀却往往无功而返,在手工社的千奇百怪发明创造的保护下,李卫他们有惊无险地日渐接近太行山抗日革命根据地。
为了摆脱敌人苍蝇式的骚乱,一切自力更生,就地取材,手工社的学生们在李卫地故意怂恿下,中国人的阴损和恶毒被发挥到了极致。
先是裘百里配出能掩盖自身的气味,毒翻鬼子狼犬的药物,让鬼子不能利用狼犬追踪他们,几个机械尖子生和手工社的蒋东生,陈西河的配合下客串了一下机关削器工匠,搞了几个机关陷阱,往往让尾随而来的敌人吃尽苦头,伪装极好的绊索,窝弓,暗箭和镭石,李卫他们的人影都没见着,却被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地机关陷阱杀伤了好几个,鬼子和伪军小队们往往是竖着追过来,横着抬回去。
“土八路,大大的厉害!~”这些话纷纷李卫他们经过的村镇上漫延了开来,甚至鬼子间有了一句逢林莫入的经典名言。
有时会遇上实在甩不脱的鬼子和伪军,李卫和范国文往往先把他们引开,李卫用星尘梭在暗处一一解决这些敌人,如果敌人配合地较好,就直接让范国文一个个替他们点名。李卫越来越依赖范国文的枪法,相比之下这些现代武器在他的手里更能发挥出作用,只不过开枪后就得赶紧闪人,震耳沙漠之鹰的枪声实在是太招摇了,摆明了告诉敌人自己在这里。
让李卫有些遗憾地是没有制造出消音器,不然给范国文用上就是如虎添翼,能给八路军带回一个神枪手,也算是这趟任务的额外收获。
手工社的裘百里除了搞搞类似化学的炼丹外,对医药也颇为擅长,他听李卫的吩咐专门配了几剂药,让原本还在生病的段诚马上生龙活虎起来。
第二卷
第八十六节
看到这些学生抗日的出色表现,段诚本来还想暗中对这些学生下黑手,趁机弄死一两个,让李卫的任务不能顺利完成,也算为日本鬼子立上一功,但看到了手工社的学生异常诡异的抗日方式后,段诚心底下就开始发毛起来,李卫的眼睛真够毒的,这帮学生没一个好惹,光是给他配药的裘百里,在他手里毒和药几乎只有一线之隔,哪一天自己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当李卫率着西北联合大学的学生们一路风餐露宿,在各地地下党组织接龙般地带领下,终于有惊无险的回到了太行山抗日革命根据地,然而抗日根据地的现状,让几乎李卫大吃一惊。
自从李卫离开太行山抗日革命根据地,日本鬼子们的进攻更加疯狂,也许是名将之花阿部规秀在太行山黄土岭战役的阵亡,像是狠狠给了日本帝国主义一个狠狠的大耳光,为了报复,也更为了迅速结束中国的战斗,借中国为跳板进而侵略全亚洲,日本投入了大量的军力,加强了重炮炮轰和飞机轰炸,连不能开进山区的装甲车也是硬赶着抓来的壮丁推进太行山。
八月天气依然带着暑气,由于黄涯洞第一兵工厂的成立,充足的军火供应下,太行山战区由原来的两个半旅发展成为十一个旅,地雷战,红爆头弹让吃足了苦头的日本鬼子不得不放弃了主动进攻的大扫荡作战方式,而是以铁路,公路和据点为锁链,采用“囚笼政策”死死围住太行山战军,中国已从抗战初始的敌进我退,转成了敌我相持的阶段,并为大反攻的到来做积极的准备。
日军再次发动了由越南向昆明,宜昌至重庆和洛阳至兰州三路进军的战役,为了粉碎国民党政府宣称的八路军抗而不战的谣言。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第120师、129师及李卫所在地独立!师等晋察冀部队,向长达二百五十公里的正定到太原的正太铁路线集结,随时向守备在这条铁线中上大小五十余个据点的混成第四、第八和第九混成旅发向攻击。
在进入黄涯洞兵工厂这个八路军要害部门之前,李卫他们先被带到八路军王家峪总部进行例行的安检和政审,包括段诚这个曾被俘虏的三团警卫连战士,都同样要接受盘问,李卫和众学生自是毫无问题,被讯问的问题都是对答如流。
心下惴惴的段诚凭着被日本鬼子间谍专家培训了多遍地反间谍审问方案。用早已准备好的说词和练习不知道多少次的语气和表情,总算没被这些经验丰富的反间谍人员看出破绽,当他走出盘问室后,才发现不知何时自己的内衣已经被冷汗浸透,如果再晚些如来,恐怕会被看出有问题,看来当初日本鬼子间谍专家抽了他那么多鞭子也算没白挨,至少保住了自己这条命。
在八路军王家峪总部,李卫欣喜地发现许多战士都装备起新的步枪,他很熟悉。这是他和军工部刘部长及兵工厂的骨干们花了不少精力开发出的新型步枪。没想到自己刚回来,这支步枪居然已经被定型量产。
李卫很清楚这种枪的技术参数,几乎就是参照了现代化枪械理念的枪种。枪身比中正式短了一些,整体枪重却只有358公斤,使用起来远比笨重地三八式步枪更加灵活,即使长时间背负也不会疲劳,而且更具人性化设计,非常适应中国人使用,新型步枪正式使用7。92毫米口径步枪弹,既有穿透性也保持高杀伤力,达到一个特有地平衡,杀伤力十分惊人。
这些已经量产的新型步枪采用的标准近战配置是真正地现代三棱刺刀。看来兵工厂已是正式采纳了苏联莫辛纳甘与李卫的格斗军刺相结合设计出的折叠军刺,近战时能迅速弹出刺刀,而且在行军时不会有很明显的刃面反光,刺杀突击和放血效果非常好,简直是居家旅行之杀人利器。
当李卫向背负这种新枪的战士打听这支枪正式定稿的枪名时,战士们的回答却让他有一种想买块豆腐撞撞死的冲动。
八一式步枪!~
搬搬手指头算,现在才1940年,1940年就出了八一式步枪,那建国后的五六式。九五式呢,这抗日战争中的枪型却冒出一个现代枪名,这不乱了套了嘛~要是叫四零式不就结了,干嘛和后辈抢名字。
李卫忽然有了一种历史被改变地感觉,但是话说回来这枪名可不是他定的,打听了很多人才明白,这个枪名的始作俑者正是第十八集团军同样也简称八路军的总司令视察黄涯洞兵工厂时,总司令反复抚摸着这种枪,爱不释手,当场拍板定下来枪名,那天正好是1940年8月1日,第一支八一式步枪被八路军总司令正式定名。
当时总司令在高兴地拍着军工部部长的肩膀说道:“老刘啊,咱们俩在苏联时就想自己造好枪,今天你们造出来了,真是太好了!”
八一式步枪被八路军总司令正式定稿,黄涯洞兵工厂上下员工可给高兴坏了,上级总算是肯定了他们的成绩,立即决定开始量产,尽可能早一天把这种新型步枪装备到战斗部队。
还没等第一批八一式步枪出厂,争夺黄涯洞精品的争夺战又开始闹腾起来了,继前一次独立一师师部争夺97式狙击步枪的大战后,八路军各部争抢着下订单,差点没再次打起来,结果却被八路军第386旅拔了头筹,拿到了第一批八一式步枪,386旅的战士们心中那个透爽啊,作战时更是勇猛了许多,而八一式步枪更是如虎添翼,清一色地标准新式装备,直接提升了不少战斗力。
看着王家峪八路军总部的警卫战士们肩头崭新的八一式步枪,李卫的心中升起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至少他来到这个时空,与这些抗日革命先烈们在一起,不顾个人得失和安危地埋头苦干了这么久,也算是为了抗日敬献了一分力,往日的惊险经历却足以让他值得一生去回味。
第二卷
第八十七节
黄涯洞第一兵工厂得知李卫顺利完成任务带回一批精兵强将后,立刻兴奋地派出一支警卫连来接送,为了把段诚顺便送回三团,李卫让兵工厂的警卫连战士捎了个口信,便拉着段诚去找独立第一师的三团,而自于西北联合大学的郑同福等人则被兵工厂警卫战士直接带回兵工厂,安排住宿等工作,只有范国文死活不肯离开李卫,李卫只好带着他和段诚一起去找三团。
无处可去的范国文可怜巴巴的跟着李卫,自从与家人失散后,李卫几乎就是他的衣食父母,他不管李卫是什么人,也要跟着他
三团的团部已经不在原来的地方,因为战斗的需要,三团经常会转移,李卫好不容易找到了三团的所在地。
李卫和段诚三人踏入三团团部的门口,团部内的工作人员当看到李卫他们两人时立马像木桩一样楞在原地。
“李卫回来了,段诚回来了!~”有人喊了起来,一阵纷乱的脚步声迅速接近李卫和段诚。
而王保和陈佳瑶第一眼看到段诚时,两眼死盯着段诚,表情凝固了很久,猛然间爆发出一阵充满喜悦的欢呼,扑了过来,和段诚抱成一团,段诚又像是回到了以前那个警卫战士的生活,他很想和王保他们放开心怀地抱在一起,又哭,又笑,又闹,但心中叛徒的阴影却让他手足无措好不尴尬地让王保抱得死死的。
李卫同样含着眼泪看着王保抱着他和段诚,大力拍着王保的后背,说实在的,王保这样的很实在很质朴的人,所表露的情绪实在是煽情的很。
陈佳瑶有鉴于男女授受不亲,一边兴奋的抹着眼泪,围着他们转,团部地其他人也都再次高兴的鼓起掌来,为繁忙的团部中增添了几分活跃。
在王保和陈佳瑶心目中。段诚可能已经牺牲了,却怎料到李卫安然回来的同时,居然也把段诚带了回来,而段诚的经历却让王保他们感觉是险上加险,如同段诚在鬼门关边上逛了一圈。
确实段诚的归来三团的团部和警卫连着实的高兴了一把,李卫也被硬拖着留了下来待几天,几个年轻人自有几番话要说,特别是李卫还带回了一个年轻人。一番介绍自然是少不了。
八月太行抗日革命根据地地战斗因鬼子的大举入侵而变的异常激烈,八路军各部的调动频繁。
李卫回到了三团,看到三团的战士们中出现了很多新面孔,也有不少成建制的队伍消失了,每一个战士都显的很疲惫,看来连日的战斗不论是对体力精神还是物资消耗地都非常巨大。
特别是三团长郑叔文牺牲让李卫直地楞了很久,最终两行泪不由自主流了下来,在他的记忆中三团长一直是一个和蔼可亲又充满昂扬斗志的军人,昔日出太行山送行时,三团长还亲切地拉着他地肩膀送出很远的场景还依稀存于李卫的记忆之中。但就是这么一个可敬地人却遭到日本鬼子的毒手。实在让人经受不住,同样段诚得知这个消息后,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情绪。放声大哭起来,在心底里他一直把三团长当作父亲来看待,哭得团部内的其他人也一样再次眼含着热泪。
因为团长的牺牲,对三团的打击是巨大的,为了不影响战斗力,上级又派了一个新的团长,但听说似乎基于习惯或者是性格上的未知原因,这个叫顾跃的团长与王政委总是有些隔阂,同时也让李卫感觉不是很好。
李卫看王政委神色憔悴地面容就知道原三团长郑叔文的牺牲对他的打击很大,而新来的团长看到李卫。并没有以前老团长那么热情的招呼着,仅仅是点了下头又管自己例行公事般忙了起来,新团长的冷漠让李卫感觉原来像家一样亲切的三团,变得有些陌生了起来。
回到三团彻夜无眠地李卫第一件事,就是亲自买了纸钱,一个人找到了团长郑叔文的坟头,默默地站了很久,哀悼着革命先烈。
在郑叔文的坟前站了很久,李卫地思绪飘得很远。在现代社会战争离中国的老百姓几乎是遥不可及,为战斗而存在的士兵在没有战争时,似乎存在的地位被大大削弱,甚至老百姓对当兵有一种歧视,认为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
然而在现在这个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年代,死亡在李卫心目中一直都不太重要,自从韩秀影死后,他的心也随之被埋进了她的坟墓,而现在郑叔文的牺牲却让他的心底产生一股莫名的波动,自己现在还在呼吸,还在思考,还是一个活人,但在抗日革命根据地里,每一个人不论是战士还是平民,为了自己的生存更为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而拼死奋斗,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烈士们都不可能预知自己的死亡,但他们不会畏惧,反而比其他人更加渴望生存,为了生存而前仆后继,也许会在抗日年代的某一天,李卫自己也会像三团长一样牺牲在战场上,但这些并不重要,正如一句名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像是感觉到对死亡畏惧,是来自于心底里本能的深深畏惧,李卫的脸上不禁露出几分自嘲,自己也会害怕死亡,而且还是怕的厉害,也许只有害怕死亡才会正视生命,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