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的天气很好,太阳照着瑞典这个最大的港口城市,远远的传来港口几声悠长的轮船汽笛声。小巷里除了邮报亭旁停靠着的那辆看来是送报的邮局小卡车外,就只有教授坐来的那辆“SAAB”轿车。小巷两旁的建筑物都精致而不高大,布莱恩教授向上看去,看见斯堪底尼维亚半岛这个著名港口的天空呈现出冬日罕见的湛蓝。
教授向已经发动着的“SAAB”汽车走去,心情轻松。他突然想起来,当年曾经和莉萨·伦丁一起去后面的海鲜市场买过海产品,拿回当时莉萨的住所做着吃,自己做的那种希腊式牡蛎汤让莉萨赞叹不已。想到这里,教授忍不住站住脚,无限感慨地回头向小巷的另一头望去:他看见2个男子正无声地朝他身后走来,没有想到他会突然回头,那两个男子顿时有点不知所措。教授象是什么也没发觉似的,目光越过那2名男子向更远的地方望了望,然后很自然地收回目光并转身。教授转回身后,就发现在小巷这头的“SAAB”车后,也有2名男子向车旁走来,他们两的神态要比自己身后的那2位自然很多,只不过其中1名男子在冬天的中午,很奇怪的将1件风衣挂在弯曲的胳膊上!
“SAAB”车上的小伙子很明显没有感觉到任何不对劲,他看见教授站在那儿,便按了按喇叭打招呼。
随着喇叭声响起,教授的身体突然一矮,摔手向后面那2个男人开了1枪,一头就扎进旁边的一间咖啡店门内。几乎同时对方便开火了!从风衣下射击的德国10发装毛瑟自动手枪喷射出10粒金属弹丸,瞬间将“SAAB”车身上钻了很多个小孔!瑞典小伙子的手才伸进怀中,后背上就出现了几个弹孔,脑袋重重的砸在方向盘正中,导致汽车喇叭在枪身中连续尖利地鸣叫着。
布莱恩教授头也不回地从咖啡店内的小楼梯上跑2楼,手中拎着那把比利时生产的1903年FN勃朗宁自动手枪。从进店门到上楼梯他没有任何停顿和犹豫,丝毫不理睬1楼服务台里那名男招待的喊叫声。他还记得这家咖啡店的2楼有楼梯通向旁边那栋小楼的3楼,那儿有间不大,但精致漂亮的洗手间,当年莉莎·伦丁曾经恶作剧地让自己在那个窗户里可以俯瞰小巷的洗手间里和她亲热,准确地说就是她爬在卫生间的窗台上看着下面人来人往的小巷,让自己掀开她的裙子从背后搞她……那个洗手间还有另外1个门通向旁边那栋小楼的楼下,那儿是1间低价的“水手”酒店,酒店有很多房间,也有好几个通向后面迷宫似的小巷的门,到了那儿,自己逃生的机会就多了很多!
几乎在教授进门的同时,咖啡厅的大门就被呼啸而来的子弹打得木屑四溅。4名男人手持武器追赶到咖啡店门口,全都选择好掩护位置停住了。其中1名男子挥挥手摆摆头,于是被他选中的那个手持德国瓦尔特手枪的男子犹豫了一下,然后点点头。3把手枪同时向咖啡店里乱射,其中领头男子的那把毛瑟自动手枪更是声势逼人。枪声的间歇,那名手持瓦尔特手枪的男子飞快地冲进咖啡店。这些忙着追杀詹姆斯·布莱恩教授的人没有发觉:就在他们背后,小巷尽头的邮报亭旁边,那辆停放着的邮局小卡车的货箱后门被推开,几个持枪的身影动作娴熟、悄然无声地跳下车来……
布莱恩教授从2楼的吧台前跑过,在枪声和汽车喇叭声中大声对着吧台里的女收银员用德语高声叫道:“报警!给警察局打电话!……”
他气喘吁吁地冲出通往阳台的那扇双开门,然后情不自禁地骂了句脏话:记忆中,多年前那个从楼外阳台通向旁边那栋小楼3楼的木质楼梯不见了!原先是楼梯口的地方现在是个木质的维京海盗雕塑,海盗的双手握着大斧,正在用夸张的表情对着来客狂笑。
就在布莱恩看了眼阳台下的石板地面,趴倒在地,无可奈何地准备用勃朗宁自动手枪进行也许是生命中最后一次枪战时,楼下突然响起一阵更加激烈连续射击的枪声和惨叫声!教授判断出那其中至少有2枝冲锋枪在射击!
短暂而激烈的枪声响过后,一切都恢复了平静。趴在阳台上努力克制住自己剧烈的喘息,卧姿持枪,用左手支持住持枪的右手手腕,将枪口冲着楼梯口的教授看见从楼下飘上来阵阵的硝烟。接着,楼梯上传来故意很大力的脚步声,慢慢的,从楼梯口下方伸上来1枝造型独特的德国产MP18贝格曼冲锋枪的枪身,枪管在示威似地晃动了几下后,一个詹姆斯·布莱恩教授忘不了的嗓门,用德国口音浓郁的英语高声叫道:
“下来吧,教授,我想我们大家的时间都不多了!”
听完这句喊话,布莱恩教授在远处隐隐的警笛声中冷笑着,但很快他就用德语刻板沮丧地喊道:
“蓝男爵阁下,我完全同意您的意见!”
说罢,他顺从地将手中的枪交给身后那名从阳台下悄无声息地爬上来,刚刚将枪口顶住自己后背的德国小伙子,慢慢站起身来。楼梯口处,空着双手,身后跟着2名手持冲锋枪的手下的“蓝男爵”汉斯正笑吟吟地看着教授。
……
一声长长的汽笛声,火车在中亚冬日的雪野上呼啸而过。
惨淡的太阳照着冰封的大地,那条黑色的铁路象1条黑黑的细线。
1881年,英国人乔治·纳吉麦克尔提出了“东方快车”商业计划:超豪华的旅游列车从伦敦出发,过法国、意大利、穿过巴尔干半岛,最终可以到达土尔其的伊斯坦布尔。
1882年,英国商人组建了英国“东方快车”火车公司,开始筹措资金并为该线路的通行做出准备。
1883年年初,中国上海银行支持下成立的中国“上海东方快车”公司与英国商人就英国“东方快车”公司的股份、经营目标、发展规划等事宜进行商讨。最后,双方于1883年年底宣布建立合资的“伦敦――上海东方快车股份公司”,其中中方占有股权45%,英国方面占有股权45%, 9%的股权由中国上海银行和英国巴林银行平均分配,另有1%的所有权由“东方快车慈善基金会”拥有,股份管理权由“东方快车慈善会”委托“伦敦――上海东方快车股份公司”董事会行使,而该董事会也是中英双方各派6名董事组成,董事长由双方按2年的周期轮换指派。
“伦敦――上海东方快车股份公司”成立之后,就开始准备开通伦敦经法国、意大利、巴尔干半岛、土尔其、伊朗、印度,最终经印度支那铁路到中国云南再到上海的豪华列车。在此以前,公司将试行开通伦敦到伊斯坦布尔的路段。1886年,随着印度支那铁路和印度铁路的接轨,理论上公司已经具备了全线开通既定路线的能力。事实上,由于期间要与所经过国家签署一系列协议,协调诸多的技术细节问题,一直到1888年8月8日,在东方快车公司股票分别在伦敦股市和上海股市分别上市的同时,该公司才成功分别从伦敦和上海对开发出了首列“东方快车”。
当时,单趟东方快车的全段行驶时间为32天,被报界称之为“划时代的速度之旅”、“穿越世界岛的奇迹”。吃醋的法兰西人为此还在《里昂时报》上登出了一幅漫画:1伙手持弯刀和弓箭,脑袋后留着小辫的鞑靼人乘坐“东方快车”经过多瑙河,其中一个鞑靼人对其同伙说道:这次确实比500多年前快了很多……
1905年,随着中俄战争的结束,东方快车公司开始与俄方商讨北方线路的问题。
1908年,“东方快车”单程的行驶时间已经缩短为20天,该公司并且计划在1914年将时间缩短为15天。
1912年,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东方快车公司的经营受到巨大的打击!在上海和伦敦股市,该公司的股票价格一度跌落至1912年年初股价的5%!就在这时,位于上海的中国“巨硬”科技公司,这个由世界首富、传奇人物史泽方亲手建立的公司却突然宣布:巨硬公司入股东方快车,以高于当日市场价12%的价格协议收购中英双方手中各26%的非流通股权,并在股市公开交易中收购散户手中的东方快车股票。
此举引来各种猜测,但最终的效果就是:截止到1913年1月3日,巨硬公司已经拥有了东方快车全部产权的51%!
随着世界战争的爆发,“东方快车”的实际运行路段是从圣彼得堡――1917年1月后改叫彼得格勒――到中国上海,但是在“东方快车公司”的广告牌与车票上依旧赫然写着“伦敦――上海”!并且,在印刷精美的车票背后印着中英文对照的一句口号“坚信东方快车穿越和平欧洲的日子定会到来!”。这句口号从1915年1月“东方快车”开通所谓“伦敦――上海北方线路”以来,已经印在车票背后整整2年了!随着协约国军队在地中海地区的战事进展顺利,这句印在车票背后的口号已经多次出现在协约国的报纸与电台中。
“东方快车”北线自彼得格勒发车,过莫斯科、喀山,该段线路行驶在俄罗斯最早的,也是最繁忙的铁路主干线上,该路段大部分已经在1912年完成了电气化改造,理论上可以用电力机车牵引――当然,由于战争,更多的时候在这段线路上实际上是用内燃机车。从彼得格勒到喀山总共需要2天3夜。
过喀山,穿越乌拉尔山之后,火车行驶的路线就是著名的西伯利亚铁路。这段漫长的,曾经通向太平洋的铁路现在的终点站是位于中俄边境东段贝加尔湖畔的伊尔库茨克,在那里,俄国的西伯利亚铁路将延伸向贝加尔湖南岸的中国新兴边境城市碎叶,在碎叶近郊与中国的京碎铁路相联。俄罗斯具有强烈反华情绪的青年人中曾经普遍流传着一首诗,这是一位年轻的俄罗斯诗人,在1906年的时候于伊尔库茨克写下的:
传说古老的东方宫廷中有一种职业叫阉人,
今天的俄罗斯有一条铁路叫西伯利亚。
铁路尽头依旧是浩渺的水面,
但那是淡水而不是咸水,
可我的眼泪却是苦的!
因为记忆中,
太平洋的海水也是咸的……
这段线路的复线改造由中国政府在1914年提供低息贷款,正在由中国北方铁路公司进行复线改造,工程预计在1917年夏天完成,目前还只能以蒸汽机车牵引,单线行驶。但“东方快车”并不走完如今的整个西伯利亚铁路,在卡拉甘达,“东方快车”便转行1914年通车的“中俄中亚铁路”,绕过巴尔喀什湖后进入中国境内的西域省。此后,列车将沿着伊犁河,行驶在西域省境内1913年通车的伊犁路上一直过伊犁进入新疆省境内,并经迪化、哈密后进入河西走廊。因为中亚铁路和西域铁路是新建的,该路段全部是由电力机车牵引。但是在过伊犁后,在新疆省境内的老铁路线上却只能由内燃机车牵引,要到西安后才会重新改为电力机车牵引。战前的1909年,兰西线的电气化改造计划已经开始在国会内开始讨论,但因为战争的需要,修建电气化铁路的物资只能优先供给西域――中亚铁路建设和西伯利亚铁路改造。从彼得格勒到上海,东方快车总共要行驶360个小时,即15天15夜。
无论是中国北方经京碎铁路运往俄罗斯的物资,还是中国南方经陇海――兰新――西域铁路运往俄罗斯的物资,最终都要依靠正在进行复线改造的西伯利亚铁路运往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因此,某种意义上而言,西伯利亚铁路的复线改造速度将决定协约国欧洲战场东线的战局发展。
托马斯和格雷姆是1917年1月26日从莫斯科于途中乘上东方快车的。上车之后他们俩先是喝光了一瓶白兰地,然后就各自回包厢呼呼大睡,睡醒后吃点东西,再喝光一瓶白兰地后又睡!就这样,他俩一直睡到火车穿过乌拉尔山脉之后才觉得浑身的疲惫刚刚解除!
醒来后,托马斯就在自己舒适的包厢里躺着看书,一日三餐都是叫餐到房间来吃。他不愿去回想前些日子在俄罗斯所经历的任何事,不愿去回想自己在俄罗斯的日子里所遇到的任何人。他心里其实明白:要不了多久,就一定有人会再次强迫自己去回忆那些事情,回忆那些人!可现在,趁着这件事情还没有发生,他决定先去书中躲避上那么几日。他用来躲避现实的书只有2本,1本是纽约时代出版社1912年版本的惠特曼的《草叶集》,另1本是上海古籍出版社1911年版本的《唐宋诗词选》。他强迫自己在包厢里干一件从小自己最讨厌干的事情之一:大声朗诵诗歌。而且,同时他还在进行一件更荒谬的事情:看着英语用汉语朗读《草叶集》,看着汉语用英语朗读《唐诗宋词选》……
格林姆·格雷醒来后的消遣方式比托马斯积极得多!起床后,他换上花大价钱在伦敦邦德街定做的,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在本次旅行中穿著的旅行装,在火车上晃来逛去,利用一切机会和各路美女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