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弊主-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出西华门,包福全就急急迎了上来,躬身笑道;“主子,都近晌午了,奴才在‘西福楼’订了席面,是回府,还是就在‘西福楼’用餐?”

    胤祯抬头看了看天色,略微沉吟,才道:“既是订了,就在‘西福楼’填填肚子,完了爷要去京报报馆看看,留几个护卫,都换上便服,你带轿子仪仗先回府。”

    胤祯草草在‘西福楼’吃了一顿,便信步往碾儿胡同逶迤而去。

    京报报馆的门脸早已按胤祯的吩咐改建了,而且门禁森严,胤祯一行人皆是身着便服,新上任的门卫又不认识他,只得报了名号,在门口等候。

    十五阿哥胤禑闻报胤祯上门,立刻就带了一众京报的官员迎了出来,请安见礼之后,胤祯才笑道:“本不想兴师动众的,无奈门禁森严,还是惊动了诸位,戴名世留下,大家都回去忙吧。”

    待众人散去,胤禑才含笑道:“十四哥这是才从宫里出来?用过餐了吗?”。

    “刚在‘西福楼’吃过。”胤祯点了点头道:“方才没见郑世昌,他不在这里?”

    “不是京报发行日,他一般都不在这里。”胤禑解释道:“我这就谴人去叫他。”

    进屋落座之后,胤祯才含笑望着戴名世,问道:“戴丈夫在此可还习惯?”

    戴名世起身长揖道:“有劳王爷垂询,一切安好。”

    “丈夫无须多礼。”胤祯含笑道:“丈夫才高性傲,世所不容,京报清闲,且无勾心斗角之虑,极适宜丈夫,丈夫安心在此供职,本王日后还有借重之处。”

    “王爷言重了。”戴名世又是一揖道:“王爷乃戴氏一族之恩人,名世不才,岂敢忘本,愿凭王爷驱使。”

    祯点了点头,道:“今日早朝,皇上已下旨在广东一省试推行摊丁入亩,摊丁入亩乃是利国利民之举,亦是朝廷数年内重点推行之税改革新,此法乃四哥胤禛奏请推行,丈夫不妨拜读一下,在京报上大肆宣扬,以助四哥声威。

    另,此法推广,乃是国家大政方略,皇上极为重视,丈夫弟子遍布江南,本王希望丈夫能够着人去广东实地了解此法的推行情况,及时、如实的在京报连续刊登报道。”

    “谨尊王爷吩咐。“戴名世躬身道:“此事不难,名世在广东有好友弟子,定能及时、如实的连篇报道。”

    “那就好。”胤祯点了点头,又转向胤禑道:“十五弟,此种连续跟踪报道,日后会经常用到,京报在各省、州、府都必须发展固定为京报撰写文章之士子,海军、陆军之中也应该发展,例如对西班牙的海战,连续真实的报道,既能吸引民众的注意力,又能籍此增加民众的凝聚力和荣誉感。

    对于这些固定为京报撰写文章者,可以按文章付费,一但采用,高额付以薪酬,以此来激励他们的撰稿兴趣,不过,要记住,必须真实,但凡发现有虚言者,终身取消资格。

    如此一来,京报就不再是局限于京城一隅之地,各省的网点铺设完善,便能做到一报在手,便足以了解天下大势。

    京报目前尚处与试行阶段,一旦成熟,将每日一刊,京报不仅是朝廷的舆论喉舌,亦要成为天下士子、民众了解国家、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

    十五弟不要小看了这小小一张京报,要沉下心来,把京报办好,银钱的事情,你不须担心,十四哥垫的起,日后,也会想法子逐步解决京报的经费问题,你能够把京报办到我说的这个程度,那可是大功一件,明白吗?”。

    不仅是胤禑,就连戴名世也听的呆了,京报真若能办到此种程度,这天下所有的读书人,只怕谁也离不开京报了,那得有多大的发行量?

    胤禑回过神来,已是兴奋的满脸通红,十四哥可是将一份大大的功劳送到自己手上来了,这要是还办不好,就真是没脸见人了,他忙起身一揖,道:“十四哥放心,一年时间,十五就能让京报大变样。”

    戴名世心里却是暗忖,十四爷这份眼界、胸襟,众皇子可是无人能比,方苞跟着他,倒也不委屈,京报乃是十四爷一手创办的,自己须得尽力而为,让一众好友、弟子多帮衬,否则何以报恩?

    又闲谈了几句,郑世昌便匆匆赶了过来,戴名世自觉不便在场便起身告辞,郑世昌请安起身后,又是一揖道:“恭喜十四爷海军大捷。”

    胤祯知他牵挂幺儿,便含笑道:“郑清远已由护卫转入海军,澎湖海战表现甚佳,我已为他请功,不过,他另有任务,天津献俘,你是看不到他了,放心吧。”

    一听儿子竟然放弃了十四爷护卫的身份转入海军,郑世昌不由一惊,不过瞬间就冷静下来,十四爷既然如此安排,自然有他的道理,他忙欠身道:“犬子自小顽劣,让十四爷费心了。”

    “郑清远是颗好苗子,你郑家日后的撑梁柱可能就是他。”胤祯含笑道:“今日叫你来,是为天津的事,天津要开埠,要大发展,‘四大恒‘天津的分号要做好准备,我要大量提取现银,另外,还将拓宽北京至天津的驿道,花费也不少。”

    天津也要开埠郑世昌不由暗叹,十四爷还真是闲不住,这眼光也没的说,北方港口可就数天津繁华,而且距离京师又近,这一开埠,可不比上海差,他忙躬身问道:“还请十四爷示下,需要多少银子?”

    “我要的并不多,前期应在三百万两吧。”胤祯微笑道:“不过,随着风声传出,天津分号的业务可能暴增,你得未雨绸缪,另外,把消息押后二天再公布。”

    “十四爷放心,属下立即命人办理。”郑世昌躬身回道。

    雍亲王府后花园,南院。

    春日融融,正是草木葱郁,花儿怒放之时,邬思道在院中跚跚而行,欣赏着满院春色,一娇俏丫鬟亦步亦趋的随侍在旁。

    “春儿,可曾觉得京城烦闷?咱们出京散散心可好?”邬思道含笑说道。

    “是丈夫觉得闷了吧,奴婢是没脚蟹,在哪里都是闷在院子里。”春儿回嗔道。

    “同是院子,风光却不一样,江南秀丽,院景更是天下一绝,有机会带你去杭州、苏州看看。”邬思道颇为神往的说道。

    “呵呵,丈夫是静极思动了。”胤禛自后快步赶了上来,微笑道:“让人收拾一下,咱们这几日就出京。”

    “见过四爷。”邬思道说着摆手让春儿退下,待春儿去远了,方才缓缓说道:“四爷匆匆而来,可是节外生枝?”

    “无关大局。”胤禛缓缓陪着邬思道漫步,将早朝情形说了个详细。

    “皇上这是要顺带整顿吏治。”邬思道听完便淡淡的说道。

    整顿吏治?胤禛马上就想到了老十四当时对康熙的建议,闹了半天,根子是出在老十四身上,略微沉吟,他才道:“摊丁入亩,老十四是极力赞成,整顿吏治亦是他建议的,会否有甚不妥?”

    “无非是让四爷四处数敌罢了。”邬思道不以为然的道:“四爷此去广东,只管推行摊丁入亩,整顿吏治的事,让赵申乔那个‘官屠’去做便是,仅仅是缙绅豪强,岂能奈何四爷?”

    胤禛点了点头,这跟他一路上想的差不多,想了想,他才问道:“丈夫以为,摊丁入亩,由何处入手?咱们自京城要带哪方面的人去?”

    邬思道脱口便道:“根本在土地,首先必须清量田土。”

    “哪岂不是费时耗力?”胤禛不由一惊,这工程量也太大了点。

    “没四爷想的那么难。”邬思道微微摇着头说道:“前明实行一条鞭法时曾经清量过全国土地,都是有底子的,四爷只需抽取二、三个县清量,核对一下,若是差别不大,则无须劳师动众,但若相差甚巨,那也只能重新清量了。”

    第272章京报发展

    第272章京报发展,到网址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 》;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273章 利诱李光地

    请牢记本站域名 《  》

    收费章节(8点)

    第273章利诱李光地

    自碾儿胡同出来,胤祯并未回府,而是沿着太掖池一路散了过去,正是暮春时节,太掖池沿岸*光无限,胤祯却无心欣赏,一路信步而行,心里细细的回味着觐见康熙的情形。

    康熙虽然是极力宣扬、推行满汉一体,但却从来就未放松过对汉人的提防,尤其体现在军队方面,此次派遣刘志生、林卫率领四千海军,六千绿营南下攻打马尼拉就引起了康熙的不满与担忧。

    而自个偏偏又想让海军滞留南洋以争取时间,这岂不是会更惹康熙见疑?若是康熙因此而大力打压海军中的汉人,可就有些得不偿失。

    想到这里,胤祯不由微微叹了口气,让海军滞留南洋,挑起起与荷兰的战争,是既定计划,实则就是养贼自重,唯有战争不断,海军才能不断壮大,也唯有时时面临危机,康熙才不敢轻易的削弱自己对海军的掌控。

    求人不如求己,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康熙身上是绝对靠不住的,有三、五万海军在手,掌控了南洋、澳洲,自己方能立于不败之地,也才有跟康熙叫板的本钱,才能逼迫康熙非得立他为太子不可。

    虽然康熙成立了海军部,又将天津水师、崇明水师、福建水师、广东水师都并入海军部,看起来位高权重,实力大增,可实际上,天津水师根本是不可能调动的,崇明水师基本是内河水师,广东水师已经残了,真正有用的,能指挥得动的就是福建水师,施世骠、施世纶,施家一族算是绑在十四党了。

    不清楚康熙此举是何用意,真如他所说是为日后裁撤水师做准备?胤祯隐隐觉的没这么简单,这几个水师并入海军可能只是一个前奏,康熙肯定还留有后手,在权术方面,他跟康熙相比还是太嫩了点,只能够采取一力降十会的笨法子。

    想到康熙让他回京历练朝务的话,胤祯又不觉微微有些期待,康熙真若是有心立他为太子,那完全就是一个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皆大喜欢的局面,不过,世事岂能由人想?

    胤祯一路沉思,不知不觉已是到了什刹海,达春上前禀道:“主子,天色不早,主子又走了半晌,想必是乏了,奴才去找顶轿子?”

    “哪有你想的如此不堪?”胤祯摆了摆手,略微思忖才问道:“李光地就住在这附近吧?”

    达春恭谨的回道:“回主子,李相爷府邸就在鸭儿胡同,距此确实不远。”

    李光地是熙朝老臣,满朝文武,要说最能揣摩康熙心意的非他莫属,跟他谈谈,说不定能够猜测出康熙的真实用意,想到这里胤祯吩咐道:“谴人去李光地府邸通知一下,本王登门拜访。”

    随着天气的暖和,李光地的身体亦是日渐好转,人也精神很多,但一般常朝,他仍是照例,概不参加。胤祯大胜回京,他虽然是十四党旗手,却是出于一惯的谨慎,并未去恂王府道贺,到了他这个年纪、位置,表面功夫已经是不屑一顾了。

    不过,听闻胤祯身着便服登府拜访,李光地却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立刻就换了常服亲自迎出府去,心里却是纳闷,十四爷大胜还京,何以会突然登门拜访?是故做姿态,礼仪性探访?还是遇上了难事?

    才出的府门,胤祯便已步行而至,李光地忙趋步上前,欲给胤祯请安,胤祯上前一把就架住了他,笑道:“李中堂不须多礼,胤祯一路散心,途经此地,特就近探望,未搅了李中堂休养吧?”

    李光地仍是躬身一揖,道:“老臣李光地给十四爷请安。”起身,他又拱手道:“恭贺十四爷海军大捷。”而后,方微笑道:“十四爷可是贵客,皇上前些日赏了微臣一两大红袍,正好请十四爷品尝。”说着躬身伸手揖让道:“请。”

    知道李光地谨慎,重规矩,胤祯也不礼让,微微一笑,迈步先行。

    李光地至此,亦是清楚胤祯乃是有事而来,便直接将胤祯领到书房,下人上了茶之后,他亲手斟了一小杯,才伸手礼让道:“此茶据闻是那株千年老树所产,十四爷请。”

    胤祯看了一眼,但见汤色橙黄明亮,端起轻嗅了一下,但觉香气馥郁,有着淡淡的兰花香,不由赞道:“此茶岩韵明显,确非凡品,未及入口,便已令人颊齿生香,好茶。”

    李光地本就是福建人,对大红袍自是熟悉不过,听闻胤祯说岩韵明显,不由赞叹道:“十四爷岩韵二字,可谓是道出了大红袍的神韵。”

    胤祯轻呷了一口,略略回味才道:“福建山多地少,适宜大力发展山区经济,茶叶便是重中之重。”

    发展茶叶?李光地未料及胤祯竟然是从福建的茶叶扯开话题,微微一怔才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