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鹿鼎记-第2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亲兵队长吩咐下属,去挑一担水来,泼在地下。韦小宝问道:“这干
  什么?”那队长道:“回大人:倘若那儿掘动过,泥土不实便会很快
  渗水进去。”话犹未了,床底下的水迅速渗入土中。众亲兵齐声欢呼,
  抬开床来,拿了鹤嘴锄和铁铲掘土,片刻之间,掘了一具尸首出来。
  那具尸首并无脑袋,已然腐臭,显是死去多日,身上穿的是伯爵公服,
  那知府一见,便叫了起来:“这……这是冯爵爷!”
  韦小宝问道:“是冯锡范么?你怎么认得?”那知府道:“是,是。
  须得找到了脑袋,方能定案。”转身问身边的捕快头目:“这是什么
  人住的屋子?”
  那头目道:“小人立刻去问。”去西厅叫了一名冯家人来一问,原来
  这房间本是逃走的兰香所在。那捕快头目道:“启禀公爷,启禀府台
  大人:凶刀是马厩里用的铡刀,拐带兰香卷逃的是本府的马夫邢四,
  待小人去马厩查查。”
  众人到马厩中去一搜,果然在马槽之下的土中掘出了一个人头。请了
  冯夫人来认尸,确是冯锡范无疑。当下仵作验定:冯锡范为人刀伤、
  身首异处而死。
  这时冯府家人都要从西厅中放了出来,府中哭声震天,人人痛骂邢四
  和兰香狠心害主。消息传了出去,不到大半日,北京城里到处已说得
  沸沸扬扬。
  那知府又是惭愧,又是感激心想若不是韦爵爷迅速破案,只怕自己的
  前程大大有碍,没口的称谢之余,一面行下海公文,捉拿“戗主逃亡”
  的邢四和兰香,一面申报上司。
  只有那捕快头儿心中犯疑,见尸身断处切得整齐,似是快刀所断,不
  像是用切草料的铡刀切的,又见藏尸和藏头处的泥土甚为新鲜,显是
  刚才翻动过的,不是已埋了十多天的模样。但韦公爷给他破了一个大
  案,上头的犒赏丰厚,冯府又给了他不少银子,要他尽快结案,别让
  冯府亲人到衙门里出丑露乖,他便有天大的疑心,又怎敢吐露半句?
  只是自个儿寻思:“在冯府查案之时,韦公爷的亲兵把守各处,谁也
  不许走动,他们要移尸栽证,那是容易之极。别说要在地下埋一具尸
  首,就是埋上百儿八十的,那也不是难事。”
  韦小宝拿了顺天府知府的公文去见康熙,禀报破案的详情。
  康熙微微一笑,说道:“小桂子,你破案的本事不小,人家都称赞你
  是包龙图转世哪。”韦小宝道:“那是托了皇上的洪福,奴才碰巧破
  获而已。”康熙哼了一声,向他瞪了一眼,冷冷的道:“移花接木的
  事,跟我的洪福可拉不上干系。”
  韦小宝吓了一跳,心想:“皇上怎么又知道了?”一转念间,立即明
  白:“我的亲兵队里,皇上当然也派下了密探。”正不知如何回答才
  是,康熙叹了口气,说道:“这样了结,那也很好,也免了外面的物
  议。只不过你这般大胆妄为,我可真拿你没法子了。”
  韦小宝心中一宽,知道皇帝又饶过自己这一遭,当即跪下连连磕头。
  康熙道:“方今四海升平,兵革不兴,你这抚远大将军的衔头,可以
  去了。”
  韦小宝道:“是,是。”知道这是皇帝惩罚自己的胡闹,又道:“奴
  才这一等鹿鼎公,也可以降一降级。”康熙道:“好,就降为二等公
  罢。”韦小宝道:“奴才胡闹得紧,心中不安,请皇上降为三等的好
  了。”
  康熙哈哈大笑,说道:“他妈的,你居然会心中不安,日头从西方出
  了。”
  韦小宝听得“他妈的”三字一出口,知道皇帝怒气已消,站起身来,
  说道:“奴才良心虽然不多,有总是还有些的。”
  康熙点点头,说道:“就是瞧在你还有点良心的份上,否则的话,我
  早已砍下你的脑袋,去埋在你夫人阿珂、双儿的床底下了。”韦小宝
  急道:“这个万万不可。”康熙问道:“有什么不可?”韦小宝道:
  “阿珂和双儿,那是决计不会跟了马夫逃走的。”
  康熙笑道:“不跟马夫逃走,便跟……”说到这里,便即住口,心想
  再说下去,未免轻薄无聊,何况韦小宝虽然无法无天,终究对自己忠
  心,君臣之间说笑可以,却不能出言侮辱。一时难以转口,便不去理
  他,低头翻阅案头的奏章。
  韦小宝垂手站在旁侍候,只见康熙眉头微蹙,深有忧色,心想:“皇
  上也时时不快活。皇帝虽然威风厉害,当真做上了,也不见得有什么
  好玩。”
  康熙翻阅了一会奏章,抬起头来,叹了一口长气。韦小宝道:“皇上
  有什么事情,差奴才去办罢。奴才将功赎罪,报主龙恩。”康熙道:
  “这一件事,就不能差你了。施琅上奏,说道台湾台风为灾,平地水
  深四尺,百姓房屋损坏,家破人亡,灾情很重。”
  韦小宝见他说话时泪光莹然,心想咱们从小就是好朋友,不能不帮他
  一个忙,说道:“奴才倒有个法子。”康熙道:“什么法子?”韦小
  宝道:“不瞒皇上说,奴才在台湾做官的时候,发了一笔小财,最近
  又向一个台湾财主讨了一批旧债。奴才双手捧着皇上恩赐的破后翻新
  金饭碗,这一辈子是不会讨饭的了,钱多了也没用,不如献出来,请
  皇上抚恤台湾的灾民罢。”
  康熙微微一笑,说道:“受灾人数很多,你这点小财,也管不了什么
  用。我即刻下旨,宫里裁减宫女太监,减衣减膳,让内务府筹划筹划,
  省他四五十万两银子去救济灾民。”
  韦小宝道:“奴才该万死,真正乖乖不得了。”康熙问道:“什么?”
  韦小宝道:“奴才做官贪污,在台湾贪了一百万两银子。最近这笔债,
  是向郑克(土爽)讨还的,又有一百万两……”康熙吃了一惊,说道:
  “有这么多?”韦小宝轻轻打了自己一个嘴巴,骂道:“小桂子该死!”
  康熙却笑了起来,说道:“你要钱的本事可高明得很哪,我一点儿也
  不知道。”
  韦小宝又道:“小桂子该死!”脸上却有得色,心道:“做官的人伸
  手拿到钱,怎能让你做皇帝的知道?你在我手下之人之中派了探子,
  只能查到我敢不敢造反。你妹夫右手收钱,左手入袋,连你大妹子也
  不知道,你这大舅子就万万查不到了。”他嘴里自称“奴才”,心中
  却自居“妹夫”。
  康熙沉吟半晌,道:“你这番忠君爱民之心,倒也难得。这样罢,你
  捐一百五十万两银子出来,我再省五十万两,咱们君臣凑乎凑乎,弄
  个二百万两。台湾灾民约有一万几千户,每家分得一百多两,那也丰
  裕得很了。”
  韦小宝一时冲动,慷慨捐输,心中正感肉痛,已在后悔,听得康熙给
  他省了五十万两,登时大喜,忙道:“是,是。皇上爱民如子,老天
  爷保佑皇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康熙为了台湾灾重,这半天来一直心中难受,这时凭空得了这一大笔
  钱,甚为是高兴,微微笑道:“也保佑你升官发财,多福多寿。”
  韦小宝笑道:“多谢万岁爷金口。奴才升官发财,多福多寿,全凭皇
  上恩赐。再说,奴才这两笔钱,本来都是台湾人的,士还给了台湾的
  老百姓,也不过是完璧归……归台而已。”康熙哈哈大笑,说道:
  “完璧归赵的成语,他妈的给你改成了完璧归台。”韦小宝道:“是,
  是完璧归赵,奴才一时想不起这个‘赵’字来了。赵钱孙李,周吴郑
  王。百家姓上姓赵的排名第一,难怪他们这么发达,原来完璧什么的,
  都归了他赵家的。”
  康熙更是好笑,心想此人“不学有术”,也教不了他许多,笑道:
  “很是,很是。有句成语,叫做‘韦编三绝’,说你韦家的人读书用
  功,学问很好。你们姓韦的,可也了不起得很哪。”韦小宝道:“奴
  才的学问可差劲得很了,对不起老祖宗。”(按:“韦编三绝”中的
  “韦”字,是指穿连竹简的皮条,康熙故意歪解,拿来韦小宝开玩笑。)
  康熙道:“这次去台湾赈灾的事……”本想顺理成章,就派了他去,
  转念一想:“此人捐了这大笔银子出来,不过跟我讲义气,未必真有
  什么爱民之心,只怕一出宫门,立刻就后悔了。他到台湾,散了二百
  万两银子赈灾,多半要收回本钱,以免损失,说不定还要加一加二,
  作为利息。”他是韦小宝的知己,当即改口道:“……很容易办,不
  用你亲自去。小桂子,你的一等鹿鼎公,也不用降级了。咱们外甥点
  灯笼,照舅罢。”
  韦小宝跪下谢恩,磕过了头,站起身来,说道:“奴才捐这点银子,
  不过是完璧归……归赵钱孙李,皇上就当是功劳。皇上减膳减衣,那
  才是真正省出来的,才叫不容易呢。”
  康熙摇头道:“不对。我宫里的一切使用,每一两银子都是来自老百
  姓。百姓供养我锦衣玉食。我君临万民,就当尽心竭力,为百姓办事。
  你食君之禄,当忠君之事。我食民之禄,就当忠民之事。古书上说:
  ‘四海困穷,则天禄永终。’如果百姓穷困,那就是皇帝不好,上天
  震怒,我这皇帝也就做不成了。”韦小宝道:“那是决计不会的,万
  万不会的。”
  康熙道:“你做大臣,出于我的恩典。我做皇帝,出于上天的恩典。
  你办事不忠,我砍你的脑袋。我做不好皇帝,上天也会另外换一个人
  来做。‘尚书’有云:‘皇天后土,改厥元子。’‘元子’就是皇帝,
  皇帝不好,上天会撵了他的。”韦小宝道:“是,是。你叫做小玄子,
  原来玄子就是皇帝。”康熙道:“这个‘玄’字跟那个‘元’字不同。”
  韦小宝道:“是,是。”心想:“圆子汤团,都差不多。”反正他
  什么‘元’字‘玄’字都不识,也不用费神分辨了。
  康熙从桌上拿来起一本书来,说道:“浙江巡抚进呈了一本书,叫做
  ‘明夷待访录’,是一个浙江人黄黎洲新近做的。浙江巡抚奏称书中
  有很多大逆不道的言语,要严加查办。我刚才一看了这书,却觉得很
  有道理,已批示浙江巡抚不必多事。”说着翻开书来,说道:“他书
  中说,为君乃以‘一人奉天下’,非为‘天下奉一人’这意思说得很
  好。他又说:‘天子所是未必是,天子所非未必非。’这也很对。人
  孰无过?天子也是人,那有一做了皇帝,就‘什么都是对、永远不会
  错’之理?”康熙说了一会,见韦小宝虽然连声称是,脸上却尽是迷
  惘之色,不由得哑然失笑,心想:“我跟这小流氓说大道理,他那里
  理会得?再说下去,只怕他要呵欠连连了。”于是左手一挥,道:
  “你去罢。”右手仍拿着那本书,口中诵读:“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
  出于我手,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
  使天下人不敢自私,不敢苟同。以我之大私,这天下之大公。始而惭
  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
  韦小宝听得莫名其妙,但皇帝正在读书,又连连赞好,岂可不侍候捧
  场?见康熙放下书来,便问:“皇上,不知这书里说的是什么?有什
  么好?”
  康熙道:“叫天下的人不可自私,不可自利,只有他皇帝一人可以自
  私自利,而他皇帝的大私,却居然说是天下的大公。这做皇帝的起初
  心中也觉不对,有些儿惭愧,到得后来,习惯成自然,竟以为自己很
  对,旁人都错了。”
  韦小宝道:“这人说的是坏皇帝,像皇上这样鸟生鱼汤,他说的就不
  对了。”康熙道:“嘿嘿!做皇帝的,人人都自以为是鸟生鱼汤,那
  一个是自认桀纣昏君的?何况每个昏君身边,一定有许多歌功颂德的
  无耻大臣,把昏君都捧成了鸟生鱼汤。”韦小宝笑道:“幸亏皇上是
  货真价实、划一不二的鸟生鱼汤,否则的话,奴才可成了无耻大臣啦。”
  康熙左足在地下一顿,笑道:“你有耻的很,滚你的蛋罢!”
  韦小宝道:“皇上,奴才向你求个恩典,请皇上准奴才的假,回扬州
  去瞧瞧我娘。”
  康熙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