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到南北战场的捷报,小赵皇帝下令全城的城门大开。并派宦官们到全城传播胜利的喜讯。
正文 第三十五章 准备北伐
这一仗,大宋军队死亡五十五人,受伤二百多人,全歼金兵六万三千人。缴获战马九万匹(因为金兵骑两匹,投降金兵的汉兵骑一匹)。投降的汉兵三万人,投降的女真兵与伤兵二万八千人。与传统的“杀人三千,自损八百”都没有办法比。简直有点像美军的“零伤亡”。
小赵皇帝虽然昨晚基本没有睡觉,现在许多事情,也不敢睡觉。自己带着李德全王文与侍卫,赶到青城寨,召集李纲吴革种师道一起来开会。
会议决定了如下事项:
一、对投降金兵,现在投降回来的原大宋兵,军官一律解职。由兵部派人审查,问题不大的学习后再放人。主动投敌的,按军法处理。士兵打散分配到各部队。
二、对女真的军官,集中关押。让他们脱离士兵,组织他们学习。
三、对女真的士兵还是让他们学习汉族的语言,道德观念,风俗习惯,为统一金国做准备。
四、继续对北方实行消息封锁,不对外面宣布京城保卫战的巨大胜利,防止金兵逃跑,争取在大宋境内全歼金国侵略军。
五、大宋的京城开封的军队,原来六万,后来收集散兵九万,种师道的勤王军队一万五千,李回部见皇帝已经打胜仗向京城靠拢一万五千人。西京洛阳派了三万勤王军队,另外其他地方又来了五万勤王军队。现在有军队二十六万。加上这次投降回来的三万汉兵,共有二十九万人。
用六万人守京城,两万人守黄河南岸,十五万人北伐,其他地方的五万勤王部队在京城训练一个月,再回原来住地,洛阳回去一万人。
六、金兵女真人俘虏押到城南军营,由勤王部队暂时看管。
七、马上把金兵的死人,郭药师的死兵掩埋,防止瘟病流行。
八、派人通知已经到路上的勤王部队回原地驻防,预防各地出现兵力空虚。
会议结束,小赵皇帝,叫人还是把完颜宗翰的尸体找到,与完颜宗望金兀术一起安葬。说完带着一行人回皇宫。回到皇宫倒头就睡。
小赵皇帝睡了一个半时辰就醒了,想到京城保卫战总指挥部看有没有什么事情要处理。另叫了一批侍卫,还是穿上书生服装,骑上马,走到大街上。今天的街道,太拥挤了。北城坚壁清野的老百姓要回家,正在成群结队的通过开封城。那知道金兵的俘虏兵下午也要押到开封城南的军营。城里的老百姓正需要庆祝胜利,又是元宵节。听说金兵的俘虏要从城里过,家家户户全体出动看俘虏。小赵皇帝也没有办法前行,只有也看热闹。
看了一会,小赵皇帝看人太多,叫一个侍卫到开封府通知府衙的全体差人出来维持秩序。另外通知南城城门的守卫劝通过城里的回家的老百姓绕道回家,或者明天回家,说明城里太拥挤了,要防止踩踏事故。说完自己干脆回皇宫去了。
城里到处是爆竹声,压抑的京城现在才像过年。
回到皇宫,小赵皇帝叫皇宫的御膳房今天多增加一些菜,特别一点过元宵节。
小赵皇帝回到皇宫,皇后十分高兴,吩咐把火盆再增加几个。
回到皇宫,也没有事做,只有烤火。穿越前,还可以看电视,看新闻,看电视连续剧。没有办法,小赵皇帝只有给皇后来讲故事。先讲一段梁山泊与祝英台。
开头宫女们,宦官们还站着听,后来都端上板凳围着火盆坐着听。
小赵皇帝反正现在没有书籍可以参考,梁山泊与祝英台的故事,现代的人又编了不少版本的故事,他干脆来个大杂烩,自己添盐加醋,力求把故事说生动一些,忘了的自己编一些补足。
正在讲祝英台从家里面出来去求学,在路上碰到梁山泊。朱皇后的堂妹朱慎来了。朱皇后连忙起来招呼,小赵皇帝点点头,表示招呼。
朱慎说:“小妹与皇帝哥哥请安!”
小赵皇帝说:“请坐!请坐!”
一帮宦官宫女也坐到那里,这不是与皇帝平起平坐了?不过因为大家习惯了,皇后、小赵皇帝没有说。今天又是小赵皇帝讲故事,大家想听,故而坐下来。小赵皇帝也不知道皇帝的礼仪,现在忙于打仗,显得更随便。
朱皇后知道小赵皇帝肯定已经不认识朱慎了,介绍说:“皇上,这就是臣妾的堂妹朱慎。”
听了朱皇后的介绍,小赵皇帝点点头。倒是朱皇后的妹妹吃了一惊,难道小赵皇帝不认识自己了吗?难怪,在大街上,他曾经看到自己,一点招呼的样子也没有。太子宫的宦官与宫女们都知道小赵皇帝摔了一跤,原来许多事情,许多人都忘记了。如果小赵皇帝有不认识的人、不知道事,都主动介绍。
朱慎坐下来,就有宫女要求皇上继续讲故事。皇后也说:“皇上,继续给我们讲吧。”
小赵皇帝对朱皇后的堂妹,仅仅现在才认识,自然没有话可说,就继续将梁山泊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的发展,祝英台私定终身,后来回家父亲将祝英台许与马太守的儿子,梁山泊探望祝英台以及回家去世,祝英台在出嫁的路上探望梁山泊的坟墓,梁山泊的坟墓打开,祝英台跳进坟墓,到变为蝴蝶。拉拉杂杂边讲边编。
一边的朱慎含情地看着小赵皇帝。好像自己就是祝英台,小赵皇帝就是自己的梁山泊。
一边的皇后看在眼里,后来想通了,皇帝三宫六院,今后不知道还会遇到多少皇帝找多少妃子,自己的堂妹比外人自然要好。
送走了堂妹,朱皇后对小赵皇帝说起让堂妹做皇上妃子的事情。小赵皇帝听皇后讲完,就想起了历史上朱慎就是赵桓的妃子,不是又陷入了历史的原来轨道吗?马上摇摇头,没有答应。
小赵皇帝还没有拒绝过皇后,忙想了一个理由,说:“朕现在忙于打仗,金兵还没有赶出我们大宋的边境。即使赶出了大宋的边境,大臣们还会逼朕统一金国,那有时间有精力来娶一个妃子?等一等,至少要把金兵赶出大宋边境后,才可能考虑这些事情。”小赵皇帝想,也只有古代的妇女,还要给自己的丈夫找女人,如果是现代的妇女,男人要包二奶,不与他离婚,也要在家里大闹天空。
皇后虽然小赵皇帝拒绝了自己给他找妃子的建议,面子上不好看,其实心里还是很高兴的。男人不当花心大萝卜,对女人来说,还是幸福的。
第二天,正月十六早朝。
小赵皇帝刚刚坐上皇帝宝座,三叩首后,大臣们“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口号声比什么时候都要响亮。
小赵皇帝说:“众卿平身!”后,大臣们歌颂胜利的颂扬之词不绝于耳。把京城保卫战的胜利,说成从太祖赵匡胤以来没有的大胜利。打了一个胜仗,话还是要大臣们说一说的,等众大臣说完了。小赵皇帝说:“各位卿家,我们京城保卫战确实取得了一个大胜利,大家高兴一下是应该的。不过大家要看到,我们这些胜利,仅仅解除敌人打到京城的巨大危险,金兵侵略军还在我们大宋的土地上横行霸道,我们还没有资格喊胜利,大家要有清醒的认识。现在,我们要解决我们的实际问题,准备北伐。”
小赵皇帝问:“户部,我们这次京城保卫战开支了多少?”
户部的尚书站出来说:“报告圣上,我们京城保卫战最大的开支是购买了五十万两白银的粮食。花了五万整修城池,花了十一万制造良心炮、火药、马刀,长斧头刀。花了三万装备军队服装。花了一万多进行丧葬。如果减去粮食的开支,今年由于打仗,许多外地的开支没有来支取,减少了皇宫、与外地衙门的修建费,今年的开支低于历年。现在可能需要十几万的军功奖励。”
小赵皇帝说:“好!还要继续节约开支,仗还没有打完。军功的开支,死亡家属的抚恤金不能少,要即时足额的发放。”
小赵皇帝说:“你们户部还要下去,检查京城城北老百姓房屋损失的情况,房子被金兵毁坏的,我们朝廷要给他们修好。今年他们由于坚壁清野,坚壁清野也是为了朝廷的战争,他们的皇粮就免了。朕以前讲过的话还是要兑现。我军北上的粮食、武器装备要按需要准备好。”
小赵皇帝继续说:“吏部你们要在京城抽调官员,准备与军队一起北上,那些投降敌人的官员全部撤下来,还需要不少的官员。”
户部吏部的官员说:“谨遵圣谕!”退下了。
待他们退下,宦官喊:“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马上,就有官员说:“臣有事上奏!”
小赵皇帝说:“爱卿请讲!”
这个官员说:“臣要弹劾童贯!”接着是一五一十的童贯的罪状。
又有官员出来弹劾高俅的,弹劾蔡京的,太上皇的六大宠臣统统有人弹劾。
小赵皇帝想,我打仗,正愁资金没有人报账,现在报账的地方来了。
既然大臣们弹劾,又不是自己弹劾他们,小赵皇帝说:“朕同意你们所奏,由刑部、吏部共同组织收集罪证,进行审判。有罪无罪由罪行来说话。按刑法来判决。朕也同意先行抄家,抄家可以收集罪证。不过他们的家属,要另外给他们找住处,没有罪行的,就不要影响他们正常生活。”
下了朝,小赵皇帝还是到京城保卫战总指挥部去上班。
吴革已经把参谋科,皇上的两个秘书调来配齐。
他找吴革商量,首先是把北伐的军队组建好。种师道、李回的军队不动,再给他们补充各五千人,人数各达到两万人。五万勤王部队不变,其余的,全部淘汰老弱病残到京城守卫部队,保证北上部队的是强壮的军队。凡是参加京城保卫战的厢军,全部转为禁军。
这次京城保卫战总指挥部,北上改名叫“御驾亲征总指挥部”。除个别人因为家庭困难无法离开京城的,原则上全部出征。
因为这次缴获的战马很多,九万加上十二万,再加上原来京城的三万战马,战马有二十四万。准备拿一万作运输马匹,十五万北伐部队,全部骑马。种师道、李回的部队全部改为骑兵。另外给五万勤王的军队,按一万人给五千马匹,作为奖励,方便他们组织骑兵。
北上部队组织完成后,马上组织骑马、射箭训练。炮由马托运。火药等也由马托运,加快军队北上的步伐。
到了中午,小赵皇帝回到皇宫吃午饭,把准备北上御驾亲征的事情告诉皇后。皇后也要求跟随皇上一起去北上。小赵皇帝皇帝告诉她,北上十分辛苦。打仗不能保证一定要打胜仗。如果打败仗,很可能还要骑马跑路,可能吃不饱,穿不暖。皇后在皇宫,对稳定民心十分重要,就不要去了。
皇后怕小赵皇帝生活没有人照顾,派了十个宫女,十个宦官跟随。另外派了一百个侍卫保护。
小赵皇帝要出征,这就不像自己亲自在皇宫,后方很重要。这一段时间,李纲还不错。把李纲留在京城,当一个太宰。自己要御驾亲征,这涉及打仗,战场,谁也不敢断定一定打胜仗,自己又没有儿子,为了国家的稳定,需要准备一个接班人。从历史来看,康王赵构虽然是不太理想的接班人,表现还是不错的。那么就选康王监国。
打仗,吴革还可以。这次带他到北方去打仗。李纲不能随行,上次派吕好问选官员,做得还很公平,选人也很恰当,朝廷上下评价很好。这一次又需要安排许多官员,处分许多官员,可以把吕好问带上,由他来安排官员,这可以减轻自己的不少的工作量。京城留种师道守卫,原因是看历史上种师道不久就要辞世,不要到野外去跑路了,好修养身体。
粮食草料由原来的厢兵负责,他们有运输粮食草料的经验。
把各项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考虑得差不多了。小赵皇帝把新战法研究局准备的材料细细地看起来,自己没有打过仗,需要对打仗的战法有更多的补充。通过学历史的让自己在具体战争的时候,有启发。
各部队,这个时候,正在淘汰老弱病残,正在补充俘虏的金兵中的汉兵。
小赵皇帝要李德全王文去通知李纲、吕好问、康王赵构,自己与他们谈话,征求他们的意见。
还好,他们都同意小赵皇帝的安排。
最后,找种师道谈话,种老将军还想北上去打金兵。小赵皇帝说明京城也十分重要,加之老将军身体不太好。老将军最后还是同意了小赵皇帝的安排。
正文 三十六章 北伐路上
小赵皇帝要御驾亲征,他也在做北伐的准备。
十六日淘汰老弱病残,补充精壮的的俘虏兵完成。十七,部队开始训练骑马。十八、十九全部士兵都会骑马了。以前,大宋的马匹少。骑兵也不能人人都骑马。现在为了尽快北伐,步兵也骑起马来。现在有马骑,骑马就学得快了。
良心炮,原来只有两百门,现在加班加点地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