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次的战斗之中,大家也明白了,后金鞑子的战斗力是不弱的。
苏天成站起身来,走动了几步路之后,开始说到正事了。
“我们歼灭了正红旗鞑子,生擒了代善,战况已经奏报朝廷了,朝廷肯定会有旨意下来的,若是要求我到京城去,那么洪承畴就率领大军进入朝鲜,必须要稳定朝鲜,如今的朝鲜,已经没有驻军了,估计朝鲜的王室,也在观望的过程之中,若是朝廷不要求我到京城去,那么我就带领大军直接到朝鲜去。”
“大军的驻扎,必须改变了,宣州不是重点了,大军的驻扎必须要向复州方向倾斜,我的意思,驻扎在宣州的江宁营将士,留下千人就可以了,经过了这一战,后金鞑子绝不敢轻易到宣州来了,而且宣州也将成为我大明真正的后方了。”
“至于说朝鲜,江宁营不会在朝鲜驻军,即或是需要驻军,也请朝廷派遣其他的军队驻扎朝鲜,江宁营的任务还很重,这一次我也将这种想法禀报朝廷了,恳请朝廷派遣大军进入到朝鲜,估计在很短的时间之内,朝廷就会有旨意下来了。”
苏天成说出来这些话,屋里的众人都有些紧张的,特别是李定国,因为他在战斗之中负伤了,若是这次留在宣州了,那就倒霉了。
苏天成看向了阎应元。
“阎应元,我准备向朝廷举荐,让你出任宣州的知州,你要好好建设这里,让宣州成为江宁营稳固的大后方,我的考虑,若干年之后,宣州也将成为我大明王朝的另外一个商贸码头,但这需要宣州彻底的稳定下来。”
阎应元有一些吃惊,想不到自己会留在宣州,虽说有些不情愿,但致力于地方建设,为江宁营创建好的后方,也是重要的任务。
其余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自己总算是没有能够驻守宣州了。
“关于如何处置代善的事宜,我有一些考虑,和大家商议一下,代善的身份不一般了,不管怎么说,我们不能够出言不逊,不能够有人格上面的侮辱,我早就说过,我们在战场上打败了后金鞑子,就是能力的最大体现了。”
“处置代善,有三套方案,第一套方案是最为简单的,直接交给朝廷,不管朝廷如何的处置,就算是朝廷征询我们的意见,我们也没有什么可说的,这一套方案是不可取的,如何的处置代善,牵涉到江宁营今后的征伐。”
“第二套方案也简单,那就是将代善交给朝廷之后,如同处置岳托和孔有德一样,斩首示众,震慑后金,采用这种办法,估计朝廷里面,很多人也是这样的想法,但我认为,这种办法也不可行,代善是后金排名第一的亲王,曾经的四大贝勒之一,身份绝不一般,必须要好好的利用,要好好的想到利用的办法。”
“第三套方案是我比较中意的办法,那就是那代善来交换,具体交换的目标,就是耿仲明和尚可喜。”
苏天成说出来第三套方案之后,众人马上开始议论了,想要用代善交换耿仲明和尚可喜,严格说起来,朝廷恐怕不会同意,代善的地位,远高于耿仲明和尚可喜,这样的交换是有些吃亏的,再说了,代善是正红旗的旗主,若是旗主回去了,可以继续组织起来正红旗。
苏天成的脸上带着微笑,继续开口了。
“这个建议,朝廷估计是难以采纳的,但我就是这个意见,其实我们也不是一定要求后金来交换,这不过是我们的一步策略,不管皇太极是不是同意,他的决策都是非常艰难的,换位思考,他同意了这样的交换条件,那些投靠后金的汉人,恐怕全部都寒心了,他不同意这样的交换条件,后金的满人权贵岂不是要闹翻天,这件严重威胁到皇太极的统治。”
“同时,不管皇太极是不是同意交换,主动权在我们手里,愿不愿意交换,那是我们说了算,就算是皇太极同意了,我们可以提出来其他的条件,让皇太极觉得难以达到的条件,最终我们的目的,就是利用代善,最大限度的搅乱后金的局势。”
苏天成说完这些之后,众人马上开始议论了。
众人想不到,苏天成居然会出现这样的主意,这个主意是很毒辣的,直接点到了皇太极的痛处,很有可能令皇太极无所适从,令后金的那些满人权贵,产生重大的争议,这等的情况下,江宁营再次组织对盖州、耀州和海州的攻击,岂不是水到渠成了。
大家这一次是真的服气了,想不到苏天成能够想到这样的办法,这是对皇太极的直接攻击,这样的侮辱,皇太极需要极大的勇气来承受。
商议结束之后,众人都散了。
苏天成站起身来,走进了院子里,离开登州两个月时间了,自己的计划出现了改变,对后金的进攻开始了,想要彻底摧毁后金鞑子,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到的事情,皇太极倾尽全力对付江宁营,不管不顾后金的局面,那还是说不清楚的事情。
苏天成感觉到,自己肯定是要回到京城去的,这么重大的胜利,皇上肯定是要求自己回到京城的,而且有一些事情,自己也需要和皇上见面,看看皇上是什么态度,看看朝廷是什么态度,虽说取得了这一次重大的胜利,但朝廷上下,千万不能够躁动,不要以为江宁营大军压过去,很短时间之内,后金鞑子就被剿灭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苏天成也需要回到京城去,见见家人,朱审馨写来了好几份信了,字里行间的思念之情,表露无遗,自己也是需要回去看看了。
隐隐的,苏天成也想到了今后,若干年之后,剿灭了后金鞑子怎么办,该做一些什么事情,海外扩张是最好的选择,但如何的达到这样的目的,如何的达成扩张之路,这也是需要极大智慧的,随着自身权势的不断扩大,朱由检的想法肯定是越来越多了,你不可能阻止人家的想法,你只能够自己做到最大的稳定。(未完待续。。)
'正文 第八百九十六章 朱由检的高兴与担心'
密折到了京城,轰动的不仅仅是朝廷,如此重大的胜利,朝廷自然是需要对外宣传的,能够鼓舞士气,前不久辽东的惨败,虽然朝廷一再的封锁消息,但最终还是泄露出去了,这引发了老百姓的担心和恐慌,好在苏天成从登州乘坐战船,进攻旅顺,占领了复州和宣州等地,直接威胁到了后金的大后方了,迫不得已,皇太极撤走了。
细细论起大明与后金的交锋,胜少败多,从万历年间开始,后金一步步的壮大,不断的占领了好多大明的领土,可大明王朝无力反击,眼睁睁的看着后金的地盘越来越大,不管是朱由检,还是朝廷的文武大臣,都很清楚,后金是大明王朝最大的敌人,可因为流寇作乱,朝廷更是无法全力对付后金鞑子,好些次后金鞑子入关,都导致了京师的戒严。
这种情况,崇祯九年才开始出现转机,也就是大清国成立的那一年,阿济格率领十万后金鞑子入关,本来是炫耀武力,表示大清国成立了,却遭遇到了江宁营的顽强抵抗,损失惨重的离开了,从那以后,大明与后金的对抗,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了,特别是在苏天成和江宁营剿灭流寇,入住辽东之后,这种变化的局势就更加的明显了,苏天成夺回了大凌河城,稳固了辽东的防线,不断的发展辽东,准备着和后金鞑子的决战。
可惜这种大好的局面,因为朱由检的担心与猜忌,几乎付诸东流,多尔衮带领后金鞑子,出其不意的攻击了登州和莱州。苏天成带领部分江宁营将士,奔赴登州和莱州,趁着这个机会,朱由检任命陈新甲为辽东巡抚,之后又调钱谦益前去协助,目的就在于削弱苏天成的力量。同时准备对后金鞑子展开大规模的攻击。
辽东边军的惨败,险些动摇了关宁锦防线,险些令京师处于巨大的危险之中,京城有好些天戒严,每天打开城门的时间,仅仅一个时辰。
苏天成再次的力挽狂澜。令朱由检彻底的清醒了,大明王朝必须要依靠苏天成。否则有可能坠入危险的境地,苏天成带领江宁营,剿灭了流寇,令后金鞑子惧怕,不客气的说,苏天成是大明王朝的柱石。绝不能够动摇。
在后来的时间里面,朱由检虽然是担心,害怕苏天成的势力无比强大起来。威胁到了皇权,不过也没有很好的办法,刚刚登基那几年,朱由检遭遇了太多的无奈,如今的局势好转太多了,再说了,苏天成一直都是忠心耿耿,没有丝毫要造反的迹象。而且苏天成的家眷,依旧是住在京城里面,朱审馨本来就是皇室中人,苏天成也是皇亲国戚,没有什么造反的理由。想到这些之后,朱由检索xìng不干涉苏天成的行动了,既然苏天成带领江宁营将士,占领了宣州和复州等地,那就让苏天成去发挥,去剿灭后金鞑子。
苏天成的密折到京城,摆在了朱由检的面前,看完密折,朱由检终于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仰头哈哈大笑了,很快,杨嗣昌等内阁大学士,也看到了密折,知道苏天成在宣州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剿灭了后金的正红旗,生擒了后金的礼亲王代善。
这可不是一般的胜利了,满八旗的骁勇,在明军之中是有着深刻印象的,这一次,苏天成带领江宁营,一口气剿灭了满八旗之中的正红旗,还生擒了后金的礼亲王代善,代善可是排名最前面的后金王爷。
一时间,杨嗣昌等人,都不敢相信这件事情是真的,不过在密折的最后,苏天成说了,将代善羁押在宣州,等候皇上的圣旨,他们才明白,这是实实在在的胜利了。
朝廷的文武大臣,都来恭喜皇上了,这样的胜利太难的了,绝非一般的胜利,一次xìng得到剿灭了正红旗,大家纷纷上奏折,建议将代善押解到京城,就地处决。
到了这个时候,朱由检反而冷静下来了,他知道,苏天成在密折里面,没有提出来如何的处置代善,肯定是有考虑的,而且苏天成每一次提出来的建议,事后证明,都是有远见的,这一次也应该召集苏天成回到京城,商议下一步的行动了。
朱由检和内阁诸多大臣商议之后,立即下诏,要求苏天成压着代善回到京城,同意苏天成提出来的线路,乘船直接到天津的大沽港口,为了表示朝廷的重视,朱由检还专门要求,兵部尚书鹿善继代表朝廷,直接到天津去迎接。
安排完了这一切之后,朱由检留下了杨嗣昌,有一些事情,他需要和杨嗣昌商议了,也是考虑很长时间的事情了,因为局势的紧张,一直没有来得及商议的。
养心殿里面,只有朱由检和杨嗣昌两人。
“杨爱卿,苏爱卿此次取得了这么重大的胜利,可谓是难得啊,不过朕倒没有觉得奇怪了,若是苏爱卿在复州和宣州的时间长了,什么事情都没有做,朕反而要担心了。”
难得朱由检的心情这样的轻松,杨嗣昌当然能够感觉到的。
“皇上,臣以为,苏大人这次立下了巨大的功劳,此乃是皇上信任的结果,苏大人回到京城之后,皇上可要求苏大人禀报之后的打算,臣认为,苏大人绝不会就此止步的,后金鞑子的rì子休想好过了,另外,苏大人建议朝廷派出军队,驻扎平壤,臣以为这个建议可行,朝鲜一直都是我大明的属国,以前我大明没有派遣军队,有些疏于管理了,如今借着这个时机,派遣军队,驻扎在平壤,朝鲜王室也不敢提出异议的。”
“嗯,朕也想到了这些,派兵驻扎朝鲜的事宜,内阁商议一下,拟出来条陈,此事要尽快,料朝鲜王室也不敢反对,朕主要关心苏爱卿下一步的行动,这封密折,朕看了好几遍了,估计年内,能够稳定住朝鲜的局面,就算是不错了,秋季之后,北方的气候严寒,大军征伐,也有着诸多的困难啊。”
杨嗣昌稍微停顿了一下,没有马上开口,这个动作,被朱由检捕捉到了。
“怎么,杨爱卿认为朕的考虑,有些问题吗。”
“皇上,臣以为,苏大人必然是有所考虑的,如何进攻的事宜,包括时机把握的事宜,皇上可直接要求苏大人禀报,后金鞑子遭遇了如此的惨败,肯定也是想着如何能够稳固局势的,此外,苏大人恐怕熟悉情况,能够提出来更多的见解。”
朱由检点点头。
再次开口的时候,朱由检说到了考虑很久的事情了。
“杨爱卿,朕考虑,是不是调整一下内阁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内阁几乎没有什么调整,朕以为,必须要动动了。”
杨嗣昌低着头没有说话,调整内阁是皇上直接考虑的事情,他不可能提出来什么建议,就是想着提出来建议,也是推荐人选的,再说这些年时间过去,因为皇室宗亲入朝为官,皇上的权势大大的巩固了,内阁也没有以前那么大的权势了,多数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