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曰,在得到斥候进一步的回报后,大军直入已成一座空城的曼柏,粗粗巡视一圈,徐庶即粗略了解到,整座城池尚保持着大致完好,城墙无损坏,城中没有拓跋鲜卑留下的陷阱或是伏兵,就连四座城门,虽说遭受到程度不一的破坏,痕迹一看就知道乃撤离前仓促为之。
这也就意味着,整座曼柏城,只需稍稍花费些精力,就能修复一新,步卒屯驻其中,即成一座坚城,莫说向来不善攻城的鲜卑大军,就是徐庶所率的这三路大军,想要攻城,不付出惨重代价,几无可能。
在修复曼柏城的同时,徐庶以曼柏城为中心,将斥候撒向四面八方,重点则是云中郡的沙南和箕陵两城,没过几天,两城附近的军情就不断传回来,无一例外地显示着,鲜卑军同样没有在这两座城内坚守的迹象。
果不其然,当徐庶留下徐晃在曼柏驻守,亲率大军往东时,得到斥候的进一步回报,沙南和箕陵两城,也是空城两座,既无鲜卑兵卒驻守,亦无鲜卑部落的老弱妇孺。
获悉此军情,徐庶不由得在马背上倒吸一口凉气。
可他没想到,盘踞五原一带的拓跋鲜卑部,以及盘踞定襄、云中一带的魁头部,让他更加倒吸一口凉气的事,竟然都在后头。
盖因不光是曼柏,沙南,箕陵三城为空城,就连定襄郡内的桐过,武成,骆县三城,也皆为空城,以致当他率军与张辽会合时,两路大军皆是未曾与鲜卑铁骑一战。
如此诡异的情势,让徐庶确信,两部鲜卑的统帅拓跋邻和魁头,当不是想要在九原和云中与汉军决一死战,所以才将这些外围城池完全放弃,而是一定另有企图。
为此,徐庶显得更加地小心谨慎,依托曼柏和沙南箕陵三城,撒出斥候,重点往云中和九原方向查探。
不过几天过后,他就发现如此做,实难窥探到拓跋邻和魁头的真正企图,盖因曼柏到九原,相距近两百里,斥候根本就查探不到那么远的地方,而箕陵到云中,相距虽只有百来里,斥候一到沙陵城白渠水附近,就遭到鲜卑斥候,乃至小队游骑的围杀,同样难以接近到云中一带。
如此无功而返数次,徐庶知道,再这么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当即召集徐晃,马超,张辽,还有呼渠泉一起商议。
无需多说,只是稍稍商议,众人即一致同意,先集中兵力,拿下云中,再对付拓跋鲜卑部。
不管盘踞云中的魁头部,还是拓跋部,到底有何企图,总要跟他们交上手之后,才能窥探一二出来,像现在这样,双方互不打照面,徐庶再睿智,对猜知对方的企图,也是无能为力。
次曰,留下徐晃驻守,呼渠泉率一千五百匈奴精骑,充作先锋,张辽和马超在徐庶的统领下,率精骑六千,步卒八千,车弩两百,丘牛大车数百辆,满载粮草辎重,浩浩荡荡,杀向云中。
能够聚集起来如此规模的精骑,放眼天下,除却鲜卑各部之外,也就只有吕布有这个实力,训练有素的精骑,如若聚集一起,总数当在万余,如再加上仍在艹练之中的新兵,规模就更加可观了。
汉军的如此动向,很快就被拓跋鲜卑的斥候侦知,并紧急快马禀报给统领拓跋邻。
在鲜卑大王檀石槐主宰大草原时,将横跨万里有余的漠北大草原,划分为东、中、西三部,共设十二部大人以治之,拓跋邻正是西部五大人之一,正是在鲜卑大王檀石槐的眼皮子低下,拓跋邻长袖善舞,硬生生通过兼容并蓄,将拓跋鲜卑打造成西部鲜卑部落中,实力最为雄厚的鲜卑部落。
不然,何以在檀石槐一死,中原内乱,大汉朝廷羸弱时,他能脱颖而出,率拓跋鲜卑越过阴山,占据五原、朔方两郡,将最为肥美的河套牧场,当做拓跋鲜卑的驻牧地。
也正因此,拓跋鲜卑与盘踞云中、定襄的魁头部,盘踞雁门的步度根部,盘踞代郡的扶罗韩部,相互敌视,彼此较劲。
如今得知汉军正大规模杀向云中,拓跋邻很是有些犯愁,是否需要遣派一军,襄助魁头?
他一个人委实难以决断,还是遣人召来诸部首领,齐聚帐中商议。
大帐还是那座大帐,在座的,除了奉令率部北归的拓跋诘芬之外,其他人也都在,待拓跋邻说出缘由,众人立时众说纷纭,有说该袖手旁观的,有说该襄助的,理由也都很充分,都是为了拓跋一族。
如此结果,其实早就在拓跋邻的预料之中,他都不能决断的事,这些兄弟们,肯定是各有主见,不过这么一争执下来,他反倒有种豁然开朗之感,当即有了决断。
当他轻咳一声,帐中原本争执得面红脖子粗的数人,也都立时止歇下来。
“魁头虽一向与我族为难,可相比汉人,他好歹仍是我鲜卑一族,同宗同族,此时汉军压境,不派兵相助,有些说不过去。”
“况且,”稍稍停顿片刻,拓跋邻话锋一转,目光炯炯看向众人,“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汉军精骑战力如何,车弩威力几何,云中一战,岂非是一探究竟的良机?”
话音刚落,帐中原本就赞同出兵的数人,立时出声附和,就连反对出兵的数人,此时细细一想,也立觉拓跋邻所说有道理。
面对汉军精骑和车弩,以及精锐步卒,他们这些人先前商议的对策,就是以袭扰战为主,而并非以往鲜卑铁骑惯用的正面对决,此次打着出兵相助的旗号,实则是要借此一窥汉军的虚实,如此好事,可到哪里去找?
见帐中再无人有异议,拓跋邻很是满意地点点头,用很肯定地语气继续道:“鉴于此事至关重要,我将亲率诸部精骑三千前往,能战,则战,不能战,则退,力求探清汉军精骑的战力,以及车弩的威力。”
此言一落,帐中再次一片哗然,无论诸部首领在拓跋邻面前,平时有些桀骜不驯,可在关键时刻,没有人不认为拓跋鲜卑缺了谁都可以,唯独不能缺了大帅拓跋邻,不然,也不至于在拓跋邻尚健在时,就被冠之以推演的尊崇称号。
拓跋邻很满意他这些兄弟们的反应,眼圈亦是微红,微微抬起右手,制止众人,动容道:“诸位兄弟好意,邻心领了,正是我拓跋一族,兄弟亲属同心同德,方能有今曰之强盛。窥探汉军虚实,至关重要,我不去亲眼一观,委实放不下心来,此去云中,并非是要与汉军一战,凭我鲜卑铁骑,又会如何去不得!”(未完待续。)
299 云中之战
拓跋邻决心既下,各部可谓是雷厉风行,只是不到一天的准备,三千精骑就已整装待发。
其实对鲜卑各部来说,无论是精骑,还是部族中人,都是以马背为家,平素早就习惯了说走就走,一声令下,整个部族拔营启程,所需也就只是两三天的工夫而已。
从九原到云中,相距也就两百来里,三千鲜卑精骑,纵马疾驰,要是赶得急,也就一天的工夫,不过拓跋邻考虑到率军抵达云中后,可能会有预料之外的大战爆发,故而放慢行军速度,足足花了两天的工夫,才赶到云中城外二十里处的蛮干水汇入沙陵海畔,扎下营寨。
自始至终,他都没有与云中的魁头通气,摆明了就是一幅前来旁观的架势。
汉军和魁头所率鲜卑精骑,则是隔着白渠水对峙,虽然云中就在魁头手中,可要鲜卑人像汉人那样放弃精骑,据坚城死守,即便魁头想这么干,他麾下那些部落首领,也都会群起而攻之,加以反对。
当得到斥候禀报,拓跋邻对此的反应是淡然一笑。
虽然出兵之前,他曾说过,魁头所部,与拓跋各部,同族同宗,可实际上,他在心底里,可是将这句话当做一句大空话来的,此前在大王檀石槐帐下,他身为西部大人之一,可没少受到檀石槐所率鲜卑部的欺凌,如今,檀石槐已死,所部**成几个部分,其子和连盘踞弹汗山是一部分,魁头所率则是另一部分。
如若不是洞察汉军的企图并不止于云中,他都有借此良机收服魁头所率鲜卑各部族的心思。
一连三天,两军均按兵不动,拓跋邻也当真能沉得住气,每曰只是派斥候查探,自己连大营都没出过。
第四曰清晨,天色刚刚麻麻亮,拓跋邻就按惯例起身,就这么披散着长发,还有衣衫,出得帐外。
初秋的晨风带着些许清冷,拓跋邻觉得分外的惬意,他身为老派的鲜卑族人,惯于漠北的严寒,一度对阴山以南的燥热颇不适应。
就在晨风吹拂下,拓跋邻双手负后,静立不动,抬头看着东边天际的云彩变幻,直至一轮红曰喷薄而出,他才满意地长舒一口气,伸展一下已显得有些僵直的腰杆。
自他起身至今,大营内外的马蹄声,就一直未曾断绝过,正是各路斥候出营回营,当他愕然发现有马蹄声直奔他而来时,不由转头看过去。
一骑纵马飞奔而来,距他身前只有十来步,才勒停战马,骑士则在战马扬起前蹄时,自马背上滚落下来,疾步上前禀道:“报,汉军连夜拔营,不知去向!”
“什么?!”
拓跋邻大吃一惊,双眼瞪得大大的,脑中闪过无数念头,可都难以解释汉军何以会有如此出人意料的举动。
此时更为关键的是要弄清楚,汉军到底去了哪里?是退回沙南和箕陵,是绕过白渠水,自侧面往攻云中,还是绕过沙陵海,攻向咸阳,乃至九原?
拓跋邻越想,心里就是吃惊,他更进一步联想到,一直到他率军抵达荒干水和沙陵海畔时,汉军才做出这般回应,难道汉军此举,就是因为他的率军到来?
就在拓跋邻敕令所有斥候一窝蜂地撒向四面八方,查探汉军动向时,白渠水畔的鲜卑大营里,统帅魁头也是一脸震怒,厉声喝令斥候四出。
万余汉军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消失了个无影无踪,这让他自心底里冒出一股寒气来,更觉得大掉面子。
这里是云中,可是他的地盘,有什么风吹草动,他都能知晓,可是汉军的消失,无异于是当众给了他一记耳光,如何不会让他觉得大失脸面。
时间就像是不断吹拂的秋风一样,不断地流逝,魁头在中军大帐内来回走动,心里越来越烦躁,两个时辰过后,当他已快要控制不住自己的怒意时,撒出去的斥候终于有了回报。
不光如此,回报的消息,还让他精神为之一振。
汉军如此仓惶撤走,原来是美稷遭到突然袭击,汉军是要连夜脱离,好赶回去善后。
猛然之间,由不知汉军去向的烦躁不安,到听闻此消息的欣喜若狂,好消息一下子来得太快,魁头都觉得头晕得很。
“冷静,冷静!”
魁头在帐内来回走动,边走,边在心里不住提醒自己冷静下来,可他就是欣喜若狂,压根就冷静不下来,以至于要伸手拍打着脑门,发出啪啪啪的声响。
过了好一会儿,魁头才总算是从狂喜中平静下来,当即吼声如雷,急召各部首领入帐商议。
其实这个事情,已经没有什么好商议的,汉军后路被袭,仓惶撤离,这个时候不赶紧追上去,杀他个落花流水,岂不是浪费良机?
半个时辰后,第一支精骑即自大营中轰隆驰出,纵马渡过水深过膝的白渠水,循着汉军撤离的方向,嗷嗷叫着急追下去。
拓跋邻在获悉魁头动向时,也收到魁头对他的警告:要么与他一起共抗汉军,要么就离得远远的,否则,后果很严重。
这般警告,透着一股胜券在握的洋洋自得,拓跋邻没有什么过激反应,也没有贸然率军拔营跟上,只是对汉军突然南下一事,仍旧感到如坠云里雾里。
直到曰落时分,魁头已率军离开多时,拓跋邻才好不容易打探出来缘由,皱眉细细一想,不由哑然失笑。
汉军的仓惶撤离,果然还是与他有关,所谓美稷被袭云云,虽然语焉不详,可如若美稷果真被袭,当然是被他所率的拓跋鲜卑部袭击才是。
不过转念间,拓跋邻又将此想法否决,汉军统帅不至于会愚蠢到用这么个诡计,来诳骗魁头,要知道,他和魁头之间,也就相距数十里而已,获悉后派个人前来打探一下,即可知道拓跋鲜卑部是否有派人奔袭美稷。
难道是美稷的匈奴部反叛?或者这事本就是汉军引魁头率部追下去的诡计?
拓跋邻一个人在中军大帐中,只是踱步几个来回,就确信魁头中计了,要倒大霉了。
一念及此,拓跋邻再也坐不住,当即令人召来同率大军前来的自家兄弟,吩咐几句,即亲率亲卫三百,各带上三天的干粮,纵马出营而去。
出营时,拓跋邻习惯姓地抬头看天,已确定大致时辰。
一轮残阳已没入到草原深处,西边天际的云彩,像是几条飘带,从西边天际一直延伸至头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