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囚龙(四八强制爱)-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千古百世,哪个王爷能做得长长久久呢?就是连皇帝也不能的。
  
  保泰被贬的第二日,廉亲王一个人带着高明徒步过市,亲自到府。
  
  保泰看见这人一席石青锦褂,墨蓝色厚呢披风的人漫步走进来,脑中浮现的全是康熙三十八年八阿哥刚刚封了贝勒那一次,也是在这个王府里,这人就是这样着了蓝色的阿哥马褂,笑眯眯地缓步朝自己走来。一晃眼几十年居然就这样过去了,阿玛过身了,这个也被磨光了一身峥嵘,周身萦绕着垂垂暮已的气息,仔细看了还是能看出他右腿每走一步都有些迟疑。
  
  好好的一颗稀世明珠,本应照出耀世之光,可惜阴差阳错就此蒙尘。
  
  “我还以为八哥不会来了,阿玛过身之后,你就那一次……算了不提也罢。你的肩膀可是湿了,奴才们怎么伺候的?”
  
  胤禩知他不愿听请罪道歉的话,也就不提,只笑道:“早晨出门时只阴着没落雨,走到一半儿才下下来,懒得回去。请我进去喝杯热茶吧,有炭盆烤一烤更好。”
  
  保泰笑开了让出道来,同他并肩往里走:“我想着你这几日定会过来,炭盆早备好了。只是这身衣裳染了湿气得换,八哥你看是让奴才们再跑一趟取来,还是凑合穿弟弟的?”
  
  胤禩搭了保泰手臂抬脚跨入门槛,一笑:“何必多事。来来回回地跑图惹人注意了,我看这几年你身形未变,想是骑射功夫不曾拉下,你的衣服我还能穿。若是像皇伯父那样儿,我也只能打道回府了。”
  
  二人又是一阵说笑,先前皇帝威压下时时胆战心惊,如今尘埃落定反倒无所畏惧了。当真贬回盛京老家也不错,他还年轻不似苏努一身病痛,关外有宅子有奴才,冷是冷了点儿但心中无忧,媳妇儿子热炕头,比什么都强。
  
  ……
  
  胤禩还没从保泰府里出来,消息已经直送到皇帝座前。这当然是皇帝特别吩咐的,对于廉亲王的一言一行不可隐瞒,全数上报。
  
  皇帝看我密折生了半天闷气,省了一顿午膳。
  
  老八着实可恶,称病不肯理事,你若真安分呆在府里养病朕也就姑息不提了。今天大雪节气啊什么天气,你不是随便碰一碰就要死要活的么,居然一大早天没亮只带一个人就出门了。而且还不用引观仪仗,就这样穿得像个穷酸书生一样招摇过市,还瘸着腿!
  
  有你这样给爱新觉罗家丢人的吗?
  
  是了,你处处做穷,装模作样为的不就是给朕脸上抹黑吗?朕是当廷让你拟折子俭省银两以充国库,但可没有让你如此行事!皇子的仪仗引观为何而在?那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是给天下人看的,是皇室威仪,不容亵渎。
  
  是以不等廉亲王辩驳,皇帝直接发了一道上谕:责他过为贬损,不按定制。明行俭省之事,巧取谦让之名,诳惑愚人,邀其称誉,怀奸败法,心迹昭然。如再有此等不按定制,紊乱典章之事,着宗人府即行纠参。
  
  群臣闻听上意,都是会心一笑:这次理由找得有新意,与众不同,颇为不俗。
  
  私底下有人开始押注了,皇上到底打算留王爷活着到雍正几年。
  
  王爷生不逢时啊。给亲娘办个丧事做孝子,被说成奢靡无度;哀毁伤身需人扶掖而行,也被皇帝说成‘略无衰损,愈觉充肥’,如今事事低调又被扣上‘过为贬损,诡诈多端’的帽子……皇上你要打压王爷请再寻些更拿得出手的理由,这样牵强附会、翻炒陈年旧货让咱们很难附和啊,想必写起居注的人也会很难做的。
  
  胤禩并不理会皇帝的打骂,公道在人心么,他也早不在乎浮名利禄了。保泰已然被他连累,按着皇帝那日的话,再下来就是阿尔松阿,老九他们。
  
  皇帝其实已经对老九下手了,让一个养有出尊数十年的皇子没了太监仆从,难道要让他的内眷们自己生火做饭,洒扫采买?我出门不用引观就被说成辱没皇室威仪,你这样折辱九弟难道就是顾忌体统?可是现在布局未妥,再这样针尖对麦芒下去,谁更吃亏一目了然。
  
  难道他要为了一时意气,害了老九性命?老四给出的空无画卷,跳进去必然落得死无葬身之地,但若是退一步想,至少在孽种落地之前,老九还是安全的。
  
  没有别的路子了?胤禩以为自己可以为弟弟去死,但要他甘心侍奉为老四坐胎生子却是难下决心。
  死虽易,生何难?
  胤禩无法做出选择,躲在府里不肯见人,整日连房门也不迈出一步。
  
  皇帝事后其实也觉着自己做得过了。
  但朕是天子,金口玉牙的,落子无悔。
  再说就算要服软,也该老八先一步低头。当然前提是他得现身才行。
  
  皇帝又抽了。其实要逼老八现身方法很多,比如加恩,比如给他府上大格格指个过得去的婚事,或者给老八的独子指个不红不黑的差事,老八就是病得要死了,只要还有一口气也必定入宫谢恩。
  
  不过眼下皇帝只要一想起老八背着自己打掉孩子还偷喝避子汤,就无法冷静行事。是以他选择了更符合自己行事作风的路子。
  若是有人细心比一比,当真要赞一句:当今圣上真是深得先帝真传,对待不驯服的廉亲王的法子都异曲同工——斥责打骂、踩到泥里再跺上几脚。
  
  皇帝绝不承认自己是想念某个人了,至多以为是多日没人泻火,浑身不舒坦睡不实觉。
  
  距离‘不用引观过为贬损’之后不过十日,皇帝再责廉亲王,理由是廉亲王管理理藩院时,不给来京的科尔沁台吉等人盘费事,使彼等哭泣而回,欲以恶名加之朕躬。
  隔一日,谕责工部:允禩议陵寝所用红土,折银发往当地采买,可省运费事。此特允禩存心阴险,欲加朕以轻陵工、重财物之名也。
  
  朝臣御史都习惯了。
  皇上您又翻炒旧货,这些不都是当年一起合议出来俭省国库的折子么?臣跪求新意。
  
  一连数道折子终于逼迫胤禩下定决心。
  再犹豫下去,只怕昔日但凡与他交好的人都要一个个夺爵流放了。这也许是迟早的事,但终究无法坐视不理。
  不过一身随时可抛可弃皮囊罢了,允了老四又如何,难道自己的身子他还不能掌控么?老四要想在他身上轻松如意,也非易事。
  
  繁华落尽,浮生一梦而已。
  他最无法隐瞒的人是只有一个人。
  
  胤禩枯坐整晚,终究无法对着相伴自己最长时间的女人说出丑陋的真相。第二日他着了朝服进宫,持了今晨写好的请罪折子,立在养心殿外听宣,看养心殿太监替皇帝迎来送往。
  
  新朝更替,除了张廷玉这样的汉人老臣仍得重用,满人中只怕只有马齐能笑满下一个十年。这还是权衡之术,旁的前朝老臣可没这个恩典。单看今日进出宫廷最得皇帝欢心的,不是老四府里出来的奴才秧子,就是新晋提拔上来的满族大家,都是没有背景只能一心依靠皇帝的人。
  
  “王爷,皇上宣政还要一会子才好。今儿天冷,还请王爷到偏殿候着。”
  
  胤禩从纷繁思绪中抬起头来,好半天才认出这是苏大总管的高徒高无庸。他想着自己是入宫低头服罪来的,这人来人往的宫门前,怎么敢大张旗鼓跑偏殿歇着?遂婉拒道:“高公公好意,只是戴罪之人不敢狂妄受恩,请公公代为禀奏。”
  
  皇帝听了高无庸的回复自然老大不高兴。
  他听说老八今日正装前来,神情平和立在殿外说是请罪,便知事成了。本想着他身子不好,大雪节气之后外面呵气成冰的,让他先在阁子里暖一暖,宣政完了两人好好说几句体己话儿,将一个月来剑拔弩张的气氛缓和缓和,晚上才好办事。谁知老八又不领情,这和当年圣祖赐药时口称‘我没脸活着不敢受药’有何分别?
  
  自己愿意冻着就冻着吧,皇帝气得很,刻意将原本讨论的三个议案增加了两个,连隔年安辑棚民、京畿营田的事情也掏出来说叨。
   

作者有话要说:八哥终于低头了,大家不要殴打作者。八哥就是心软啊,历史可以为证,不过也不是完全束手就擒的。




38

38、往事难追 。。。 
 
 
  晌午之后皇帝刻意命御膳房备了温火膳;留下张廷玉方苞鄂尔泰三个与他一道用了;全然不顾殿外请罪之人已经滴水未进三个时辰。
  
  几个上书房大臣觉察今日皇帝心情颇值得玩味;一改往日雷厉风行、说一不二、拍板定音的作风;说话黏黏糊糊翻来覆去,一句话分作两头解释——这是有好事近了?皇上孝期还没守完,子嗣是不用想了;也没听说最近要大选啊?
  
  除了对廉亲王的打压,皇上的心思果然深奥难测;听说上个月刚重赏了年大将军,结果姓年的得意完了刚回任上;就接到皇帝一道朱谕,论的是功臣保全名节之言。据说用了昔日对年大将军从不舍得用的重话:“成功易;守功难;守功易;终功难。若倚功造过,必致反恩为仇,此从来人情常有者。”
  
  这不是明摆着警告大将军要冷静自持么?皇上的口风转得还真是快,今天高高将人捧起来说是朕之恩人,隔天就谕责就到了。当然这些话大家也就想想好了,该怎么做,大家比这张廷玉鄂尔泰准没错儿的。
  
  一直到众人都道乏出宫回衙门了,皇帝才扔下折子将殿外候着的人传进内殿。胤禩早冻得嘴唇发紫,行动僵硬,请安时跪倒了居然站不起来。
  
  皇帝见他一跪到底,结结实实毫无作伪,心中暗自满意。起身双手将人拉入怀中,低声笑:“八弟可是想好了?”
  
  胤禩看起来垂头丧气,一半发抖一半哽咽道:“是臣想岔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四哥有意,臣弟自当听从,不该顶撞圣躬。”
  
  话是很对,每个字都踩到皇帝心中痒处。只是老八眼中幽暗晦涩,看不明白。皇帝又自大了,这大约是老八冻得久了做不出讨好卖乖的样子。也罢,倒显得真诚不欺。
  
  皇帝揽着王爷坐到暖炕上,从袖笼子里面抓出他的手来攥在大掌中揉搓:“朕让人去传你你就该听从,同朕较劲有什么好处?落得一身老病根儿还不是自讨的?”
  
  胤禩垂头听训,末了叹了一声:“小的时候玩雪冻得手都没了知觉,那时也是四哥替弟弟暖的。这些年是臣弟辜负了四哥。”他说谎了,当年老四只义正言辞教训他不该独自丢下嬷嬷丫头跑出宫来玩耍,玩物丧志。也不想想他才几岁?就没有可能是宫女嬷嬷怠慢,弄丢了他?
  
  皇帝听得高兴,尖刻的眉目化作一汪暖泉,碧波荡漾:“这么多年的事情你还记得,朕都快忘了。你那时倒是乖巧,朕说什么也不反抗,手把手教你习字也很听话,还知道拿吃的讨好朕。”
  
  哪里有手把手?老四你又犯糊涂了,分明是你懒得麻烦,拿了自己的字帖在旁边逼着自己一写两个时辰,七岁的娃手都要断了,后来听说倒是有手把手的教十三术数。
  
  两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说了几轮陈年旧事,皇帝兄长气场爆棚,伸手脱去弟弟朝服,将他圈进怀里,下巴抵着额头说:“早这样多好,何必吃这许多苦头?朕让刘声芳在配了琼玉膏,专给你用的,最是养身补益。一会儿送过来你用了,还有禁忌食单子一会儿你也记下。”
  
  胤禩乖巧谢恩:“臣弟这般无状,还得四哥挂怀,无以为报。”
  
  ‘以身相许即可’。皇帝完全被满足了,从身到心皆觉畅快无比,脑中居然不合时宜冒出‘两情相悦’四个字,和蔼道:“朕不是计较的人,往日总总就此罢了。你好好养身子,才能为朕分忧。”至于分的是什么忧,二人心知肚明。
  
  胤禩不想再说了,一夜没有合眼面露疲态。皇帝居然难得瞧出来了,将他推倒炕上,亲手掖好被角:“朕公事繁忙,不陪你了。你歇一歇,晚上陪朕用膳。”
  
  胤禩就像那提线的木偶戏一样,任由皇帝发挥兄长之爱,絮絮叨叨交代许多细枝末节的事情。居然还暗示了如今内殿侍候的宫女都是口风严实的,不必担心消息走漏。就差拉着老八的手说一句:“你只管安心生儿子,其余万事莫愁,朕保你无事。”
  
  胤禩觉得皇帝说了几大车的话,他总该有些表示,假装恃宠生娇提些要求也好,于是顺着问了一句:“四哥好意本该领着,先前在内殿侍候的素喜就很好,这些生面孔晃来晃去倒是很不必。”皇帝将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