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顺治十四年-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旭日含糊的答应一声,他再看看沈父,忽然想起昨天在茶楼时,看到人群里似乎有两个有点熟悉的面孔。现在想想,却不是他眼花,一个正是眼前沈芸的父亲,一个呢,好像是那位姓于地老人家。

沈父等两个孩子说了会儿话,看看左右,轻声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小兄弟,当天承你盛情,咱们吃了你一顿饭,今儿正巧撞上,这样吧,就由我们做个东道,请你吃顿饭,如何?”

陈旭日正想托词推掉,沈芸先拉拉他地袖子道:“自那天一别,于爷爷念叨了你好几回。我正发愁他这两天心情不好……赶巧撞上你,哪,呆会儿你可得陪他老人家好好说会儿话。”

她歪头笑的模样很是俏皮,有种女孩子身上很少见地爽朗大气,陈旭日不知不觉就点了头。随即便后悔不迭,可是沈芸已经笑开颜,头前领路了。

沈芸一边走,一边偏头与他说话。沈父落后两步,与冯庆跟在两人身后。

沈父闲聊似的向冯庆打听陈旭日地家庭情况,冯庆向来以这位少爷自豪,快言快语道:“我们家老爷在太医院供职,说起我家少爷呀,他可聪明了……”

陈旭日来不及阻止,眼角余光扫见沈父闻言后若有所思的表情,心里暗暗叫苦。

记得当初他们话里话外,对朝廷满是怨怼,连带着对救了四皇子的“他”也喊打喊杀的。

沈芸领的路越走越偏,专拾一些小胡同钻来钻去,陈旭日站住脚,“很远吗?我看这样吧,我知道有一家酒庄的菜做的不错,今儿这顿饭就由我来请好了。”

沈芸回头笑道:“不好意思,我们住的有点偏,是于爷爷一位朋友的老宅子。”

沈父上前一步,攥住陈旭日的胳膊道:“不远了,再往前走走就到了。”

陈旭日极力忍住不把懊恼的表情露到面上。

失算,明知道这些人来历可疑,对“陈旭日”似乎不太友好,刚刚真不该胡乱答应吃什么饭。

他定定神。不论这些人来头如何,似乎不是什么不讲理的人,如今只得走一步看一步。

第一卷 眼花缭乱的世界……第二卷 禁宫水深 第四十三章 辩解

陈旭日跟着沈芸在七弯八拐的胡同中好一顿折腾,最后在一家门前有一棵几乎要合抱粗的大槐树的人家前停了脚,沈父上前叫门。

陈旭日留意到,他不是杂乱无章的拍门,三重两轻,中间稍顿片刻,如此重复三次。

须臾,门被打开,露脸的仍旧是个熟面孔,陈旭日对他那副络腮胡子印象深刻。

现下他左臂裹着厚厚的绷带,吊在胸前,似乎受了外伤,不过嗓门一如既往的高亢,“沈大哥,你可回来了,于老这半天等的着急,刚刚还跟兄弟问你回来没有。”

沈父拍拍他的右肩,往旁边让了让,“大力,我带了一位小客人回来。”

络腮胡子男人姓王,浑名叫做大力。王大力打眼一瞧,“啊哈,小兄弟,咱又见面啦。欢迎欢迎,快,里面请,咱们正要吃饭呢。你说这事巧的,几次见面都是饭点。”

陈旭日与他打个招呼,看看他的胳膊,就问:“您这胳膊、受伤了?”

“哎,一点小伤,不碍事……”

沈芸扯扯陈旭日袖口,示意他跟自己进门,一边回头笑道:“王三叔,你前次惦记着说改天请人家吃饭,今儿可终于遂了心愿啦。”

沈父在一旁盯着,陈旭日再不愿,也只好迈步。王大力关上门,特意落后几步,轻声问沈父:“于老不是叮嘱过。这地方是要紧地安身处,不能领外人过来?你怎么――”

他天生的大嗓门。纵是压低了声音,仍然被陈旭日听个清楚,沈父低声回答了句什么,却是没能听到。

沈芸人未进屋。先就扬声道:“于爷爷。我们回来

于桐答应一声。凝神看时。却见沈芸打门外领进一个男孩子。“于爷爷。您看。这是谁来了?”

陈旭日按着礼数给他见过礼。互相说了几句客气话。屋子正当中一张桌子上。已经摆了数个盘碗。有荤有素。大家分宾主落座。

沈父坐在于桐左手边。他倾过身体。附耳对于桐说了几句话。

于桐眼睛一亮。立刻向陈旭日望过来。“小兄弟地父亲也在太医院供职?近日来。听闻京中有个陈姓少年。因为一个预防天花地法子而名声大振。妇孺皆知。他地父亲也是太医。小兄弟可认得他?”

陈旭日刚才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估计他们必会就此事相询于自己。

要怎么说呢,到底要不要承认呢?

想来想去。这当口,矢口否认好像不合适。对方既起了疑心,说不得就能留下自己。遣人出去打听,徒费时间不说,到时候结果只有比现在更糟。

遂一横心,大大方方认下,拱手道:“晚辈姓陈,名旭日,字均衡。出门在外,这点薄名,张扬开来多有不便。父母曾经再三叮咛,切不可对他人提起,免生事端。是以前次前辈问起,均衡没有承认,实不是有心欺瞒,还请前辈多多体谅。”

“什么,你就是陈旭日?”沈芸双眉竖起,立时变了面色,“天佑大清,逐鹿中原,十日东来,辅佐帝星……好哇,原来你就是那个帮助鞑子皇帝的汉人,你、你――”

所谓“十日东来,辅佐帝星”的说法,近日来广泛流传于大街小巷,市井皆闻,陈旭日自己也听说过。

他猜,此事多半是有人得皇帝示意,趁着牛痘成功事件,拿他做幌子,为四皇子册立太子一事推波助澜。

陈旭日对此实在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此举等于把他牢牢与皇家绑到了一起,将来想脱身都不能。

王大力一拍大腿,奇道:“那个用奇怪地方法救了鞑子皇帝最喜欢的儿子,还发明了神奇的预防天花法子的少年,就是你?你就是那个陈旭日?天哪,真不敢相信,我会与传说中的人坐到一起吃饭。娘的,我还以为你会是一个三头六臂、头角峥嵘地――”

他话说到一半,却被沈芸愤怒睁大的眼睛给瞪了回去。

于是正正脸色,板起脸道:“我说你这孩子,看你说话办事,也不像个头脑糊涂的,你说你做什么不好,怎么偏偏去帮那个鞑子皇帝做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鞑子入关后,扰我百姓,占我土地,南下屠城,剃发易服,保甲连坐……我辈中人,但凡是个男人,就绝对不能去帮鞑子狗皇帝做事!”

陈旭日做出受教的模样,用最诚恳的表情道:“各位可否听我说几句?”

沈芸打鼻子里哼了一声,道:“听你说什么?怎么样为鞑子皇帝做事吗?”

沈父冲女儿摇摇头,他看了看于桐,微一点头,对陈旭日道:“你说吧。”

“有位长辈跟我说:人世盛衰,江山分合,代代无穷已。凑巧赶上了,幸或不幸,实难预料。”

“生在末世运偏消。我的父母亲长,都是生于末世的人,曾经饱受离乱之苦,求地不过是有口安稳饭吃。均衡幼承庭训,原本只想做个医者,将来谋求生计,有个安身立命的依傍。数月前,家父因职务所在,负责救治四皇子。均衡之所以进宫,既是机缘巧合,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至于献上预防天花的法子,实是希望为苦于天花侵扰的天下百姓尽一份薄力,满人因此得利不假,他日推广开来,天下地汉人于此得利者更多。”

陈旭日尽可能用简短的话为自己辩解。

于桐始终没有发话,几个人都在认真听他讲话,没有从中打断。陈旭日心下稍定,“看得出来,几位都是以反清复明为己任地人,舍小家为大家,先人后己,宁愿舍生取义,都是真英雄。”

他顿了顿,又道:“均衡自认不过是一苟生天地间的普通人,也只想做一个普通人。晚辈以为,是非与生死之间,如何选择,每个人有自己地决定。圣人求仁而仁,死而无怨。但是这世上,多的是芸芸众生。”

“盛名之下,果然不虚。你头脑清楚,口齿伶俐,难怪小小年纪,声名在外了。”

沈父冲他点点头,然后道:“你在京城长大,从小衣食无忧,现在又得到鞑子重用。你可知道,京城之外,在通向长城关口地大道上,经常可见数万成群衣衫褴褛的汉人男女哭哭啼啼的行走,被满人挥舞鞭子驱赶。骑在马上

αсΝ的满洲兵,用满语不断欢呼大叫,狂饮抢来的美酒,盘算着当天收获的财宝。这些磕头求饶、保住小命、被迫谢恩留活口的汉人,只好去当野蛮人的奴隶,没有价值的老头老太小孩子早已经被就地杀

“的确,这世上多的是芸芸众生,可这芸芸众生里,有多少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在满清的铁鞭下呻吟哭喊,随随便便被人折磨被人夺去生命?陈旭日,你虽然只有十岁,年纪还小,可你也是汉人,也是男人,那些受苦的百姓,他们是你的同胞,你真的能做到对自己同胞的苦难无动于衷吗?”

他话中有话,陈旭日小心翼翼接口道:“晚辈愚钝,平素少与人来往,年纪小见识少。若以前辈之见,晚辈该如何做才好?”

沈芸抢着道:“你不是能接近鞑子皇帝吗?杀了鞑子皇帝,为千千万万的汉人百姓出口恶气!”

“对,这主意好。”王大力非常赞同:“咱们一路辛辛苦苦追杀孙可望,折了好多弟兄,还是没有成功,依俺看,要刺杀就该刺杀鞑子皇帝,杀了狗皇帝,孙可望那厮自然就翻不起什么浪花们在自己面前肆无忌惮说出这些,显见得,今天要不能劝降于他,自己这条小命,只怕就得交待到这里了。

这时想想一个多月前的相遇,嗯,他们那时候应该就是负责联络路上的人手,想把孙可望击杀于路途。

如今跟着进京,不过是继续未竟的事业。杀孙可望,不让他继续泄露西南军情外,主要是不让大清拿他做文章,动摇军心。

想明白前因后果,陈旭日不由得为自己的处境捏了把冷汗。

沈芸对朝廷切齿痛恨,连带着对自己都没有好脸色,王大力是个头脑简单的人……这些人里边,他看得出来,做主的是于桐,“于老,假如现在真的杀死了大清皇帝,您觉得局面可能如何?”

于桐一直沉吟不语,留心观察他。这时见问,不做回答,反问道:“依你之见

陈旭日略做权衡,摇头道:“均衡以为不可。非是均衡惜命,实是大清不乏能做帝王的人,如今满清无数兵将在华夏大地横行,若是皇帝突然暴毙,继位者无力约束,这些军队立刻会成为脱缰野马,到那时,整个中原大地,可真不知会祸害成什么样子

“均衡以为,庙算者胜。如今的关键,在庙堂而不在义军。义军征杀,兴亡苦的都是百姓,偏偏各自成军,难成气候,缺乏真正登高一呼让叹服的庙堂坐镇之君。前方将士浴血奋战,后方君臣苟且偷安歌舞升平,这样的朝廷,即便是胜了,又有何前途可言?到时候不过又是一场内战,重新争取在朝政上的话语权,外有满蒙虎视眈眈,看不出对老百姓有何好处可言。”

陈旭日对现在屈居云南的南明小朝廷,可没有一点信心可言。“均衡愿效访前辈,为天下百姓谋福,但是,均衡

第一卷 眼花缭乱的世界……第二卷 禁宫水深 第四十四章 船

了半天话。于桐很欣赏这个侃侃而谈的少年,幼时已能如此。将来岂非是有大造化?

惜乎他言谈话语间流露出来地意思,竟是不愿为南明朝廷效力。

于桐爱惜他是个人才,与沈父稍做商议。决定改弦易辙,复劝他离京远行,隐居他乡,并保证愿助他一臂之力,秘密送陈家一家人悄悄离京。

陈旭日稍做思索。知道对方已经退而求其次了。

可是那又如何呢?他不愿自己地人生。一而再,再而三由他人做主。

他与这几个人不过萍水相逢,对时局。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和打算。从他成年人的心性来说。并不欢喜有人如此强势对他地人生介入并指手划脚。

因为自己。历史已经在发生变化了。他既已卷入其中,对未来也做了规划,实不愿就此抽身而退。

身在局中。尚可周折一二,至不济。寻机会保下几个为民做实事地汉臣,为一些个在满人治下的汉人百姓做点力所能及地小事,总归比隐居林下强。

就道:“各位好意。均街感激,均街自忖手无缚鸡之力。上不能征战沙场,下不能为云贵反清义军谋福,区区十岁小儿。于反清大业,实无助力可言。”

“所谓为天下万民谋福。既不应成为一种口号。也不是只有沙场征战拿起刀枪这一条路,清廷数次开恩科取士,天下无以计数地读书人应试,无他,除了进身谋生,不过是想将读书心得,经世致用,通过应考人仕的途径,求一个为生民造福地机会,于老,您以为。这些读书人都错了么?做个隐士。不问时事。‘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于人于己有何用处可言?”

“均街素无大志。父亲常自教导:当在兼济其身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