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我乃刘备-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策正要下令退兵,但情况又出现了变化。
    刘备这边,赵牛所降服的笮融部下,趁着赵牛不在,便又重举大旗,反了出来,烧了大营,全军又投靠了孙策。孙策接到报说后,自然很是高兴,正要开口,周瑜却是先说话了。
    周瑜上前说道:“这伙人不值得伯符你高兴的。”
    孙策收敛了笑容,想了想,说道:“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笮融不是什么好东西,他的部下自然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这些背信弃义之徒,得之不足喜,失之不足忧,的确不值得我高兴的。嗯,我已经明白了”
    孙策转过身来,就要吩咐让人拒绝他们的投诚。
    周瑜却笑了,说道:“他们虽然不可靠,但也还有能用得着他们的地方。要想让他们证明自己的决心,可让他们杀敌立功,伯符你说呢?”
    孙策笑了,郑重的点了点头。然后,传话让他们先杀敌,观后效。
    笮融的这些残部之所以决定反,自然是吃饱了饭后,啪啪脑子,突然想到领导笮融的死,便有点不甘,想替领导报仇了。而他们看到看押他们的主将走了,所留的人马又少,加上外面正乱。此时不反,更待何时?反了他娘的这些人就这么反出来了。
    他们反出去后,直投孙策。本来他们先前还是怀着一颗滚烫的心来的,现在听到所投靠的老板态度冷淡,也知道要是自己不拿出点表现,只怕是不能赢得新老板的信任了。所以,他们接到命令后,自然二话不说,啪啪胸脯,约上兄弟,操起家伙也就上了。
    可千万别因为他们曾经是败卒,所以小瞧了他们,要是那样,那你就错了。这场战,要不是他们的及时加入,只怕其结果将是另一回事。
    也正是由于他们的加入,使得变化无穷的战场又经历了风云变幻后,由扑朔迷离,一下转成了一边倒的趋势。
    这次,是刘备败退了回去。
    本来,刘备胜局已定,眼看就能击退城下强敌。只是,当笮融旧部突然反水的消息轰然传遍全军后,全军的士气多少受到了影响。而,接下来笮融旧部从后方冲杀过来的疯狂局面,自然也就更加的增加了人心的慌张。
    而孙策既然看到局势又翻转过来,自然不会放过扭转的机会。他趁着笮融残兵进攻的同时,便也是一马当先,指挥着部队冲在了最前面。当将士们看到孙策不怕死、不要命的出现在他们的前面,他们也不再好意思往后退,跟着,也嘶喊着上前帮忙。
    面对战场的变化,刘备虽然还能稳坐在马鞍上,但他的脸色也是变了变。
    当机立断,刘备下了撤退的命令。
    赵牛、吕蒙断后,刘备亲自组织撤军。军队是安全撤进了城里,但没来得及进城的,以及在先前一战中战死的,总计有四千之多。损失了这么多人马,刘备还并没感到沮丧。毕竟,胜败乃兵家常饭,这次吃咽了,大不了,灌口水也就顺了。
    可有件事却是十分的让人头痛,并且是那种要命的
    城内有四千多人要吃饭,可刘备突然发现揭不开锅了,已经没有足够的粮食支撑了。这,是不是足以让人头痛的?
    第三百二六:叛锋
    第三百二六:叛锋,到网址

第三百二七:我以我血抗孙策

    第三百二七:我以我血抗孙策
    刘备退居秣陵城后,孙策也退了数里,在四门外各要口处都驻扎了军队。
    孙策军虽然暂时歇息下来,但他们由于是千里奔袭,粮草自然带得有限,也只紧够数天的口粮。所以等战事暂时平定后,立即让陈武、吕范等去湖熟督粮。
    这边还没打理完,帐外笮融残部要来见孙将军。
    而孙策既然因为笮融残部的帮助扭转了战局,自然不好意思不待见他们。孙策叫来他们中间的几个头领,对他们夸奖一番,听到他们说到笮融的死,孙策也表示了惋惜。最后,孙策说愿意收留他们,并赏赐了些牛酒,让他们好好干。这些人得到好处后,自然也就不闹了,屁颠的回到了原驻地,取消了笮融的旗号,直接打起了孙策将军的名号。
    孙策也知道刘备是迫于形势暂时退进了城,也怕他随时会杀出来,所以自己也不休息,带了人马亲自巡视四营。
    而刘备一战败后,并没有马上回到府上。他直接登上了城楼,观察城下孙策寨扎。
    刘备观察了一阵后,只得叹了一口气,说道:“孙策小儿的确会用兵,难以找到破绽。”
    鉴于此,刘备也就没打算再出城搞个偷袭什么的给他个见面礼了。
    孙策绕城巡视了一遍后,还没回到营地,就接到了一个对孙策看来十分振奋的消息。
    “离此地数里处的密林里,我们侦骑发现了一伙来历不明的人马。看他们旗号装束,与城中很是相似。”
    什么也不说了,孙策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亲自组织了五千人马,带了黄盖等战将,悄悄的来到了这个密林里,并悄悄的将密林围了起来。
    已经是四月末时候,连日无雨,天气如此干燥,孙策对付这些处在密林的敌人,也许只用一把火就能解决。但孙策并没有这么做,他先派出使者,进行劝降。
    先前已经说过,刘备分兵攻城后,留了部分人马在这里守护粮草。本来刘备是准备第二天再传令运这些粮草进城的,但还没来得及去办,谁知孙策半夜就杀了过来。
    留守在这里,看护粮草的士兵只有一千不到,但这些人中,却有四个极其重要人物。
    一个是军师中郎将陈宫,一个是参镇东军事张范弟弟张承,另两个是从事中郎简雍和孙乾。
    刘备的四个智囊都在这里了,孙策却已经把他们一网围了起来。
    当孙策派来的使者到了这里时,全营哗然
    本来,陈宫接了刘备的命令,留守此地。下午时,刘备还派人,说已经顺利占领了秣陵城,让他们明日督运粮草入城。可转眼一天过去了,陈宫还没来得及把所有粮草装上车子,突然接到孙策使者的书信,陈宫也是愣住了。
    如此大的变故,就如陈宫这样的智者都是始料未及。
    也难怪,昨日的胜利今天的失败,这也太快了,根本来不及让人思考,更让人转不过弯来。而陈宫所在又离秣陵城几十里地,自然不能及时得知秣陵城的变故,再加上胜利已经操之在手,谁又会去想别的?
    陈宫到了这时,自然是不能推卸自己的责任的。毕竟是自己太过大意了,在得到刘备的胜利消息后,也就没加派侦骑来回探听秣陵城的消息,以致在孙策悄悄带着人马到了自己眼皮底下了,还让他老人家亲自派出使者来下这封劝降书。
    陈宫接到这封书,脑子里也是懵了懵,但他并没表现得太过悲观。
    他对下书人客气的一笑,还想请他坐下来喝口茶。但下书人并不理他这一套,推说:“孙将军还在等着答复。”陈宫只好点了点头,表示诚惶诚恐,说道:“孙将军突然莅临,我等也没心里准备。要不,烦这位兄弟先回去,就说让孙将军稍微等等,容我等准备准备,好戎装出迎。”
    下书人自然烦躁,便是眉毛一拧,欲要一口回绝,但被陈宫叫人送来了金钱。所谓钱能通神,这下书人自然看在钱的面子上,先回去了。
    陈宫等这人一走,立即让人请来简雍、孙乾、张承等人。
    陈宫将书给他们看,他们的脸上都是发生了轻重不一的变化。
    他们也知道,要是惹恼了这帮恶棍,只怕就这营里一点人马,啃也不够他们啃的。
    陈宫先说话了:“局面就摆在这里,何去何从,你们先好好想想吧。但在这之前,必须先考虑如何处理营中这一大批粮草的事。目今刘大人虽然成功占领了秣陵城,但这些粮草还没能送到刘大人手上。要是让敌人知道秣陵城内没有粮草支撑,只怕是对刘大人的最大不利。
    当然,现在想再给刘大人送去,那也是不可能的事了。但既然粮草无法运送出去,我们就不能把它们留下。如今孙策就在林子外面,要是留给了他,那就是我们最大的失误。以后遇到刘大人,别说你们,就是我也无颜再见了。所以该怎么办,大伙儿想想吧。”
    陈宫把话一撂,众人也是陷入了沉默。
    孙乾先开口,干脆简捷的说道:“依我看,先烧粮草,再杀出去。”
    他这一说,得到很多人的赞同。
    但陈宫没有同意。
    陈宫道:“我等身处密林,这一烧,只怕我等也会被烧成灰烬。”
    旁边张承一听,鼻子一哼,冷笑道:“原来陈军师是怕死?”
    两边立即转来讨伐的目光。
    陈宫却是呵呵一笑,淡淡说道:“要是怕死,我只怕早死过不止一两次了。巨野城时,吕温侯丧身,全军无主,要不是刘大人及时出来主持正义,我早被曹操杀了”
    两边都是愣住了:“既然军师知道刘大人有厚恩于你,你为何还要反对烧粮杀敌之举?”
    众人都在七嘴八舌时,只有一人没有开口。
    简雍也许是看不过去了,他把扬起脖子的酒咽了半小口,便即重又放了下来。他分开众人,说道:“都吵什么吵?陈军师之所以反对,自然有他的理由,大家先静一静。”
    众人的起哄,被简雍一语平定了。
    也难怪,简雍是刘备身前的红人,经常受到刘备‘邀酒’的待遇,陈宫可以得罪,但简雍实在不能得罪呀。要是哪天简雍酒后跟刘备说某某某某不行,那就麻烦了。
    陈宫投了简雍一个谢意的目光,便即看向众人,他说:“我陈宫并非怕死之徒,这粮草也绝对是要烧的。但这粮草,我们决不能轻易就这么烧了,我们还有用它的地方。”
    稍顿之后,陈宫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众人一听,也觉可行,便也同意了。
    没过多少时候,林外的孙策就接到了陈宫答应投降的文书。不过要他们投降,先得让孙策自己带领人马进来,所谓“恭迎将军于辕门也”。孙策也无二话,收了文书,便即约束兵马,叫都跟上。
    但被黄盖拦住,黄盖说道:“将军不可冒险,不如让他们都出林来,我等在这里见他们。”
    孙策却是扶剑笑道:“无妨,量他们能玩出什么花样”
    孙策带着人马进了林子,远远就看到一群文官打扮的人物立在了辕门外,躬身站着。
    孙策见到这副阵容,再看看营里营外,不过老弱残兵,并无壮马,也就放心了。孙策奔到近前,赶紧跳下马来,徒步笑道:“谁是公台?”
    陈宫抬起头来,拱手道:“贱名有辱尊齿,鄙人正是陈宫。”
    孙策二话不说,哈哈一笑,将他手腕拿住,说道:“原来你就是公台?久闻公台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陈宫被他手腕捏着,心里一慌,想要挣脱,他却不放。陈宫暗暗心骇,再瞥眼看张承等人,却见他们脸色一阴一沉,心里也是着急。暗想,孙策对自己如此亲昵,可别要让他们误会了,以害大事。
    陈宫想到这里,马上说道:“孙将军太过看得起某了,某不过只是一介小小文官,一向默默无闻,并无建树,无劳将军挂齿。将军要是见过这几位,说不定会喜欢。”
    陈宫说着,又给他指认了张承、简雍、孙乾等人。
    孙策听到这些人的名字,特别的张承的名字,也是希夷的哈哈一笑,一手抓这个,一手抓哪个,只狠爹娘没给自己多生一双手。
    先前张承等眼见孙策对陈宫如此客气,还以为他跟孙策早是串通一气,准备出卖他们。既然看到孙策也把自己当做宝贝似的的抓着不放,这才顿时释然。
    这时,马上的黄盖为了保护孙策,也已经下马,立定在孙策身后。他看到孙策紧紧抓着他们的手不放,心里也是好笑:“孙将军果然聪明,他一进营就先将这些老家伙给控制住,也就不怕这些人能玩出什么花样了。”
    黄盖这么理解,其实是曲解了孙策的意思。
    孙策这人一向爱惜文士,特别是听到陈宫、张承这样的一流人才,自然是虚心接纳。只是他虚心接纳,欲要收买他们那颗赤心的同时,他有没有想过,他们这些人会被他这一小小的举动给收买住吗?
    事实上,他们被孙策握手向对,堪堪而谈时,也的确感到了孙策的厚重。他们喜欢眼见这个年轻的小伙子,但并不是因为他长得漂亮长得帅,而是这个小伙子在这样的境遇下,对他们仍是能够以诚相待。这点,就不容易了。
    他们虽然一时脑热,但在一阵寒暄后,立即发现一个问题,也意识到必须尽快去做。孙策已经来了,我们可不是专门来跟他说话的,还有别的事要做。
    陈宫首先开口,笑道:“请将军移步到营内,将士们正在等候将军的指示。”
    孙策哈哈一笑,便即让陈宫带路。他自己也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