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弊主-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j

第308章 三方聚京师

    第308章三方聚京师

    阿哥胤禟大为警惕的扫了众人一眼,李光地可是十四党的一面大旗,他若是成功的解救出被挟持的一众大臣和宗室亲贵,十四党岂不是人心所向?若是老十四安然无恙,一众兄弟谁还能争的过他?

    萧永藻也是想到了这个后果,颇为急切的试探道:“李堂可是有妥善的法子?”

    “此事牵扯太大。”李光地微微摇了摇头,才轻叹道:“太子久历朝务,其才干、手段皆非常人可比,只是性情暴戾急噪了些,此番他挟持群臣、宗亲回京,若是将其阻挡于外,诸位可曾想过后果?”

    太子骄纵暴戾,京官员皆有所闻,若是将太子阻于城外,太子会如何做?换了自己又会如何?必然会以群臣、宗亲相要挟,那将是什么后果?当其冲被拿来立威的定然是八党的大员和宗亲,太子天津不就是如此做的?

    如此杀人立威,只消杀的十数人,京师内城就将乱成一团,那些被挟持的大臣、宗亲的家属定然会自的组织起来,胁迫或者是强行打开城门,他们才不会关心太子登基后将是什么情形,他们只乎家里顶梁柱的安危,这也是人之常情,人性使然。

    太子领兵进城之后,他们这些人又将是什么后果、下场?被李光地这一引导,所有人顿时就一背的冷汗,瞧向阿哥的眼神都有些不善,阿哥这两天,不会是刻意的误导他们?八阿哥领兵进城就能够阻挡太子?

    隆科多登时也蒙了,这李光地竟然是来唱反调的!他是什么意思?打开城门,恭迎太子进城?太子能有机会登基吗?做了皇帝,又能做的长吗?再说,康熙若是没死,他这是门提督如何自处?十四爷日后又如何看他?总不能弃官而逃?这也不行,除非康熙死了,否则仍旧是条死路。

    感受到众人异样的眼光,阿哥胤禟恨不得一脚踹死这个老病鬼,这老家伙太狠了,几句话就将八党置于绝境,将八哥他们几人陷入到所有官员宗亲的对立面,解救成功与否,八党都将万劫不复,可以说是一丝机会都没给八哥留下。

    如此大好机会,张鹏翮岂会放过,忙一脸诚恳的说道:“李堂有何建议,不妨说出来,京一众大臣皆此,大家亦好议议。”

    李光地扫了众人一眼,才缓缓道:“我建议拒八阿哥入京,迎太子进京。”

    “迎太子进京,难道就能解救被挟持的群臣及一众宗室亲贵?”阿哥胤禟立即出声反对。

    “主动恭迎太子进京,不说一定能够解救被挟持的群臣宗亲,但至少会有机会。况且,太子进京根本就无法阻挡,除非是牺牲掉所有被挟持的群臣宗亲及其亲属。”李光地说到这里,眼睛一翻,望向胤禟,沉声问道:“敢问爷,大清江山与皇位,孰轻孰重?”

    胤禟登时就额头见汗,不敢再做声,再说下去,可就把所有的人都得罪光了,正自尴尬,却见几个士卒和两个小太监领着一个驿卒匆匆赶了过来。

    见是上书房的小太监,萧永藻急忙起身踱了几步,劈头就问道:“可是天津来的?”

    那驿卒急忙上前几步跪道:“回大人,正是。”说着就双手呈上一个信封。

    萧永藻一边验看火漆,一边不悦的问道:“不是着你们一日三报?何以昨日至今日才一报?”

    “回大人,天津至京师的驿道已被完全截断,并且破坏的相当严重,据说水道亦被沉船堵塞,而且沿途皆有军士设卡,不允许通行。”那驿卒沉声回道。

    听说是天津来的驿卒,所有人都瞧了过来,一听这话,众人心里都是纳闷,太子这是想做什么?阻断后面的追兵?可后面谁会追他?难道是康熙有消息了?否则太子何以要如此大费手脚?

    萧永藻拆开信封,凝目细看。

    张鹏翮却是紧接着问道:“那你是如何过来的?”

    “小的熟悉地形,一人三骑,走小道绕过关卡而来,只多费了小半天时间。”那驿卒恭谨的回道。

    挥手屏退几个士卒,萧永藻才道:“诸位,天津又有动静了。”说着将信报递给阿哥胤禟,又才道:“海军十五艘战舰前日午时开进天津,三千火枪兵,正以强行军的速向京城步行而来。”

    一听这消息,众人轰的一下就议论开来,海军既然来了,那就说明十四阿哥无恙,那与十四阿哥一同落水的康熙呢?怎么未有康熙的消息?

    一种不详的预感众人心里弥漫开来,天津方面三天时间都没有康熙的消息,那只有一个可能,康熙海军,而且多半已是驾崩了,十四阿哥为争夺皇位密不丧,以免太子占据优势,他如此匆忙赶往京城,毫无疑问,是为争夺皇位而来。

    这一来,太子、八阿哥、十四阿哥,齐聚京城,而且是各自带有数千或上万的兵马,京城这下可有的热闹瞧了,这局势也就为复杂,一众大臣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隆科多是为兴奋的,十四爷无恙,他的仕途就有保障了,高兴之余,则心里盘算,如何才能此次皇位争夺立下大功?

    胤禟则先是紧张,片刻之后,又高兴起来,老十四这一来,八哥可算是有了帮手,即便终是老十四抢得皇位,也比太子上位强的多,不信两党联手还搬不倒太子!只是目前八哥他们是入城好?还是不入城好?他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

    李光地却如老僧入定一般,脸上表情不见丝毫的变化,心里却苦苦思,康熙驾崩,三位皇子之间定然是一番龙争虎斗,大清这番怕是劫难逃,如何才能够避免这场灾难?沉吟半晌,他才坚定的说道:“目前局势,我仍然坚持迎太子入京,拒八阿哥、十四阿哥于城外!”

    这次,却是隆科多不干了,他立即就道:“我仍然坚持一视同仁,全部拒之城外,有八爷、十四爷城外虎视耽耽,太子一旦入城,定然要大肆清洗八党和十四党,以巩固京城,这损失同样不堪想象。”

    *j

第309章 聚积人心

    第309章聚积人心

    一众大臣听得隆科多这番话,亦是大觉有理,何况太子入城,他们又如何自处?太子一旦掌控京城,下一步则是登基,他们是称臣,还是抗拒?又或是逃出城去?这几种结局于他们而言都是不堪忍受的。

    即便是称臣,他们亦是太子的清洗对象,不过是早晚而已,抗拒,下场则惨,满门抄斩都有可能,逃出京城?京城的家眷、产业都抛弃掉?一想到这后果,众人立时就是一片附和,声援隆科多。

    一见群情汹汹,李光地不动声色的瞥了隆科多一眼,又望了望始终未做声的两个上书房大臣,心里对这群自私自利,才智平庸的官员很的不屑,但脸上神情却是古井不波,待的声音小了下来,他才对萧永藻、张鹏翮二人道:“你二人是何看法?”

    张鹏翮略微沉吟,便说道:“从太子挟持群臣和宗亲的做法来看,他是很清楚这些人对大清对皇位的重要性,一旦入城,第一步自然是掌控京师兵马,而后便是登基,占据大义名分,国不可一日无君,皇上落水,连续几日下落不明,他身为皇太子,这种情形下登基,亦是名正言顺,无可指责。

    既是名正言顺,光面堂皇,太子又岂会登基之前大肆清洗八党与十四党?这无异于自毁根基。即便要清洗,那也得等到巩固了皇位之后,绝不会是当前!

    掌控了京城之后,太子对被挟持的群臣宗亲必然会分批或者是全部放开,总不至于挟持着一众王公大臣朝贺他登基,那岂不成了天大的笑话?

    只要太子放松对群臣及宗亲的挟持,就该有机会营救,我赞成李堂的提议。”

    李光地、张鹏翮都是十四党的旗手,两人如此一表态,萧永藻和阿哥胤禟不由有些着急,这好人总不能都让十四党做了,对视了一眼,萧永藻便朗声道:“我亦赞成李堂的提议,不设法解救出被挟持的群臣、宗亲,就无法遏止太子登基。

    太子性情暴戾,数十年建立的班底、根基亦被皇上铲除殆,满朝武大臣、王公宗亲多是其宿敌,太子一旦登基,是何后果,想必诸位都清楚。

    至于隆大人说阻止所有的阿哥入城,八阿哥、十四阿哥倒是能阻止,却根本无法阻止太子入城,既是如此,何不爽快的恭迎太子入城?”

    隆科多这下可是真急了,别是把他当炮灰了?他连忙说道:“若是迎太子入城,步军统领衙门这二万兵丁如何安置?总不能拱手送给太子,那太子岂不是如虎添翼?解救被挟持的群臣宗亲又从何谈起?”

    “自然不会拱手送与太子。”李光地沉声道:“你率领这些兵马带着座的诸位,驻防丰台大营。”

    一听这话,众人都是一楞,合着他们也要感受一番被挟持软禁的滋味?隆科多却是狂喜,二万人马手,何愁不受十四爷器重?

    阿哥胤禟却是一脸苦涩,这老东西狠啊,一环扣一环,今日可算是见了真章,转手就给老十四拉了二万兵马,而且光面堂皇,想反对都找不出理由。可惜了,当年八哥费心神也没未能把这个老货拉进八党来。

    眼见众人默然不语,隆科多生怕夜长梦多,连忙刻意说道:“末将职责是防护京师,这一主动撤离,岂不是擅离职守,日后,若是有人追究,末将如何自辩?”

    隆科多问的如此多余,张鹏翮岂有不明之理,立即就一锤敲定,道:“此乃朝廷决议,你不过是尊命而行,何人敢于追究你?”说着,便望向一直未做声的五阿哥胤祺,道:“五爷,您对此决议可有异议?”

    五阿哥胤祺虽然敦厚、谨慎,心思却甚是通透,自李光地一来,这情形顿时大变,他也算看出来了,这门提督隆科多只怕也是老十四的人,不由暗自感慨,老十四厉害,虽然十四党人不多,却都是厉害角色,一逢大变,都显露了出来,难怪老十四带着三千海军就敢进京来抢皇位。

    听闻张鹏翮此问,他岂肯做恶人,怎得也要给自己留下余地不是,稍一沉吟,他便道:“本王并无异议,只是座诸位的家眷,以及被太子挟持的群臣、宗亲的子嗣,好都能带一个出去,万一生变,亦能保存一点血脉,这件事必须妥善安排。”

    “五爷宅心仁厚,虑事深远,实乃宗室之福。”张鹏翮躬身道:“此事,下官亲自督促操办。”

    眼见已成定局,胤禟也颇为干脆的道:“我亦无异议,不知皇城后宫,李堂如何安置?”

    “暂迁畅春园。”李光地毫不迟疑的道:“大清以孝治天下,谅太子亦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讳,公然对皇上妃嫔无礼。”

    八阿哥胤禩、裕亲王保泰率着五千大军一路急驰,离京二十里,便接到探报,京师内外城门紧闭,戒备森严。

    接到探报,几人心里不由暗自嘀咕,老搞的什么名堂?昨日还谴人说保证误不了事,今日却又为何是这般情形,难道京城也生了大变?几人稍做商议,便距城五里处,扎下营盘,谴人打探具体情况。

    方扎下营盘,阿哥胤禟就带着几个护卫快马赶来,一见面,胤禟便道:“八哥,京师,天津皆有异动。”

    虽然心急,八阿哥胤禩仍是含笑道:“去军大帐细说,太子的兵马距我们少还有半日路程,应该明日上午才能赶到,不须着急。”

    一行人进入军大帐,自然是免不了一番寒暄,落座之后,胤禟便原原本本的将朝阳门商议的事情说了一遍。

    待胤禟说完,大帐一片寂静,这两日,胤禩想的多的是进了城如何收买人心,拉拢兵马控制京城,以防太子进京登基,万未料及,李光地却是立足于如何解救被太子挟持的群臣宗亲,这一来,已是高下立判。

    胤禩不由暗道一声惭愧,一直以来,他皆是极力笼络群臣宗亲,走的便是邀买人心的路子,事到临头,却是乱了方寸,反倒让李光地拔了头筹。

    而老十四安然无恙,率三千海军进京的举动,也让他颇为意外,老十四此举,是否意味着康熙已经驾崩?还是康熙只是病重?让老十四带兵入京阻止太子?稍一寻思,又不可能,康熙若是病重,不会让老十四只带海军,应该让老十四召集滞留天津各营才合情理,看来,康熙极有可能是驾崩了。

    默然良久,马齐才开口道:“八爷,事以至此,进京已毫无意义,不若先驻扎丰台大营,召集人马,安心等待十四爷,届时,再视具体形势而定。”

    “也唯有如此了。”胤禩点了点头,沉声道:“解救群臣宗亲方面,我们已经输了先手,大家稍事休息,好好策划一下,看如何才能从太子手安全的解救出群臣宗亲,得人心者得天下,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