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半年来,大清一系列的重大决策都跟欧洲诸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康熙对欧洲的情形亦是较为关注,也曾从几个熟悉的传教士那里打探欧洲的情况。京的传教士皆是耶酥会士,只效忠罗马教廷的教皇和服从总会长,虽然博学,却极少涉及欧洲的政治。
即便是康熙问起,他们也仅只谈及欧洲的地理物产,各国的大致情况,而且康熙熟悉的传教士都是很早就来到大清的,对欧洲的现情况根本就不知道,自然不会乱说。
康熙亲眼观看过海军的军演,对西洋战舰与大清海军战舰的优劣有着非常直观的认识,对南洋之战并不担心,知道英国、荷兰都是蕞尔小国之后,也就搁开了手。
这半年时间,海军全面攻占南洋,巩固了噶罗巴,开辟了澳洲航线,进一步肯定了澳洲的疆域,康熙对胤祯亦是越的信任,澳洲的征伐和移民现已经全部提上了日程,眼看着开辟海外广袤领地的计划正有条不紊的进行,他这几个月的心情也是格外的好,处理政务亦比往日勤了不少。
“皇上,十三爷、十四爷景运门递牌子觐见。”李德全轻声禀报道。
“宣。”康熙头也不抬的说道,写完后几个字的批语,他便搁笔起身,殿里稍稍活动起来。
“儿臣胤祯、儿臣胤祥给皇阿玛请安。”胤祯、胤祥二人进来便磕头请安。
康熙停住脚步,仔细的瞅了二人一眼,才微微笑道:“瞧着精神还不错,赐座,赏茶。”说着便走回炕上盘腿坐下。
胤祯谢恩之后,便从容落座,胤祥却又叩道:‘皇阿玛天津遇险,儿臣身苏州,未及时赶回侍驾,还祈皇阿玛降罪责罚。”
康熙知他是怕卷入争储的旋涡,也不欲这上面做章,微微点了点头,才道:“你奉旨海军效力,不奉旨不得回京,何罪之有?坐。”
!#
第366章 泽被天下
第366章泽被天下
胤祥担心的便是康熙追问他苏州的情况,康熙曾三令五申官员不得狎妓,见康熙无意追究,轻轻便揭了过去,他不由暗松了口气,忙叩谢道:“儿臣谢皇阿玛不罪之恩。”而后才起身落座。
康熙瞅向胤祯,微顿了一下,才开口问道:“朕听闻你调集马尼拉的西班牙俘虏和噶罗巴的荷兰俘虏屠杀南洋土著,是何原因?”
一听康熙开口就问这个问题,胤祯心里不由一紧,马上就回道:“回皇阿玛,噶罗巴是前往澳洲的必经之地,澳洲迁移,规模巨大,旷日持久,不容有失。噶罗巴附近岛屿众多,各岛有不少土王,此外还存一个马打蓝王国。
大清攻占南洋,马打蓝王国及一众土王并无人前来归附,儿臣逼不得已,才令西洋俘虏前往剿灭。”
“身为君王,不仅要有吞吐天下之志,亦须有包容天下之心。”康熙轻瞥了胤祯一眼,才缓缓说道:“南洋既已攻占,一众土著,便皆是大清子民,须以教化为主,岂能不教而诛?”
听的这话,胤祥不由暗暗心惊,康熙这是明确的表达要立老十四为太子,他很想瞟一眼身后,看看起居注记官不?却是不敢君前失仪,苏州的事,康熙多半是知道的,万一帐老帐一起算,他这个贝子的爵位可就有点玄,这爵位来的太不容易了,可不想让康熙找借口给收回去。
胤祯听的这话,背后登时凉飕飕的,他不敢再坐,立时就跪了下去,沉声回道:“回皇阿玛,南洋土著,多未开化,非比原之姓,短期内,实难教化。另外,儿臣另有担忧。”
稍稍停顿,他才接着道:“南洋、澳洲皆系海外之地,若是当地土著太多,不仅难以管理,一旦有机可乘,有自立为国的可能,儿臣此举,亦是防患于未然。”
康熙哂笑道:“疆的维吾尔族,**的藏族,算不算当地土著?”
一见康熙拿疆、**来类比,胤祯一阵无语,南洋和澳洲海外,受外界影响很大,国力强盛时,自然是没的说,一旦国弱,南洋和澳洲必然会脱离出去自立,特别是日后世界范围内掀起的那场轰轰烈烈的民族**浪潮,此时,不预先防范,后世子孙定然无法阻止这两块地方**出去。
见到胤祯默然不语,老十三不由有些急,这是多大点事,何必纠缠不放?多把那些土著弄去澳洲做奴隶不就得了,惹得康熙生气,可就得不偿失了。
康熙也是暗自诧异,这个老十四,何以这件事情上如此执着?平日里看他,虽然好战了一点,却并非嗜杀成性之人,难道另有缘由?
胤祯沉吟了半晌,终于开口说道:“回皇阿玛,南洋、澳洲非**、疆能比,从未真正纳入国的版图,亦无历史渊源,当地土著对我们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儿臣窃以为,防患未然,甚为必要。
另外,西洋各国海外广占领地,肆意盘剥压榨当地土著,无形亦壮大、展了土著的力量,假以时日,各地土著必然会乘隙脱离掌控,**立国,一旦形成风潮,势必波及南洋、澳洲。此事,儿臣祈望皇阿玛慎思。”
康熙显然未料到胤祯竟然想的如此长远,对于澳洲、南洋,他是志必得,自然希望并入版图后,能牢牢的掌控住,这可是他建立的不世之功,相比起这份功劳,屠杀土著根本就不值一提,况且,老十四也做的聪明,利用西班牙和荷兰的士兵屠杀,日后,大可一推三。
沉吟了一番,康熙才道:“澳洲急需大量移民,南洋空白,岂不是徒增人口压力?”
一听康熙默许,胤祯长松了口气,当下从容回道:“回皇阿玛,人口压力并不大,大清人口过亿,又实行‘摊丁入亩’,推广抗旱高产作物,数年便能翻一番,儿臣恳请广为推广种痘疫苗法,以根除天花,如此,人口增长速快。”
种痘疫苗法,亦是康熙生平得意之作,自打给皇子们种痘防疫成功之后,康熙就大力推广此法,不仅宫推广,而且八旗普遍实施,甚至推广到漠南、漠北蒙古。此时听的胤祯恳请,他含笑颌道:“此法得自南方,你便不提,朕亦将大举推行,惠及万民。”
“根绝天花,实乃天下万民之福。”胤祯奉承了一句,便接着道:“种痘疫苗法,儿臣愿意出银子资助皇阿玛推行天下,让大清所有二至四岁的孩童都能及时种痘防疫。”
康熙听的一怔,立时就大喜过望,这可是万家生佛,功德无量之事,是亘古未有之善举,全国近二千府县,估计得花来万的银子,这点银子,对老十四来说,还真没当回事,随便漏点就够了。
想到这里,康熙微笑道:“好,此乃泽被天下之善举,朕明日便令太医院筹备此事。”见胤祯还跪着,他又抬了抬了手,道:“赐座。”
见气氛至此已大为轻松,胤祥不由暗松了口气,老十四还真是有一套,此举不仅大力保证了人口的增长,还顺带给康熙送了份天大的礼,钱真是个好东西,难怪一众官员拼命的贪,不过,象老十四这样会花钱的主,他还是头次遇见,说来也怪,老十四这手笔越来越大,这银子却总是花不完。
提到银子,康熙也就顺带问道:“吕宋已经顺利卖,‘四大恒’的低息放贷,你准备何时实行?”
提及这个问题,胤祯颇为无奈,处处都要胤银子,还真是有点缓不过劲来了,稍稍沉吟,他才道:“皇阿玛,‘四大恒’的网点铺设尚不完善,江南富庶,网点较密,土地兼并亦较为严重,儿臣预想,先江南投放一千万试行,以积累经验。”
低息放贷?又是一千万!胤祥颇为古怪的瞥了胤祯一眼,老十四到底有多少家当?
康熙略微沉吟,便道:“甚好,江南虽然富庶,但高利贷盛行,因此而破产者众,此等惠民之举,江南试行,既易于见效亦利于日后推广。”
!#
第367章 欧洲威胁论
第367章欧洲威胁论
见康熙同意江南暂时试行,胤祯不由暗松了口气,现处处要钱,又都是不能耽搁的急务,他亦是感觉压力甚大,低息放贷虽是利国利民,也只能是逐步投放了,江南富庶,不用担心亏损,相信康熙也能看出这点。
胤祯顶风冒雪急着赶回京,是欲进谏出兵海外之事,却被康熙一个南洋土著问题,打的措手不及,因担心康熙对南洋汉民的优厚政策也有微辞,他才顺水推舟提出推广种痘疫苗法,根绝天花,以转移话题,康熙被搔到痒处,果然是揭过南洋的事情不提,却又提及低息放贷一事。
胤祯心里不由颇觉纳闷,以康熙之精明,岂能看不出他有急事?何以避而不谈?心疑虑,他欠身回道:“江南低息放贷一事,儿臣马上就吩咐郑世昌去操办。”说完,他就默然不语,静候康熙下。
康熙点了点头,端过茶杯,啜茶不语,胤祥不由暗自奇怪,如此好的机会,老十四为何不提欧洲之事?他如此急赶,不就是为此事而来吗?两人这是打什么哑谜?
见胤祯安稳如山,康熙心里暗赞了一声,老十四不过二十五,就能有这份养气工夫,实属难得,缓缓放下茶杯,他才道:“说说,何以如此急于赶回京城?”
见康熙终于提到这茬,胤祯心里一松,忙欠身说道:“儿臣近日得悉西洋欧洲诸国的详细情形,因觉事关重大,特急赶回京禀报皇阿玛。”
一听是是欧洲诸国的详细情形,康熙的神情亦是峻然起来,难怪老十四顶风冒雪的一路急赶回京城,他微微点了点头,道:“详细说。”
原原本本的将欧洲的详细情形说了一遍,胤祯便小心的瞥了康熙一眼,海军既然与西班牙和荷兰开战了,对于这两国的军情刺探,亦是海军部份内之事,欧洲的情形与想象的大相径庭,可说是重大失误。
康熙默然半晌,却是问道:“西班牙王位的传承,何以会招致欧洲诸国竞相插手?难不成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五世是位雄才大略,野心勃勃的嗜战之主?”
胤祯略一沉吟,便道:“皇阿玛,现任的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五世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孙子,他同时还拥有法国王位的继承权,这场战争实际上是英、法等国争夺欧洲霸权和海洋霸权。
欧洲各国的王位继承,与我们不同,不论是儿子和女儿的血脉都拥有继承权,而由于欧洲皇室之间通婚频繁,造就了大量的近亲,各王室大都子嗣不旺,极易引起纷争。
以西班牙来说,前任国王卡洛斯二世身后无子无女,法国、神圣罗马帝国、巴伐利亚这三个国家的王储子弟有着西班牙王室的母系血统,自然就成了西班牙王位的有力竞争者。卡洛斯二世终选择了法国,打破了欧洲局势的平衡,从而导致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大战。”
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传承制?康熙不以为然的撇了撇嘴,不天下大乱,那才真是没天理,稍稍沉吟,他才道:“这么说,这消息应该很可靠?”
“绝对可靠。”胤祯沉声道:“儿臣多方询问,这场长达十年的战争确实是真实的。”
“既是如此,你是何想法?”康熙紧跟着问道。
胤祯沉声道:“儿臣窃以为,此乃我大清年难逢之机遇,放眼当今世界,能威胁我大清的,唯有欧洲诸国,值此欧洲混乱之际,大清必须全力以赴抢占海外之地,同时亦可出兵欧洲,扶持弱势的法国一方,让战争持续下去,损伤欧洲的元气。”
康熙一听,便知胤祯急于赶回京,是为出兵欧洲一事而来,这老十四还真是胆大包天,竟敢提出四万里远征的计划,仅是坐船航海就需半年时间,出兵欧洲,对大清有何益处?老十四的算盘历来打的精,不可能做亏本的事,出兵欧洲的背后,他又是抱着什么样的目的?
对于欧洲诸国,康熙可谓是深具戒心,欧洲人精通历法、数学,勘探,拥有高超的航海、造船技术,极重视商贸,而且野心勃勃、侵略成性,确实是大清的一大威胁,但以大清海军目前的展势头来看,似乎不必如此担忧。
老十四力主出兵欧洲,又是为何?争储?巩固海军地位?还是借机染指八旗不上,出兵海外,他同样可以达到这些目的。
微微调整了下坐姿,康熙才沉声道:“出兵欧洲对大清有何益处?距离如此遥远,难道不虑赶到欧洲,战事已经结束?”
见康熙并未一口回绝,胤祯精神一振,立刻侃侃说道:“回皇阿玛,即便不能赶上欧洲大战,咱们也不至有何损失,顺道还可以开通到欧洲的航线,非洲建立据点,并与法国、西班牙建立良好的关系。
欧洲之地,地狭国众,其疆域与我大清相若,却有数十个王国之众,是以欧洲诸国皆是侵略扩张成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