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晴儿的田园生活-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面也分好几种,你表哥不是,他是库丁,不是那种街头混混。我让林福过完节带着你表哥去城里找房子,有林福在,他吃不了亏。”
    “那你明天把我外婆接了来,她老人家要知道了,准高兴。”
    林康平点头答应了。夫妻两又说了会别的家务。
    次日一早,林康平果真亲自把何氏接了来,沈氏见了笑道:“正想过完节去接娘呢,小四的事情也预备的差不多了。”
    “外婆都走了快半年,我都想外婆了。”子雨挽着何氏的胳膊撒娇。
    这么多年,何氏也习惯了在这边生活,不过,过年过节一般还是会回儿子家,这个在古代还是有讲究的。
    何氏笑眯眯地拍着子雨的手,说道:“外婆也想我们雨儿了,想等着看我们雨儿出嫁,外婆就心满意足了。”
    “外婆,你老人家又笑话我。”子雨跺跺脚。
    正说着,陈氏进来说道:“我刚才外面进来,见大娘和别人在路上吵架呢。”
    “不能吧,好好的,因为什么呀?”沈氏问道。
    “听说是大娘的牛吃了人家地里的番薯藤,大娘不承认,两家对骂,就在村口那。两人都跳起脚来对骂,我的天,我才见识到大娘原来这么泼辣。”陈氏说道。
    子雨听了想瞧瞧热闹去,被曾瑞祥和沈氏喝住了,“她的事情,跟咱们无关,少往前凑。”
    “就因为这点蕃薯藤,两家就对骂?我大娘也太要强了些。”子晴叹道。
    “那人就说是大娘故意使坏,骂大娘坏了心肝,连自己的家婆家翁都能狠下心来撵走不管,还有什么做不出?”陈氏说道。
    “外婆,今天想吃点什么,说出来,我打发人去预备。”子晴见曾瑞祥和沈氏不愿提及刚才的话题,忙换了语气问道。
    “还别说,旧年在你这里偏了那些好黄鳝和甲鱼,这一冬天都没觉得不舒服,一场风寒没得,不如,还寻些鳝鱼来吧,甲鱼不好找吧?”
    “只要外婆想吃,没有的也要变出来。”林康平笑道。
    “那姐夫,我想吃天上飞的龙肉?”子雨说道。
    “这可得你姐夫好好跟你变出来。”陈氏笑道。
    “没问题,我一会打发人去抓几条蛇来,也差不多了。”林康平笑道。
    子雨一听,脸色都变了,“呀,我害怕,外婆,听着就起鸡皮疙瘩。”
    “你姐夫逗你玩呢,看我不骂他?”何氏拍着子雨的手哄道。
    林康平见何氏看向他,忙道:“外婆,外婆,我错了,我去给你老人家抓鳝鱼去。”
    众人哄堂大笑,也就忘了周氏吵架的事情。
    沈宝福的房子很快定好了,离子禄家较近,是个二进的院子,里面还有两棵枇杷树,沈宝福很满意,对方要价二百两,最后花了一百八十两银子成交。
    房子重新刷新后,沈宝福特意接了何氏和沈氏先去看一眼,置办了几样家具,便给沈建仁送信了,沈新福见沈宝福在城里置了房子,也有些动心了,不过,他手头的银子不富裕,不像沈宝福跟着林康平的时间长,手里的积蓄也跟着倒腾几番。
    沈建仁夫妻俩先搬了回来,接了何氏过去颐养天年,偶尔也一家子回沈氏这边住一两天,沈氏自然开心。
    没几天,夏收假开始了,子寿和子喜都回来了,今年的秋天要乡试,子禄子寿子喜三个,加上子军子新两个,还有夏甘永,说是念了两年,也要去试试。曾家的人数还真不少。
    傅家打发人送了些消暑的东西,还有历年的策论题目,子禄带着他们几个,白天依旧在晴园的小岛上,一块探讨学问。偶尔,子喜也会跟着林康平去康庄看看,了解些农业知识,就当换换脑子。
    这日,子晴正跟子喜探讨些家事,康庄的想法,由来,思路等等,沈氏笑嘻嘻地拿了包东西过来,说是子福给子喜他们捎来的书籍资料。
    “你大哥来信了,说是你大嫂又有了,阿弥陀佛,明日正好十五,我要去一趟青原山,为你大嫂求个儿子,我看这胎要再是女娃,不说我,就她自己都要崩溃了。”
    “娘,你怎么不替我也求一个女娃?我要生了女娃,就不用再生了。”子晴忙道。
    “菩萨哪里忙了这许多?又不是单替咱一家操心的,天下的众生多了去,咱可不能太贪心了,你知足吧。生儿生女都是缘分,我不过替你大嫂求个愿而已。”沈氏正色说道。
    子晴听了只好噘噘嘴,子喜见了笑道:“大姐,你不是常劝大嫂,一直往下生,生个十个八个,不信生不出女娃来。”
    子晴一听就掐着子喜的胳膊骂道:“什么破乌鸦嘴,真生个十个八个我成什么?”
    “大姐,这可是你自己说的,我可没说,这女人都是口是心非的东西,自己不愿意的事情,劝起别人来倒是一套一套的。”子喜说完一溜烟地跑了。

    第三百零三章、乡试

    这一夏天,子晴跟着沈氏,都围着子禄他们几个服务,曾瑞祥和沈氏的心里压力也大,又不敢表露出来,因为他们知道,子禄几个的心思只能比他们更重。
    还别说,这几个人里面子喜和夏甘永最小,可子喜的心态最好,也就他在白鹭书院念了四年,其他的几人都在州学。子喜时常帮他们修改策论,子晴看他或笑谈着指点文章,或随意地挥洒笔墨,子禄几个对他,还真有几分敬服,想必子喜还是有几分真才学的。
    曾瑞祥也每天过来一趟,毕竟他的岁数在那摆着,经历要丰富的多,也能提出一些中肯的建议。子晴这时候特别后悔,没应该在挣到银子的第二年,也就是分家的第二年,鼓励曾瑞祥去乡试,不然,总是他心里最深的遗憾。
    这次乡试,因去的人多,林康平吩咐林安亲自送他们过去,夏家也有自己的马车,出门的这一日,村子里好多人来送行,毕竟,东塘村出了五个秀才去赶考,还都是曾氏一门,可是没有过的事情,这在整个镇里都是轰动。只是这样一来,子禄几个的压力着实更大了。
    子禄他们走后,沈氏是吃不好睡不好的,不光沈氏,陈氏的心思也重,子禄说了这是他最后一次乡试了,要不中,就打算去安州城里开个小馆授学。
    夏太太也是坐不住的人,邀请沈氏去安州,沈氏走不开,便三天两头的跑乡下来。两人倒有了共同的话题,曾家第一批瓜果出来时,像西瓜、橙子、桃子等都要给夏家和傅家送去尝鲜,夏太太对沈氏。也比以前真诚多了。
    这日,子晴正在书房拢这一个月的帐,小蓝进来说道:“主子。小姑奶奶来了。”
    子晴暗想,秋玉可是有日子没来了,田氏在身子稍好些时,搬到秋玉家住了一个多月,后来,又带着石婆子去夏玉那住着,现在还没回来。
    “小姑。你可是有日子没来了,有什么事情吗?”
    “没事,你也不来看看你小姑,小姑知道你忙,就来看看你了。”秋玉笑道。
    “阿婆好些没吗?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
    “好也那样。能跟以前比?现在走路要拄着拐。子喜成亲前应该会回来的吧?你说这都弄得什么破事?你阿婆也是没见识,一辈子只认牛理的,谁劝也听不进去,还有更好笑的呢,居然拉着木木的手,求木木以后发达了,看顾子全些。还有你大姑那,也请木木照看。”
    子晴听了笑道:“那是应该的,木木可是阿婆一手拉扯大。阿婆还等着借木木的光呢。”
    “借什么光?放着现成的孙子不求?倒是你阿公,这一辈子,养活了五个儿女,没想到,如今这个五个儿女散成这样,不说成了陌生人吧。也是成了路人。偏你阿公还是要强的个性,以前总吹嘘他两个儿子有出息,到头来,谁也不认谁?能借谁的光?哎,这烂摊子事,都不知道该怪谁?”
    “我也不知要怪谁,我爹娘做了这么多年的老好人,最后还不是被伤的体无完肤,但凡阿公阿婆有一次能公正些,替我爹娘多考虑些,也不是今天这个结局了。”
    “你家如今是什么也不愁了,子喜和子雨也说到了门好亲,你爹在镇里的名望也有了,我还听说,有人要推你爹做什么亭长,你爹拒绝了,说是要一心教书育人,周边好几个村子的孩子送到你爹的学堂了。”
    “是吗?我怎么没听说过?我娘也没跟我提过。”这事子晴还真没听过,不过,以曾瑞祥的为人,想来也不会答应的,大家推举他,想必也是觉得曾家的门槛高了,将来说话办事方便些。
    “说到你娘,我刚从你娘那过来,你娘陪着子雨的家婆说话呢。说实在的,我不大喜欢子雨的家婆,感觉架子好大,对我是都爱搭不理的,不过,看得出来,对子雨倒是真心喜欢的。”
    不要说秋玉,夏太太知道林康平的身份是白丁,对子晴都不像一开始那么热情真诚了,这变化虽然细微,子晴还是能感觉到的。倒是对陈氏和杨氏热络多了。子晴知道她这一段时间常来,也懒得过去找不自在。
    “人家是官太太,自然要有几分架子的,不说她了,村子里里正家的媳妇都觉得比别人高一等,我跟她做一起吃过两次饭,可算领教了。”子晴想起那个有些跋扈的周家媳妇,笑了。
    “所以,我家木木将来有出息了,我才能给宛晴和如晴找一门好亲。对了,说到这个,紫儿生了个女儿,你知道吗?还别说,她也算个命好的了,要不是你二姑,只怕,能不能活下来还两说。这小伙子人不错,我送你阿婆去的时候,人家还特地过来看看。听说他俩正攒钱准备盖新房子,你不知道,两人真能吃苦,紫儿种了好些菜,没事还挑到镇里卖,小伙子不跟着师傅上工,就忙地里的活,两人心劲往一块使,日子能不红火?这人,命好不好还是次要的,福厚福薄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间。”
    可不,勤快、肯付出的人早晚有福报,贪婪懒惰的,即便有一个好底子,也是守不住的。世间事,总是因果循环的,福厚福薄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间,没想到秋玉还说出了这么有哲理的一句话,可见她是真心认识到了。
    “我还真不知道,也没谁给我们送个信,你哪天过去,帮我捎份礼去。”
    “我也是那次送你阿婆去才知道该生了,你二姑想必不愿麻烦我们,横竖子喜成亲,他们是要来的,不如你到时补一份也是可以的。”
    子晴听了也点头,秋玉再坐了一会,也就告辞了,子晴还有些纳闷,这次秋玉来怎么没提春玉和周氏两家的事情?子晴自然不知道,秋玉也是烦透了这些烂事,想起来就心堵,她又不像子晴一样,可以置身事外,两家有什么事情,都是找她,如今的她,可体会到当年曾瑞祥和沈氏的难了。
    秋玉告辞后,小青进来说,林安有事求见。
    子晴到了厅堂,林安见了子晴忙垂首说道:“奶奶,有一件事情,求奶奶酌情给个主意,不知奶奶还记得上次那对爷俩吗?就是上门来乞讨的那对?”
    “哦,你不说,我还真把他们忘了,出什么事了?”
    “针线房的赵婆婆相中了钱大叔,可是,钱大叔不愿因自己的手残而拖累赵婆婆。赵婆婆要我求主子成全她。”
    “什么赵婆婆,以后叫赵婶子吧,这个强扭的瓜也不甜,不知道姓钱的,有没有这意思?”子晴还真有些为难。
    “据庄里的人说,这爷俩进庄的时候,可是什么也没有,赵婆婆,啊,不对,赵婶子,连夜赶的衣服鞋袜,还有,赵婶子的顶针、钻子什么的,都是钱大叔帮着重新收拾了,别看他就一只手,还挺巧的。应该是有点意思的吧?”
    “赵婶子,那会想撮合她和那个工头,她不是没想嫁的吗?怎么才几个月,就想嫁这个姓钱的?难道是同情?”可是因同情而生爱的也不是没有,再说了,这岁数,只想找个顺眼的人温暖自己的下半辈子吧?
    子晴想了想,说道:“这事还得要姓钱的点头,你把庄里的新政好好跟他解释一遍,成亲了,他们可以分出来单住,还有,他们养的鸭子和鹅,可以抽成,不愁养不活一家子。赵婶子自己还有一份工钱呢,今年才三十多岁,没准还能替钱家生个孩子呢?他难道愿意他钱家没后,你就把这话告诉他,说是我的意思。”
    林安听了点头出去。
    不说这些,单说子禄他们几个到了昌州,子福早差人帮他们把房子租好了,打点好了一切,在知道他们到了之后,子福还特地去了趟昌州,嘱咐了他们几句,又分享了他的考试经验。
    子禄的心情最紧张,刚安顿下来就想念书,被子喜拖着出去转了一天,一边走一边劝道:“二哥,这书你已念了好多年,心里早有数,不差这几天,关键是有个好的心态,心态好了,思路才会顺畅,思路顺畅,才会文思泉涌,文章才不会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