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皇纪-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事实就在眼前,让人不得不信。
    “你们这是何苦?”秦军将士反应过来,抹着眼泪,大声吼道:“快停下,快停下。”
    他们的眼泪如同雨点般滚落,泣不成声。虽然这是赵人,是秦国的死敌,可是,这种决绝之心足以赢得秦军的钦佩,为之落泪。
    “我今日方知,公子当日坚执攻心之策的英明。”王陵虎目中泪水滚落,横过袖子,抹着眼泪,抽泣着道。
    若当日他们刚刚攻上邯郸城头,不顾一切的进攻,邯郸必然成为废墟,必然是寸草不生。今日赵人之绝决,正好映正了秦异人当初坚执攻心之策的正确。
    很快的,壕沟就被填平了,赵人爆发出惊天的怒吼,就冲了过来。
    来到营寨前,赵人没有任何犹豫,冲在前面的趴在地上,要用他们的身体来堆出一条坦途。
    赵人没有魏军那样的力士,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破开秦军的营寨,这种方法是最为有效的。
    紧跟而来的赵人没有任何犹豫,步了前人的后尘,趴在地上。就这样,一个接一个的趴下去,就象堆稻草似的,只一会儿功夫,一条坦途就堆出来了。
    “杀!”赵人爆发出惊天的吼声,踩着前人的尸体,奋不顾身,冲过营寨,杀入秦军营里。
    “你们可以不来。”
    “你们何苦呢?”
    秦军士卒个个脸上泪痕宛然,却是下手不留情,手中秦剑对着赵人就劈了下去,出手凶狠凌厉,展现出了不凡的军事素质。
    赵人有武器的很少,绝大多数人没有武器,他们只有牙齿、拳头、砖头、泥土、烟尘,与秦国锐士不是一个级别的。然而,他们却给秦军造成了天大的麻烦。
    什么人难能对付?
    不是武装到牙齿的人,而是有必死之心之人!
    赵人就有必死之心,他们没有武器,就和身扑上来,用牙齿咬,用拳头砸。若是断手断脚了,他们就会爬,爬着去搏斗,只要有一口气在,他们就不会放弃。
    更要命的是,赵人杀不胜杀,秦军杀一个,赵人来一双,秦军杀一双,赵人来两双。就这般,赵人前赴后继,毅然决然的与秦军搏斗,竟然出现了神奇的一幕,他们竟然撬动了秦军的阵脚,秦军开始朝后退了。
    并非秦军搏杀不用力,相反他们出手不留情,极为凶狠凌厉,杀掉的赵人不计其数,赵人的尸体到处都是,可以堆出很多座尸山。
    地上的鲜血把冰雪都融化了,一开始形成一个个小小的血湖,后来,血湖越来越大,形成一个巨大的血湖,不住有尸体砸落,不时溅起血浪,夺人目睛,说不出的诡异。
    秦军很不想退,可是,在赵人一波高过一波的死亡冲锋下,渐渐的乱了,不得不退。
    “这……”秦异人一边搏杀,一边打量战场情形,找不出一个词来形容这种惨烈。
    惨烈、极度惨烈、不忍目睹……这些言词与眼下的情形相比,很是苍白无力。
    指挥赵人作战的廉颇已经哭成了泪人,他一边指挥,一边抹泪,这是廉颇戎马一生中最难以忘怀的一战,他的心都碎了。可是,他不得不硬起心肠,指挥赵人作战。
    若是可以的话,廉颇绝不愿再来一次这样的战斗。
    “赵人疯了!他们不要命了!”信陵君把战场情形看在眼里,下巴差点掉在地上。
    毛公、薛公、侯赢、朱亥眼里含着泪水,哽咽难言:“久闻赵人刚烈,其刚烈若斯!”
    “杀!”信陵君知道,他的机会来了,右手猛的一挥,率领魏军再度发起攻击。
    秦军已经被赵人的死亡冲锋撬动了阵脚,魏军再度杀来,再也抵挡不住了。
    “撤!”王陵看在眼里,果断的下令。
    (未完待续)


第六十八章 信陵君的野心
    秦军的阵脚已经被赵人的死亡冲锋撬动,魏军再度打来,已经难以抵挡,若是再不撤,后果不堪设想,会死伤惨重。
    作为大军的统帅,王陵的眼光独到,他清楚的知道眼下应当脱离战斗,再作他图,这处置很果断。
    “带不走的,全部毁掉。”秦异人大声提醒一句。
    “没错。”王陵大声赞同,道:“绝不能给信陵君留下一粒粮,一顶帐幕。”
    资敌以粮草,那是最大的犯罪,王陵才不会犯这种错误。当即下令,一队队秦军四处放火,没多久,火光冲天,秦军的营地化为一片火海。
    战事虽然不利,秦军却是败而不馁,没有丝毫乱象,有条不紊的撤离营地,朝秦国撤去。
    秦军是百战精锐之师,有着良好的训练,严明的军纪,更是坚忍不拔,更何况,这是撤退,不是溃败,秦军要保持军纪不是问题。
    秦异人找到赵姬,只见赵姬坐在王车里,茉儿侍候在侧。
    “你有没有事?”秦异人很是关心。
    “没事儿呢。”赵姬一脸的幸福,抚着肚子,道:“这孩子,还赖上娘了呢,就是不生。”
    秦异人脸色不愉,听了这调侃话,脸色稍好,道:“没事儿就好。我们要撤退,路上会很颠簸。”
    “你放心吧,我不会叫苦叫累的。”赵姬忙安慰道:“你莫要自责了,你尽力了。”
    原本这场败退是可以避免了,前提是王陵要相信他的话。其实,秦异人有两次机会阻止这场败退,一次是猜出信陵君的动向后,若是王陵相信了秦异人的话,派出军队去追杀信陵君就不会有这场事。或者,王陵把王翦借给秦异人,秦异人用王翦来牵制住朱亥,信陵君就无处可逃了。
    偏偏王陵不信,朱亥神勇难挡,让信陵君逃过了一劫。
    第二次是秦异人得知信陵君夺了魏军,赶回秦营报信,王陵仍是不信,以为是天方夜谭,贻误了时机。若是王陵信了秦异人的话,早就准备,就不会有这场败退了。
    “是呀,我尽力了。”秦异人点点头,温和的笑笑,道:“你要注意着点,我有事要离开。”
    “你去忙吧。”赵姬很是理解。
    秦军这场败退,来得莫名其妙,秦异人这个王孙,肯定有很多事情要做。
    秦异人带着黄石公和尉缭,四处走动,帮助秦军撤退。
    “秦军不愧是天下精锐,败而不馁,井然有序,难得难得。”黄石公和尉缭看在眼里,大是赞赏。
    “这场败退,起因于赵国,在于邯郸没能及时攻下。若是邯郸早日攻下,也不会有这场事了。”秦异人皱着眉头,道:“其实,我一直在想,这事都是因我而起,是我坚执攻心之策,会不会有人骂我是宋襄公?”
    黄石公和尉缭对视一眼,宽慰秦异人道:“公子多虑了,绝不会。宋襄公泥古不化,以仁义之师自居,他不趁成得臣半渡而击之,是何等的荒谬?而公子面对的是邯郸数十万赵人,他们手无寸铁,多为老弱妇孺,实不能杀。”
    宋襄公面对的是成得臣率领的楚国大军,他要做“仁义之君”,要兴“仁义之师”,不趁成得臣半渡而击之,不趁成得臣未列成阵势而击,错失了大好良机,被成得臣打得大败。
    秦异人面对的不是精锐之师,而是手无寸铁的老弱妇孺,更别说,还是数十万老弱,不敢屠杀。
    若秦异人面对的是一支军队,不是老弱妇孺,秦异人不会有丝毫犹豫,一定会下令进攻。
    “再说了,公子这是从长远着眼,为大秦减少一统的阻力。”尉缭接过话头,道:“若要攻下邯郸,一战便可,痛快是痛快了,却是埋下无穷后患,实不能为。一是会让邯郸化为废墟,寸草不生,片瓦不留,这样的一统还有意义吗?二是会使得以后的一统之路更加艰难,韩、魏、燕、齐、楚五国之民会以邯郸为戒,抵抗到底,徒增无数伤亡。”
    一个长平杀降,已经令天下震动,若是再把邯郸屠了,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只要邯郸化为废墟,必为天下戒,必然会疯传天下,会让列国死拼到底,这统一之路就更加艰难了。
    “还有,统一之路异常艰难曲折,不能以一战之胜负而定。”黄石公接回话头,道:“象邯郸屠城这样的事儿,宁愿撤退也不能做。一旦做了,后患无穷。撤退了,虽是让人接受,却没有后患,还可以卷土重来。”
    一统的道路艰难异常,不可能因为一场大战而完成,有可能失败,有可能战胜,各种可能皆有。一场败仗,算不得什么。
    历史上,李信败于项燕之手,王翦率领秦军卷土重来,灭了楚国,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谢二位的宽解。”秦异人吐口浊气,再度投入到帮助秦军撤退的事务中。
    XXXXXXXXX“虎狼秦人逃走了!”
    “邯郸解围了!”
    战后余生的赵人欢天喜地,喜极而泣,相拥在一起,又哭又笑,既为邯郸解围欢喜,又为亲人的死去而悲伤,真是个悲喜交集。
    “上将军,我们快追吧!”有赵人提醒廉颇。
    “追?拿什么追?”廉颇无奈的叹气。
    打败秦军,正是追击秦军的良机,可惜的是,廉颇很清楚,他无法追击秦军。因为他麾下没有精锐,没有多少赵军,有的只是老弱妇孺,追上去就是送死。
    再说了,他们能追得上秦军吗?
    若是廉颇手里有一支精锐,不要说精锐,只要有一支军队,不管是不是精锐,他都会亳不犹豫的追击。问题是,他没有多少军队,想追也没得追了。
    “不过,我们不能追,魏军可以追击。”廉颇朝魏军一打量,一拍马背,对着魏军冲去。
    很快来到魏军前,大声道:“晋鄙将军呢?我要见他。”
    “廉颇将军,你真是后知后觉呀。”有魏军士卒玩味的打量着廉颇。
    “何意?”廉颇大是不解。
    “晋鄙勾结虎狼秦人,出卖大魏好男儿,已经给信陵君正法了。”魏军士卒为廉颇解释一句。
    “晋鄙被杀了?”廉颇好一阵讶异,眼珠子差点掉下来。
    眼下不是追究这事的时候,廉颇忙道:“我要见信陵君。”
    “哦哟,这不是上将军吗?你来做甚?”就在这时,只见信陵君在一众人的簇拥来,策马而来,一脸的讥嘲之色,冲廉颇道。
    “信陵君,赶紧发兵去追秦军,不然就来不及了。”廉颇大声道。
    “我凭什么听你的?”信陵君趾高气扬,得瑟起来:“你是赵国的上将军,凭什么要我去追?你说去追就去追了?你的上将军兵符能对我大魏勇士有用吗?你们说,是不是?”
    廉颇夺了信陵君的上将军兵符,这让信陵君记恨在心,有了这机会奚落廉颇,他当然不会错失。
    “哈哈!”一片嘲笑声响起,魏军士卒一脸的不屑。
    “你们赵国赖我们大魏而安,你应该感激我们。要不是我们舍生忘死,你们早就被虎狼秦人杀光了。”
    “我们长途跋涉,转战万里,我们容易吗?廉颇将军,你是不是来犒劳我们?”
    魏军士卒以恩人自居,开始索要好处了。
    在他们嘴里,好象这场胜利全是他们的功劳似的。若没有赵人舍生忘死,撬动秦军的阵脚,能有这场胜利?
    魏军倒是攻进秦军营地里,却给秦军打出来了,被秦军压着打,他们还好意思说,脸皮不是一般的厚。
    廉颇把信陵君那小人得志的样儿看在眼里,恨不得抽他几个耳光。然而,处此之情,不得不强忍着,大声提醒道:“秦军虽是败退,未伤元气,若是错过这良机,秦军就会卷土重来,还请信陵君以大局为重,发兵追杀秦军。”
    廉颇说得没错,秦军虽是败退了,却是伤亡不大,未伤到元气。若是此时不追杀秦军,就是给了秦军良机,秦军一旦重整阵势,再度杀来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你也看到了,秦军败退之际,阵势整齐,有条不紊,此非追击之时。”信陵君拒绝。
    “秦军的阵势虽然整齐,只要追击,就能打乱其阵势,就会有更大的伤亡。”廉颇是名将,眼光独到,自然知道秦军的阵势整齐,是撤退,不是溃退。不过,只要败退,就是良机,一阵追击后,就能打乱秦军的阵势,就能有更大的战果。
    然而,信陵君却是惧怕秦军,没有追击的打算。
    他此番前来攻击秦军,只要打胜了就成,至于是大胜小胜,都不重要,只要一个胜仗,他就能摆脱危机。邯郸解围,他已经达到了目的,他才不想再冒险呢。这二十万魏军,是他的本钱,绝不能损失了。
    廉颇无法让信陵君追击,只得气哼哼的离去。
    “赵人不仅不感恩戴德,还趾高气扬,妄图对我们大魏勇士指手划脚。哼!”魏军士卒看在眼里,也是不爽。
    信陵君把士卒的话听在耳里,眼中掠过一抹贪婪,冲毛公、薛公、侯赢,道:“眼下,我手握二十万大军,而赵国无兵无将,邯郸空虚,等于不设防。若我挥军直入邯郸,一举占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