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林帝国-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

围墙上露出几个顶着铁盔的脑袋来,气势汹汹的喊道:“快把俺们大都督和田总兵放了,不然等大军打进来有你们好看的!”

死到临头还敢充大瓣蒜,这倒正中了元封等人的下怀,这批人是甘肃官军的核心力量,就算收编过来也不放心,还不如一锅烩了,既能报了十八里堡的大仇,又能威慑其他甘肃官军。

城墙上的火炮调整了角度,距离如此之际,大将军炮是派不上用场了,但是那些小型的火炮和火枪可全有了用武之地,居高临下,目标清晰,简直就是当靶子打,各路人马就绪之后,赵定安向元封请示:“兄弟们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开打。”

元封已经让人在军营前面的空地上摆了香案,上面放着密密麻麻一片木头牌位,上面写的都是死难和失踪的十八里堡乡亲的名字,元封恭恭敬敬的点了三炷香,默念道:“父老乡亲们,元封为你们报仇了,你们泉下有知的话,就睁眼看看吧。”磕头,上香,然后起身喝道:“开炮!”

炮营千总狗剩亲自点响了第一炮,随即城墙上一排火炮轮番鸣响,一团团硝烟腾起,复仇的炮弹射向军营,各种实心弹开花弹霰弹在毫无遮挡的军营内痛快淋漓的收割着生命,只听见一阵鬼哭狼嚎,官军们被炸得人仰马翻,血肉横飞,侥幸未死的人慌不择路想爬出去逃命,刚从围墙上露出头来,就被火枪爆了头。

整整打了一刻钟,元封才下令停止,片刻之后,军营里举起一面白旗,带着哭腔的声音喊道:“别再打了,俺们降了。”

元封道:“定安你带人去受降,问清楚了,凡是去过十八里堡的就一刀砍了,不留活口!”

“是!”赵定安手按佩刀,瞪着血红的眼睛去了。

“大帅三思啊。”旁边有人忧心忡忡的劝道,元封扭头一看,正是周泽安。

“正是用人之际,大肆屠戮恐怕不妥,外面还有数万降兵,被他们知道了……那军心……”周泽安摇摇头。

“做人如果不能快意恩仇,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这些兵是杀害我父老乡亲的凶手,无论如何我都不能接受他们,放回去就便宜了姓温的,留下更是祸害,不如来个干净利索的,至于那些降兵,我自有办法。”

周泽安不敢再劝,默不作声的退下了,心中暗暗感叹元封的心狠手辣,五千人说杀就杀了,眼皮都不带眨一下的,谁摊上这么个敌人,就等着哭吧。

军营里没有什么掩蔽物,五千官军就是活靶子,这一通炮火打下去,当场炸死两千多人,剩下的也都完全丧失了抵抗意志,乖乖的举手投降,兵器盔甲在军营门口堆的象山一样,赵定安领着人亲自甄别,将没去过十八里堡的放出去单门列队,去过十八里堡的留在军营里,官军们不知道区分这个的意图,便老老实实的按照命令去做,结果有五百人留在军营中,赵定安让人把营门关闭,没有命令谁也不许进来。

片刻之后,就听到军营里一阵阵惨号,声音持续了很久,赵定安在带着弓箭手们出来,来到元封身边道:“都料理了。”

元封点点头,转身去了。

那座香案依旧摆在军营大门前,高香忽明忽暗,一阵旋风刮过,呜咽如泣。

城外大营里,官兵们听着不断传来的炮声枪声和惨号,一个个吓得面色煞白,不知道城里究竟在发生着什么,幸亏到了后半夜这一切声音都没了,只剩下帐篷外的东风呼啸。

一大早,官兵们就被沉闷的鼓点惊醒,集合了,他们匆忙披上号坎登上靴子来到帐篷外面列队,兵器是不用拿了,因为早被人家给缴了。

军士们忐忑不安的站了一刻钟,终于等来命令,从他们之中挑选出两千人来,一队人去城内干活,一队人留在城外挖坑。

挖坑是一件令人极其恐惧的事情,因为总是会令人想到活埋、坑杀,士兵们战战兢兢拿着铁锨铲着土,不时瞅瞅那些在附近晃悠的凉州军士兵,黑洞洞的火枪和明晃晃的马刀打消了他们反抗和逃跑的念头,唉,但愿埋的不是自己就好。

进城干活的那一千人更加胆战心惊,因为他们的任务是抬死人,先前进城的那五千精兵已经死的差不多了,整个兵营里到处是残肢断体,还有几百人齐齐的死在墙根下,身上插满箭矢,这是屠杀啊。

这些兵大都没打过仗,见到这么多尸体难免害怕,有些人还当众呕吐起来,凉州军士兵们在一旁吆喝起来:“别愣着,快干活!”

官军们无奈,只好哭丧着脸将尸体收拢起来,肩扛手抬运出城去,正好几十个大坑已经挖好,这些尸体就填在坑里,凉州东门外赫然出现几十座庞大的小山包,后来这些山包被人称作肉丘坟,成为元封手段狠辣雷厉风行的见证。

处理完了尸体,这些士兵回到大营,迅速将他们所目睹的事情告诉了同袍们,一时间恐惧的气氛传遍了整个大营,士兵们惶恐不安,生怕自己也变成肉丘坟里面的填充物,可是没人组织,手上又没兵器,谁也不敢乱动,只能期望对方手下留情,事到如今,再傻的人也明白了,那些所谓的突厥骑兵正是凉州军假扮的,现在说啥也晚了,谁让自家大都督不争气呢,巴巴地跑来想吞并人家,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不用问,那些总兵参将啥的都让人家一锅端了。

大营空地上搭起一座高台,元封等人站在上面注视着这帮如同丧家之犬一般惶恐不安,又如同绵羊一般温顺驯服的士兵,赵定安皱着眉头道:“这帮兵真怂,我看全打发他们回家算了,咱们用不上。”

元封道:“没有怂的兵,只有怂的将,一头狮子带领下的绵羊能打败一只绵羊率领的狮子军队,只要是年轻力壮,品性朴实的人,就能派上用场。”

赵定安道:“最近你越来越出口成章了,张嘴就是武帝语录,是不是那位李大小姐讲给你的。”

元封微笑不语,最近军中兴起一股风潮,人人都弄一本那位前朝皇帝的语录在手里拿着,没事就看,时不时在人前背诵几句显示自己的水平,可是元封却和他们不同,武帝语录中的每一句话,他在五岁的时候就能倒背如流,想到这里他不由得想念起抚养自己长大,教自己武功和知识的叔叔,叔叔啊叔叔,您在天有灵,看到我现在所做的一切,会不会满意呢?

在凉州军的弹压下,手无寸铁的甘肃官军们渐渐平静下来,都抬头看着高台上这帮将军,心说这是要搭台子唱戏么,很快答案就有了,十口大箱子被抬了上去,那个高个子的将军开言喊道:“弟兄们!”

他声音中气十足,带有一股不可抗拒的威压感,整个大营顿时鸦雀无声,几万双眼睛目不转睛的看着他,有那聪明的点的士兵从这一声称谓中觉察到了转机,起码凉州军是不会再杀人了。

“弟兄们,我知道,你们中的许多人是为了吃一口饱饭才当的兵,还有一些人是摊上丁役不得不从军,有句话你们一定都知道,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今天我要说,这句话纯粹是放屁,吃粮当兵,为国戍边,不丢人!

咱们凉州三军将士不过五万人,抗击突厥百万大军长达半年之久,将士们抛头颅洒热血,图的是什么?难道是那一天两顿高粱米饭,一个月二两五的饷钱么?不是!往大了说,是为了报效皇恩,保境安民,往小了说,是为了自己光宗耀祖,封妻荫子,大丈夫生于世上,不是来当饭桶米虫窝囊废的,谁不想功名马上取,万里觅封侯!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

官军们依旧鸦雀无声,他们还不习惯这种**的演说,外围负责警戒的凉州军们倒是听得热血***,嗷嗷叫着:“是这个理!”

元封伸手压了压,继续道:“凉州军和甘肃官军的规矩不同,没人敢喝兵血,吃空饷,没人敢克扣士兵的伙食,拖欠军饷,我也不瞒大家,昨天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死了一些人,但你们不用怕,这些和你们无关,你们依然是朝廷的兵,凉州的兵,今天本帅给你们预备了一份见面礼,来人啊,开箱子!”

一队士兵走上来将那十口箱子打开,扣着箱子底把里面的东西全倒了出来,高台上一片银光耀眼,一座银锭子堆成的山脉出现在大家眼前。

第二卷 风起陇西 第2…66章 … ~温巡抚三喜临门~

十日后,兰州,巡抚宅邸,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今天是甘肃巡抚温彦温大人三喜临门的大好日子,第一喜是正值老大人五十大寿,第二喜是第四房小妾过门,但是只有这第三喜才是真正值得温巡抚高兴的事情,那就是凉州传来的捷报。

自从独生子死后,温巡抚就没有过笑脸,今天是第一次露出笑容,一群丫鬟簇拥着他,帮他换上五蝠捧寿的蜀锦直?,戴上高高的帽子,小妾已经用一顶轿子抬进门了,温巡抚倒不急着去见,听说这姑娘容貌身材都是一流的,而且她的三个姐姐过门之后生的都是儿子,温巡抚不是个好色的人,娶小妾无非是为了传宗接代罢了,但愿新娶的这个不会让他失望。

客人们都在前厅候着了,都是甘肃官场上的人,多少年的老部下了,用不着自己招呼,让他们自便就可以了,温巡抚舒舒服服的坐在太师椅上,让丫鬟帮自己换鞋,忍不住又把茶几上的捷报拿起来看了看。

这个侄子还真是争气,大军开过去没几天就把凉州拿下了,起先温巡抚还担心会遇到抵抗,现在看这种忧虑纯属多余,凉州军再厉害,被突厥人打了几个月下来也拖垮了,自己就算捡了个大便宜。

捷报上说斩首五千,俘虏一万,赶走突厥兵二十万,三军将士无不用命,田二横总兵更是身先士卒,英勇无比,看着这些虚假无比的内容,温巡抚只是一笑了之,打仗么,没有不冒功的,只要凉州拿下了,夸大几分战果算什么,自己向朝廷汇报的奏章上写的比这还夸张呢。

河西走廊是一块宝地,朝廷早就垂涎已久了,只是处于种种考虑才没有动手,这次被自己拿下,皇上一定会龙颜大悦,好好的奖励一番,自己老了,也不图什么了,只希望能坐稳这个位子,保证温家在西北的荣华富贵就好。

“老爷,客人催了。”丫鬟在屏风外面怯生生的说,温巡抚止住思绪,呵呵一笑,站起来向前厅走去,今日他要痛饮一番,不醉不归。

甘肃官场上这些人都已经知道了收复凉州的消息,河西走廊本来就属于甘肃省,而且是甘肃地界中最富裕的一块,拿下凉州,甘肃的财政收入会比往年提高数倍,更何况还会腾出好几个肥缺来,凉州、甘州、肃州,这些地方都需要信得过的官员啊,所以这次赴宴,大家都备了厚礼,希望温巡抚在选拔官员的时候考虑一下自己。

宴会的气氛相当热烈,大家推杯换盏喝得开心,忽然门口走进一名下人,将管家叫了出去,过了一会,管家回来,疾步来到温巡抚跟前,低声道:“老爷,有事。”

温巡抚又满饮了一杯,将空杯子亮给大家看,博得一片喝彩,他这才回身道:“何事如此慌张?”

“老爷,凉州来人了,有急事。”

“哦,让他候着吧。”

“老爷,是急事,很急。”

管家话语里透着焦虑和不安,温彦心中一沉,站起来向众人赔罪道:“少陪,老夫去去就回。”脸上依然带着和煦的微笑,迈开八字步,从容的向后堂走去,边走边说:“让来人到书房去。”

来到书房坐定,不一会儿管家便带来一人,那人三步并作两步扑进书房跪倒在地哭道:“大人,不好了!”

温彦定睛一看,此人蓬头垢面,身上的衣服都看不出原色了,脚上却穿着一双官靴,他赶紧示意管家把门关上,禁止闲杂人等打扰,然后镇定自若的问道:“你是何人?有何大事?”

“大人,我是温大都督的粮秣官何康啊,大都督他……他被俘了,五万大军也垮了!”

温彦定睛一看,此人确系军中粮秣官何康,只不过原来是个大胖子,现在却成了瘦子,难怪自己认不出,他这副惨状已经能说明一半问题了,温彦只觉得一口腥甜的东西在嗓子眼里往上冒,他用力压住,颤声道:“到底怎么回事,慢慢道来。”

何康一边哭一边将当日的情形说了一遍,他是粮秣官,所以没跟温俊伟一同进凉州,大军拔营起寨开进凉州,正走在半路上,忽然遭到突厥骑兵的袭击,全身黑色的突厥重甲骑兵呼啸而至,将官军截成几段分割包围,官军不敌,四散而逃,何康比较机灵,骑马迅速向东逃窜,所幸没被俘虏,后来从凉州方向陆陆续续过来一些逃散的士兵,他们告诉何康,大军全军覆没,大都督也让人家扣了,于是何康立刻星夜赶往兰州,不早不晚正好在今天赶到。

“你有没有惊动沿途官府?”温彦问道。

“没有,卑职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不敢乱说。”

“那就好,你下去吧,好生歇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