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鹿鼎记-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片干净土地,沉呤道:”桃源何处,可避暴秦?桃源何处,可避暴秦?“顾炎武道:”当
  今之世,便真有桃源乐土,咱们也不能独善其身,去躲了起来。。。。。“吕留良不等他辞
  毕,拍案而起,大声道:”亭林兄此言责备的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暂时避祸则可,但
  若去躲在桃花源里,逍遥自在,忍令亿万百姓在清兵铁蹄下受苦,于心何安?兄弟失言了。~
  “
  顾炎武微笑道:“兄弟近年浪迹江湖,着实结交了不少好朋友。大江南北,见闻所及,
  不但读书人反对清廷,而贩夫走卒,屠沽市井之中,也到处有热血满腔的豪杰。晚村兄要是
  有意,咱三人结伴同去扬州,兄弟给你引见几位同道中人如何?”吕留良大喜,道:“妙极~
  ,
  妙极!咱们明日便去扬州,二位少坐,兄弟去告知拙荆,让她收拾收拾。”说着匆匆入内。
  不多时吕留良回到书房,说道:“'明史'一案,外间虽传说纷纷,但一来传闻未必确实,二
  来说话之人顾忌甚多,不敢尽言。兄弟独处蜗居,未知其详,到底是何起因?”
  顾炎武叹了口气,道:“这部明史,咱们大家都是看过的了,其中对清廷不大恭敬,
  那也是有的。此书本是出于我大明朱国桢相国之手,说到关外建洲卫之事,又如何会对他们
  客气?”吕留良点头道:“听说湖洲庄家花了几千两银子,从朱相国后人手中将明史原稿买
  了来,以己名刊行,不想竟然酿此大祸。”
  浙西杭州,嘉兴,湖洲三府,处于太湖之滨,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盛产稻米蚕丝。
  湖洲府的首县今日称为吴兴县,清时分为乌程,归安二县。自来文风甚盛,历代才士辈出,
  梁时将汉字分为平上去入四深的沈约,元代书画皆至极品的赵孟业,都是湖洲人氏。当地又
  以产笔著名,湖洲之笔,徽洲之墨,宣城之纸,肇庆端溪之砚,文房四宝,天下驰名。
  湖洲府有一南浔镇,虽是一个镇,却比寻常州县还大,镇上富负极多,著名的富室大
  族之中有一家姓庄。其实庄家的富户名叫庄允城,生有数子,长子名叫廷珑,自幼爱好诗书~
  ,
  和江南名士才子多所结交。到得顺治年间,庄廷珑因读书过于勤,忽然眼盲,寻遍名医,无
  法治愈,自是郁郁不欢。  忽有一日,邻里有一朱姓少年携来一部手稿,说是祖父朱相国的
  遗稿,向庄家抵押,求借数百两银子。庄家素来慷慨,对朱相国的后人一直照顾着,既来求
  借,当即允若,也不要他用什么遗稿抵押。但那朱姓少年说道借得银子之后,要出门远游,
  这部祖先的遗稿带在身边,恐有遗失,存在家里又不放心,要寄存在庄家。庄允城便达因了~
  。
  那朱姓少年去后,庄允城为替儿子解闷,叫家中清客读给他听。朱国桢这部明史稿,大部份
  已经刊行,流传于世,这次他孙子携来向庄家抵押的,是最后的许多篇列传。庄廷珑听清客
  读了数日,很感兴味,忽然想起:“昔时左丘明也是盲眼之人,却因一部史书得享
  大名于千载之后。我今日眼盲,闲居无聊,何不也撰述一部史书出来,流传后世?”
  大富之家,办事容易,他即兴了此念,当即聘请了好几位士人,将那部明史稿从头至尾
  的他认为何处当增,何处当删,便口述出来,由宾客笔录。
  但想自己眼盲,无法博览群籍,这部明史修撰出来,如内容谬误甚多,不但大名难享,
  反而被人讥笑,于是又花了大批银两,延请许多通士文儒,再加修订,务求尽美。有些大有
  学问之人非钱财所能请到,便辗转托人,埤辞相邀。太湖之滨向来文士甚多,受到庄家邀请
  的,一来怜其眼盲,感其意诚,二来又觉得修撰明史乃是一件美事,大都到庄家来作客十天
  半月,对稿本或修正其误,或加润饰,或撰写一两篇文字。因此这部明史确是集了不少大手
  笔之力。书成不久,庄廷珑便去世。
  庄允城心伤爱子之逝,即行刊书。清代刊印一部书,着实不易,要招请工匠,雕成一块
  块木版,这才印刷成书。这部明史卷轶浩繁,雕工印工,费用甚巨。好在庄家有的是钱,拨
  出几件大屋作为工场,多请工匠,数年间便将书刊成了,书名叫作,撰书人列
  名为庄廷珑,请名士李令皙作序。所有曾经襄助其事的学者也都列名其上,有茅元铭,吴之
  铭,吴之蓉,李祁涛,茅次莱,吴楚,唐元楼,严云起,蒋麟徽,韦金佑,韦一园,张契,
  董二西,吴炎,潘圣章等,共十八人。书中又提到此书是根据朱氏的原稿增删而成,不过朱
  国桢是明朝相国,名头太大,不便直书其名,因此含含糊糊的只说是“朱氏原稿”。
  “明书辑略”经过这许多文人学士撰改修订,是以体例精备,叙述详明,文字又华瞻雅
  致,书出后大获士林赞誉。庄家又是志在扬名,书价取得极廉。原稿中涉及满洲之时,本有
  不少攻柜指责的言语,修史诸人早已一一删去,但赞扬明朝的文字却也在所不免。当时明亡
  未久,读书人心怀故国,书一刊行,立刻就大大畅销。庄廷珑之名噪江北江南。庄允城虽有
  丧子之痛,但见儿子成名于身后,  自是老怀弥慰。
  也是乱世之时,该当小人得志,君子遭祸。湖洲归安县的知县姓吴名之荣,在任贪赃枉
  法,百姓恨之切齿,终于为人告发,朝廷下令革职。吴之荣做了一任归安县知县,虽然搜刮
  了上万两银子,但革职的廷令一下,他东贿西赂,到处打点,才免得抄家查办的处分,这上
  万两赃款却也已荡然无存,连随身家人也走得不知去向。他官财两失,只得向各家富室一处
  处去打秋风,说道为官清苦,此番丢官,连回家也没有盘缠,无法成行。有些富人为免麻烦~
  ,
  便送他十量八两银子。待得来到富室朱家,主人朱佑明却是个嫉恶如仇的正人君子,非但不
  送仪程,反而狠狠讥讽,说道搁下在湖洲做官,百姓给你害得好苦,我朱某就算有钱,也宁
  可去周济给搁下害苦了的贫民。吴之荣虽然恼怒,却也无法可施,他即已被革职,无权无势~
  ,
  有怎能奈何得了富家巨室?当下又来拜访庄允城。
  庄允城平素结交清流名士,对这赃官很瞧不起,见他到来求索,冷笑一声,封了一两银
  子给他,说道:“依搁下的为人,这两银子本是不该送的,只是湖洲百姓盼望阁下早去一刻
  也好,多一两银子,能早去片刻也是好的。”
  吴之荣心下怒极,一瞥眼见到大厅桌上放得有一部,心想:“这姓庄的爱
  听奉承,人家只要一赞这部明史修得如何如何好,白花花的银子双手捧给人家,再也不皱一
  皱眉头。”便笑道:“庄翁厚赐之,却不恭。兄弟今日离别湖洲,最遗憾的便是无法将‘湖
  洲之宝’带一部回家,好让敝乡孤陋寡闻之辈大开眼界。”
  庄允城问道:“什么叫着'湖洲之宝'?”吴之荣笑道:“庄翁这可太谦了。士林之中,
  纷纷都说,令郎廷珑公子亲笔所撰的那部,史才,史识,史笔,无一不是旷古
  罕有,左马班庄,乃是古今良史四大家。这'湖洲之宝',自然便是令郎亲笔所撰的明史了。~
  ”
  吴之荣前一句“令郎所撰”,后一句“令郎亲笔所撰”把庄允城听的心花怒放。他明知
  此书并非儿子所作,内心不免遗憾,吴之荣如此说,正好大投所好,心想:“人家都说此人
  贪赃,是个龌龊小人,但他毕竟是个读书人,眼光到是有的。原来外间说珑儿此书是‘湖洲
  之宝’,这话倒是第一次听见。”不由得笑容满面,说道:“荣翁说什么左马班庄,古今四
  大良史,兄弟可不大明白,还请指教。”吴之荣见他脸色顿和,知道马屁已经拍上,心下暗
  暗欢喜,说道:“庄翁未免太谦了。左丘明作,司马迁作,班固作》,都是传诵千载的名作。自班固而后,大史家就没有了。欧阳修作,司马
  光作,文章虽佳,才识终究差了。直到我大清盛世,令郎亲笔所撰这部煌煌巨
  作出来,方始有人能和左丘明,司马迁,班固三位前辈齐驱,‘四大良史,左
  马班庄’,这句话便是由此而生。”
  庄允城笑容满面,连连拱手,说道:“谬赞,谬赞!不过'湖洲之宝'这句话,毕竟当不~
  起。”
  吴之荣正色道:“怎么当不起?外间大家都说:'湖洲之宝史丝笔,还是庄史居第一'!”蚕~
  丝
  和毛笔是湖洲两大名产,吴之荣品格卑下,却有三分才情,出口成章,将“庄史”和湖洲丝~
  ,
  湖笔并称。庄允城听得更是喜欢。吴之荣又道:“兄弟来到贵处做官,两袖清风,一无所得~
  。
  今日老着脸皮,要向庄翁求一部明史,作为我家传家之宝。日后我吴家子孙日夕诵读,自必
  才思大进,光宗耀祖,全仗庄文之赐了。”庄允城笑道:“自当奉赠。”吴之荣又谈了几句~
  ,
  不见庄允城有何举动,当下又将这部明史大大恭维了一阵,其实这部书他一页也未读过,只
  是史才如何如何了得,史识又如何如何超卓,不着边际的瞎说。庄允城道:“荣翁且请宽坐~
  。”
  回进内堂。
  过了良久,一名家丁捧了一个包裹出来,放在桌上。吴之荣见庄允城尚未出来,幔将包
  裹掂了掂,那包裹虽大,却是清飘飘地,内中显然并无银两,心下好生失望。过得片刻,庄
  允城回到厅上,捧起包裹,笑道:“荣翁瞧得起敝处的土产,谨以相赠。”
  吴之荣谢了,告辞出来,没回到客店,便伸手到包裹中一阵掏摸,摸到的竟是一部书,
  一束蚕丝,几十管毛笔。他费了许多唇舌,本想庄允城在一部明史之外,另有几百两银子相
  赠,可是赠送的是他信口胡诌的'湖洲三宝'心下暗骂:“他妈的,南浔这些财主,都如此小
  气!也是我说错了话,倘若我说湖州三宝乃是金子和银子和明史,岂不是大有所获?”
  气愤愤的回到客店,将包裹往桌上一丢,倒头便睡,一觉醒来,天已大黑,客店中吃饭
  的时候已过,他又舍不得令叫饭菜,愁肠饥火,两相煎熬,再也睡不着觉,当下解开包裹,
  翻开那部阅看。看得几页,眼前金光一闪,赫然出现一张金叶。吴之荣一颗心怦怦
  乱跳,揉了揉眼细看,却不是金叶是什么?当下一阵乱抖,从书中抖了十张金叶出来,每一
  张少说也有五钱,十张金叶便有五两黄金,五两黄金抵得四百两银子。
  吴之荣喜不自胜,寻思:“这姓庄的果然狡猾,他怕我讨得这部书去,随手抛弃,翻也
  不翻,因此将金叶子夹在书中,看是谁读他儿子的这部书,谁便有福气得此金叶。是了,我
  便多读几篇,明天再上门去,一面谢他赠金之惠,一面将书中文章背诵几段,大赞而特赞。
  他心中一喜,说不定另有几两黄金相送。”
  当下剔亮油灯,翻书诵读,读到明万历四十四年,后金太祖努儿哈赤即位,国号金,建
  元“天命”突然间心中一凛:“我太祖于丙辰建元,从这年起,就不该用明朝万历年号,该
  用大金天命元年才是。”一路翻阅下去,只见丁卯年后金太宗即位,书中仍用“明天启七年~
  ” ,
  不作“大金天聪元年”。丙子年后金改国号为清,改元崇德,这部书仍作“崇祯九年”,不
  书“大清崇德元年”,甲申年书作“崇祯十七年”不书“清顺治元年”。又看入关之后,书
  中于乙西年书作“隆武元年”,丁亥年书作“永历永历”,那隆武,永历,乃明朝唐王,桂
  王的年号,作书之人明明白白是仍奉明朝正朔,不将清朝放在眼里。他看到这里,不由得拍
  案大叫:“反了,反了,这还了得!”
  一拍之下,桌子震动,油灯登时跌翻,溅得他手上襟上都是灯油。黑暗之中,突然间灵
  机一动,不由得大喜若狂:“这不是老天爷赐给我的一注横才?生官发财,皆由于此。”想
  到开心处,不由得大声叫唤起来。忽然听得店伴拍门叫道:“客官,客官,什么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