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弊主-第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意赏赐的,无须推辞。”

    见康熙如此说,胤祯只得谢恩道:“儿臣谢皇阿玛隆恩。”起身后,才斜签着身子锦墩上坐下。

    “昨日审讯斗殴的一众市井无赖的结果已经出来。”康熙缓缓说道:“不仅是京师外城的城、南城,整个京师内外所有的商铺都存私征杂税之事,一众市井无赖的幕后之人,皆是宗室勋贵,显要大臣子弟,已是非整治不可,对这些子弟,你是何处置意见?”

    对这个问题,胤祯早就想好了,却仍是略微沉吟,才从容回道:“回皇阿玛,幕后之宗室勋贵,显要大臣子弟,皆可谓是害群之马,不仅败坏皇室宗亲的声誉,亦大损朝廷之威信,儿臣窃以为,必须从严惩处。

    对其本人,黜出宗室,谴澳洲,其家族有纵容包庇,管教不善之罪,应降爵、革爵,降职、革职处理。”

    胤祯对宗室子弟倾向于从严惩处,康熙是早有预料,却也未料到胤祯竟然重到这个地步,宗室子弟一般犯大逆罪,才会依律处死,一般的十恶大罪都经常是一缓再缓,不了了之,黜出宗室,则是极刑之外,重的惩罚,而且还不止于此,还要流放澳洲,并且对其家族还要降爵、革爵,降职、革职。

第405章 奉旨严打

    康熙沉吟半晌,亦未想通,支持老十四的宗室勋贵不少数,为何老十四却仿佛是跟宗室有仇一样,对一众宗室子弟竟是往死里整,这与他之前拉拢宗室的态截然不同,实摸不透他的想法,他若是企图让朕来做恶人,可就要让他失望了。

    瞥了一眼老神的胤祯,康熙才吩咐李德全道:“召所有上书房大臣觐见。”

    待李德全出去,康熙才道:“远征欧洲、美洲事宜已是迫眉睫,这随军出征使团一事,如今可有拟出具体人选?”

    胤祯对这个问题早有考虑,当下便道:“回皇阿玛,远征军欧洲免不了要与欧洲各国皇室往来商议谈判,既是组建使节团,这领队之人身份不能太低,少也得是郡王以上,方不至失礼。

    儿臣筛来选去,觉得唯有四哥是为适合的人选,四哥处事谨慎细致,既工于心计又善于隐忍,刺探情探亦是轻车熟路,不论是使节团领队还是日后驻扎欧洲,都是不二人选。”

    康熙听的微微颌,老十四不放心老四,借此机会将他谴往四万里之遥的欧洲,虽说手段辣了一点,但总比骨肉相残要好上数倍,况且老四的性格、手段也特别适合去欧洲,有他欧洲祸害,欧洲的局面怕是将会加混乱,如果单纯的从达到远征目的这点来说,老四确实是佳人选。

    想到这里,康熙颌道:“不错,老四确实是较为适合的人选,不过,他一去欧洲,这推行‘摊丁入亩’可就没了适合的人选。”

    “皇阿玛,事有轻急缓重,相比于远征欧洲,推行‘摊丁入亩’则要逊色许多。”胤祯从容说道:“可以着四哥将推行‘摊丁入亩’的心得整理出来,如此,便可两不相误,另外,儿臣觉得‘摊丁入亩’的推行应该适当的加快步子,海外分封一旦展开,要的是人。”

    “恩,说的不错。”康熙接着又问道:“出征欧洲的领兵将领可有人选?”

    “回皇阿玛,这将领确实难以挑选。”胤祯欠身说道:“施世骠是适合的,可是海军都出去后,的战舰和海军未成长起来之前,福建水师就显的分外重要,另外,室世骠对南洋的情形,包括至安南、缅甸、南掌、暹罗等属国的航线都十分熟悉,儿臣实舍不得让他去欧洲几年。

    隆科多对海军不熟悉,对海军的火炮火枪也不熟悉,着他带海军远征欧洲,着实勉强,按说十三哥是个不错的人选,可他身子不好,远征欧洲,危险太大。其他的人选,儿臣也不熟悉。”

    康熙轻叹了一声,才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海军的将领,你要多加留意,大力提拔,这事,朕再考虑考虑。”

    上书房,几位上书房大臣都各自的座位上看折子,写节略,查看各地来的奏章,看有无军情或者是紧急又或者是重要之事需要进奏康熙的。

    传旨的小太监进门后,便门口站定,扯着尖细的声音道:“皇上有旨,召上书房所有大臣觐见。”

    听闻是召所有上书房大臣一齐觐见,萧永藻、马齐、张鹏翮、嵩祝、王掞、富宁安等个上书房大臣都是微微一怔,而后急忙收拾整理了一下,便匆匆赶往乾清宫,一个个都心知肚明康熙会问什么事,一路上默默琢磨着该如何奏对。

    一行人进了东暖阁请安见礼之后,康熙照例赐座,人谢恩起身,便觉胤祯所坐的锦墩与他们的小杌子不同,而且要略微高出一筹,一个个心里都是吃惊,也恍然大悟,难怪十四爷来那么早,原来康熙是通过这种办法来让十四爷积累处理朝务的经验。

    张鹏翮心里大是欣喜,看来康熙果然是将十四爷做为储君来培养的,萧永藻、马齐二人则是暗自盘算,是否该是彻底的倒向十四爷了,嵩祝、王掞、富宁安三人不免有些腹诽,心里却存了几分小心。

    待众人落座,康熙才道:“朕昨日京师微服私访,所见所闻,不仅触目心惊,亦令人匪夷所思,堂堂京师,就朕的眼皮之下,竟然有市井无赖划地包片私征杂税,还美其名曰号税、勒税,实乃天下奇闻,而朝廷管制严的短火铳也堂堂皇皇的出现街肆私斗之市井无赖之手。尔等身为上书房大臣,对此是何看法?”

    一听康熙这话,位上书房大臣屁股刚刚沾上椅子,立即就滑了下地,一溜的跪下,马齐率先说道:“京师重地,竟出如此无法无天,残商害民之举,奴才等忝居上书房,罪责难逃,还祈皇上重重责罚。”

    王掞亦紧跟着道:“京师善之地,出此骇人听闻之事,实乃微臣等失察渎职,京师尚且如此,何论地方?臣等忝居高位,却尸位素餐,不能见微知著,不能明察秋毫,既伤朝廷体面,又伤皇上如天之仁,实是羞愧的无地之容,微臣恳请皇上严惩,以正朝廷纲纪,以纠颓废之风。”

    嵩祝刚要张口,康熙已是冷冷的道:“够了,全部罚俸一年,朕要的不是你们认罪,说说如何处置?”

    一听仅只罚俸一年,马齐几人皆是松了口气,富宁安却是感觉冤的慌,昨日才进上书房,今日一早,连句话都没得说,就被罚俸一年,也忒倒霉了点。

    对于这案子该如何处置,人都不敢乱说话,谁不知道这些个市井无赖的背后都是宗室子弟撑腰,这一开口,就会得罪所有的皇族宗亲、勋贵大臣,以后的日子还想不想过了?

    见几人沉吟不语,康熙沉声问道:“尔等子侄亲眷可有涉足其?”

    “奴才等不敢。”马齐忙叩头道。

    张鹏翮亦跟着道:“微臣等承蒙圣恩,对家人眷属约束甚严,出入言行皆循规蹈矩,岂敢行此等不法之事。”

    “哼。”康熙哂道:“既是与尔等无关,何以个上书房大臣,竟无一人能说出一个妥善的处置办法来?”

    眼见康熙便要雷霆之怒,马齐瞥了其他几人一眼,见没人有开口的意思,不得不开口说道:“禀皇上,此案影响之恶劣实乃罕见,必然严惩不贷,否则不足以平民愤,不足以挽回朝廷之声誉,但此案牵涉太广,一旦严惩,有伤皇上如天之仁,亦违背皇上以宽为政之宗旨,奴才等一时之间,委实难以权衡,尚乞皇上恕罪。”

    胤祯听的暗笑,马齐不愧是个老油子,凛然正义的说了一大篇,却纯粹是废话,说了也等于没说,他自然清楚这些个上书房大臣忌惮什么,牵扯如此之广的宗室勋贵子弟,可不是他们轻易能够扛得住的。

    康熙闻言,却是冷冷的道:“纵容宗室子弟残商害民,你就不怕有伤朕的如天之仁了?朕是要求地方官员以宽为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那是担心地方官无事生非,劳民伤财,并不是对祸国殃民,对姓敲骨吸髓的国之巨蠹也以宽为政!不是时时事事处处都以宽为政!”

    眼见康熙有暴怒倾向,个上书房大臣登时都低头俯,把身子俯的低低的,胤祯扫了几个如鸵鸟一般的上书房大臣,又看了看一脸冷峻之色的康熙,他也不敢安之如素,忙起身离座,跪奏道:“皇阿玛万金之体,且不可因此而动怒,儿臣不才,愿意同八哥、哥、十哥一道彻查此案,整治京师治安,为皇阿玛分忧,为京师姓铲除残商害民之蠹虫。”

    一见胤祯主动请樱,个上书房大臣不由暗松了一口气,继而又是万分惊讶,十四爷难道就不怕四面竖敌?不怕失人心?

    康熙闻言亦是一怔,老十四竟然主动揽下这个烫手山芋,而且还将老八三人一块带了出来,看样子不是做伪,难道自己想错了,老十四并没有其他目的,就是单纯的想整治京城治安?他难道看不出这背后的凶险?

    转念想到老十四坚持要严整,而且严到连他都难以接收的地步,康熙不由一阵犹豫,这事可不能任着老十四的性子来,若是象那样肆意严整,又是黜出宗室又是流放澳洲的,不出几日,京城就会怨声四起,一众皇族宗亲,勋贵大臣只怕都会来告御状。

    见康熙沉吟不决,胤祯又沉声说道:“皇阿玛,此案影响之恶劣、危害之大,已是毋庸置言,唯有严惩方能挽回皇室宗亲及朝廷之声誉。

    昨日,便有不少信息灵通之宗亲到儿臣府上探询消息,儿臣曾言,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其根本原因便是后辈子孙不肖,国朝入主原七十余载,如今正是各世家豪族历经三世、四世之紧要之时,若是任由这些不成器的子孙肆意妄为,不出两代,便会大厦将倾。

    而大清如今却是正处于蓬勃展时期,正是广大宗室子弟建功立业,博取前程功名爵位的黄金时期,亦是各世家豪族典定年根基的大好机会,错过了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衰败就眼前。

    儿臣极力倡议整顿京城治安,严惩胆大妄为之宗室子弟,非为私利,实则是宗室勋贵子弟已到非整治不可的地步,否则,再经数十年太平盛世,宗室勋贵子弟除了溜狗玩鸟,斗虫赌博,再无所长,别提挽硬弓骑烈马了?

    届时,一旦有个风吹草动,朝廷还能指靠这些终日里溜狗玩鸟,斗虫赌博的子弟为国效力?儿臣恳请皇阿玛为大清万世基业计,大力整顿宗室勋贵子弟。”

    一众上书房大臣听的个个皆是汗颜不已,只想到整治宗室子弟会得罪人,怎么就没想到还会有莫大的好处?经十四爷这么一说,这反倒成好事了,整治这些不成器的宗室子弟,反而成了振兴家族兴旺达的举措?十四爷考虑问题的角确实是迥异于常人。

    康熙听的也是一怔,老十四虽然说得颇为牵强,却确实有理,如此一来,并非所有的宗室勋贵都会激烈反对,那事情就好办多了,不过,老十四的惩处还是太严了,哪怕他再说的天花乱坠,那些个宗室一旦知道了他的惩处方案,只怕也要跳起来反对。

    不过,惩处倒是不急,先整治了再说,具体惩处的方案日后再商议也不迟,扫了一眼低头俯的几位上书房大臣,康熙才问道:“你们是何意见?”

    见胤祯如此表态,张鹏翮哪里还会犹豫,立即便道:“十四爷眼光独到,思虑深远,整治京城治安,严惩残商害民,违法乱纪之宗室子弟,既利国利民又利宗室勋贵,实乃一举数得,微臣附议。”

    他这一表态,萧永藻、马齐二人亦不甘落后,纷纷出言附议,嵩祝、王掞、富宁安三人反正是事不关己,既然康熙赞同,他们自然不会唱反调,也都紧跟着附议。

    康熙微微点了点头,才道:“着皇十四子胤祯,皇八子胤禩,皇子胤禟,皇十子胤誐整饬京城治安,彻查私征杂税一案,短火铳外流一案。着步军统领衙门,五城兵马司,顺天府全力配合,快清查。”

    一见康熙终于同意了,胤祯不由大喜,赶紧的叩头道:“儿臣尊旨。”

    见这个天大的案子终于落到实处,一众上书房大臣都不由暗松了一口气,这起案子,要说也唯有十四爷经办才为理想,一般人根本就拿不下来,若是让他们去负责此案,那可真是不知道会是如何个死法了。

    这事定下来,康熙的神情也缓和不少,扫了众人一眼,才道:“都跪安。”

    一出宫,胤祯便令亲卫快马召集相关人等到步军统领衙门集合,他则升轿径往崇门而去。

    虽然不用早朝,隆科多却是一反常态,早早就赶到衙门升衙办事,将一应事务安排妥当之后,他便呆书房里啜茶吃早点,心里却是没一点底,出了那么大的漏子,康熙要是责怪下来,他这个门提督可就当到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