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搞定那个昏君by岚月夜-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倒是个好机会。宫人多是在京郊采选,若是真能放一批回去阖家团圆,不只秀兰做了好事得了心安,连她的名声也能有所改善。

  于是当下皇帝就命尚宫局并内官监辅助秀兰,着手宫人放归之事。

  其实随着内官的权力越来越大,内宫女官的职事已经大多转到了内官手中,但是宫内宫人的名籍还是由尚宫局司簿掌管的。

  秀兰接了这桩差事,就召了黄国良、章怀云和尚宫局的两个司簿来见。这两个司簿一个姓兰,叫兰桂,年纪有三十多了,面目温和态度谦卑;另一个叫刘芷,看起来比兰桂年龄大一些,但比兰桂气质好。

  “名籍可都带来了?宫内现今共有多少宫人执役?”秀兰等她们见过礼就开门见山问道。

  兰桂福身答话:“回贵妃娘娘,奴婢等自接到旨意,经过盘查核对名籍,确定宫内如今约有两千五百八十余人,年老不能执事的约有四百七十余人。”

  秀兰又问:“可曾与这些宫人分了年纪,比如有多少二十以下的,二十到二十五的又有多少,二十五以上到三十岁的又有多少?”

  这回是刘芷答话:“回贵妃娘娘,奴婢等接到旨意后大致分了一下,又按年纪重新誊抄了名籍。名籍现在门外,娘娘可查阅。”

  秀兰听了很满意,夸了她们两个几句,然后又让她们把宫内各处必须的人手列一下,看看到底有多少是冗余的,然后才能确定以什么标准放归。同时又命她们回去见淑妃,请淑妃去统计一下各宫有哪些人是一定不放回家去的,哪些是可以随标准执行的,也免得到时候定了标准,宫内的几个主子又不愿放人,反而不美。

  章怀云听到这里就建议道:“不如索性各宫执役之人都不放就是了。”

  “可若是有冗余呢?”秀兰蹙眉,“就说咸阳宫吧,我又不去住几回,空留着那许多人做什么?有两三个看屋子的内侍也就是了。”

  黄国良不甘落后,也跟着出主意:“若有冗余,就请各宫主子定下人选就是,娘娘倒省了操心。”

  秀兰想想,点头:“也好,就这么办吧。你们回宫去见淑妃娘娘,请她辛苦一些,将各宫都知会到。对了,寿安宫和坤宁宫皆不在此列。”她可不想担个对皇后落井下石的罪名。

  此事要办起来也容易得很,宫内本来也没几个主子,没几日就把名单人数统计了出来,兰桂来到西苑跟秀兰回报:“除去各宫主子份例内的宫人和宫内各处所需的执役之人,宫内冗余宫人约有八百六十余人,这里面含着那年老的四百七十人。”

  “唔,这么说放到二十五岁的也差不多了。”秀兰又问珍娘:“你刚说西苑这里有多少冗余宫人?”

  珍娘答道:“回娘子话,西苑共有宫人三百余人,冗余约有近两百人,且没有超过二十五岁的。”

  秀兰默默无语,真是不统计不知道,一统计吓一跳,他们两个主子,加上鲤哥儿也才不过两个半,居然光服侍的宫人就有三百多,她每日跟前只能见到这十几二十个,还真想不到会有这么多人。而且西苑的宫人多半都是挑的年轻貌美的,确实达不到放出去的标准。

  等见了皇帝跟他商议,他倒不是很在意:“年纪不大就先留着吧,大不了这几年再不采选也就是了。等过些年再寻由头放一些出去,也就轮到她们了。”

  这办法好!“这可是你自己说的,不再采选了啊!”秀兰拉着皇帝的袖子敲砖钉脚。

  “嗤!其实你就是打的这个主意吧?”皇帝笑话秀兰,“真真是个醋坛子!”

  秀兰不管他的打趣,醋坛子就醋坛子,反正只要没人来碍她的眼就好。

  回头就去吩咐章怀云和黄国良,照着要放归的名单去调查造册,要将这些人的家庭情况记录下来,还要择一二去访察,然后申明放出去的规矩,放回家以后可自行婚嫁,但不许对外泄露宫中私密,不然阖家治罪。另外还特意许了她们携带自己的积蓄出宫,但是宫中内造之物除外。

  若有不愿出宫的也可留下,此事全凭自愿。

  这样忙碌着不知不觉就过了一个月,到了腊月里此事终于基本敲定,内官监给京郊各县下了文书,命他们按名籍通知到宫人的家里,在腊月十九至二十二日到西安门外来接自家女儿。

  “西安门外人都挤得挨在一块了,还有的没走几步就掉了鞋,乱哄哄的一片,幸亏得娘子先禀明陛下,让羽林卫坐镇,这才没有乱。”赵和恩跟秀兰讲述今日宫人放归的场景。

  边上的玉英等人都很神往,连连追问:“已经接走了几个了?都有人去接么?”

  赵和恩答道:“接走多少那可不好说,估摸着晚间黄大人会来回报。只是那场面也实在是,接到的哭声一片,等着的姐姐们也都哭个不停。还有的接到了自家女孩儿,就阖家向着宫城磕头,感念陛下和娘子的恩德。”

  玉英等人眼圈不由都红了,秀兰看着不忍,就说:“别急,等你们大了,我也想法子放你们回家去。”

  很快三天过去,黄国良、章怀云和两个司簿来回报:“三天放归的宫人合计有六百一十三人,剩下的有不愿出宫的,也有家里没有人的,臣等俱已登记造册。”

  “嗯,眼看过年了,那些在内安乐堂养老的宫人,也给她们每人发一套新衣,再赏赐些吃食,这些钱我自己出。”秀兰吩咐兰桂和刘芷,“若是有病弱的,也要给她们拿药,在宫里服侍了一辈子,都不容易。”

  兰桂和刘芷连连称颂贵妃娘娘仁德,接着一起告退,秀兰命人给了她们二人赏赐,勉励她们这一番辛苦。等送走了她们俩,才对黄国良和章怀云说:“两位也辛苦了,此事能圆满办完,实在多仰赖二位,我这里没有什么好东西,还是等陛下的赏吧。”

  黄国良和章怀云一听心里都是一喜,贵妃娘娘顶多赏赐些金银之物,怎比得上陛下的赏赐有颜面又实惠?尤其是黄国良,上次的流言案后,皇帝虽没有明着罚他,却给他手下塞了两个内侍,让他把宫禁和内官诸事抓严了,他正战战兢兢呢。这次的事有贵妃娘娘替他们二人美言,他也能松一口气,当下跟着章怀云行礼道谢不提。

  办完了这事,秀兰也就闲下来安心等着过年。阿鲤已经六个多月了,能自己坐着和秀兰玩,秀兰就把时间大多花在了哄孩子上。

  今年过年秀兰再没有借口能不回宫,于是皇帝索性带着她和阿鲤提前一日就回了宫,并一直住到了初二才从宫里回到西苑。

  太后见了秀兰还是冷冷淡淡,倒是很喜欢胖乎乎圆滚滚的阿鲤,还赏赐了阿鲤许多玩意穿戴,不过她也没有再要求留下阿鲤,在皇帝他们告辞回西苑的时候,并没有多说什么,只阖上了眼捻着手里的佛珠。

  两人刚回到西苑,觉得松快些了,却又忽有自北平的加急奏报送来,说是八日前北平府地震,“有声如雷,房屋动摇”,北平布政使的奏疏中详细提到了受灾情形。眼下正是隆冬时节,北平比京师冷得多就不必说了,经此一次地震,有不少房屋倒塌,民众无处可御寒,北平布政使顾不得到了年底,各级衙门眼看休假,只能飞报朝廷请求赈济。

  新年伊始就收到这样的消息,就算皇帝懒怠,也不由脸色不好看了。急召内阁诸位大学士到励勤轩商议赈灾之事,心说别让我一个人烦恼,大家都别歌舞升平的过年了,干点正事吧!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一年的开头就不大好,反正整个一年各种灾情就没断过。五月里开封再次河决,虽不如前年那般惨烈,可是也颇淹了一些村镇。皇帝龙颜大怒,要拿白昂治罪,大臣们忙上奏陈情,说白昂役民夫筑堤、引决河,又浚宿州古汴河与归德睢河,河患已稍见缓和,这治河之事本非一朝一夕即可建功,实非白昂之过。

  “全是一群蠢材!朕已经连着两年免了开封的赋税,又是给他人手又是给他钱粮,竟然还能让开封再次河决!那些大臣居然还厚颜无耻的为他争辩!”皇帝回到逸性堂还是怒气未消,说完这番话还忍不住砸了一个杯子。

  作者有话要说:哦对了后面还有些关于朝政的部分和养娃的内容会交替出现,嘿嘿


  第100章 异想天开


  开春以后,秀兰拗不过皇帝,曾带着阿鲤跟他到秋塘里的大宅住了一段时间,可是此事后来被大臣们知道了,少不得又上奏劝诫,加上天渐渐热了,外面确实没有西苑里面凉爽,秀兰就劝着皇帝,一起回到了西苑住。

  大臣们可能是觉得之前没有好好看住皇帝,才导致他又偷跑出去住,所以这些日子天天都有人跑来求见,虽然皇帝多半不见,还是被他们给烦的够呛,现在开封又有洪灾,也难怪他烦躁的不行。

  秀兰摆手让人去收拾打碎的残渣,自己拉着皇帝出门:“屋子里怪闷的,咱们游湖去!”

  等上了船,吹着湖面上的风,皇帝的火气也慢慢消了些许,却仍是蹙着眉头不开颜。

  “我记得去年五郎曾命人举荐治河能才,好辅助白昂的,怎么举荐的人也没有派上用场么?”秀兰没有直接替白昂说话,而是从侧面着手。

  皇帝听了就从鼻孔哼了一声:“举荐?他们一共举荐了没有五六个人,叫过来我一问,知道的还不如我多!最后只派了一个去给白昂做助手。全是蠢材!”

  秀兰想了想,笑道:“这个么,朝廷开科取士,考的尽是四书五经,写的也是时文策论,又不考这些杂务,也只是一些学有余力或博览群书的人才能略懂一些罢了,你要专才恐怕是很难。”

  皇帝一想,秀兰说的很有道理啊,不由叹息一声:“是啊,这么考出来的进士,都是笔杆子功夫厉害,做点实事就难。”

  他这是被大臣们给骂出来的心得吧?秀兰暗笑,主动去牵住皇帝的手,说道:“你既然看到了这一点,为什么不想法子改一改科举的应试制度?”

  “你说得容易,这话我一提出来,不知有多少人又要跳出来说不合祖宗章法,我才懒得与他们打这些口舌官司!”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才懒得见那些大臣们。

  秀兰无语,决定用他喜欢的方式谈起:“我记得前一阵子读书,你说唐时科考比我们如今要多很多门类,有什么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算等科,考的内容也很不同,这样能招收到不同类型的人才,有专研律法会断案的,也有专研史书能编史的,这样不是很好,为何现在不能这样考了?”

  皇帝听了叹口气:“唐时科举科目虽多,最重者也仅是进士科罢了,还是以诗词文章取胜。只有进士科的人才能做大官,后来别科自然渐渐凋落取缔了。”

  “可是进士这样难考,总有些人读了书却考不中一辈子蹉跎,为何不能另开一些专门的科目,令这些人有个别的出路能做官?也好专才专用,免得许多能做得锦绣文章、却不通经济事务的出去地方祸害百姓。”虽然历史上不乏做得八股文章又能经世济民的奇才,可是奇才毕竟只是少数,秀兰觉得培养专门人才很有必要。

  皇帝有些心动,却又觉得麻烦,一时没有开口应声。

  秀兰那里理顺了思路,也就越说越顺了:“我听说,不止是进士难考,就连那举人都难得紧,尤其在我们直隶境内,再加上闽浙一带,俊才何其多也?每三年一次进士科,每科不过取三百人,有多少人十年寒窗苦读,都无出头之日?更有许多全才,仅因文章做得不够四平八稳,就中不了举考不了会试,多可惜呀。”

  皇帝倒对秀兰有些刮目相看了,“难得你能想到这么多。”

  “那是我的皇上先生教得好。”秀兰笑眯眯的捧了皇帝一下,“你带我读了那么多史书,我要是再看不出些东西来,岂不是脖子上安了个榆木疙瘩?”

  皇帝终于忍不住笑出来:“你别说,你脖子上这个榆木疙瘩还挺好看的。”

  秀兰做娇嗔状:“谁是榆木疙瘩?刚夸了人,转头又要笑话我!”

  她侧着头,脸上颇有些娇憨之气,笑容里也有少女的明媚,怎么看都不像是为人母的样子,皇帝看得心里一动,伸手揪了揪秀兰的鼻子,凑近她耳边笑道:“我这就是夸你呢,要连这个都没听出来,可真就是榆木疙瘩了!”

  秀兰不依,拉着皇帝耍了半天的赖,终于把皇帝哄得满面笑容,然后才叫把船开回岸边,两个人回去逸性堂用膳。

  “其实若科举不好入手,从各级官学着手也不失为一个办法,酌情在各级官学加开算学、律法、天文、史学、农学等科目,然后要求学生在科考前必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