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天成没有为难闫子章,相反还派人将闫子章送出了浙江,想到以前的交往,苏天成准备给予闫子章一百两黄金,免得闫子章随身携带的银两不够,想不到闫子章拒绝了。
离开浙江之后,闫子章取道南直隶,绕道湖广、河南,进入了北直隶。
回到京城之后,闫子章将早已经写好的奏折,陈奏给朝廷了,他满怀希望的等着皇上的召见,虽说这次到浙江去,没有能够完成任务,但是他还是回来了,比起留在浙江的吴伟业和到山东去的范景文,这更加体现了他对朝廷的忠心,要知道范景文还是内阁大学士。
闫子章万万想不到,他的回来,在朝廷里面引发了巨大的震动。
朱由检看了闫子章的奏折之后,近乎要发狂了。
范景文是内阁大学士,是朱由检比较信任的朝中大臣,想不到去了浙江。见到了苏天成,竟然也想着背叛朝廷了,肯定是苏天成给了范景文最大的好处了,堂堂的二不尚书,都能够被苏天成收买了,朝廷里面还有谁值得信任啊。
单单是范景文投靠苏天成。朱由检还不会那般的生气,可前任内阁首辅杨嗣昌和兵部尚书鹿善继也投靠苏天成了,而且锦衣卫和东厂侦查到的消息,好像现任的内阁首辅周延儒,也曾经和苏天成有些联系的。
这些事情,令朱由检感觉到心寒,他几乎失去了理智,满朝的文武大臣,在他眼里看来。都是有可能背叛的,关键时刻都是要投靠苏天成的。
偏偏这个闫子章,写出来的奏折,令人生气,闫子章在奏折里面,说到了朝廷存在的诸多弊端,说到了锦衣卫和东厂的问题,说到了以民为本的重要等等。总之就是说朝廷如今的很多做法,都是不正确的。必须要花大力气进行整治。
更加过分的是,闫子章在奏折里面还举例子了,说是意图谋反的苏天成,就在处处收买人心,整天叫嚷着要以老老百姓的利益为重,这岂不是变相的赞誉苏天成。变相的说明大明王朝必要灭亡吗。
长久以来,朱由检本来就看不惯朝廷里面的有些给事中和御史,为了所谓的正义,拼命的弹劾,甚至连皇帝也不放过。总以为这样做了就是忠心,这个闫子章,专门赶回来,为的不就是扬名立万吗。
朱由检甚至没有和内阁商议,直接要求锦衣卫,将闫子章再次投进大牢里面去了。
闫子章被投进大牢的消息传开之后,朝廷里面马上就沸腾了,没有人想到是这样的结果,要知道去浙江的范景文和吴伟业都留下来了,闫子章坚持回到了京城,皇上本来应该要赞誉这种行为的,给予一定的奖励,至少能够鼓励更多的文武大臣忠于朝廷,可这样的做法,未免让人感觉到心寒,何况闫子章到浙江去之前,本来就是被关押在大牢里面的。
很快开始有给事中和御史上奏折,认为闫子章应该受到赞誉,不应该被关进大牢里面,就算是闫子章到浙江去之前,身负罪孽,这个时候也应该洗清了。
或许是感觉到自身的做法有些不对,朱由检没有驳斥众多的奏折,但他一直都没有表态,故而闫子章还是被关押在大牢里面。
关在牢里的滋味是不好受的,而且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死于非命的,不少的文武大臣看见皇上不表态,就开始找到内阁首辅周延儒和内阁次辅陈新甲了,要求他们出面,劝诫皇上,一定要将闫子章放出来,还要册封官职。
诸多的大臣之所以找到内阁,也是因为朝廷里面的气氛不对了,锦衣卫和东厂的番子太厉害了,这可不是以前的局面了,那些所谓硬气的给事中和御史,也不敢强来了,弄得不好被锦衣卫和东厂抓去了,可能命都没有了,前面有这等的例子了,没有谁会继续做拿鸡蛋碰石头的事情了。
周延儒和陈新甲也想不明白,皇上为什么会这样做,而且这么大的事情,皇上根本就没有和内阁商议,直接就下旨了。
闫子章肯定是拒绝了苏天成的邀请,一定要回到京城的,满朝谁不知道,闫子章与苏天成之间的关系很好,好的还不一般,这样的情况下,闫子章坚持回来了,皇上若是能够赏赐闫子章,恰恰能够体现出来最大的凝聚力。
这段时间以来,周延儒和陈新甲也难以见到皇上了,以前周延儒还能够时常见到,可最近也不行了,着急的周延儒,通过秦三德了解情况,得知锦衣卫和东厂竟然打探到了他与苏天成之间的丝丝联系,顿时吓出了一身的冷汗,回到府邸之后,一再叮嘱周康,什么都不要说,也绝不要继续和苏天成联系了。
偏偏在这个时候,闫子章回来了。
朝廷里面的气氛有些不对了,沉默的文武大臣越来越多,周延儒和陈新甲等人,感觉到情况不好了,要是继续这样下去,肯定有问题了,皇上下达的围剿苏天成的圣旨,已经发下去了,谁也不会想到,指挥这次进攻的,是兵部尚书朱由菘,监军是太监秦三德。从这个圣旨就可以看出来,真正指挥战斗的,是掌印太监秦三德。
皇上越来越信任太监和锦衣卫,按照这样的势头发展,离开朝廷的文武大臣会越来越多的,毕竟山东也是一个很好的去处。
周延儒和陈新甲等内各大学士商议之后,最终决定以内阁的名义,给皇上上折子,恳请皇上赦免闫子章。
养心殿,朱由检阴沉着脸,看着一帮的内阁大臣。
周延儒已经代表内阁说清楚了要求,可朱由检迟迟没有表态,也没有开口说话,而是用阴冷的眼神看着众人,似乎站在养心殿里面的内阁大学士,悉数都是要投靠苏天成的叛贼。
有关周延儒的事情,朱由检是非常重视的,要求锦衣卫和东厂严查,虽说最终没有查出来什么,没有证据表明周延儒和苏天成之间有联系,但朱由检想到了前些日子发生的事情,特别是山东官吏的调整,如今看来,这明显是对苏天成有利的,本来是想着稳住苏天成,可苏天成还是造反了。
足足一刻钟之后,朱由检终于开口了。
“内阁的意见,朕知道了,朕想着问问,这里面是不是也有范景文的意思啊,内阁是不是想办法到浙江去,找到范景文问问啊。”
朱由检的语气没有丝毫的感**彩。
“朕给予了满朝文武大臣极大的信任,可换来的是什么,是背叛,杨嗣昌背叛了,鹿善继背叛了,徐尔一背叛了,还有那个晋王朱审烜,如今轮到了范景文和吴伟业了,好啊,都走吧,都到山东去吧,朕不怕,大不了朕和你们拼命。”
所有人都低下头了,皇上说出来这样的话,他们无法回答。
“闫子章的事情,朕知道怎么处理,朕不想见这个闫子章,闫子章的奏折,你们都看过了,如此危机的情况之下,闫子章居然在奏折里面说到了那么多的事情,是不是想着朕将这封奏折明昭天下啊,就说朕无能,就说苏天成有着很不错的能力,想着去投靠苏天成的人,现在都可以去了,机会很好啊,苏天成比朕强那么多,诸位还跟着朕做什么啊。”
。。。。。。
周延儒等人的脸色,已经变得很是难看了,他们终于明白原因了。
闫子章的奏折,所有的内阁大学士,都认真看过,也专门讨论了这个奏折,要说闫子章这个奏折,总体来说是不差的,里面也表现出来了想着出名的意思,不过指出来的问题,都是很实在的,就算是有些夸大,也不算什么的,关键是这个奏折,指出了锦衣卫和东厂的危害,这是符合朝中大臣心愿的。
可惜闫子章太不识趣了,现在是什么时候啊,京城里面的氛围一直都不好,皇上怀疑所有的文武大臣,相信的就是太监和锦衣卫,你闫子章就算是有功劳,也不能够仗着这点功劳,来弹劾皇上最为忌讳的事情啊。
周延儒等人明白,闫子章没有什么希望了,有些事情是不能够做的,譬如在危机的时候,就不能够触龙鳞,那等于是找死,说不定将闫子章关进大牢里面,也有锦衣卫和东厂的意思,皇上身边的大太监王承恩,岂会放过闫子章。
离开养心殿之后,周延儒抬头看了看天空,轻轻叹了一口气,他甚至不敢大声的叹气,他不知道,按照这样的局势发展下去,朝廷还有什么希望。(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暂不称帝'
时间进入到四月份了,苏天成更加的忙碌。
占领了福建和浙江之后,苏天成得知了朝廷的安排,准备调集武昌的左良玉、庐州的黄得功以及南直隶的孙泰,集结三十万大军,来进攻他了。得知这个消息,苏天成反而不着急了,他很清楚,与朝廷的决战,就要爆发了,若是能够剿灭这三十万大军,朱由检将失去绝大部分的依靠,自己统一中原的目的,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实现了。
苏天成没有急着进攻南直隶,包括湖广、江西和广西等地,因为他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做,浙江和福建必须稳定下来,这就需要大量的官吏,总是从山东抽调官吏,是不现实的,随着占领的地方越来越多,总是从山东抽调,会后继乏人。
张溥到了福建,杨嗣昌也来到了浙江,鹿善继也在山东济南上任了,要说这样的安排,苏天成也不是特别的满意,但没有办法,好在这只是临时的安排。
在登州建起来的学堂,成为了苏天成关注的重点,他要求朱审烜亲自负责学堂的所有事宜,不管有多忙,都必须要办好这个学堂,而且苏天成还专门要求早已经赋闲的苏平阳,进入到学堂里面去,将自身担任知府的时候,是如何的做事情的,统统的讲出来,而且苏平阳的重点公关对象,就是徐尔一。
好在苏平阳的确是有本事,通过诸多的事实,说服了徐尔一,让徐尔一接受了很多的观念,开始对学堂里面的学生传授了。
苏天成注重这个学堂,是因为学堂里面的学员不一般。
浙江和福建的不少官吏。在老百姓中间口碑还不错的,悉数都到这个学堂去学习了,一般都是一个月到两个月的时间,是不是学到了东西,是不是转变了某些认识,学堂还有最后的考试。凡是考试合格的人员,一律都会安排到府州县衙门做官的。
人才是最重要的,能够很好的用人更加的关键,苏天成的任何想法,包括任何的观点,都需要通过地方官吏执行,若是地方官吏不能够转变思想,依然按照以前的思路来做官,那苏天成就是统一了中原。也难以让这个王朝有着根本的改变。
包括杨嗣昌、张溥和鹿善继等人,都在学堂里面去学习了一个月的时间。
其次是商贾的事情。
苏天成重视发展经济,但他也很清楚,发展经济是必要的,控制商贾的无限制壮大,是更有必要的,否则商贾在发展壮大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就会开始想到控制官府了。让官吏成为自己的代言人,有钱能使鬼推磨。
苏天成的想法。要支持商贾,但支持是有限度的,商贾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之后,官府就要开始课以重税了,限制商贾的无限制发展,至于说牵涉到国计民生的行业。必须由官府直接控制,譬如说防止土地兼并,控制粮食价格等等,这些事情,牵涉到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也牵涉到了王朝的稳定。
世界在发展,没有什么完美的发展模式,苏天成很清楚这一点,他所要求的就是做到最好,至少他是从几百年之后穿越过来的,脑子里面有着不少先进的发展模式。
封建王朝的东西不一定都是没落的东西,几年前积淀下来的智慧,都是前人探索的结果,时代的发展需要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苏天成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一直都是很谨慎的,也是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的。
令苏天成有些猝不及防的是,朱审烜等人写来了信函,信函里面的内容非常的明确,要求苏天成登基称帝。
虽说苏天成已经自称为德王了,但王爷和皇帝之间,是有着巨大差距的,在这个时代,只有皇帝才是真正掌握权力的,也才是成功的标志。
可苏天成暂时不想称帝,但对待这件事情,他需要谨慎。
朱审烜写来这封信,一定是经过了仔细思索的,不客气的说,苏天成称帝之后,能够得到好处的绝不是他一人,跟着有太多人能够得到好处了。人家辛辛苦苦跟着你拼搏,还不是要谋个一官半职,还不是要光宗耀祖的,这是正常人的心理。
还有关键的地方,杨嗣昌、范景文等人,以前的身份不同了,杨嗣昌是大明内阁的前首辅,范景文是大明内阁现在的大学士,都是顶尖的人物了,跟着你苏天成混,要是没有明确的身份,显得不伦不类的,时间长了,人家没有想法才怪了。
不仅仅是杨嗣昌和范景文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