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奉天承运-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个骑兵冲到,萝卜夹起吴三桂从地上爬了起来,那骑兵冲到,对着萝卜便一刀马劈,萝卜举刀架住,同时咬住要,用戴着钢盔的大脑袋撞了过去。

“嘶唔……”战马被大力一撞,马蹄一滑,身体一侧,那骑士便被摔了下去。萝卜抓住缰绳正欲爬上去,浑身疼痛的吴三桂被人夹小鸡一般夹在怀里,怒火攻心,咬牙扬起拳头一拳打到萝卜脸上。

萝卜面部也有护甲,但被大力一揍,面甲打在鼻子上,顿时鲜血直流,萝卜大怒,抓起吴三桂的右手,“喀嚓”一声,生生折断。

萝卜又抓起吴三桂的左手臂,吴三桂右手已断,疼得冷汗直流,见左手臂也不报,萝卜还没用力他便“啊”惨叫起来,然后才是“喀嚓”一声,手臂的骨头被折断了。

萝卜夹着吴三桂爬上战马,吴三桂坐在萝卜怀里,动弹不得。时萝卜的亲兵杀至,左右护住,吴军骑兵围住攻打。

吴军已经找到一个比砍人更有效的办法,就是射马腿,萝卜手下的铁骑纷纷从马上摔将下来,被来回冲突的骑兵踩死踩晕多人。

众军没了马,变成了步兵,身上披着百斤重的盔甲,行走困难,围成一个圈,将萝卜围在中间,亲兵等挥舞着马刀抵挡。

“嘶……”一声长啸,一匹战马冲到重步兵战阵前面,高高跃起,向圈子里飞来。明军一个亲兵反应很快,举高马刀,那马便从马刀的刀锋划过,马肚子划开一个大口子,肠子流了一地。

那马上的骑士摔在地上,感觉骨头好似断了几根,刚挣扎着爬起来,眼前突然一个铁拳由小变大,最后变成砂锅大小,“砰”那骑士被揍得倒飞了出去,眼前一亮,便失去了知觉。

吴军骑兵纷纷撞来,萝卜那个防御圈很快就被撞破,那些亲兵被撞得在地上乱滚,马蹄踏在上面“哐当”直响。

正在这时,嘈杂的环境中大批败军向南边涌来,围攻萝卜的骑兵被乱军冲得乱成一团。

原来不知怎么吴三桂的擒拿的消息走漏到了前方,前方的战斗本来就如送死一般,吴军无法冲破重骑兵战线,上去就是送死,军心动摇,突然听说吴三桂都被捉了,再也顾不得许多,纷纷向后逃奔。

吴三桂中军被前面退下来的乱军冲得阵营大乱,被挟裹着向南流窜,正遇到抵挡西虎营火枪步军的吴军,又将那股战斗力量冲乱,西虎营步军压将上来,一通排射,吴军死伤惨重。

这个时候轻型的弗朗机火炮也送达了战场,这种炮重量小,又有轮子,以马力作动力,移动速度快,在轻兵追到吴三桂后不久,就赶到了战场。

“上霹雳弹!”

一排排火炮架起,“当当……”装填好的内管推进了外管。“轰轰”巨响之后,每法炮里都有百十颗小铁丸呼啸而出,如机关枪一般洒向向这边涌来的吴三桂败军。

那些军士身上几乎被打成马蜂窝,弹丸穿过身上,如打摆子一般乱抖。

又有轮射无情地杀戮,吴军的眼睛充满了恐惧,前方见到惨状的军士调头就向后跑,后面(北部)的败军被重骑兵追杀,也是拼命地向南跑,两厢乱跑,被挤成一团,如都市中心街道上正遇国庆之类的假日那样拥挤,一旦混乱,情况不堪设想。踩死挤死不计其数。

“投降啊,投降啊……”面对明军铁骑的吴军高呼,但转瞬铁骑便冲入人群,提刀拼命乱劈,吴军败兵丢盔弃甲,很多连武器都丢了,就如待杀的羔羊。

从上午一直杀到太阳西沉,平原上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尸体,雪地早已变了颜色。血水和冰雪混在一起,马蹄人脚践踏,搅和在一起,成了黑红的稀泥状。

吴三桂已经被绑在了马车上,见着眼前悲惨的一幕,他的关宁铁骑……曾经号称天下无敌,转眼之间变成了地上躺着的尸体。

“苍天哪……”吴三桂眼泪纵横。

赵谦这才从后边迟迟地赶到了现场,见着满地的尸体,神色凝重,问道:“吴三桂呢?”

“在罗将军营里。”

赵谦骑马赶到萝卜营中,见到吴三桂,脸色苍白,眼睛里已经流出了血水,可以想象他的悲伤。

本想说节哀顺变之类的话,但赵谦实在说不出口,地上躺着几万尸体,也不知怎么节哀顺变。

赵谦想着吴三桂投靠满清其实很大的原因是被逼的,他自然不是想做汉奸,见到他呆若木鸡悲痛极点的样子,赵谦也有些恻然。

吴三桂本来是明朝的大将,辽东总兵,但明朝首都被攻破时,整支关宁军被困在山海关,两厢夹住,补给也困难,总得投奔一方才能存活。换了任何人,多半也想着投降,就看投降满清还是李自成。

李自成的手下抢了他的老婆,逼死了他的旧主崇祯,还有就是,李自成一帮人是农民,吴三桂是地主,于是吴三桂选择了满清,投奔满清后,满清占了京师,北方大局已定,吴三桂只好跟着他们混了。

赵谦叹了一口气,说道:“天气冷,放他下来,好生调养。”

有军官不爽道:“大人何必对这样的汉奸这般好?他手上可是沾满咱们汉人的血。”

赵谦指着满地的尸体:“死了,什么罪都清算了。吴三桂也会给他个了断。”

第六折 何日携手入京师

段四五 铁骑不过万

(新书正在加工中,还是穿越历史的,下一本,无论在人物性格,故事构造,还是趣味性上,都有所突破。功力总是需要修炼,只会越来越好,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西风呀。)

天地上光线仍暗,东边的天幕上泛白,太阳正在孕育着破土而出。军营里号角呜咽,那些值晚班的军士从塔楼上走下来,下面一列军士刚起床,准备换上去了。

赵谦从帐篷里走出来,千代拿着毛皮大衣批在他的身上。

张岱也从另外的帐篷里穿好衣服走了出来,看了一眼千代,她是个女人,在这军营中不由得引起人注意,好在她身穿戎装,腰挎长刀,很明显是赵谦的侍卫。

“扼守开封府一线,大军利用车阵组成密集展现向西压制,与满清决战。”赵谦见到张岱说道。

时清军退到了郑州周围的地方,明代的郑州和现在的郑州有点偏差,但不大,在开封府西边。开封府已被明军攻破,明军主力正布置在开封府西面一线,与清军相对。

开封府北面就是卫辉府,卫辉府再北是彰德府,京师在二府东北方向。时开封府已在明军之手,轻重骑兵可以从开封府北进,从结冰的黄河上直接进击袭扰卫辉府,卫辉府是清军重要的补给线,因为开封的陷落,补给线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所以现在的局势对明朝十分有利。

明朝后勤粮道是从南直隶到宿州运河,这一段基本没有什么危险。因为宿州北部水域大量结冰,无法通行船只,从宿州到开封,路经归德府到开封,这一线有明军驻守,北部各镇也有预警,也算比较安全。宿州到开封补给线的北边,是徐州、山东等地,这一带没有满清重兵,李定国又在山东,满清无法调集兵马袭扰粮道。

赵谦和张岱商量着怎么击败满清,这个时候,一队骑兵从平原上向军营奔来过来,看衣甲是明朝官兵。

赵谦等都看向那队骑兵,当头的将领走进军营,单膝跪倒:“禀报大人,邹大人急报。”

赵谦接过军报,打开一看完,回头递给张岱道:“李自成向北边去了。”

“赵逸臣呢?”赵谦问道。

这时赵逸臣才从帐篷里走出来,面有病色,赵谦问道:“逸臣兄怎么了?”

“天气太冷,偶然风寒,不打紧,昨晚郎中已经给开了药,喝了两碗,已经好多了。”

“逸臣要好生将息身体。”赵谦把军报递了过去,“你先看看。”

赵逸臣看完,说道:“李自成以前就想渔翁得利,现在彰德府安阳林县驻守了满清大军,他没有机会,这会儿想趁虚夺了京师,也算是渔翁得利吧。”

张岱拱手道:“逸臣兄一眼看破玄机,当真了得。”

赵逸臣笑道:“李自成北去,只有这个目的。他打不破防备他的彰德府清军,正好到北边去。这下可好,咱们在这里血战,他去占地盘了。”

赵谦看着东边越来越亮的天空,说道:“清军现在粮道在我们的攻击范围之内,李自成又打他后方去了,我看清军没有多少再想与我们决战的想法了。”

张岱点点头:“清军八旗多是骑兵,要跑的话,咱们的车兵也追不上,这仗好像没法再打了。”

赵逸臣回顾四周,侍卫见赵谦等几个大员在那里说话,都自觉地将周围五十步范围戒严,没有外人靠近。赵逸臣这才低声道:“仗还有得打,既然咱们猜到清军要走,何不在沿途设伏?”

赵谦恍然大悟,踱了几步,说道:“满清如果要撤军,多半有所防备。”

赵逸臣胸有成竹道:“满清要走,肯定是从卫辉府退走,新乡!这个地方是必经之路,无论有没有伏兵,满清都得打这里过。”

赵谦忙命令斥候营派出斥候打探新乡近左的地形。

新乡地处河南省北部卫辉府境内,南临黄河,与郑州、古都开封隔河相望;北依太行,与鹤壁、安阳毗邻,乃南北交通要道,大军必经之地。

早有斥候化妆为平民,将新乡地形报了上来,赵谦和赵逸臣张岱等人熬了一个通宵,筛选出了设伏之地,乃是官道旁边的山脉,原计划只要让士兵外面穿一层白布衣服,便能隐藏在山坡雪地上不易被发现。

开封西面的明军主力调回了大部,剩下的人用战车排开,虚做声势。有将领不解,进谏道:“没有纵深,恐易被击破。”

赵谦不予采纳。因为他根本没想在那地方和清军决战。

此时明朝主力,包括西虎营水师陆战队全部已经在夜晚行军,秘密调入了卫辉府。新乡离开封很近,一个夜晚便到了设伏地点,赵谦看着这地方,十分满意。

当下有一条结冰的小河,已经冻硬,可行车马。时大雪下了几天,路面河面上都堆了厚厚的一层积雪。赵谦命人在冰中凿洞,卖了许多火药桶,只待清军一到便将河炸开,清军前无去路,再从侧翼伏击掩杀,可破清军也。

全军藏于山后,身着白衣,在积雪中,根本看不清楚有人。

准备妥当,天已大亮。这时有军士爬上山来禀报道:“清军猛攻开封。”

赵逸臣马上说道:“清军必欲撤退,攻击开封府,乃是想迷惑我们。”

赵谦点点头:“清军如欲与我等决战,必先攻取开封,解除卫辉府粮道的威胁,方是上策。故攻开封,是想让我们觉得他们是要决战。”

“万一开封真被攻破……”赵逸臣有些忧虑。

要是开封府真被攻破,那么明军主力无粮无帐篷,这大冷天的蹲在这里,被人断了后路,情况可是不妙。就算打得过能突围出去,人总是要吃饭,要保暖吧?

赵谦神色凝重道:“在开封主持大局的是邹维涟,我相信邹维涟不会让我失望。”

开封府下边,清军已经围住攻打了半日,天色渐渐变暗,冬日的日长短。清军暂时退兵。

邹维涟一边下令修缮城墙,一边叫人在墙上泼水,明日一早便能结成冰块,让城墙又冻又滑。

幕僚道:“明天清军要是运来红夷大炮,咱们这墙上修了也无用。”

邹维涟道:“修好墙垛,明日可以抵挡一阵弓箭,总比没有强。”

次日清晨,清军在城下布阵,过来运来了红夷大炮,在一里之外便向着城池猛轰,刚刚修好的墙垛顷刻间就土崩瓦解,城墙上站着的军士成了弓箭的活靶子,死伤惨重。

“大人,照这样下去,咱们都得死完了。”

邹维涟拿着望远镜,站在城门上的城楼上,看着清军的炮击和骑射,说道:“打到最后一个人,都要给我守住!”

“大人……”

邹维涟见攻城的满汉全军最多二三万人,显然正如赵谦所说,主力都不在这里。但邹维涟手下能战的军队一部分在西边的车阵中虚张声势,一部分已经被赵谦带走了,城中也就一两万兵马,且是步军,只好守城。

“集合兵马,随我出城迎战!”邹维涟握紧剑柄喊道。

“大……大人……咱们都是步军,如何与铁骑对阵?”手下的将领顿时面无血色。

“步军不是人吗?”邹维涟瞪圆了双目,“与其在这里挨打,不如冲出去,把那一排红夷大炮给炸了!”

“得令!”

一炷香功夫之后,开封城的城门大开,连清军都大吃了一惊,以为明军要投降了。

不料这个时候,城中的号角突然呜咽鸣起。

邹维涟抽出长剑,大喊道:“给我杀!”

一支骑兵在中间,向前冲去,步军跟在后面靠着双腿跟着冲了上去。

“刷刷……”空中布满了箭羽,像雨点一般对着明军倾斜而下。中箭者不计其数,人马走过之后,地上躺满了尸体,大地上密密麻麻地插着箭,犹如长满了荆棘。

几轮覆盖箭雨,明军伤亡甚众,清军骑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