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弊主-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胤祯这一出声支持,一众大臣都是微微一怔,前段时间南、北之争,并未有阿哥们掺合,今日,先是四阿哥抛出摊丁入亩,十四阿哥又紧接着力挺,北派一众大员都不由谨慎、迟疑起来,这里面会不会牵扯到党争?胤祯可是十四党的领袖。

    听到胤祯如此旗帜鲜明的支持,老九胤禟不由一阵疑惑,老十四这是唱的哪一出?不仅不反对,反而是大力支持起来,他是打的上屋抽梯的主意?还是跟老四联手了?

    三阿哥胤祉消息没那么灵通,此时听闻老四突然抛出了个摊丁入亩,心中不由一惊,这老四果然是有争储之心,看来,与老四联手是没什么指望了。

    这时,都察院左都御史赵申乔也站出来道:“微臣在江南时,便闻知有不少地方自行以地起丁,可见摊丁入亩极得人心。微臣附议。”

    上书房大臣嵩祝略微犹豫,仍是站出来说道:“禀皇上,南方田土一亩所出约三石,而北方一亩所出不过一石有余,且南方一年两季,北方一年一季,摊丁入亩,于北方数省而言,不异于雪上加霜,还祈皇上明察。”

    嵩祝这一打头阵,北派各大臣立刻就纷纷跟着站出来,附议之声顿时就响成一遍。

    虽然反对之声一片,始做俑者——四阿哥胤禛却是老神在在,有康熙支持,他根本就不担心,何必浪费唇舌。

    见反对者甚众,胤祯却是担心这事被搁置起来,稍稍沉吟,他才道:“禀皇阿玛,南、北田土产出有异,乃是实情,但丁口分布亦是南稠北疏,京师直隶算是例外,可以另行考虑,此法不妨先在广东一省试行,以积累经验,为日后推广做准备。

    另,高产抗旱作物最迟三、五载内亦可在北方各省普及,有望极大提高北方土地产量,如此一来,足以弥补北方的差异。”

    一听胤祯提及到高产抗旱作物,康熙不由微微颌首,老十四这话可算是说到点子上了,一旦高产作物推广开来,南、北差异将大为缩小,想到这里,他轻咳了一声,道:“摊丁入亩,事关重大,朕意在广东一省暂试行之,北方,待高产作物推广开来,再议。”

    第268章肥水不落到外人田

    第268章肥水不落到外人田,到网址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 》;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269章新式禁卫军

    请牢记本站域名 《  》

    收费章节(8点)

    第269章新式禁卫军

    见康熙明确表态,而且言明北方待推行高产作物之后再议,一众北派大臣自然是就坡下驴,没人敢做仗马之鸣。

    康熙说完之后,见无人言声,眼光便在众皇子和一众大臣身上梭巡,一见这情形,众人便都知道康熙这是临时起意,心中连主办这差事的人选都还未定下来。心里不由都怪怪的,一众大臣争了半晌,十四阿哥却是一句话就促使康熙下了定了决心,足见他在揣摩帝心这方面,有过人之处。

    四阿哥胤禛心里却是一凛,难道康熙并无意让他负责这份差事?这个机会可不容错失,稍一犹豫,他便站出列奏道:“禀皇阿玛,摊丁入亩利国利民,唯损缙绅豪强,地方豪强大族,皆是盘根错节,手眼通天,必定极力阻挠新法的顺利推行,此法是儿臣首倡,儿臣愿彻底贯彻、推行此法,一则为皇阿玛分忧,二则亦可借次机会历练地方政务。儿臣恳祈皇阿玛允准。”

    一见老四站出来请战,胤祯不由暗松了口气,摊丁入亩由老四去推行,可保万无一失,康熙略微沉吟,便开口道:“摊丁入亩,乃是国家赋役制度革新,牵扯甚广,意义非凡,以皇四子雍亲王胤禛、都察院左都御史赵申乔,前往广东试行,刑部右侍郎萨尔台,户部左侍郎王原祁随同协助。”

    一众大臣听的都是倒吸冷气,康熙对摊丁入亩可说是重视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一省试行,居然派出了如此大的阵容,不过,‘官屠’赵申乔被谴去广东,不少大臣都是暗暗松了口气,这老小子离京一段时间也好。

    不少大臣更是兴灾乐祸,这下广东官场可是有热闹瞧了,去了一个‘冷面王’,还要加上一个‘官屠’,连刑部侍郎都有,不知道有多少官员顶戴不保?

    胤禛则是大为郁闷,康熙竟然指派赵申乔做他的副手,这可真是要命,这老小子性情古怪,堪称是铁面无私,老十四都被他参了两次,这要被他抓住把柄,铁定要被参,真不知道康熙怎么想的?

    胤祯倒是暗暗高兴,如此大的阵容,康熙应该是准备借此机会整顿广东的吏治了,这倒是个不错的办法,一举两得,既推行了新法,又整顿了吏治,康熙可真是好手段。

    一散朝,胤祯就被康熙叫进了西暖阁。

    请安见礼之后,康熙照例是赐座赏茶,待胤祯落座,康熙就开口问道:“海军舰队何时能抵达天津?献俘仪式日期可能预定下来?”

    这事胤祯早有盘算,立即便欠身道:“回皇阿玛,海军舰队预计最迟在四月十二可抵达天津卫,具体献俘日期,还请皇阿玛定夺。”

    康熙点了点头道:“那就暂定在四月十八。”紧接着,他又道:“改良的火炮威力巨大,一旦流传出来,后果不堪设想,对此,你可有想过?”

    听康熙提到这个问题,胤祯却是胸有成竹的回道:“回皇阿玛,不论是火炮还是火铳,儿臣管理都极严格,内外岗哨,明兵暗探,层层严防,即便是废品,也绝不允许外流,儿臣最近还在盘算,欲将火器厂、铸炮厂、火药作坊都迁移到小洋山,以便于更为严格的管理。”

    小洋山?康熙微微一怔,疑惑的盯着胤祯。

    胤祯忙解释道:“小洋山乃在杭州湾出口的一个岛屿,儿臣前去实地考察可几次,小洋山乃是一个天然的深水良港,且无淤填之虑,距离陆地不过三十海里,乘船一个多时辰便可到达。

    一应军工厂坊迁移到小洋山,不仅有利严格管理火器,也可有效防止外人窥探火炮的秘密,而且海军舰队亦可驻扎在小洋山,以防止西洋商人清楚海军的真实情况。只是工程颇大,原料输送颇有不便,儿臣一时之间,颇为犹豫,还请皇阿玛定夺。”

    康熙一时间也有些犹豫,迁移到小洋山,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如此一来,就不利于监控,海军一旦有变,根本就无法遏止,沉吟半晌,他才道:“军工厂坊不在少数,其内工匠数目庞大,亦不可能长期禁足于岛,此事重在监管,不在地势之险,眼下处处用钱,以后再说吧。”

    “是,儿臣尊旨。”胤祯此议不过是试探,见康熙对海军防范严格,更是坚定了在马尼拉建后勤基地的想法。

    康熙却是顺着话头问道:“天津这支舰队的火器弹药补给,你是如何考虑的?”

    说一千道一万,康熙最关心的还是他皇权的安危,胤祯不由暗自腹诽,不过,对于天津,他也是极为重视,当下就回道:“回皇阿玛,天津这支舰队亦是要不断发展壮大的,不能总是依赖于上海转运。

    儿臣窃以为,必须在天津建立军工厂坊,海军学院,扩宽、翻修天津至京城的驿道,修筑防御炮台。”

    康熙不过是想在天津建立军工厂坊,以免受制于上海,没想到胤祯竟然借题发挥,又是修筑炮台、又是海军学院,居然还要修驿道,他不由暗自纳闷,老十四到底是怎么想的?把天津发展成第二个上海?

    沉吟了片刻,康熙才道:“修筑炮台、建军工厂坊倒是题中应有之意,为何在天津又要建海军学院?”

    “回皇阿玛,实则应该是叫军事学院更为妥帖。”胤祯欠身回道:“不仅是培训海军,儿臣还打算为皇阿玛训练一支新式近卫军。”

    新式禁卫军?康熙心里一跳,老十四还想染指步兵?狐疑的瞅了胤祯一眼,他才闷声道:“何谓新式?”

    听的康熙闷声闷气的话语,胤祯不由提了分小心,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是先把康熙的兴趣勾起来,否则只怕这计划要夭折,稍稍停顿,他才沉吟着道:“与汉军火器营相仿,不过,配有新式陆战火炮,以三千新军足以横扫大漠。”

    三千新军足以横扫大漠康熙一听,眼睛立时就亮了,虽说噶尔丹已死,但准噶尔部、南疆、北疆、回部都并不稳定,迟早还有大战,新军战力真能如此强悍,可谓是国家之福。

    第269章新式禁卫军

    第269章新式禁卫军,到网址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 》;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270章 康熙发飙

    请牢记本站域名 《  》

    收费章节(12点)

    第270章康熙发飙

    康熙三次亲征噶尔丹,对西北兵事可谓是洞若观火,西北用兵,实际上打的是钱粮,拼的是后勤,西北地广人稀,茫茫草原、万里戈壁,一则难觅敌军主力,二则难护粮道周全,十数万大军几路夹击,仅仅是后勤供给,就足以拖垮整个大清。

    若是仅凭三千新军就足以横扫大漠,则完全灵活机动的多,战术亦可千变万化,不必受粮道束缚,不用为粮草发愁,甚至可以战养战,就地征用、掳掠粮草,真若如此,何愁西北不稳?康熙一时间不由怔怔出神。

    半晌,他才回过神来,用略微沙哑的声音问道:“此言当真?”

    胤祯不过是为勾起康熙兴趣,有意夸口,见康熙如此激动,亦是骑虎难下,只得狠狠的点头道:“皇阿玛,天津献俘,儿臣计划进行一次兵演,皇阿玛一观便知,届时,再由皇阿玛定夺是否训练新军。”

    兵演?康熙点了点头道:“好,朕届时命八旗火器营内、外两翼各带一营去天津,与你海军一较优劣。”

    对于八旗火器营的情况,胤祯亦是熟知,虽然鸟枪、子母炮不少,训练也算勤勉,不过,要想与海军的陆战队比,差的就不是一星半点,见康熙兴致勃勃,他微微笑道:“皇阿玛,对抗兵演更为直观,相信皇阿玛定然不虚此行。”

    见胤祯信心满满,康熙对天津的兵演不由更为期待,想了想,他又才问道:“扩宽、翻修天津至京城的驿道,是何目的?”

    胤祯欠身从容的说道:“回皇阿玛,天津是京师的门户,又是北方数省最为重要的港口,亦是大运河南粮北运的入京枢纽,水运繁忙无比,随着海运的开通,海军舰队的进驻,运输将更为繁忙,一旦遇到紧急军情,靠水路调运物质是指靠不上的。

    陆路,京师到天津的驿道,却并不宽阔,仅为一丈有余,只能容纳两匹马并行,两辆马车都无法并行,根本就无法进行大量的物质运输,更为重要的是道路崎岖难行,不过二百六十里距离,快马却要跑七个时辰以上,实在是非修不可。”

    康熙这时却是想到去年,这老十四就想在上海修路,也不知道他怎得对修路如此关注,当下便问道:“这条路你欲拓宽几何?可曾有详细的计划?”

    “儿臣自天津进京,一路留心,现有驿道,多处需要改道。”胤祯欠身侃侃而道:“天津不出几年,其繁华便能及得上现在的上海,既是为了缓解水路运输,不妨一次到位,儿臣计划拓宽至三丈,减少坡度,尽量拉直,要让驿道运输及的上水路,快马驿报,五个时辰必须到京,这才不至于浪费银钱。”

    一听这话,康熙半晌没有做声,这得花多少银子?这银子花得值吗?仅仅就为了驿报快两个时辰?还是老十四另有图谋?

    胤祯哪里知道康熙的猜疑,见他默然不语,又再次解释道:“天津是京师的出海口,日后,随着漕粮海运的实现,京师大量的物质集散都会走海运这条路,天津至京师的道路自然越发显的重要,眼下,不过是出点银子征地,那近万的西班牙战俘完全可以做修路的苦力。”

    “用西班牙战俘修路?”康熙眉头一扬,瞬间就舒展开来,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老十四竟然是打的这个主意。

    “那是自然。”胤祯理所当然的说道:“那么多战俘总不能白养着,闲极无聊,儿臣还担心他们生出事非来。”

    “好主意。”康熙点头笑道,稍想了下,却又道:“这批战俘有无归顺的可能?”

    京师已经有个百余人的俄罗斯佐领了,康熙不会是再想弄几个西班牙佐领吧?胤祯不由有点冒汗,这可能性很大,没法子,康熙的优越感实在太强了,思忖片刻,胤祯才回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更何况是近万人,皇阿玛,这批俘虏,儿臣是准备换银子的,皇阿玛若是想再建个西班牙佐领,儿臣从中挑些有一技之长的留在京城。”

    换银子?康熙一下来了兴趣,含笑道:“怎么换?让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