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杜睿前世在研读史料的时候,可以怀疑这些描述可能是rì方的吹嘘,但大唐使臣没有识破、揭露rì本的亡华梦想却是肯定的。
这些使臣为何在回国后隐瞒了所见所闻,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把出使海路遥远的rì本当做一个不怎么重要、纯属走形式的差事,所以宁可“入乡随俗”,二是rì本方面也采取了一些迷惑xìng的手段,避免把局面弄僵,直接对唐构成公开挑战。
还有就是中rì两国往来的外交文书,提出rì本在文书中利用rì语的音读训读区别,玩起了文字游戏,有效地做到了不失自尊的保持与大唐的对等,甚至高等地位。
如“天皇”在文书中以rì文训读法写做“须明乐美御德”,掩盖了“天皇”的真实含义。在直书“rì出处天子”容易惹麻烦的形势下,是一个称得上狡猾的主意。他们以中国人的心态出发,只满足于维护形式上的虚荣心,却不知rì本的真实信息因误读而被忽视歪曲。
当然交往多了,马脚难免会泄露出来。《旧唐书》就记rì本来使“其人入朝者,多自矜大,不以实对”,可是,大唐上下都没有把这个“属国”放在心上。这是中国人的rì本观的一个异常不智的开始。事实上,中国人的大意是过于明显了,就在这部完成于五代的《旧唐书》中,居然出现了《倭国传》和《rì本传》并列的荒唐现象。两篇文章的篇幅合起来不过数百字,对于倭国与rì本究竟是什么关系也描述不清。
后来宇多天皇诏令废止遣唐使,大唐亦久困于内乱外患,中rì关系再次进入沉寂阶段。此后,宋代的两国没什么官方正式交往,民间贸易虽比以往有所发展,但单纯追求利润的沿海商贾并不能根本改善中国对rì本不甚了了的基本状况。
事实上中国有很多次灭亡rì本的机会,只可惜都白白的错过了,有的是因为意外,有的则是因为自大。
比如蒙古帝国,元朝的兴起改变了东亚的政治格局,rì本也成为他们的征服目标,可元军两次渡海进攻相继受挫。若是对rì本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国内戒备等情报有更多的认识,元军当不至于一败再败。当然,南宋和高丽的降军、仆从军战意低下,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后来进入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彻底打击张士诚、方国珍等割据力量的残余,实现一个农业帝国理想中的“长治久安”,很快推出了海禁政策。同时,朱元璋以驱逐胡虏,匡扶华夏自居,也决心重建以中国为轴心的“华夷”国际秩序。这两点,堪称对明代中rì关系有决定xìng影响的基石。
和过去一样,朱元璋为首的明廷在关于rì本的知识方面,几乎没有多大进展。朱元璋很草率地把rì本列入了“不征之国”的第二位,而非需要谨慎戒备的潜在对手。尤其费解的是,因为rì本涉嫌卷入胡惟庸谋反案,朱元璋“怒rì本特甚”,而且在《祖训》中亦指出rì本“虽朝实诈”,但他并未有任何伐罪施威的意思,只是“决意绝之”,即断绝与rì本的往来。
诏书称: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自兴兵。古人有言,地广非久安之计,民劳乃易乱之源。如隋炀帝妄兴师旅,征讨琉球,杀害夷人,焚其宫室,俘虏男女数千人。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虚名,自弊中土,载诸史册为后世讥。朕以诸蛮夷小国,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为中国患者,朕决不伐之。惟西北胡戎,世为中国患,不可不谨备之耳。
诏书表明,朱元璋无疑不具备海权意识,对外向扩张的帝国政策持否定态度,其战略思想是防御xìng的“谨备”为主,而重点在西北内陆。基于这种立场,即使对已经祸乱沿海的倭寇,他的对策也仅仅是“专以防海为务”。
洪武朝的中rì关系断绝二十余年后,在明成祖时期实现恢复。巧合的是,在热衷于展示海上力量的永乐帝执政期间,rì本的南北朝局面出现变化,喜慕中国文化的足利义满将军当政,对明帝国怀有罕见的恭敬,主动称臣纳贡。他还应成祖要求消灭本国的海盗,其使臣将献给明帝国的二十名海盗头目悉数蒸杀于宁波。
不过,足利义满的“亲华”是个人xìng的特例,为期也非常短暂,他在永乐六年去世后,其子足利义持政权在永乐六年便停止了朝贡。而对于此际rì本政局的变幻,从南北朝到室町幕府再到后来的战国争雄,明帝国可谓一无所知。
宣德七年,足利义教恢复朝贡,但rì本使团访华引起的麻烦不断,成为明朝外国来使中最特殊的现象,而明朝的对应,竟然尤甚于大唐,其无原则的莫名其妙的宽疏纵容,甚至迹近怯懦。
明朝对rì本贡使的人数、货物数量以及不得携带武器等均有规定,但rì方多不遵守。景泰四年,rì本使团在临清抢。劫,殴伤地方官员,景泰帝却以“失远人心”为由放过了他们。
成化四年,rì本使团成员在běi jīng杀人,成化帝仍拒绝了官员的逮捕凶手要求,只勒令rì方赔偿白银十两,以显示天朝上国的宽宏大量。
弘治九年,rì本使团成员又在济宁持刀杀人,明朝的处理办法是将其上京人数削减到五十人。
在此期间,rì本使团还经常以漫天要价、以次充好等伎俩试图占尽明朝的便宜,有时还以“失我国主之心”公开勒索、恫吓。
就xìng质而言,这一时期的rì本使团入贡动机完全是为了牟取暴利,而且不同的藩都力图涉足,终于导致了宁波争贡的恶xìng。事件的发生。
嘉靖二年,宁波争贡事件之后,给事中张翀上疏称rì本“窥伺中土,得间则张其戎器,以劫杀为事;不得间则陈其方物,以朝贡为辞。劫杀则利民财,朝贡则利国赐,兼有得不得,而利无不在,此倭奴之大情也。”
应该说,张翀这里所说的正是rì本所谓“朝贡”的真实面貌,并且也指出了rì本自隋唐以来始终秉持的对华政策基本特点,那就是“不以实对”兼“叛服不常”,特点背后的原则则是利用中方的弱点尽各种手段攫取利益。遗憾的是,张翀尽管看破了rì本的假面,他提出的解决办法也不过是“绝约闭关,永断其朝贡之途”。
像张翀这样的官员应算作明眼人,可无疑人寥声微。明朝对rì本的形势仍旧没有求知的兴趣,但张翀所说的rì本“窥伺中土”野心很快变成了现实。
万历援朝战争是中rì再一次交手,而明廷对rì本的无知完全曝光了。兵部尚书石星不知两国的既往关系,也不清楚“关白”为何物,竟然幻想rì本兴师侵略是为了获得中国册封。最贻笑天下的是,石星起用吹牛曾游历rì本,认识丰臣秀吉的江湖骗子沈惟敬,结果此人“支吾中国,奉承rì本”,闹出了自购珍玩假冒丰臣秀吉致明廷国礼的丑剧。堂堂大明帝国,以口若悬河的骗子从事外交折冲,堪称奇耻。
万历年间,明帝国实力已衰,“三大征”虽然都艰难获胜,但消耗国力糜巨。在挫败rì军侵朝之后,明朝认为rì本“图逞之志未尝一rì忘”,“与其过而信之,不如过而防之”。然而,明朝没有穷追猛打,犁庭扫穴的雄心,一方面是援朝战争“费饷六七百万”,负担沉重,另一方面,最主要的是这种进攻xìng战略根本不符中华帝国的xìng格。明帝国此际对rì本的态度不过是通过使者带话:“传与家康,务要专心学好,不可阳与朝鲜讲和,yīn怀异图”,天朝有水陆劲卒百余万,“以待你国动静”。
这般言语jǐng告的作用当然是有限的,因为rì本当时对华政策的追求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文化学习或经济获利,它开始试图挑战以大明为核心的东亚政治体系,挑战中国主导的华夷秩序。
万历四十年,浙江总兵杨崇业上报,rì本“以三千人入琉球,执中山王,迁其宗器”。琉球与朝鲜一样,同是中国华夷秩序下的藩属,rì本的侵略朝鲜、琉球显然是yù去中国而代之。
可是,中方的反应也仅仅是停留在“倭不可不备”的口头表达层面上。究其原因,明朝高层应当未曾认识到rì本的真正战略理想,而仅仅把它当作了华夷秩序中一个不时犯混、不太听话的边缘xìng角sè或“不完全成员”,对它的处理仍要以羁縻为主,以防备为辅;如果大张旗鼓地讨伐之,一来跨海远征浪费人力财力,未必能得到什么现实收获,一旦失败还颜面扫地;二来违背中国“以德服人”的对外政策传统指导准则,显得“堂堂天朝”黩武狭隘。
这就是为什么杜睿讨厌孔孟之道的原因了,一味的空谈,幻想,换来的不是万世太平,而是养虎为患。
中国人是喜欢幻想的,就像从一开始,中国的政权就一厢情愿,单方面地把rì本纳入了自我为中心的册封与朝贡体系,这种立场是“单方面的”,与朝鲜、琉球等国家心甘情愿受大唐的庇护不同,rì本并未心甘情愿地将自己定位于这个体系,相反,它吸收中国的“夷夏”观念后,反而试图建立一个以rì本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当然,为了避免和强盛期的中国发生直接冲突,在那些时段,rì本一般会采取虚与委蛇的两面策略,政治上满足中方的“面子”,捞取现实的经济、文化利益。
于是这才有了明朝的时候,羽翼渐丰的rì本实质上已经初现在东亚yù与中国分庭抗礼的积极作为,丰臣秀吉在《答朝鲜国王书》中更提出要“直入于明,使其四百州尽化我俗,以施王政于亿万斯年”,但明帝国出于种种原因,对此保持了一贯的懵然和无视。
进入清朝,中rì两国内外形势都发生重大变化。总体来说,由于江户幕府奉行锁国政策,清朝亦在后来实行海禁,双方的接触远没有明朝密切。
最值得注意的问题在于琉球,萨摩藩在明季入侵琉球后,虽由德川家康将琉球国王送还,但琉球实已沦为萨摩cāo控的傀儡政权,仅在名义上仍为清朝的藩属。与明朝一样的是,清朝亦对rì本没有认真了解的愿望。
公元1649年,顺治帝遣使往琉球,萨摩藩就清廷倘若提出剃发易服的要求如何对应询问江户,得到的回答是可以接受。
为了蒙蔽清廷,以免惹火上身,萨摩采取了诸般欺诈手段。当清廷来使抵达,便暂时掩盖撤除萨摩在琉球的存在,萨摩驻琉球官员不干涉琉球政权的人事、祭祀等重要事务,颁布《对唐人应答手册》等书籍,要求琉球人在遭遇清人或漂流到清帝国时懂得遮掩应对,必要时可以把有rì本有关的事物统统抛弃,这些做法的动机,就是为了避免侵略琉球的实情曝光,导致和清正面冲突。
rì本就是用这种欺骗的手段,以及坚韧的犹如乌龟一样的忍耐力,一直拖到了中国式微,自家崛起的那一刻。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让杜睿极端痛恨rì本的近代史了,rì本一方面改革自强,一方面在出兵台湾、吞并琉球和介入朝鲜等事件上,处处挑战中国,特别是琉球置县与强迫朝鲜签约,树立霸权之意昭然若揭。
后来更是使得当了千余年三孙子学生的rì本一下子成了中国的老师,本末倒置,而且这个老师一点儿都不像当初中国那样耐心教导,他一遍在思想上殖民,一遍对着中国动起了全武行。
如果当下没有杜睿这个穿越者的话,历史还会像前世一样,在中国的无知,可rì本的忍耐当中度过,一直到旧事重演的那一刻。
杜睿正是因为熟悉历史,所以当大唐的实力强大到足以跨海远击rì本的时候,便发动大军直捣平安京,解决了这个麻烦。
不过杜睿万万没想到的是,倭国居然也有一个和他一样的穿越者,这是他始料未及的,现在为了华夏的安宁,子孙后代的福祉,杜睿必须将这个危险源消灭在萌芽之中,而且不惜一切代价。
冯照知道杜睿筹谋这么一个大计划,就是为了消灭那个天草四郎在澳洲道的势力,不过他始终都觉得杜睿有些小题大做,一个亡了国的小小倭人也值得如此重视?
不过有些话,冯照不敢说出口,他知道杜睿既然要做,那么就有他的道理,冯照能做的就是遵照杜睿的命令行事。
一天的行军,就在将士们的抱怨声中结束了,还是没能看到叛军和土人的影子,这让将士们的怨言更大了,不过也总算是迎来了一个好消息,杜睿大发慈悲,下令原地休整,而且是无限期的。
当将士们都在安营扎寨的时候,杜睿正对这那张他亲手绘制的澳洲道全图,在心里默默的推演着。
唐军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整个大自流盆地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