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福临没有说话,济尔哈朗便拿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因朕年幼,特加封为叔父摄政王。赐册宝。并赐嵌十三颗珠顶黑狐帽一、黑狐裘一、金一万两、银十万两、缎一万疋、鞍马十、马九十、骆驼十、加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共为辅政大臣,同赐,钦此。”
随后,多尔衮便指着大殿正中间那鹿角宝座对福临说道:“皇上,登基吧。”(未完待续。)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
第三百五十六章
笃恭殿的门槛都已经到了福临的腰,除非爬,否则福临连进门都进不去,但是要一个皇帝登基的时候就爬上大殿那也太不像话了,于是接下来,就出现了大清朝有史以来最为滑稽的一幕,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两个辅政大臣一左一右,抓着福临的手直接将他给提了起来,越过门槛的时候才放下。
里面有些昏暗,非常安静,只能够听见走路的时候的脚步声,福临显得有些害怕,紧紧地抓着多尔衮和济尔哈朗的手,而且还有些微微颤抖。多尔衮安慰说道:“不要害怕,马上就好了。”
走过了宽敞的笃恭殿,来到了尽头的鹿角宝座,福临一个人爬上去做好,看着其他的所有的人都比自己要矮那么多,顿时就笑了起来,一点儿也不见了害怕的模样。
“皇上,你给说几句呀。”福临坐在宝座上面看着下面笑,下面的人自然是不敢抬起头来看他的,而且福临不开口谁也不敢说话,现场又开始安静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多尔衮在福临的耳朵边小声说道。
福临哪里知道要说什么,便看着多尔衮。多尔衮耐心地说道:“皇上就说一些吉祥话,保佑我大清的。”
福临还是看着他不说话,多尔衮便说道:“那本王来念一句你跟着大声地念一句。”
福临微微点头,然后多尔衮便开始念起来:“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天日。五彩云车驾六龙。巩金瓯。承天帱。民物鉄凫藻,喜同胞,清时兴遭,真熙嗥,帝国苍穹保……”
福临跟着他把东西念完了,下面的人纷纷跪倒在地上,高呼万岁。已经经历过这个场景的福临已经有了一些免疫力,也不显得惊慌了。他按照孝庄文皇后教给他的礼仪站起来,双手抬起与身体垂直,手掌向上,目光坚定看着前方,说道:“众爱卿平身。”
“谢皇上。”又是一声齐呼,然后大家才纷纷站立起来。
等福临坐下来,多尔衮说道:“皇上年纪尚小,从今日起,至皇上亲政之日止,朝政大事由本王与和硕亲王以及两位皇后共同主持。以下,改明年为顺治元年。金银钱粮,一并改之。”
所谓顺治,是顺从而大治的意思。指社会秩序井然而安定。《礼记。聘义》里有“用之於战胜则无敌,用之於礼义则顺治。外无敌,内顺治,此之谓盛德。”这样的话。 汉朝贾谊 在《新书。数宁》里说:“大数既得,则天下顺治。” 明朝张居正 《贺元旦表五》有说:“外威严,内顺治,神武丕扬。”
之所以取这个年号,寓意就在于,如今张雷大军压境,满清上下束手无策,希望新皇登基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局,更暗示大清一统天下是大势所趋,顺从天意。
宣布了年号之后,摄政王多尔衮便将一个紫檀木盒子拿出来让顺治捧着,说道:“皇上,这是玉玺,要好好保管。”
顺治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块比他的两个拳头加起来还大的玉玺,整块玉玺用白玉制作而成,盘龙纽,印面刻有“大清受命之宝”六个字,采用满汉双文篆书样,左满文,右汉文。这是昭告天下天子登基用玺。
把这玉玺拿在手里面把玩了一番,顺治将它原样放回去。就在这个时候,多尔衮又拿出来一方印玺,这方印玺采用青玉制作而成,交龙纽,写有“制诰之宝”的字样,这是用来给臣子下诏书谕旨用的。
“皇上,这是皇帝奉天之宝,以章奉若。”
“皇上,这是天子之宝,祭祀百神之用。”
“皇上,这是皇帝亲亲之宝,以展宗盟之用。”
……
摆在顺治面前的,总共有二十四方印玺,后再加上清高宗乾隆帝在登基60年后传帝位于嘉庆帝,自居太上皇公文谕令行“太上皇帝之宝”。后历史称为“清二十五宝”。
这个叫做“受玺礼”,完成了之后,接下来就是对于顺治皇帝来说十分无聊的大臣贺词,那冗长而生涩的话语听得他直打瞌睡,但是孝庄太后已经教导过了,这个时候一定要正襟危坐,以显示帝王尊严。
过了好长的时间,整个登基仪式才算是完成,这个时候的太阳已经到了头顶,大半天的时间都过去了,早上起来的时间又够早,呆着这么长的时间已经到了福临的极限了,仪式一完成,他马上就往后面跑去,奶妈和孝庄皇太后都追过来,然后带他去吃东西,好生伺候着。
正所谓少年不知愁滋味,当皇帝这件事情对于爱新觉罗。福临来说,只是在登基仪式的时候显得痛苦,随后便是一如既往的快乐了,到哪里都有一大批人小心翼翼地伺候着,想吃喝玩乐完全不用自己操心。
但是作为摄政王的多尔衮,那该犯愁的事情就多了去了,首当其冲的就是决定大清朝国运的大事情,那就是与张雷之间的战争,这是他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其次就是皇太极的葬礼,对于一个极其注重等级礼仪的民族,这件事情绝对马虎不得。其他的事情和这两件事情比起来,似乎都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就在顺治登基的当天晚上,多尔衮就将济尔哈朗请到了自己的府邸。
夜幕降临,整个盛京都沉浸在一股奇妙的氛围里面,一边是为皇太极的驾崩而悲伤,一边是为新皇登基大赦天下而欢喜,而奔走相告。这些民众还不知道,张雷的军队距离他们已经不足百里。
一辆马车来到了多尔衮的府邸,在门口的时候停了下来,济尔哈朗下了马车,马上就有一个人迎接了上来,那是多尔衮的管家:“亲王大人来了,摄政王已经在书房等候多时了,还请亲王大人跟着小的来。”
多尔衮的书房在后面的一个小湖边,是一栋独立的精致的二层阁楼,此时此刻,它灯火通明好似一座巨大的宫灯。
在阁楼前面几丈远的地方那管家就停下了自己的脚步,说道:“摄政王有规定,说是除非他请来的客人,否则其他的任何人都不能够进去的,包括我也是一样,所以我就只能送到这里了,亲王大人自己一个人上去吧。”
“多谢。”济尔哈朗抱拳说道,然后就往书房走去,刚刚推开门,里面多尔衮的声音就传了过来:“是和硕亲王吧,本王已经等候多时了。今日是有要事相商,所以特地将和硕亲王你请了过来,希望不会耽误了和硕亲王的正事才好。”
济尔哈朗说道:“怎么会呢,不知道摄政王邀本王过来,是准备商量何事?”
“还能是什么,当然是我们的敌人的事情,现在那个张雷已经带了人打到距离盛京不到一百里的地方,你倒是说说看,咱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多尔衮请济尔哈朗坐了,然后开口说道。
济尔哈朗恍然大悟,想来也就只有这一件事情能够让多尔衮发愁了,他问道:“我记得立当今皇上为储君的时候,摄政王你亲自率领大军与把张雷交战。”
“没错,当时本王将他们往外面推了几百里,但是突然之间接到皇兄驾崩的消息,本王不得不带着人回来,这段时间里面,那张雷又已经打了回来了。这来来回回的我们的兵力消耗很大。”多尔衮说道。
“那摄政王大人准备怎么做呢?”济尔哈朗问道。
多尔衮说:“如今咱们已经是自顾不暇,应该要集中自己所有的力量来抵御张雷的进攻,将那锦州宁远等地的大军都抽调回来。反正咱们南下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就让他们这几个城池再苟延残喘几日也无妨。”
“嗯,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多线作战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是很不利的,咱们不妨让那些士兵回来,增加我们的兵力,只要将这张雷给打败了,他明朝就再也没有一个人能够阻挡得住我们了。”济尔哈朗说道。
“本王也是这个意思,所以就叫了你过来,商量看看你还有没有其他的看法。”多尔衮说。
济尔哈朗笑着说道:“没有,本王就觉得摄政王的办法很好,想得很是周到,不如就按照摄政王的办法来做,等到咱们的兵力一增加,那张雷肯定不会是我们的对手,将他打败了,整个天下就是我们的了。”
“那好吧,时间不早了,本王就不留和硕亲王了。”多尔衮叹了口气说道。
济尔哈朗抱拳说道:“那我就告辞了。”
……
盛京北边一百里,张雷看着地上的牧草从青转黄,他在草原上面又经历过了一个轮回,但是他还是在这里,还是距离盛京一百里,这几个月以来双方似乎展开了拉锯,一个人前进就总有一个人后退。
不过张雷比较欣慰的是,经过自己刻意的安排,李自成的人数已经越来越少了,他已经没有办法阻止队伍对大明朝造成威胁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七章 息止干戈
这一日,张雷他们刚刚和清军打了一场,将清军杀死了几万人,趁着这个机会,张雷他们的大军往前面推进了五十里,这个距离已经距离盛京近得不能够再近了,多尔衮马上下令盛京戒严,百姓们这个时候才知道,他们已经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于是大家都惊恐起来,盛京已经经营了这么长的时间,一直以来都是他们大清帝国的版图向外面扩张,什么时候曾经有过这样憋屈的时刻?居然被人们给打到家里面来了,这实在是岂有此理。
多尔衮将攻打宁远和锦州的人马全部都调了回来,直接就往张雷所在的地方而去,再加上一直就在驻守的一支军队,三支军队分为三路朝张雷所在的地方进军。
锦州宁远两地的的守将发觉这些清军突然之间都退败了,顿时感觉到十分惊讶,虽然曾经张雷派军将两地的人马打退,给了两座城池稍微缓冲的时间,但是没过多久清军再一次卷土重来。
一打听之下,大家才明白,原来是张雷率领的大军已经来到了盛京的附近,顿时感觉到万分鼓舞。不仅如此,他们在经过了商量之后,竟然还出兵开始追赶清军,这是包括张雷和多尔衮在内所有的人都始料未及的。
正所谓墙倒众人推,破鼓任人捶,估计说的就是这样一种情况了,多尔衮想自己率领三路兵马来围攻张雷,想要将他打退,但是事实上却是。盛京即将接受来自三个不同的方向的明军的进攻。
张雷听说了这个变故。顿时感觉到很兴奋。他似乎能够料想到三路大军直接将盛京给打爆的情况,于是毫不迟疑地下令进军。
多尔衮没有办法,只能够将所有的兵力都分布于盛京周围,形成了一个牢固的包围圈,他知道自己似乎是做了一个很荒唐的决定,不应该将撤离锦州和宁远的军队,而应该从其他的地方调集军队来。但是现在说这些都已经迟了。不过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又有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多尔衮马上就以顺治皇帝福临的口吻写了一封诏书,下令各地骑兵进京勤王。
张雷很明白地认清楚了形式,并没有对盛京进行强行攻打,而是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政策,里面的人出不来,外面的人也进不去。
消息传到北京,整个朝野顿时就沸腾了起来,特别是崇祯,他自从登基以来就一直生活在满清的阴影之中,随时关注着满清的动向。防止他们往京城打过来,甚至都睡不安稳。但是今天,他终于扬眉吐气了,他终于不用害怕满清鞑子了。
这一天上早朝,他开口便说道:“诸位爱卿,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现如今张爱卿不仅仅将满清鞑子从锦州和宁远给赶了回去,更是将清军的老巢也围了起来,这真的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这也证明了满清鞑子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只要我们同心协力,一定可以重新给大明朝带来和平,之前张爱卿曾经有一封奏章写给朕,上面只有一句话,文臣不爱财,武将不惜死,天下太平。你们倒是来说说看,他这样说是什么意思呢?他想表达什么?”
明朝是一个由文官集团高度控制的、政治和经济渐次脱节的王朝,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发展,但是就中国人的性格来说,有钱了第一件事情想到的不是流通,而是存起来,就算是几百年后的今天还是一样,钱只有花的时候才是钱,如果把它放在家里面,那就什么都不是。这个行为阻碍了货币的流通,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文官专政,这些靠着之乎者也脱贫致富的人四肢不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