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年,秦军兴致突起,把奄奄一息的燕国也给灭了。
到赢政二十五年,六国之中就只剩齐国一枝独秀了。
赢政一直不动齐国,是因为齐国是李斯离间之计的典范之国,上至王族宰相,下至使者宾客,无一不被秦国的金钱攻势打败,成了秦国的说客。齐王建本来就是个没有主见的人,既然大家都这么说,也乐得清闲,专心事秦,不备攻战。
但是,小羊作了恶狼的朋友是没有好下场的,早晚恶狼吃光了羊群会来吃你这最后一只。秦国虽然是虎狼之国,却也知道披上羊皮再和小羊商量:秦王政愿意封赏齐王建五百里之地,以免却战争之灾,涂炭生灵。齐王建经不起大家的鼓动,开门纳秦。齐国就此灭亡。
秦王没有失信于人,封赏了齐王建五百里土地,可是这五百里土地却是在太行山间的共城,四围皆是松柏树木,荒无人烟。不数日,齐王建被饿死
就这样,不管秦国的铁蹄下沾染了多少血腥,天下统一,赢政终于成了万王之王。
此时的李斯,虽然帮助赢政赢得了天下,却也从三十一岁的大好青年,变成了五十六岁的老翁。还在李斯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还可以继续参加革命。
终结篇 李斯之死
小时候听故事,结局大都是“从此,他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按理说,李斯的故事讲到这儿,也算是一个圆满的结局。
如果秦国和其他帝国一样,延续数代甚至十数代,李斯励精图治,帮助秦王嬴政治理国家,然后把接力棒传到秦二世手上,李斯安养天年,后代是吃老本的富二代富三代,或者站在李斯的肩膀上有所成就,也的确没什么好说的了。
可是历史不是童话,而是血腥的杀戮。
****
赢政和李斯君臣同心,建设秦王朝。
首先,赢政自称始皇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新鲜出炉。
随后,李斯提议废诸侯,设郡县。这可是个得罪人的主意。
天下统一,多少皇子功臣都想分一杯羹,得到一片土地,自立为王。而李斯做为赢政的左膀右臂,必然好处多多。李斯此举,不仅损人,而且不利己。
只有一个人得利。
那就是秦始皇嬴政。
诸侯分封,这又走上了周天子的老路,诸侯争相扩充势力,自立为王,然后各王相争,皇帝却被架空。周天子不就是这样死掉的吗?杀掉周天子的,正是他们大秦国。
郡县制却不同。国家大权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不管你有多大的官职,只要皇帝不爽,立刻可以换掉!
李斯提出这样的建议,正展示了他作为一个优秀政治家的宽阔胸襟和高瞻远瞩。
而有些人却一直误会李斯,因为李斯的“仓鼠论”就把李斯当成了一个唯利是图的小人,说他终其一生都只是在想做一只最大的仓鼠,这是对李斯的最大的误解。
有人问我,李斯是个非常现实的人,本书开篇却说他娶了个穷苦人的女儿做老婆,这不是太假了吗?游侠告诉各位,李斯去兰陵求学的时候,已经娶妻生子,那时候的李斯自己只是一个上蔡小吏,他能娶什么样的人做老婆?当上长史以后,他把家人悄无声息的从上蔡接到咸阳,表明了李斯既没有刘邦的绝情,也没有项羽的虚荣!李斯不是靠吃软饭走到今天的,他靠的是自己的天分和胸襟!
以嬴政的聪明睿智,终其一生,对李斯信任有加,也正说明他认可了李斯先公后私的政治忠诚。
于是,秦王朝一边放手实行君主集权的郡县制,一边实施其他的统一政策。
首先,统一度量衡,帝国上下采用统一的计量标准。
其次,统一货币。
其三,统一车辆轨距,即车同轨。有人说,这有什么用啊?通过这样的统一,修路的时候有了一个规范,就可以计算需要多宽的路了。
其四,统一文字。中国能够长久统一,而不是分裂为一个个独立的小国,秦之统一文字,几乎肯定是最有影响的因素。看看欧洲就知道,如果任由各国的文字自行演化下去,今日之中国,又将是怎样的一幅面貌。
接下来,就是修路了。
要想富,先修路,看来我们的老祖宗也明白这些。修路不仅关系到民生,对于战乱时代的秦国来说尤其重要。这样可以把所有的军队聚集在咸阳,地方上只留少量的维持治安的兵卒即可。哪里有叛乱,军队可以朝发夕至,再不用四处集合兵力,耽误宝贵的时间。
当然,修路的同时还要修障。万里长城就是那时候建的。
说到这儿,我必须要多说几句。很多人都听说过孟姜女哭长城的典故,以为秦始皇嬴政多么惨无人道,随便拉人去修长城。事实不是这样的。赢政征夫修长城,征的都是罪人、亡人、商人和赘婿。罪人中还包括大量的做错事的官吏。后代的老夫子或者良臣劝谏自己的皇帝时,张嘴就说人家秦始皇怎样怎样才亡了国,其实大多数时候都是把当朝皇帝做的蠢事强加到了赢政的身上,因为他们不敢明说啊,只能说,秦始皇这么办过,忘了国,您可别这样。
赢政其实是一个相当勤勉爱民的皇帝,李斯也是一个一心为国的好官。就是后来赢政老了,非要当什么神仙,长生不老,才开始做些错事。
赢政要长生不老,就有自称太上老君坐下儒家弟子的江湖术士前来骗吃骗喝,连吃再带走了之后,还说秦始皇是因为杀气太重才得不到太上老君的仙丹的。赢政何曾吃过这个亏,江湖术士已经远渡重洋去了一个偏僻小地建设日本国,赢政也抓不到他了,只有一气之下彻查江湖术士,焚书坑儒。
把它称之为焚书坑儒,其实并不准确。东方朔和汉武帝谈及此事时,也只说秦始皇是“坑术士”,只是越传越乱,变成了坑儒。秦始皇儿子们的太傅都是儒家的博士,要是秦始皇决意坑儒,又怎么会留着他们?
之后,秦王朝又开始修建阿房宫。
不要以为这是为了赢政一人享受,修建阿房宫的目的是要建一个大咸阳。就是阿房宫修好之后,要让全咸阳的百姓都搬到里面来住,这其实是一项利民工程。赢政虽然花的是全国的银子,但目的也是为了咸阳百姓。而且,到赢政命丧沙丘的时候,有很多老百姓已经搬进了阿房宫的一期工程。
总之,赢政和李斯这一对最佳搭档开始建设他们的帝国。赢政对李斯的信任也越来越甚,终于在李斯六十四岁这年,将他扶上了丞相的宝座。
李斯曾经说过,出仕不为丞相,此生虚度。现在,六十四岁的李斯终于登上了他的政治之巅。
李斯的家庭,也和蒙氏家族(蒙恬)和王氏家族(王翦)一样,成了秦王朝最显赫的家族。李斯之子娶的都是公主,李斯之女嫁的都是皇子,赢政和李斯就这样结结实实的捆在了一起。
秦始皇赢政晚年甚爱出游,半百之年的他终于经不住旅途劳顿,在沙丘病入膏肓,药石无效。
此时赢政的身边,只有李斯,贴身太监赵高和一些平时侍奉赢政的宦官。
赢政发下诏书,由长子扶苏接过他手中的接力棒,让秦王朝千秋万代。
应该说,赢政虽然身体不行了,头脑还是很清楚的。自己统一六国之后,专心建设国家,又对外扩张疆土,没少花钱。秦王朝虽然表面上风风光光,实际上已经没有余粮了。
长子扶苏和赢政的政见相反,他一直认为,让老百姓感觉不到存在的政府才是好政府,秦王朝应该修养生息,老百姓好好的发展一下农业和基础建设。
如果按照赢政的想法,让扶苏来做秦二世,秦王朝也许还真的能多活几代。
可是赢政身边的一个人改变了历史,那就是赵高。
当赢政撒手闭眼而去以后,赵高告诉宦官们,不准啼哭,皇帝驾崩于外,一定要封锁消息,以免有乱。
然后,赵高把李斯拉到了没人的地方。
李斯双眼红肿,还忍不住轻轻啜泣。
三十多年了,赢政就是他的天。
他从来都是想赢政之所想,急赢政之所急,陪伴赢政,从一个十三岁的少年,走到五十岁的老者。
没有人比他更熟悉赢政,也没有人比赢政更熟悉李斯。
两个人既是君臣,又是朋友,有时候甚至像是父子。
赢政驾崩了,他的天也塌了。
按理说,赵高也是一样的。他陪伴赢政的时间,甚至比李斯更长。
但是赵高看着垂泪的老人李斯,却满是不耐烦。
“丞相,您不要再哭了。您给出个主意啊,现在应该怎么办?”
李斯心不在焉:“还能怎么办?发诏书于扶苏公子,请公子速回秦国主持大局。”
扶苏因为这些年来与赢政的政见不合,早被派去和蒙恬一道守卫边疆。
赵高摇头说道:“丞相聪明一世,现在竟然糊涂了吗?”
李斯诧异道:“此话从何说起?”
赵高附在李斯的耳边,轻声说:“公子扶苏,宠信何人?”
“当然是大将军蒙恬。”
“扶苏与先皇政见一向不和,而丞相又一直为先皇马首是瞻,请问丞相,如果公子扶苏继位,丞相将立于何地?”
李斯一惊。这一阵子以来,他只顾伤心难过,没有精力想其他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扶苏即位,自然没有他李斯的位置了。'网罗电子书:。WRbook。'
但是李斯只是愣了一下,马上说道:“这又怎样,先皇诏书已下,李斯身为臣子,也只有听天由命。”
“不然。若拥立幼公子胡亥,情况就大不相同。”
“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你不想活了吗?!”李斯没有想到赵高会说出这样的话来,立刻须发皆张,痛斥赵高。
赵高则早有准备:“先皇生前,最是疼爱幼子胡亥,还命小人作为胡亥的老师,陪伴公子长大。这次出行,先皇哪位公子都没能陪伴出行,只有胡亥公子,一直陪伴在先皇身边。拥立公子胡亥,怎知不是先皇的心愿?”
“你这纯粹是花言狡辩!你就不怕老夫杀了你吗?!”
赵高冷笑道:“丞相难道忘了吕不韦吗?”
李斯心中一冷。只听赵高继续说道:“扶苏即位,必然重用蒙恬一族。而丞相与扶苏一向政见不和,到时候,丞相只能怀揣通侯之印退职还乡了(李斯的爵位是通侯)。退职还乡倒也罢了,那吕不韦当初也只是退职还乡,但是最后怎样呢?还不是饮鸠而死?!”
赵高的话说得李斯一身冷汗。的确如此,赢政的父亲庄襄王当初也是对吕不韦宠信有加,还让赢政喊吕不韦“仲父”。现在,自己是不是也在走吕不韦的老路?
赵高看李斯脸色突变,得意地继续说道:“拥立幼公子胡亥就不同了。胡亥本来只是公子,因为你我的拥立才登上皇位,必然对你我感恩戴德,丞相还可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尽享高官厚禄。反之,不仅丞相在劫难逃,您的妻子儿女…。。”
李斯善辩,但是,将近七十岁的老翁考虑自己全家的生死,却哑口无言。
李斯费了很大的劲,终于让自己发出了声音:“先皇已经下诏,你我又有什么办法?”
赵高听出李斯已经妥协,得意地说道:“先皇之诏书,只有你我二人知道。你我只需将其烧毁,重新书写,丞相您书法无双,又追随先皇三十年,自然可以模仿先皇的笔迹。而皇帝封诏的印泥等物,又都在我这里。重新发诏,又有何难?”
李斯的大脑好像异常迟钝,已经被刺激得不能思考。他呆立良久,只能痛苦的点头。
得到了李斯的支持,赵高便无所顾忌了。他先发出伪诏,令扶苏与蒙恬自刎。
然后去找幼公子胡亥。
胡亥听说父王驾崩,伤心欲绝,正要去看望父王,赵高拦住胡亥说:“公子稍等。”
胡亥对赵高这位老师有很深的感情。胡亥母亲早逝,父王虽然疼爱,却忙于公务,并没有太多时间陪他,大部分时间,他是跟赵高在一起的。赵高又懂得哄小朋友,胡亥一直对赵高言听计从,信任有加。
赵高说道:“先皇立长公子扶苏为太子。”
胡亥点头说道:“哦。这是应该的。”
赵高几乎用斥责的语气说道:“公子怎么这么说!现在此事只有你我和李斯三人知道,完全可以烧毁诏书,立公子为太子!”
胡亥摇头道:“父王如此任命,自然有他的道理。胡亥身为人子,应当以孝为先。老师,请您不要再说了。”
赵高气愤地说:“公子宁可受制于人,也不愿意制人吗?臣听闻汤、武杀其主,天下称义;卫君杀其父,卫国载其德。我劝公子不要犹豫了!”
胡亥最听不得赵高的迷魂汤,眨巴了眨巴眼睛,问:“这事能行吗?”
赵高说:“臣和李斯,都愿推举公子为王!”
胡亥听到大家都同意了,也经不住诱惑,终于点头了。
就这样,扶苏自杀,蒙恬不服要见赢政,被关进大牢,也终于被逼迫而死。
胡亥当上了秦二世,一切都听从赵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