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农家乐-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金条是滁州乡间生长的一种看起来很像豆杆的植物,没有花,只生着碧绿的叶子,四五月份的时候,,正是茂盛之际,家前屋后,池塘边,河湾旁,到处都是,郁郁葱葱。
  
  此地的农家世代相传的风俗,每年四月,都要用黄豆晒酱,而用黄金条捂出来的豆子,晒出来的酱便特别的香。
  
  江家门口的池塘边,是全村黄金条生得最密实的地方,池塘对面已经被人割得只剩下一片根稍了,郑氏见状,啐了一口:“我们要再不来割,连我们家这边的,都要被人割走了!”
  
  见娘低头割了起来,采星扎起桃红色的裙摆,也挥舞起了镰刀。
  
  不一时,娘儿两个就砍倒了一大片黄金条,郑氏拿出绳子,将砍倒的黄金条捆了,背回家中。
  
  此时才采月早已将韭菜理好,见娘和姐姐还是没有回来,知道待会就要煮黄豆晒酱,就进屋把郑氏几天前就捡好的一大口袋黄豆倒进瓦盆里,去水井边打了水洗豆子。
  
  回到家中,见小女儿正在水井边弯腰打水洗豆子,郑氏不禁赞道:“星儿!你瞧你妹子,就是机灵瞅眼色,要是你,能想起来把黄豆倒出来洗么!”
  
  采星忍不住瞪了妹子一眼,哼了一声:“娘!妹妹这么好,干脆让张大婶将亲事说给她好了!”
  
  “胡说!哪有姐姐还没有定下亲事,就先给妹子定的道理!再说凭你妹子这份聪明劲儿,还愁说不到好婆家吗!”说到这里,突然想起,张钱家的来提过这事,已经过去好几天了,怎么还是一点音讯都无呢。
  
  采月把豆子洗好了,端了满满一大瓦盆,去了厨房,将豆子倒进锅里,添上好多瓢的水,直到没过了锅里的豆子,才盖上锅盖,钻进灶下生起火来。
  
  这一煮,足足煮了两三个时辰,才将锅里的黄豆全部煮烂,郑氏拿了个铁丝网制成的漏勺,将黄豆捞回瓦盆里,嘴里吩咐两个女儿:“快去仓房抬大匾去!”
  
  姐妹俩应了一声,推开了仓房的门,抬出了一个大竹匾来,郑氏去堂屋,将两条长榆木板凳放好,采星和采月就把大匾端端正正地放在板凳上,然后郑氏便将瓦盆里已经煮烂的黄豆倒在大匾里,用锅铲摊成均匀的一层。
  
  这个时候,黄金条就派上用场了,郑氏解开那捆黄金条上的绳子,见那些碧绿色的枝枝蔓蔓密密实实地覆盖在豆子上,直到将整个大匾填满,将豆子捂得密不透风为止。
  
  如此这般,只需过得几日,匾里的豆子就会被捂得发霉,黄金条特有的清香糅合到了豆子里,然后,再将大匾抬到院子里,任由阳光曝晒,晒干后才放进缸里,添上水,继续晒,几十天后,一缸鲜美的豆酱,就出炉了。
  
  铺完了黄金条,郑氏用手捶了捶有些发酸的腰身,想起张钱家的迟迟没有回话,心里便有了主意,遂对两个女儿道:“你们在家做午饭,我把这些剩下的黄金条给你张大婶送过去!”
  
  听了娘的话,采月朝姐姐暗暗做了个鬼脸,采星脸上一热,啐了一口,转身去厨房了。
  
  郑氏拎着那捆子剩下的黄金条,敲开了张钱家的大门。
  
  张钱家的开了门,见是郑氏,脸上一怔,随即堆起笑容:“哎呦,江大嫂,快快请进!”
  
  “妹子,你家的豆酱还没晒吧!我砍的黄金条,用不了这么多,给你用吧!”郑氏进了门,将黄金条放在了门楼底下的荫凉处。
  
  “多谢大嫂了,我正要出门砍呢,这可省了我的功夫了!快屋里来坐坐吧!”
  
  郑氏来到张家的堂屋坐下,张钱家的便和她拉起了家常,什么谁家的鸡生得好双黄蛋,谁家的媳妇俊俏,谁家的孩子爱偷东西,就是不提采星的亲事。
  
  郑氏有些耐不住了,便直接问:“妹子,上次你提的,你那娘家侄儿的事情,现下如何了?”
  
  张钱家的迟疑了一下,慢吞吞道:“嫂子,那日我同你说了之后,第二天就去了板桥镇我哥哥家,奈何,我去迟了一步,钊儿他娘,已经给他口头定下了一头亲事。”
  
  郑氏听了,忍不住一阵失望,却也不好说别的,只勉强笑道:“既如此,那就算了,只是辛苦妹子跑这一趟了!”
  
  张钱家的说了几句客套话,郑氏便起身告辞了。
  
  见郑氏去了,张钱方道:“娘子!你本不该多事,那采星的娘,村里出了名的难缠角色,你给你娘家嫂子找这么个亲家,不是给他们后半辈子添堵吗!”
  
  “什么叫我多事?钊儿那么大了,眼看要娶媳妇,我做姑姑的不给他张罗,谁给他张罗?采星娘脾气是急躁了些,可这是采星嫁到我楚家过日子呢!又不是钊儿入赘她江家做倒插门女婿,还怕他受丈母娘的罪怎地!”
  
  见妻子一副不服气的模样,张钱摇了摇头:“反正这头亲事也没成,随你怎么说吧!我早说了,钊儿是个眼光高的,一般的村姑,他怎么会瞧得上,这不,我的话应验了吧!”
  
  听了丈夫的话,张钱家的不言语了,脑海中不由自主浮现出那日回娘家提亲时的情形。
  
  她和自己娘家嫂子的关系一向不睦,不过,却是打心底里喜欢楚钊这个侄儿,采星的样貌对比不上采莲,却也颇过得去,这才下决心撮合。
  
  到了嫂子家,哥哥倒是满心欢喜,嫂嫂却是冷着脸,茶不茶水不水的,张钱家的也不计较,再不懂事也是自己娘家的人,是自己的亲嫂嫂,蛮狠都是对着外人,哪有朝着自己娘家人的呢!
  
  直到她说了给楚钊提亲的事情,嫂子死尸般的脸上才显出了一丝笑意,哥哥更是高兴,忙问是谁家的姑娘。
  
  她把江家的情况说了一下,哥哥嫂子都很高兴,哥哥还说:“这江家人我老早就听说过,在你们村里出了名的殷实,门风也不错,门户又大,教出来的孩子定是个懂礼数的,我们家就想跟大门大户的人家结亲呢!
  
  嫂子也说:“姑娘模样儿只要不丑陋就成,俗话说得好,丑妻家中宝,媳妇生得太漂亮,把儿子迷得神魂颠倒,哪里还有公公婆婆的好日子过呢!”
  
  正说得高兴,楚钊突然突然下学回来了。
  
  见到张钱家的,楚钊立刻上前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姑姑!”
  
  张钱家的拉着侄儿的手,仔细打量着:“孩子!你生得这般俊俏,难怪我们村的姑娘都为你着了迷!”
  
  楚钊脸上一红,心里却突然升起一股隐约的希望,立刻便问:“姑姑,你们村哪些姑娘家为我着了迷啊!”
  
  “着迷的可多了,江家姑娘就是其中一个呀!”
  
  “钊儿,你姑妈此次来,便是专为你提亲的,那江家的在本地,也算是个有名声的大门户,他家的姑娘,我和你娘都还满意——”
  
  楚钊的心跳突然有些加快了:“爹,江家的姑娘?”|
  
  “是啊!就是你那同窗,江荣新的胞妹,你看这门亲事可好?”姑妈又笑眯眯地问。
  
  “胞妹?江荣新还有胞妹?跟他一个娘生的吗?”楚钊追问。
  
  张钱家的噗嗤一笑:“瞧你这个孩子,敢是念书念呆了么!那胞妹,可不就是一个爹一个妈生的吗,又不是采莲和采月那样的叔伯妹子!”
  
  楚钊脸上的笑容有些凝固了,沉默了片刻,方求援般地看着母亲:“娘!那江荣新的妹子,我见都没见过——”
  
  “钊儿,你在混说些什么!人家的黄花大闺女,哪能轻易叫你见着,没见过就对了!既然是你姑妈来提的,必定是个好的!”楚父见儿子这般表情,有些不高兴了。
  
  楚钊急了,他生平最看不惯江荣新那般游手好闲的子弟,想起荣新曾经说过嫁妹子一定要大笔聘礼的言论,便道:“可是,那江荣新的性子却是极暴躁的,也不务正业,还说将来他妹子出嫁,要索要一大笔聘礼呢!”
  
  “什么?”楚母最是心疼银钱,一听此话,立马不乐意了:“他姑,可有此事?那江家真的如此贪财吗!”
  
  “这——我可没听采星娘这般说过!”
  
  “姑姑,她现在当然不会这般说,若真定下来了,再要大笔银钱,我们家是给还是不给呢!”
  
  楚母低了头,思索片刻,终于道:“他姑!还是算了吧!”
  
  楚钊暗暗松了口气,心想,幸亏荣新说过那样的话,不然今日真的无法摆脱了,哎!荣新兄,不管你家是否真的打算要大笔聘礼,可此话却是你亲口说过的,我可不算冤枉你!
  
                      
作者有话要说:  收藏,评论,都到哪里去了?冷得我浑身发抖呀。




☆、油煎槐花粉

  麦子还没有熟透,只是麦芒尖上刚透出一点黄的时候,就是槐花盛开的季节了。
  
  村子里的树,多以槐树为主,果树和杨树为辅,这个时节,站在乌山顶上向村里远远望去,便是一片雪白耀目。
  
  江家大院正中的那棵老槐树,已经说不清有多少年的历史了,据采莲的爷爷江老头说,他父亲很小的时候,这棵树就已经生长得很高大了,而树上其中一个枝桠上面的断层,就是采莲爷爷小时候骑在上面压断的。
  
  如今,这棵老树上开满了一串串晶莹洁白粉嘟嘟的花朵,一阵南风吹来,槐花特有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沁人心脾。
  
  槐花可以做药,每年春天药铺都要派人来村里收晒干的槐花,于是,每年槐花一开,郑氏就带着两个女儿夜以继日地爬上树锊槐花,生怕锊得慢了,给三个弟媳抢先锊了去。
  
  这日清晨,郑氏早早的剥了几颗葱,用猪油炸了,炒了一大锅饭,伺候着丈夫和两个女儿吃了早饭,便从仓房里翻出一个大麻袋,冲丈夫道:“今儿你洗碗刷锅,两个闺女和我锊槐花!”
  
  江老大看了妻子一眼,嘴唇动了动,最终却没有说什么,他一向惧怕妻子,虽说觉得一个大老爷们洗碗刷锅有点不像话,却也忍了,只低头默默去干!
  
  采月和采星分别爬上老槐树,抓住那开满花朵的枝桠,一把接着一把,飞快地将那雪白粉嫩的槐花折下来,抛在地上,然后郑氏再将花瓣锊下来,塞进麻袋里。
  
  不一时,江老头一家四口也吃过了早饭,见公公放下了碗筷,赵氏忙站起身来收拾碗碟。、、
  
  见妻子挺着大肚子收拾碗碟,便上前夺了下来:“娘子,我早跟你说过,这些事情为夫来做就好!”
  
  江老头见儿子这般体贴妻子,便笑道:“老四家的,你昨儿晚饭时不是说要吃鱼汤的吗?现在就让老四带你去,碗筷就让你婆婆收拾吧!”
  
  赵氏忙道:“这怎么成!婆婆这般大的年纪了!”
  
  “老四家的,我虽然老胳膊老腿的,可干这样的家务活却累不着我,你还是快去吧!”
  
  赵氏听了,这才回房梳洗打扮了一番,又换了身见人衣裳,跟丈夫相跟着来到了院子里。
  
  见大嫂娘儿三个锊槐花锊得正欢,赵氏心里暗暗摇了摇头,出了院门,便对丈夫道:“大嫂真是贪财贪得可以,那一树槐花,那怕是一朵不剩地全摘了去,又能卖几个钱!
  
  赵老四握了握妻子的手笑道:“还是我娘子好啊!娘昨儿还夸你来着!”
  
  “我有什么好的,二嫂才是真正的心地仁厚,还有三嫂,她性子虽说倔强了些,可人着实是好人,对了,这几天,她们两口子也快赶回来了吧!”
  
  “三嫂的娘家远在苏州,这一来一回,也要好多天呢,哪能这么快就回来!”
  
  “三嫂要是在家,见大嫂这般独占这院里的槐花,定然不会轻饶了她!”
  
  江老四叹了口气:“娘子!大嫂这人,一向都是这样的,你又何必跟她生气,你看我爹我娘都不跟她计较!”
  
  赵氏冷笑道:“你别说,我还正想吃点新鲜槐花,换换口味呢! 家里现放着这一大树槐花,难不成还要去别人家的树上锊吗!”
  
  “娘子!你想吃,咱们回去就折几枝回来吃,这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有什么大不了的!”江老四忙赔笑道。
  
  夫妻二人去了集市上,溜了一圈,拎了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鲢鱼回来了。
  
  推开院门,见树上的槐花还剩下一半,赵氏便对丈夫道:“你拎个竹篮,去锊半篮子回来,就够我们吃两顿的了!”
  
  江老四依言,拎了个篮子,来到槐树底下,对郑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