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将-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下三大宗师中的剑神剑无心你知道吧,他曾经是我的二师兄;以无上神通闻名,数辞国师之职的玄感上师你知道吧,那是我的大师兄。我就是玄感最疼爱的三师弟玄光,以罗汉伏魔神通闻名天下。嗯,怎么样,你师傅的后台很硬吧。”那老和尚一脸自得之情。

“师傅,前两位都是天下闻名的大宗师,徒弟当然听说过了,但是你,你嘛,说实话,徒弟确实没有听过你的名字啊。” 张中风道。

“哇呀呀,这么不给师傅面子。就算以前没有听过,那也是师傅我韬光养晦,多年不出寺门只知道修身养性的结果。现在你听过为师的名字吧,以后可不准说没听说了。恩,为师见你武功低微,恐你出去弱了为师的名头,先教过你几手功夫罢。你这张府可有僻静之处供我师徒过招?”老和尚问道。

“回师傅的话,我是这张府当代家主张天明的侄子,我父张天翔是老二,官拜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正四品武官,与我伯伯张天明同在京中为官。今次我奉父命押运一批杂货什物回青云,方才能遇到师傅。我还有个三叔叫张天亮,婚后即不住府中,是故少有人知。我现在就住在三叔原来的院子里,这院落向来只有张家直系子孙长房所属才能居住。因为伯伯久在京师,所以现在少有人来往,整个府第倒是僻静的很。” 张中风边说边引老和尚进了张府。

这张府曾经是何等气派!深宅大院,雕龙画凤。几进几出,回廊厅堂。张中风对老和尚道:“张家最热闹是老太爷还在的时候,四世同堂,其乐融融,是何等的快乐。现如今老太爷与老奶奶早归了尘土,我父亲早年因与三叔不合而离家出走,后来上京考武举,中了榜眼。自十年前调入了禁军后,他就再也没有回过家。三叔身染痨病,人见人嫌。虽然成了婚,却因为娶了个贫女而倍受老太爷的气。老太爷死的时候,一个儿子都没在身边,就是我们这些孙子回来守的灵。”

老和尚微微点头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嗯,中风啊,这是你家的厅堂罢。”

张中风叹了口气道:“是的,师傅。哎,你看我怎么尽跟你说些无聊的事呢。每次进了这院落,都觉得冷风袭人,鬼气很重。本来我张家有本祖传经书,说是可以镇妖辟邪的。谁知晓老太爷因为临死觉得凄凉,硬要把它带到棺材里去。结果现在整个宅子鬼里鬼气的。哎,每次一进来,就胡思乱想。师傅,你坐。”

那老和尚却入定一般,眼睛直盯着厅堂迎面墙上的一幅挂画。

那是一幅观音送子图,画面上观音微笑不语,一手托净瓶,另一手虚按善财童子额前。那善财童子却手托一胖大婴孩,望着观音微笑。看着那观音的面容,老和尚忽然觉得心里想起了些什么,又好象突然什么都忘记,忽然之间好象回到了沙场上,挥刀砍下倭寇头颅,忽然之间又好象回到了夜家废墟,对着满地的尸体痛哭流涕。

老和尚面上神情百变,竟吓傻了旁边的张中风。张中风伸手一推老和尚,那老和尚仿佛从噩梦中醒来一般,张口吐出一口鲜血。

老和尚晃了几晃,站稳身形问道:“中风,此画是何来历?”

张中风恭敬回道:“来历我也不晓得,好像从我记事时起,这画就挂在这厅堂里。不过在我小的时候,这里曾挂着两幅画像,还有一幅和这一幅形式一样,不过是观音大士抱着那孩童,旁边并无那善财童子,那一幅画听说是被老太爷带到了幕里面去。”

老和尚道:“中风,你家老太爷墓在何处,能否带我去看看?”

张中风回道:“就在这院子后面的山坡上,那里是我张家的祖坟。那山名曰伏虎山,与伏魔山地脉相连。”

由张中风带路,这一小一老一前一后离开厅堂辗转来到了后山。

只见那山雄武无比,高有千仞,气势磅礴,气象万千。山上郁郁葱葱,山坡正中央就是张家的墓园,偌大的山坡却只有一座大墓占地百亩,墓旁边都是林木,并无杂草丛生。细细看来此墓乃是凿山而成,与山体连成一气。墓前空旷,只有一个香案,两个香炉,地上倒是打扫的干净。

张中风停住脚步扭头道:“师傅,到了。外姓以及旁支之人只能在这外面祭拜。只有直系长房才能开启墓门,到里面祭拜。请恕徒弟不能带你进去了,师傅!”

那老和尚盯着墓门道:“不要紧,中风,我晓得你们张家的规矩。咦,你看山上来者何人?”

张中风听老和尚道有人来,刚回头去看,却听的老和尚叫了声“中”,张中风应声而倒!

 

 第八章 墓室藏宝 '本章字数:4305 最新更新时间:2006…05…05 17:42:12。0'
………………………………
 话说张中风回头看去时,见山上并无一人,刚要开口询问,却被老和尚一指点向身后,扑通一声,栽倒在地。
老和尚歉然道:“中风,休怪师傅无情。师傅骗你是有原因的,你家这墓非比寻常,掩藏了一段天大的秘密。两百年来佛道相争,显密不和的原因,有极大可能就埋这里面。师傅乃是佛门中人,虽然无欲无求,但为了天下苍生能够不再受苦,师傅只好对不住你了。”

张中风苦笑道:“事到如今,随师傅怎么说都行,我这算不算是引狼入室呢?”

老和尚双掌合十问道:“如何进去墓室,你可知晓?”

张中风并不言语,冷眼观望老和尚。老和尚叹了口气,仔细搜寻了下四周,发现并无机关秘道,转过身来对张中风道:“张持天你认识吧,当年他从军中时,犯了死罪,是我把他藏匿才让他逃脱性命。我不是挟恩图报的人,我只是想告诉你,我并非恶人。”

张中风沉吟片刻,问道:“你果真是夜归天?叔公是你救得性命?不过即使如此,我也不能违了在祖宗面前发过的誓言。龙王果真是菩萨心肠的话,倒不妨回寺里敲木鱼去。”

老和尚笑了一笑,伸手点中张中风百会大穴,见他昏死过去,便把他移到香案之下,望了张中风一眼,老和尚摇了摇头,顿一顿脚,嗖的一声冲向墓室大门。

正当老和尚撞向墓门之际,那墓门忽然自里而开。老和尚似乎知晓此门其中奥秘,并不稍减速度,直接冲入墓室之中。只听咣当一声响,那墓门在老和尚冲过后,竟然关闭了。

老和尚心中却是波澜不惊,暗运真气,左手扣住钵盂,右手成掌虚挡在胸前,再聚集目力,细瞧周边景象。

这墓室摆设竟让人叹为观止,场面宏大,有十丈方圆。石牛仲马,造型幽雅,竟似带有勃勃生机;墓顶勾画周天星辰,给人感觉好像置身荒野星空下,浑不似寻常阴冷墓室。老和尚正眼瞧去,只见墓室正中有一龟驮大碑,雄壮威武,碑身正面刻画八卦图形却空无一字。石碑左右各有一供桌,上有几十牌位,刻写着张家历代祖先的名讳。环顾四周,墓室之中赫然还有另外三个石门,与墓门成四方排列。左右两门上分别刻有字迹,因墓室昏暗,却看不明了。正对墓门之门与其造型相同,上面雕龙刻凤,却无字迹。

老和尚先往左边之门走去,立定门前,只见门上刻有一段文字,上曰:“形乎形,目冥冥,问其所痛,索之于经,慧然在前,按之不得,复不知其情,故曰形。”老和尚暗思不得解,伸手推门,却见门里事物,暗叹一声,退出门去。

再往右手边走去,那门上也有一段话曰:“神乎神,不耳闻,目明,心开,为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见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老和尚见门内事物,却打一拱手,复将门合上,再迈向正中间无字之门。

那门上刻画龙凤,栩栩如生。老和尚推门而入,却见面前俨然立有一物,登时骇出一身冷汗。抬眼望去,只见那物身穿红色袍服、长有一只硕大牛鼻子,一只脚穿鞋着地、另一只脚斜挂在腰间,腰里还插有一把铁扇子。老和尚收紧心神怒喝一声道:“你是何方妖物,竟然在此为恶祸害人间,还不退去,否则看我如何收拾你!”说罢举起钵盂就要施展法力。

只见那物翕然而笑道:“老法师,你不必惊慌。我名叫虚耗,原是阴间一小恶鬼,如今困在这墓室里已数十年,得佛光普照,已然修成正果。老法师如果不信,可用你那钵盂试我。”

老和尚思忖间,想起《志怪录》中记载有此鬼物,照经书中说法,这虚耗本是给人招来祸害的恶鬼,喜欢偷盗他人的财物,也能偷去他人的欢乐,使人忧郁而致死。但如今看这鬼物,似乎真有佛光在身。莫非真如他所云,是已经修成正果?

那虚耗续道:“我知法师此来,必为此物。不如我们做隔交易,我把此物献给法师,法师能否帮我作一件事?”

老和尚问道:“你怎知我来是为了何物?你如已修成正果,又何必要我帮忙。你这厮莫以为我不知你的底细。你为恶鬼,生前怨气所集,不得投胎重塑轮回,是以怨天怨地,专给人招来祸害。我怎能助你为恶?!”

那虚耗听闻的此言语,忽然泪如雨下,跪倒在老和尚面前,哭道:“老法师如不救我,我死不足惜,可怜玲珑一族十万百姓的末日即将来临。”

那老和尚细眼观瞧,见虚耗情真意切,并不像作假,冷然道:“你有何事,且说来听听。”

不想虚耗这一番言语,竟引出百年前的一段沉冤。

百年前龙朝宫廷曾发生过一次无形的蛊乱。大将军独孤的家里,有一个名使女叫徐阿尼,她是江南十镇信奉巫教的蛮族中玲珑一族奉献给权贵的处女。玲珑族素有拜守护神久命猫鬼的习惯,每天深夜子时,她偷偷的起床,备供品焚香向猫鬼祭拜,(子属鼠,子时拜猫,暗示以鼠祭猫)。猫鬼常把别家的财物搬给她。独孤知道了以后,常以玲珑族人性命相威胁,要徐阿尼为他办些事情。

独孤本是流球酋长,一向仰慕中原文化,是故迁移全族百姓归降龙国。他素有饮酒的嗜好,但他的妻子却极为悭吝不肯给钱买酒,独孤只得向徐阿尼讨酒。阿尼回答说:“没有钱买酒。”独孤说:“你为何不叫猫鬼到魏公家取钱买酒?”阿尼只得暗中祈祷,不到一个时辰,买酒的钱就送到了,独孤就这样贪而无厌的不断叫阿尼向猫鬼取钱买酒。

独孤升官以后,有一天护卫宫中在御花园遇到了魏皇后,登时爱上了她,就对徐阿尼说:“你叫猫鬼向魏皇后说:我非常仰慕你,希望你能答应与我欢好。”阿尼就照他的话向猫鬼祈祷,猫鬼果然走到隋宫,向魏皇后诉说。魏皇后答应了她,与独孤欢好。如是三年平安无事,终有一日东窗事发。

徐阿尼有一次在宫中一间空房里,安排一只桌子,桌上置放香粥一盆,汤匙一只,用汤匙敲响了粥盆说:“猫小姐,你快来吃粥。但是你不能住在宫里 ,请快回玲珑,护我族人。”她一面叩头祈祷,口里念念有词,没有多久,她的面色铁青,四肢像是有鬼在牵她,并说:“猫鬼死了。”原是魏皇后父亲魏太师知晓此事,恐怕连累自己,决定先下手除掉独孤,于是设下法帐捉住了猫鬼。那太师神通广大,对玲珑一族的猫鬼设下了诅咒,要猫鬼不再保佑玲珑族人,令其百年后有灭族惨祸。

徐阿尼迫于无奈,出卖了独孤。独孤被砍头之时曾发毒誓,要成厉鬼,祸害魏家,报仇雪恨。果然过不多久,徐阿尼,皇后与太师先后神秘身死。可怜魏太师身死之后,玲珑一族的诅咒竟无人可解。

时至今日,已近百年之期。那虚耗即是当年徐阿尼之兄,为解救族人施展密术,数十年前曾进入魏府。魏府后人将他捉住,拷打致死。虚耗死后得知要除去诅咒,必须要以魏家五色珠与观音咒配合施法,所以身入张家墓室,欲借鬼气夺取陪葬观音像。却不成想虽然那观音像入墓室多年,为阴气侵袭,却灵光仍在,如非虚耗有巫教密法在身,早已被炼化。虚耗被困墓中,本已经心灰意冷,没想到误打误撞之下,竟然让他得到另一重宝,得以炼化身形,成就神通,连这观音像的佛光都能吸纳,只是被观音密咒封住神通,所以不能出的墓去。

老和尚听罢这一番话,言道:“说来说去,你可是要我去取五色珠救你族人?我焉知你所说非虚?”

那虚耗叩首再拜,却从身后取出一册书卷,递与老和尚,恭敬道:“法师如若不信,请先看此物。”

老和尚伸手接过那书卷,打开一看,不由身躯一震,惊道:“龙御宝经?”

虚耗点头道:“这龙御宝经上有无数禁制,若非经过淬练之阴魂,根本探不出其所在。更兼此书卷有奇门密法守护,若非我因缘巧合得到,恐怕谁也找他不到。其深埋此墓之中,无人能够得见。我若以此物献与法师,当可表我衷心!”

老和尚见那如黑铁一般书册,心中已知其真。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