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仁秀五年十二月底,悠军始攻顺关。
(挽弓决完)
……挽弓决结束时为仁秀五年六月。之前年号有所改动,以此为准----我很不喜欢旁边那个“关于本章有话说”所以还是写在这里。
首先,接住迟迟那个,除了她老爹没有别人。其次,上章我写了一个bug,应该是那个怪物脸上有血肉模糊的两个大洞。
akima批评的极是,我已经尽量注意这个问题了,想只对主角进行心理描写,可是还是忍不住视角切换,这是很讨巧的做法。正象222说的,有故弄玄虚之嫌。抱歉。
感谢所有给我留言的朋友。我的确很幸福,大家给我留言,都写那么长,象鱼宝宝啊,春夜闻笛啊,等等等等,我就不一一致谢了。再次谢谢给我写长评的qianz,丁香紫雨。特别谢谢三儿,你写的那么好,那么贴心,我会在最后贴一段我的博客,那是我写上一章骇浪的心情。
我时常觉得诚惶诚恐,不断自问:我真的写的这么好么?会不会是大家太偏心?好吧,如果我真的写的还不错,那么接下来还能不能保持水平,不让大家失望呢?
是你们的鼓励,让我有勇气继续写下去。
不知道为什么,这一部写的特别累,每次写完晚上都会失眠。我想稍微修整一下,换个轻松的口味写写,不会太长,也就一两周吧。是一篇穿越,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在我的论坛里看到http://bbs。jjwxc。/showmsg。php?board=191&id=178&msg=云流水静我应该会开迟迟钟鼓初长夜III,所以大家到时候可以移步前往。哦,还有,一朝春尽还没写完,在这里http://bbs。jjwxc。/showmsg。php?board=191&id=132&msg=云流水静最后,是我的这篇博客:夜奔(一)
家旁边有条铁路,晚上夜深人静时会突然听见响亮的汽笛声。同屋和住在附近的朋友抱怨过好多次被吵醒。
我几乎每天都睡得晚,听见长长的,悠扬的鸣笛,倒有片刻的恍惚。
这么多年,对火车还是有情结。即使知道自己已经走得不能再遥远,也还是会觉得,有一天,可以去某个地方某个未来某个不可知某段奇幻旅程。
所以,这样的静夜里,听见这宛如号角的鸣笛,又开始蠢蠢欲动。
大抵人在有些时候,都会想要逃离现状,而夜色,自然是最好的掩护,又或者,黑暗才更予人勇气。
跟朋友聊天说去哪里旅行,对方想去黄石看动物。我想了想,突然豪情万丈的拍板:干脆去非洲得了,一次看个够。我猜对方在msn那边久久不语,是因为要从地上爬回椅子上。
从黄石到非洲,我总是渴望破立。
然而夜奔,是邂逅传奇,遇到一个李靖式的豪放绮丽,还是风雪之后终上梁山的决绝和痛?
这,就不得而知了。我抛一颗口香糖到嘴里,开始自嘲的笑出声来。
(二)
算起来,故国的美景我没有看过太多。从家乡到求学之地,可谓千里迢迢,然而一路景色,到现在已经是模糊的车窗外千篇一律的不断后退。
却记得第一次坐火车的有个晚上,黑漆漆的,说到了黄河边,我睁大眼睛看,却没看见什么。也许还是恰好看见被车灯或者渔火照亮的一片浑浊泥水?然而每次回想起来,却有种苍茫悲壮的感觉。
十多年之后,我重新翻开中国地图。那些为了准备会考拼命填塞到脑子里的地名在东还是在南早就搅成了浆糊。甚至得承认,我不记得西安具体在哪里了。
可是这副地图在那里,燕山,贺兰,太行,秦岭,祁连,不过是地图上深浅不一的颜色,却好像从蛰伏以久的记忆里活了起来;黄河,渭水,汾河,淮河,长江,仅仅是一条条蓝色的线,却能看见黄河渡口的落日。
刹那间就体会了古人登高望远萧瑟苍凉的心境。
说真的,我还挺想回到古代的。如果逃不了空间,能逃离时间?我想到现在数不清的穿越小说,不由哈哈大笑。
(三)
那一个晚上我睡得不好,翻来覆去。一合上眼就看见山海,居庸,雁门,嘉峪,玉门,从东至西,烽火刚熄,一片肃杀,恰如从前某次旅行看见的残阳如血下的古长城。
夜奔至何处?庆幸可以奔到想象里。只有想象最无边无际。
我跳起来,重新打开电脑,写了很长的文字。那个故事里的每一个人,都在我眼前真实的活过来,在水墨山水之间英雄叱咤,儿女情长,生离死别,风云际会。
天亮起来我才躺回床上。又觉得自己很好笑,象一个任性的孩子,总是做一些没用的事情。
然后,我看到了有人这样跟我说:“你的文字,曾经让我在无数个暗夜痛哭失声,又在无数个下午会心微笑,那么多寂寞惶惑的夜晚,因为对你文字的等待、阅读和盼望,变得生动有致。”
她还这样说:“那个很快就会到来的结局,也许早就写好,现有的一切,不过就像终归到海的涛涛碧水不尽东流。但在这个时刻,我却无比伤怀,为了不得不舍弃的无悟,不得不争取的天下,不得不来临的成长,以及,不得不完结的,这么好的一个故事。”
在那个瞬间,我,终于哭了。
迟迟钟鼓初长夜 III
作者:无弦
地图
首先声明,作者对于军事一窍不通,写这些战争仅为自娱自乐,如果读者觉得幼稚可笑,请自行跳过。欢迎您的建议和意见,批评讽刺就算了吧其次,因为作者的想法有若干次转变,所以之前的地理位置描述可能和这张有所偏差,比如臻州的位置,从此以后以本地图为准最后,如何看这张地图。本地图画的很粗陋,详细的地形为作者力所不能及。所以做说明如下:A; B; C为胡姜皇朝兵力布防的等级,A为最高级别褐色为山脉,黑色为河流,红线以内为凤常雪境在北方,为天然的长城,屏障苍河,相当于黄河, 但是更往南延伸,其转东一线,相当于淮河。所以苍河相当于黄河与淮河的综合体悠州至永州一线,相当于从玉门关至河西走廊锦安,地理位置接近太原,政治历史地理重要性上为长安,周围的地形上也大致接近于关中,更有苍河在西面为屏障自横断岭附近往南(主要为金州),为四川盆地地形凤常一带,与锦安南北对称,经济文化重要性上来说相当于江南一带,财赋为锦安倚重,转输供给。地理重要性上更接近淮河一带。苍河在此纳凤江之水东流,苍河以东南方,江河纵横密布,与下面的类似四川的金州等州接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横断岭也有长江之险,于苍河凤江之水互为表里。对于北方军队而言,难以逾越。自金州出发的悠军虽然可以从横断岭秘道直接切入连州,仍旧不能深入汉州以东,跨河而击,但是可以阻挡沲州显州支援汉州清州的南线,且牵制清州兵力,为北方悠军提供便利。
凤常西面平原,沅州清州汉州一线,地形接近于黄淮平原,原野利于北方铁骑,纵横水道利于水战和守城,所以为对抗拉锯的主要战场。
时间线的问题,因为作者也犯了写着后面忘记前面的毛病,所以年号时间都不统一,现修订如下:年号仁秀迟迟离开锦安时为仁秀四年春挽弓决结束时为仁秀五年夏战争结束为仁秀七年秋冬或者更晚最后的最后,友情提示,这个故事的主角不只是迟迟一个人,我也想写一下男主角的成长和经历,迟迟的性格也注定了她不会太多的卷入战争中,所以自后的有些章节完全没有儿女私情,甚至没有女主出现。
破阵催(一)
(一)征衣
仁秀五年隆冬。下了好几场大雪,前夜更是飘了鹅毛。只一宿,原本扫得干干净净的地上又积了到脚踝的雪。
何老头带着几个小厮悄无声息又紧锣密鼓的扫雪。天还漆黑,小厮们刚从暖乎乎的被窝里起来,不免睡眼惺忪,手脚稍慢,把何老头急得低声骂:“还不快点?大人过会就要出来了。”彭时正正巧进了院子,瞧见雪还没扫干净,不由皱了皱眉,也来不及责备,先打算去敲门,屋子里灯就已经亮了。彭时正轻扣门环,里面一把清冷的嗓子道:“进来吧。”彭时正忙打了个眼色,几个丫头提着大茶壶捧着脸盆等一应洗漱用具跟在他身后进去,一面听见他笑道:“大人早。”
正在扫雪的小雷刚满十六,还有些分不清轻重,不由低声道:“大人这段时间起得真早啊。”何老头横了他一眼,自己也拿起一把笤帚扫起来。看几个小厮的面色就知道他们心里想的都是一件事情:从前大人哪有这么勤快?不知道怎么突然转了性子。只是前两天又在殿上被大大的扫了面子,整个锦安皆知,连华府下人都觉得面上无光。大人平素那么心高气傲,却象没事人似的,依旧早起上朝,却不知为了哪般。
耳听着里面倒水洗漱的声音渐渐安静了。天虽冷,何老头却急了一脑门子的汗,正团团转,楚容带刀已经进了院子,看也不看他们几个,踏着雪走到廊下肃立。
门吱呀一声开了,少年男子容颜冷漠镇静,一双眼睛黑沉沉的完全看不出任何喜怒情绪,笔直的走下台阶,脚步极快,并不在意没扫净的雪溅在皂黑的靴上和月白衣角上。楚容带刀紧随其后。何老头等屏了呼吸,那几个小厮更是缩手缩脚头不敢稍抬。
等华煅走了,小雷才大大的出了口气,拍了拍胸口。彭时正不急不缓的声音已经响起:“何老头,今日是怎么回事?”何老头忙堆了笑脸:“彭爷,今日是我疏忽了,通常大人都要再晚一刻才起的,所以……”
彭时正不回应,却踱到小雷前面,淡淡的道:“这张嘴该用线缝了。”小雷打了个哆嗦,啪的跪下了,哭丧着脸道:“小的下次不敢了。”何老头也唬得慌了,忙道:“是我没教导好。”彭时正扫他一眼,厉声道:“大人其实待下人极是宽厚,你们就仗了这点胡作非为,下次再让我撞见,定不轻饶。”莫说小雷,其余几个小厮都点头点得跟捣米似的。
彭时正又叮嘱何老头道:“以后你再提前三刻,只怕大人要起得更早。”何老头一愣,彭时正只得压低了声音道:“刚才得到的消息,赵靖已经攻下沅州十五郡,这下锦安要炸锅了。丞相走得比大人还早呢。”何老头和几个小厮一下惊的脸上没了血色。彭时正叹气:“大人料事如神那,可惜,可惜。”
不到一早上的功夫,锦安城果然已经炸开了锅,大街小巷都在谈着同一件事。前两年金州反,因为隔得太远,又只逼到了江州,所以动静没这么大。如今兵强马壮的悠州反,自是不可同日而语。不到三个月,就陷了五州,怎能不人心浮动忧急惶恐。
十二月,悠军始攻顺关。顺关天下奇险,乃是锦安最有力的屏障,若悠军攻入,即使有苍河阻挡,锦安也迟早不保。幸而朝廷已有准备,派出孟辽二十万大军,又集结了庆,阴,定,沐四州重兵守卫平关顺关一线。
便在当时,中书侍郎华煅却上折请以沐州清州之师会合沅州以保凤常。众皆耻笑,以书生误国论:平顺两关兵家必争,历来入主锦安者,皆以破关为第一要务。如今只有以数十万精兵紧守两关,锦安方得放心。
哪知道赵靖果然是虚晃一枪,竟志不在两关,佯攻顺关之时,主力早已逼近沅州。待镇军大将军孟辽惊觉不妥,沐州军已是回救不急。赵靖三路大军势如破竹,十日之内就取了沅州十五郡。
这一日的早朝,殿内气氛自是天寒地冻,比外面还要冷上几分。唯逍坐在御座之上,脸色铁青的盯着下面黑压压的一片人头。却听见殿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唯逍见那太监一露脸,心就一沉。果然那太监尖着嗓子道:“启禀皇上,八百里急报。”唯逍沉声道:“递上来。”外面守值的兵部官员匆匆入殿,一叩首将急报呈上。
唯逍看了,半晌默不做声。众臣惴惴,却听头顶少年尖利的嗓音含着讥笑道:“这下好了,怀化将军金千阵亡。”众臣大惊失色,华庭雩道:“请圣上言明。”唯逍将急报啪的扔下,华庭雩接过,看了之后对众人言简意赅的复述了一次。原来金千发觉中计,不待孟辽下令,带三千骑急追赵靖。赵靖虽将主力放在沅州,然而早命高承福率二千精兵断后,埋伏于锁玉山山道,金千不敌,力战而亡,三千精锐被尽数歼灭。
满朝文武听了,一时间做声不得。倒是华庭雩款款道:“如今只有命孟辽切勿急躁,退至沐清两州截断赵靖去势。”想想又道,“连州也要保住,可命苏唐率显州之师增援,以防秦必与赵靖会合。”
殷如珏摇头道:“如此便放弃沅州么?太师太过保守,依臣之见,莫若命清州刺史钟回先率军入沅,孟辽部随后跟上。”华庭雩摇头:“沅州刺史刘止骁勇,可惜已被损兵折将。清州之军虽可补充兵力,然钟回与刘止历来不和,只怕适得其反。钟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