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黑猪老妖-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西么?”

朱悟能停在了场上,微微的传奇,空气中的血腥味太过刺鼻,让他有些不耐。短短不足一个时辰的时间,十万名魔兵倒下了,而天兵们也倒下了接近二十万人。让朱悟能有些难过,明明是在十比一的比例下,居然还损失了那么多人,这样的结果是他所想不到的。联想到玉帝和王母这么多年的经营,这样的部队不晓得还有多少呢,朱悟能的心底有了一丝警惕。

玉帝沉默了一阵,忽然开口说道:“好,很好,非常好。天蓬元帅,朕果然没有看错你,不亏当年让你统领水部众神,若非某些不得已的缘由,我还真的不肯贬你下凡。朕的十万亲兵,实力乃是普通天兵的五倍以上,你居然能以这么小的损失全歼了十万朕的亲兵,是在是出乎意料之外。”他心里却是急剧的转着念头,“该死的,如果不是入魔心法有太大的缺陷,让这些修炼了心法之后入魔的天兵脑袋不够用,今日起码能够杀死五十万的天兵啊。嗯,看起来还得再改良这门心法不可。”

王母冷漠的看着朱悟能他们,尽力掩饰住面上的喜色,威严的说道:“好了,不就是不死丹么,我可以给你十颗,得到了你想要的东西。可以离开了。”说完不见她如何动作,十颗云纹密布,宛若鹅蛋大小,烟云缭绕的金色仙丹已经缓缓朝着朱悟能飘去。

朱悟能不接,眉头一皱,正想说点什么,玉帝已经快速而带点亲切语气的说道:“天蓬,这不死丹并非人力所能炼制,而是天地生成的妙药。十万年一颗,一百多万年来,也不过区区十来颗不死丹罢了,除了前面我们用去了几颗,如今也就剩十一颗了。怎么说,我们都要留下一颗,以备不测罢?”说完还流露出一副可怜兮兮的表情。

朱悟能犹豫了一会,拿了不死丹转身就走,没有多说任何话。身后幸存的七十多万天兵齐齐跟着朱悟能冲出了凌霄宝殿。杨戬秀眉紧锁,直到远远离开了天庭,他才忍不住的问道:“他们真的就这么放我们走了!唔,古怪啊。”

闻仲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的模样,但多年的经验还是让他看出了一丝端倪:“如果今天那十万魔兵能够有一个首领的话,恐怕我们身后这数十万人,还要再倒下大半吧。奇怪,非常的奇怪,我感觉到那些人的身上,有着跟天庭仙气完全相反的气息,这样的人,怎么会是玉帝的亲兵呢?”

朱悟能却是冷笑道:“可我们还是赢了,或者说,是玉帝让我们赢的。否则怎么可能赢得那么轻松,他们这是在拿我们练兵吧?这些人不人,鬼不鬼的家伙,十有八九是玉帝得了神秘邪恶法门,锻炼出来的秘密手段,正好我们跟他翻了脸,他可以练兵。只是不知道今日这场战斗下来,那些还在天庭的千万天兵心中作何感想。”

杨戬咒骂起来:“这该死的玉帝,想的倒是漂亮。我觉得他也有不小的野心呢,如今的天庭,玉帝是皇帝,可是还有太上皇帝元始天尊在啊,他不为自己增加点实力,怎么能够过得快活。只是未免有些不择手段了。”

朱悟能摇头道:“对于一般的事情,除非是玩票的性质,否则圣人不会亲自出手。那区区魔兵,即使有了亿万,对于圣人而言,也不过是挥手间便可灭去的蝼蚁罢了。。。杨戬,老闻,这批天兵若不想跟随我们,可让他们散了,若是跟随吾等的,你们可带他们去火焰山一避。火焰山易守难攻,哪怕玉帝有心剿灭你们,也不是那么轻易。等我取经回来,再做打算。”

“或许,也只能如此了!”杨戬和闻仲对看一眼,心中却是熊熊的战意燃烧起来,从此被天庭追杀,他们开心还来不及。

朱悟能也不理会那些随他厮杀的天兵,收买人心的这种事情,不需要他亲自去做,两个都是长了三只眼的怪胎,会做的很好的。摸了摸袋子里的不死丹,朱悟能心若火燎,飞快的赶路。

玉帝和王母回到内殿。玉帝看着眼前那连绵千里,碧波万顷的莲花池,随手摘下了一朵粉红色,尚未开花的莲花花蕾,叹息道:“现在我们知道,我们的亲兵虽然个人实力远超这些天兵,但是这该死的魔化心法弊端也太大了。嗯,也好,今日一战,也可以让那些蠢蠢欲动的家伙看一看,震慑一下他们。”

王母皱眉,看着玉帝眼中那丝温柔的眼神根本不是看向她,心中有些气恼,却只能无奈的说道:“不仅仅是心法弊端的问题,而是我们的时间不够了,我拼着损耗上千年道行,看到了日后的一些情形。那场大劫,没有几人能逃,若果我们不快谢培养我们自己的势力,大劫来临之时,再也来不及了。你真当太上,原始他们会救你么?只怕他们自身都在劫难逃。”

玉帝手一招,四周风云突变,无数的金色星云急速流转,一道道上古神文闪烁其中。声势十分的浩大,王母见状,也不由得后退了几步。玉帝苦恼的道:“我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只差一步,就可以成圣。可是多少年了,我还在这一步徘徊,唉。”

“不成圣,一切皆是枉然。”王母的眼中流露出一丝悲哀,“昔年洪荒无数旧友,法力参天,寰宇之内无人能敌。可是走不出最后一步,最终还是落个了凄凉下场。就如当年的天地帝俊,神通之大,即使圣人见了也要暂避其锋,可惜。。。”

“够了!”玉帝一听到帝俊这个名字顿时面色大变,狠狠的一甩袖子,身体隐藏在一团金色的星云中消失不见,只有一个恨恨的声音传来:“日后莫要让朕再听到那只死乌鸦的名字,否则,朕定不饶你!”

王母眼中一寒,手上的簪子提了起来,又无奈的放下,叹息一生,转身离去了。

(卡卡,今日一章那么多字,我真是发神经了我。。。)

273 朱紫国记事

2

 (哼哼,嘿嘿。。。。我加快速度,加快进度,尽量争取过年前完本啦。。。。)

(这是很糟糕的一本书,还有这么多人在支持,实在是让我汗颜。。。。)

花开两瓣,各表一枝。却说三藏被那老者连同鬼使,抬到一座烟霞石屋之前,轻轻放下,与他携手相搀道:“圣僧休怕,我等不是歹人,乃荆棘岭十八公是也。因风清月霁之宵,特请你来会友谈诗,消遣情怀故耳。”

三藏多经波折,小心肝已经坚硬非常,他也不害怕,只是笑道:“贫僧不过一出家人,哪里会什么诗词之道。快些放了我是正经事,否则我几个徒弟找来此地,将你抓了回去喂孔雀,贫僧都救不了你。”说罢转过头去,也不看那自称十八公的老头儿。

但看四周,却是漠漠烟云去所,清清仙境人家。正好洁身修炼,堪宜种竹栽花。每见翠岩来鹤,时闻青沼鸣蛙。更赛天台丹灶,仍期华岳明霞。说甚耕云钓月,此间隐逸堪夸。坐久幽怀如海,朦胧月上窗纱。三藏只觉心头一片通明,如此美景,便是天上也难得一见,此刻已经是月明星朗,只听得人语相谈,都道:“十八公请得圣僧来也。”

三藏抬头观看,原来又来了三个老头,皆是差不多模样,也没放在心上。这些老头一一上前,给三藏做礼。三藏也甚是有礼,一一还了,不解道:“贫僧有何德行,敢劳列位仙翁下爱?”

十八公笑道:“一向闻知圣僧有道,等待多时,今幸一遇。如果不吝珠玉,宽坐叙怀,足见禅机真派。”

三藏也是笑了起来,心道悟能说的果然没错,这妖怪嘛,越是道行浅薄的,越是喜欢别人奉承。只要赞几句仙长,天人之类的话语,这些妖怪定然会开心得紧。这妖怪开心了,自己的小命也多了几分活下去的机会。

想到这里,三藏躬身道:“敢问仙翁尊号?”

十八公道:“霜姿者号孤直公,绿鬓者号凌空子,虚心者号拂云叟,老拙号曰劲节。”三藏也甚好心情,一一和这四个老头儿话起家常,谈论年龄,宾主甚欢。

四老又称道:“圣僧自出娘胎,即从佛教,果然是从小修行,真中正有道之上僧也。我等幸接台颜,敢求大教,望以禅法指教一二,足慰生平。”

三藏闻言,慨然不惧,哪怕自己面对的是几只千年老妖,即言曰:“禅者静也,法者度也。静中之度,非悟不成。悟者,洗心涤虑,脱俗离尘是也。夫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全此三者,幸莫大焉。至德妙道,渺漠希夷,六根六识,遂可扫除。菩提者,不死不生,无余无欠,空色包罗,圣凡俱遣。访真了元始钳锤,悟实了牟尼手段。发挥象罔,踏碎涅槃。必须觉中觉了悟中悟,一点灵光全保护。放开烈焰照婆娑,法界纵横独显露。至幽微,更守固,玄关口说谁人度?我本元修大觉禅,有缘有志方记悟。”

四个老头儿听到如此佛家妙论只觉得宛若醍醐灌顶,恍然大悟,一个个稽首皈依,躬身拜谢道:“圣僧乃禅机之悟本也!”

拂云叟却不满自家兄弟如此推崇佛家,不爱道教,于是辩解道:“禅虽静,法虽度,须要性定心诚,纵为大觉真仙,终坐无生之道。我等之玄,又大不同也。”

三藏云:“道乃非常,体用合一,如何不同?”

“我等生来坚实,体用比尔不同。感天地以生身,蒙雨露而滋色。笑傲风霜,消磨日月。一叶不凋,千枝节操。似这话不叩冲虚,你执持梵语。道也者,本安中国,反来求证西方。空费了草鞋,不知寻个甚么?石狮子剜了心肝,野狐涎灌彻骨髓。忘本参禅,妄求佛果,都似我荆棘岭葛藤谜语,萝蓏浑言。此般君子,怎生接引?这等规模,如何印授?必须要检点见前面目,静中自有生涯。没底竹篮汲水,无根铁树生花。灵宝峰头牢着脚,归来雅会上龙华。”拂云叟的声音力已经带上了几分隐隐诱惑之意。

三藏闻言叩头拜谢,十八公用手搀扶,孤直公将身扯起,凌空子打个哈哈道:“拂云之言,分明漏泄。圣僧请起,不可尽信。我等趁此月明,原不为讲论修持,且自吟哦逍遥,放荡襟怀也。”

拂云叟笑指石屋道:“若要吟哦,且入小庵一茶,何如?”

三藏向石屋前观看,门上有三个大字,乃“木仙庵”。也不惧怕,一同进入,吃了一些茯苓膏,喝了香汤。只见那里玲珑光彩,如月下一般,十分可人,便又是和那四翁谈论了一番诗词,各有所得,而三藏文采,也让几妖大为叹服,也没了再留三藏的心思。

三藏看到火候已到,于是沉吟道:“众仙老之诗,真个是吐凤喷珠,游夏莫赞。厚爱高情,感之极矣。但夜已深沉,三个小徒,不知在何处等我。意者弟子不能久留,敢此告回寻访,尤天穷之至爱也,望老仙指示归路。”

四老笑道:“圣僧勿虑,我等也是千载奇逢,况天光晴爽,虽夜深却月明如昼,再宽坐坐,待天晓自当远送过岭,高徒一定可相会也。”

这一留,却是起了波折,让四个妖精日后后悔不已,却已经是后话了。

正话间,只见石屋之外,有两个青衣女童,挑一对绛纱灯笼,后引着一个仙女。那仙女拈着一枝杏花,笑吟吟进门相见。

四老见那女子进来,立刻欠身问道:“杏仙何来?”

那女子对众道了万福道:“知有佳客在此赓酬,特来相访,敢求一见。”看见了三藏,那女子又叫道:“快献茶来。”

立刻有两个黄衣女童,捧一个红漆丹盘,盘内有六个细磁茶盂,盂内设几品异果,横担着匙儿,提一把白铁嵌黄铜的茶壶,壶内香茶喷鼻。斟了茶,那女子微露春葱,捧磁盂先奉三藏,次奉四老,然后一盏,自取而陪。

那女子见到三藏俊俏模样,又听得四老说了三藏文采,心中渐有见爱之意,于是身体瞧瞧靠近了三藏,低声巧语道:“佳客莫者,趁此良宵,不耍子待要怎的?人生光景,能有几何?不若趁此良辰,我们成了好事,从此比翼双飞,岂不快哉?”

十八公道:“杏仙尽有仰高之情,圣僧岂可无俯就之意?如不见怜,是不知趣了也。”

孤直公却道:“圣僧乃有道有名之士,决不苟且行事。如此样举措,是我等取罪过了。污人名,坏人德,非远达也。果是杏仙有意,可教拂云叟与十八公做媒,我与凌空子保亲,成此姻眷,何不美哉!”

三藏听言,却不生气,只是苦恼的摸了摸自己那年过四十,每日风吹雨打,却依旧嫩滑白净如新的面庞,心道:“悟能果然有先见之明,常说什么我们师徒四人,一帅一丑,一肥一瘦。这妖精喜欢的,自然是白白净净,漂漂亮亮的人儿了,怪不得我常常被妖精抓了来,不是要吃了我就是要和我成亲,果然是男色误人啊!日后可要不常洗澡才是,想来身体脏一些,那些个妖精也没有了胃口罢?”

正当三藏在胡思乱想间,那赤身鬼以为三藏不从,暴跳如雷道:“这和尚好不识抬举!我这姐姐,那些儿不好?他人材俊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