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林帝国-第2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顺格日勒也没料到事情会转变的如此之快,他只是来下战书的而已,面临变局不敢擅作主张,只能传话回去,等汉王的决策。

满都古勒要的就是拖延时间,他笑眯眯的送走了那顺格日勒,开始部署防御,侦察敌情,铲除异己,稳固自己的统制。

……

蒙古人忽然停止了前进的步伐,不和汉军交战了,皇帝的计策落了空,不免暴跳如雷,在养心殿内大发雷霆,如今皇帝的身子骨是越来越差了,性情也大变,声音变得高亢尖利,易怒乖僻,晚上睡觉稍微有个风吹草动就会醒来,搞得太监们叫苦不迭。

而且他不再临幸任何妃子,只是对怀着龙种的翠妃关爱有加,时不时的召见一下,赐些东西,以往深得皇帝宠爱的安乐公主,现在十天半个月也见不到父皇一面。

二皇子让出燕京之后,带着本部人马进驻了登州莱州一带,在密约当中,山东半岛依然归官军,这一股人马通过海路和京师保持着联络,也算是在敌后安插的一股伏兵。

蒙古人没有按照计划中那样和汉军火并,作为这条计策的始作俑者,二皇子也是如坐针毡,忍不住派出使者催促满都古勒赶快进兵,可是他却等来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

满都古勒要求和大周和亲,迎娶安乐公主殿下。

第六卷 一统南北 第6…10章 … ~和亲亚克西~

满都古勒提出和亲的要求并非一时脑热,而是早有此意,恰巧他游历中原之际,对安乐公主的美名如雷贯耳,早已仰慕不已,若在以前,斗胆提亲只会沦为笑柄,但现在就不同了,周人巴不得和蒙古人拉上关系呢,收到消息还不巴巴地把公主洗干净了打扮的漂漂亮亮给送来。

更深一层的原因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满都古勒认为应该给周人一颗定心丸吃,让他们明白自己确实是愿意和周朝结盟共同对付元封的,自古以来中原政权向游牧民族示好的办法就是和亲,自己也不妨效仿一次。

燕王派人催促满都古勒进兵,结果却收到要求和亲的信件,考虑再三,燕王认为这是蒙古人有诚意的表现,遂修书一封回京,强烈促成和亲事宜。

如今皇帝对权力的欲望更加强烈,内阁和司礼监货真价实的成为了皇帝的秘书处,帝王权力的核心集中在了养心殿之内,皇帝废寝忘食,亲自指挥作战,调拨钱粮,每日只睡两三个时辰,大小朝会更是一连开五六个时辰,大臣们疲态尽显,皇帝却依然精神奕奕,这不尽让大小臣工感受到了帝国复兴的希望。

燕王的书信通过水路送达京师,皇帝只用了一炷香的时间便做出了决定,同意和亲。

为了帝国江山永固,皇帝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不在乎再多付出一个女儿。

消息迅速传到储秀宫,安乐公主如遭雷击,半天都没有说话,随即风风火火赶往养心殿,可是在宫门口就被太监拦了下来,要知道当年安乐公主进出养心殿可是如履平地,绝无任何人胆敢阻拦的,如今竟然落得如此境遇,公主殿下更是伤心欲绝,那个疼爱自己,娇惯自己的父皇哪里去了?

安乐公主没有硬闯养心殿,而是望着壁垒森严的宫门,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正值酷暑时分,烈日当空、天热难耐,但谁也不敢来扶公主殿下,就由着她跪在骄阳下。

一刻钟过去了,半个时辰过去了,两个时辰过去了,眼瞅着花朵一般娇艳的安乐公主渐渐变得面无血色,摇摇欲坠,焦躁的宫女们欲上前来搀,却依然被她执拗的推开,并且威胁道,谁在靠近半步她就咬舌头!

公主殿下的性格随她的父皇,认定的事情就绝不罢手。

张婉儿就一直这样跪着,从上午到中午,从中午到晚上,滴水未进,纹丝不动,眼看已经是傍晚时分,天色忽然大变,狂风夹杂着暴雨呼啸而来,大滴的雨水砸在养心殿前的石板地上,将黄铜鎏金的水缸敲击的砰砰作响,地上很快积起一滩滩水,安乐公主全身湿透,散乱的头发贴在脸上,依然倔强的跪在水洼里,宫女们躲在宫殿檐下都难过的哭泣起来。

娇生惯养、金枝玉叶的公主殿下到底受不了这种摧残,渐渐的,张婉儿只觉得头晕目眩,摇摇欲坠,但她依然咬紧牙关苦苦坚持,因为她知道,这是自己唯一的机会,她宁愿以死明志,也不愿嫁给鞑子。

暴雨如注,皇帝依然没有露面,哀莫大于心死,张婉儿万念俱灰,身子一晃就要栽倒,就在昏过去前的那一瞬间,一张打伞遮住了张婉儿头顶的一片天空,高大伟岸的身影印在了她最后的记忆中,父皇他终于出现了。

当张婉儿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了养心殿内,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中药味,她微微侧头,看到父皇伟岸的身影背对着自己挺立在大殿内,正在欣赏着什么。

“婉儿,你醒了。”皇帝淡淡地说。

张婉儿强撑着爬起来,这才看到父皇面前挂着的不是什么山水风景画,而是一副山川地理图,不过和印象中的有所不同,这幅山川地理图中很多地区都被不同的颜色所覆盖。

皇帝并不转身,只是用手指着山川地理图,缓慢而沉重的语速讲述着地图上的改变:“这里是陕西、甘肃,河南,已经被反贼占领,这里是河北、山东,现在被蒙古人控制,这里是苏杭、宁波,匪患屡剿不止,这里是福建、广东,叛乱也是层出不穷……”

皇帝忽然沉默了,良久才沙哑着嗓子说道:“婉儿,你是朕的女儿,也是大周的公主,何去何从,你自己选择吧。”

……

和亲,这个字眼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中原人民的耳朵里了,自从汉唐以后,大宋宁愿以岁币纳贡,也不与蛮夷和亲,这种制度也被历史学术界认为是屈辱的象征,国力衰败的体现。

而如今朝廷以安乐公主下嫁蒙古大汗满都古勒,却在京城激起了一片赞誉之声,文人学子无不以昭君文成赞誉安乐公主,并且对周元结成秦晋之好,共同对付反贼表示出极大地憧憬。

京师街头,茶楼酒肆中,两个獐头鼠目头戴方巾身穿文士袍服的男子正在谈论着和亲的好处,一人道:“宋朝为什么不如汉唐那样强盛,就是因为没有和亲制度,只有和四邻结成亲戚,才能以最少的付出换取最长久的平安,试想一下,什么蒙古契丹突厥的大汗都是咱们皇帝的外甥,这仗还怎么打的起来,所以说啊,这和亲制度就是亚克西啊亚克西。”

另外一人拍手赞道:“老兄所言极是,句句是理,不过这句亚克西用的不是地方,这句话是突厥语,跟咱们大周和亲的是蒙古人,应该说和亲拜努才是。”

两人一唱一和,不亦乐乎,茶楼中众人都充耳不闻,只当是放屁,只有一个刚刚进京的外地学子猛的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大骂道:“耻辱!悲哀!将自家女儿送给仇敌去换取和平,悄悄做了也就罢了,偏偏还拿出来吹嘘,你们还有没有廉耻,有没有脑子!”

周围人纷纷递眼色过来,让这个书生不要再说了,但他却完全没有意识到,依然大发感慨,狠狠地发泄了一通,将那两人驳斥的灰头土脸,无言以对,这才昂首阔步的出门去了。

刚出大门,就被两个人跟上,拍一拍他的肩膀,亮出腰牌道:“锦衣卫,跟我们走一趟吧。”

为了营造和谐局面,锦衣卫在京城遍布耳目,严禁人们抨击和亲之事,凡是敢妄议国事者,一律拿问,另外大学士杨峰又成立了一个宣传衙门,雇佣了上百个酸丁,每天在城门口、菜市场、茶楼酒肆中谈论和亲的好处和朝廷的英明,皇帝的睿智,每表演一次就有五个铜板进账,一时间闲人趋之若鹜,甚至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团体,叫五钱党。

……

周朝如此爽快的答应了和亲的要求,倒让满都古勒有些吃惊,但吃惊之后便是巨大的欣喜,周皇连最宠爱的女儿都能毫不犹豫的送出去,说明他们已经山穷水尽了,对蒙古人的依赖性比想象的还要高。

再者说,二十余岁的满都古勒虽然已经是八位女子的丈夫,十二个孩子的爹爹,但他的红宫中却全是蒙古人,所谓的蒙古佳丽,草原之花,一辈子只洗三次澡,即使贵族女子也不例外,晚上一脱衣服,气味令人绝倒,本来生在草原上的满都古勒也不在乎这个,可是自打京师一游过后,蒙古小王子在秦楼楚馆中尝过了江南佳丽的味道,一直念念不忘,试想一下,烟花女子都是如此风情万种,更何况金枝玉叶精通琴棋书画的的公主殿下。

满都古勒不禁想入非非,迅速收罗了一批金银财宝充做聘礼送往京师,大周方面收了聘礼和婚书,这桩婚事就算定下,大周朝的安乐公主已经是蒙古大汗满都古勒的合法未婚妻了。

非常时期,事不宜迟,一支规模适中的车队从京城出发,度过长江向北而去,车队满载着公主殿下的嫁妆,随行卫队不过五百人而已。

金碧辉煌的马车中,面无表情的安乐公主呆呆的坐着,自打她被迫答应和亲以后,就再也没有说过话,脸上厚重的脂粉也掩盖不了日渐消瘦憔悴的面庞,大周皇朝的公主从没想过自己的婚姻竟然会是这样的结局,什么才高八斗的状元郎,什么英武潇洒的年轻将军,都是黄粱美梦而已,到最后自己的余生却会和一个素未谋面,浑身腥膻,粗野凶悍的蒙古鞑子一起度过。

这就是生在帝王家的命运吧,普通人家的女孩子或许还可以用私奔,自杀来抗争宿命,可是身为和亲公主,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给国家百姓带来灾害,此时张婉儿已经不是张婉儿,她只是大周的公主,一个为父皇,为百姓献出自己终生幸福的女孩子。

车队行进在茫茫原野之上,窗外野花烂漫,一片苍翠,古道旁,柳树下,白发苍苍的老农在卖着黄瓜,池塘里,大水牛在戏水,牧童头顶着荷叶在吹笛子,一派田园风光,看到这一幕,张婉儿不禁觉得自己的抉择是正确的。

忽然远处尘烟迭起,护送和亲队伍的御林军校尉大喝一声:“有贼来袭,全军戒备!”

片刻之后,大队骑兵便呼啸而至,御林军们力战不敌,仓皇而退,陪同的蒙古使者奋战不止 ,但还是被打翻马下,昏死过去。

惊慌失措的安乐公主藏在马车里瑟瑟发抖,耳边全是粗野的叫骂声和战马的嘶鸣,她悄悄掀起窗帘一角望过去,只看见那些骑兵护背旗上都浓墨重彩的写着一个“汉”字。

第六卷 一统南北 第6…11章 … ~不成功的毒计~

公主的车驾被汉军俘获了,不过这些骑兵倒也客气,并没有唐突公主殿下,只是裹挟着车辆呼啸而去。

待汉军撤走之后,蒙古使者才摇摇晃晃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擦一擦脸上的血迹,左顾右盼,看到一匹无主的战马正在一旁悠闲地吃草,便过去翻身上马,向着北方绝尘而去。

这里已经是鲁南地界,汉军和蒙古军的势力范围犬牙交错,用不了多久就能进入蒙古人掌握的地盘,这位使者心急如焚,怒火万丈,汉军真是胆大包天,居然连大汗的妃子都敢劫,害的自己也前途难保,若是妃子有个三长两短,恐怕一大批人都要掉脑袋。

公主的马车连同数辆乘坐着女官和宫娥的车辆被汉军骑兵们裹挟到了一个小树林旁,士兵们粗暴地将那些宫廷女子拉下马车,径直撕开施暴,惨叫呼救之声不绝于耳,张婉儿恐惧之极,缩在马车角落里,紧攥着衣襟发着抖,嫁给蒙古大汗她还能强忍着接受,被这些兵痞糟践可是身为公主的她决不能容忍的。

原来传说中烧杀抢掠的汉军是真的,他们真的是一群披着人皮的畜牲!当马车门被拉开的时候,张婉儿依然将一根锋利的金簪对准了自己的喉咙,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一张熟悉的面孔映入眼帘。

“李公公,怎么是你!”张婉儿惊呼道,手中金簪落地。

面前穿着汉军号衣之人,正是在内务府当差的李公公,储秀宫之内的巡夜事宜由他负责,所以张婉儿是认识这张面孔的。

李公公毕恭毕敬拱手施礼:“奴婢见过公主殿下。”

旁边穿着铠甲的汉子也瓮声瓮气的随意一拱手:“末将见过公主。”一嘴的京师口音,格外熟悉。

张婉儿惊讶的瞪大了眼睛,这帮汉军打扮的骑兵竟然是朝廷官军,可远处那些凄厉的惨叫还在继续,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李公公,你们在干什么!赶快住手!”张婉儿厉声喝道。

那太监和将军充耳不闻,不为所动,张婉儿急了,跳下马车就要去救人,却被将军一把拦住:“公主,你哪里也不能去。”

张婉儿愕然:“你们想干什么?”

此时远处一声声利刃刺入人体的闷响和惨叫声传来,这群畜生在杀人了,李公公顿了一顿,脸上的表情无奈又痛苦:“殿下,奴婢是来送您归天的。”

“为什么!谁允许你们这样做的?”

李公公嗫嚅两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