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奉天承运-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怎么样,当时的情景确实和冤案一点相似之处都没有,没有人喊冤,只有万人拍手称快。

赵谦看着人山人海的场景,也忍不住和韩佐信一起仔细观看。地点是西市,就是京师西边那个菜市场。

凌迟处死,杀千刀。负责行刑的刀手姓张,头扎红头巾,也许是为了辟邪,祖传手艺,工具是牛角刀,也是特制的。袁崇焕的肌肉被鱼网勒紧,让一块块肉从网眼里鼓出来,然后等待一刀刀割掉。

袁崇焕面不改色,接受磔刑。顺便说一句,明朝很多当官的实际上不是很怕死,起码表现出来不怕死。海瑞就被人说成“以死博直名”。进士出生的文官,比杀人不眨眼的将军胆子还大。

刽子手从他身上割下一块肉,围观的百姓立即出钱买下,不多久,身上的肉全部割完,竟然开膛破肚,取出里面的肠胃,百姓一哄而上,抢夺一空。得到一块肉的人,喝着烧酒,把肉生吞下肚。面颊上沾满了血迹,还在唾骂不已。有的人拾得骨头,用刀斧斩碎。因为这个缘故,袁崇焕的尸体可以说是“骨肉俱尽”。只剩下一个首级,还得传往长城沿线的九个重镇,警告那些将领,引以为戒。

这个场面热烈而诡异,按理说,袁崇焕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为大明社稷流血流汗,就算死于党争,平民百姓没道理这么兴奋。实际上一切都和利益与当时舆论向导有关系。很多人全家被人抢了个干干净净,妻子儿女都被糟蹋了,恰好这时有人说是袁崇焕的罪魁祸首,说得头头是道,且袁崇焕确实有那个嫌疑,于是,不恨他,恨谁呢?

有人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是眼睛看到的东西不一定全是真的,很受舆论的影响,就像有人说的:一个人说你不信,一百个人说,不信也得信了。现代的舆论掌握在媒体手里,媒体又掌握在党和人民手里,而大明时期的舆论,掌握在文官集团手里。

严嵩的名字写在了奸臣传里面,大家都说他是奸臣,原因是他得罪了“清流”,比如整死了夏言。实际上这个大贪官的家产还没有说他是贪官的徐阶多。

韩佐信看着这副情景,叹了一声气,有点“众人皆醉我独醒”感觉。

赵谦看了一眼韩佐信,说道:“佐信何故叹气呢?”

韩佐信恐“祸从口出”,摇头未语。待二人回到家中时,韩佐信才说:“佐信是因惋惜袁崇焕而叹气。”

赵谦若有所思道:“培养一个人才,而且是大才确实不容易,袁崇焕死了,损失的是大明国力。”

进士出生的书生袁崇焕,仗剑辽东,在小小的宁远城抵挡住了八旗军攻无不克的脚步,是谋略,也是实践中领悟出的经验与方法。

赵谦道:“袁崇焕留下了两条最有用的东西,他死了,但是留下的东西我们应该记住,兴许能派上用场。”

韩佐信道:“大人好言兵。”

赵谦与韩佐信对视一眼,“还是佐信解我也。袁崇焕总结出的两个辽东方略,很有价值。一是坚城用利炮,对付东夷八旗非常有效。与之相较,我军野战斗狠是弱项,但是东夷军械缺乏,攻城战却是弱项,所以坚城利炮是很有价值的战法。第二是,辽人受辽土……佐信以为若何?”

“大人悟性高远,所言极是。佐信另有一言,袁崇焕一死,朝中局势将有大变,大人可得早作准备。”

赵谦低头沉思许久,说道:“我已有打算,佐信届时方知。”

他想到了温体仁,还有他的女儿,火候已经差不多了,该到动手的时候了。赵谦眼中有隐忧,毕竟这种下三滥的手段不一定能凑效,但是目前朝中这种局,几乎无解,只能不择手段,什么也要试试。

庙堂之上,真正严重的布局,难破的谋略,不是阴谋,恰恰是阳谋。阳谋就是要干什么,都让你知道得一清二楚,明着来,但是很多时候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形势变化,毫无办法。

周延儒这次大洗牌的布局,就是阳谋,他要借机铲除异己,消除隐患势力杨嗣昌党人,满朝都知道,但是你有什么办法呢?

桃花满树,又是一年春天了,赵谦看着那怒放的花树,又低头仔细观察了一番,没有一片落花,不由得感叹:这种时候实在太难得,太完美了。花蕾已经完全绽放,全力展示,却没有开得太老,所以没有落花。

落花的时候,虽然凄美,但是太晚了。

第三折 琼台高阙

段二八 三月寒春兰

“三月玉街寒春兰,锦雨丝丝不肯干。飘得卖花声到了,一种清香胜麝檀。”赵谦坐在春兰楼(妓院)楼上的一间房间里,看着窗外的细雨喃喃念道,三月,春天又到了。

这时楼下的大堂中,传出一片哄闹,杂乱的声音中,许多人高喊:“陈圆圆,圆圆……”情绪激动,不下于当代青春偶像开演唱会。

从楼上的包间看下去,台上站的人正是长安罗财主的女儿罗琦,如今取了个名字叫陈圆圆,经过商家包装,俨然已成为京师当红头牌,引得无数同道中人的追捧。

陈圆圆手抱琵琶,十分轻柔地在一张精巧的椅子上坐了,丝毫不理楼上楼下人的情绪,自顾自地唱了几首曲子,其中有首竟是赵谦所抄袭之《送别》,原著弘一大师。

众人的情绪随着陈圆圆曲子唱完,达到了高潮,因为此时是每日的特别节目。陈圆圆今晚属于谁,用银子说话。

“十两!”一个头戴青头巾的年轻人率先出了价。

“二十两!”

犹如拍卖会,陈圆圆面无表情,等待着结果,老鸨在后面招了招手,陈圆圆回头看了老鸨一眼,老鸨低声喊道:“别哭丧着脸啊!”

陈圆圆瞪了她一眼,依旧没有笑一个,眉宇间带着忧愁,好像对目前的生活不是很满意。下面的姐妹见罢陈圆圆的样子,心里面老大的不爽,她们又是羡慕又是妒嫉穿金戴银的陈圆圆,而且老鸨也得让着头牌几分,在青楼能混到这个份,那是福分。而陈圆圆那副不高兴的样子,自然让别的姐妹十分看不惯。

赵谦沉默许久,旁边的王福见他不说话,也静静坐在旁边,王福最大的优点就是从来不会多嘴。赵谦看了一眼王福,说道:“你知道什么样的青楼姑娘最让男人喜欢?”

王福不好意思道:“东家见谅,老奴不通此道。”

“就是不像青楼姑娘的青楼姑娘。”

“东家此语真是一针见血。”

赵谦摇摇头,看着楼下的“拍卖”场景,已经抬到了一百两了。一百两买一晚上销魂,已经是天价了,按米价折算,相当于人民币八万左右。在大明,普通百姓家,一年的开销也就几两银子。

出一百两的人是个精装的汉子,虽附庸风雅一般穿着布袍,却像一个武夫。此人叫王伦,温体仁府上的侍卫头领,他满脸怒火,高喊一声“一百两”,喊完之后额头上泌出了细汗。一怒之下他冲动了,要是没有出更高价的人,王伦真不知道如何收场。王伦并没有一百两银子。

赵谦拿起军用的单筒望远镜,很仔细地观察着王伦脸上的表情,放下望远镜,对王福说:“男人的头脑,总是被欲望左右。此事万无一失。”

“东家,老奴这就去办。”

楼下听见有人竟出到了一百两,一片唏嘘,纷纷感叹“一百两呀”!王伦听得周围再没有出价,背心里吓出了一片冷汗。京师什么地儿,可不是一个温府侍卫头领就能撒野的,这春兰楼的幕后老板,其实是元辅身边的人,温体仁在元辅面前也得装孙子,别说温体仁府里的一个侍卫头。

王伦心中非常后悔一时的冲动,丢脸事小,恐怕这事儿也没那么容易就能过去的。他转身混进人群欲走,这时台上的人高喊道:“一百两,那位公子出价一百两,没有更高的了么?”同时几个打手跟在老鸨后面,挡住了王伦的去路:“这位公子,恭喜了。”

王伦腿上打颤,一阵发软,当时就差点跪了下去,出了这事儿,自己在温府的差事也不用干了,一家老小就得喝西北风去,况且这春兰楼还得让自己长点记性,那也不是闹着玩的。

老鸨看罢王伦的神色,心下了然,脸上的笑容在瞬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冷冷“哼”了一声,说道:“你以为咱春兰楼是好玩儿的地儿么?”

“不,不……”

这时王福出现了,摸出几锭大银子,一声不吭地放进老鸨的手里,老鸨怔了一怔,上下打量了一番王福,犹豫道:“这位爷,您的意思是……”

王福笑了笑:“银子您先拿着,这位小哥,能否移步到楼上一叙?”

王伦见有人解困,大喜,“晚辈和老先生是旧识?”

“小哥一会便知。”

“老先生请。”

王福带王伦上楼,赵谦避到屏风后面的暗室内,撩开卷帘一角,又看了一眼王伦,想起罗琦,也就是陈圆圆,心里有些发堵,她沦落到这里,也有自己袖手旁观的责任。不过,那时赵谦是有心无力,就算出手,真能救得了罗琦一家?

“小哥叫王伦,是么?”

王伦瞧了半天王福,一点印象都没有,“老先生是如何认识王某的?”

王福摇摇头道:“这个你不用知道,有人想让你帮个小忙。”王福摸出几锭银子,“很简单的一件事,只要你答应,这个是一半的酬金。至于刚才的小忙,也不必再提。”

“不知那位东家,要王某作甚?”王伦看了桌子上那几锭大银子,足有百两之多,而且王福提及刚才相助之事,很明显,要是王伦不答应,刚才的事,也不是就算了的。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王伦有些紧张起来。

“是这样的,听说你家二小姐出门,常常是由你的人护卫?”

王伦紧张道:“这……但是要打我家小姐的主意,就是借王某几个胆子,我也是不敢的,温大人不得拔了我的皮?这个……”

“少安毋躁,容我把话说完。”王福道,“我刚才也说了,要你做的事很简单。那个人并不是欲对你家小姐不利,也不是要让你做什么,只是相逢无缘,想你帮个小忙,二小姐出门的时候,烦请通报一声。”

“这个……”王伦犹豫起来,事关温府二小姐,他有些忐忑,作为侍卫,忠诚是非常重要的。

“这件事不会有其他人知道。”

王伦闷闷端起桌子上的茶,猛灌了一口。屏风后面的赵谦见罢嘴角露出了笑意,这样粗心大意的人,比起专业的孟凡,实在是一个在地下,一个在天上。

“我也不欲强迫你,如果不愿意,请勿泄漏半句,否则……”王福站起身,正欲出门,突然王伦道:“就只是通报一声?”

王福笑道:“正是。”

赵谦听罢,站起身离开了。

第三折 琼台高阙

段二九 朦胧教堂中

“恻恻清寒剪剪风,杏花飘雪小桃红。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细雨中……”赵谦看着灰蒙蒙的天空,喃喃低吟了一句。他正站在一个亭子里面,亭子旁边站着两个带刀铁甲侍卫。

从亭子向南看去,可以看见那座屋顶尖尖的教堂。

过了一会,孟凡从小树林走了出来,拱手道:“大人,一切安排妥当。”

赵谦闭上眼睛在头脑中想像了一下整个过程,并未发现任何漏洞,对孟凡道:“按计划行动,记住,王伦一定不能活着!”

“属下明白。”

赵谦走出亭子,上了轿子,两个侍卫骑马相随,四个轿夫抬着他向教堂走去。

教堂里传来阵阵琴声。今天按照西方的历法,是星期天,也就是礼拜日,现在的琴声正是序乐,也叫司琴。赵谦下轿进入教堂,两个侍卫离开了教堂。

安德斯看见赵谦,微笑着走了过来,“欢迎赵大人参加我们的礼拜。”

赵谦回顾了一下四周的空椅子,笑道:“看来神父并没有发展多少信徒啊。”

“主的圣光照耀到大明,是我做的不好……马上开始礼拜了,赵大人请坐。”

“好,我知道今天是礼拜日,专程赶来参加的。”

正在这时,门口站了一排侍卫,温琴轩走下了轿,只见她穿着浅绿色的儒裙,身上没有戴过多的饰物,只在腰上挂着一块玉佩,一张瓜子脸保养得和白玉似的。

温琴轩走进教堂,看见赵谦,张开小嘴惊讶道:“是你……”

安德斯道:“喔,原来你们认识,温小姐,欢迎你参加礼拜。我得进去准备了,你和赵大人既然认识,我失陪。”

“安德斯先生不必客气。”温琴轩随即大方优雅地对赵谦作了个万福,“见过赵大人。”

赵谦笑道:“没想到二小姐也信基督啊。”

温琴轩有意无意地打量了一番赵谦,这个人写的信,她没有少读,如今第二次见面,她倒有种遇到熟人一般的感觉。

温琴轩小声道:“我其实不信这个,不过他们的礼拜挺有意思的,而且男女老少都能看,在家闷着也闷着,才常常过来走走。赵大人信基督么?”

赵谦摇摇头:“和二小姐一样,我也不信,不过我来这里并不是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