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煮清王朝-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差不多了,再有船只造好之后,将会被拨给其他水师,奉天的火炮也是一样。

……

*************

“怎么样?想我吧?”

船只靠岸了,于中下船之后,立即就跑到了海参葳唯一一名有权进入军港的女人面前,笑嘻嘻的说道。已经被太阳光晒的有些紫膛色的脸庞更是极尽所能的露出最为可心的笑容。

“怎么样?累吗?”对于中的话,莫睛笑了笑,也没有直接回答,只是伸手帮他轻轻掸了掸身上的衣服,轻声问道。

“当然……累!”于中故意拉了个长音,惹得莫睛轻轻捶了他一拳之后,才把话说完。

“累就回家,反正他们也知道该怎么做,而且,比你做得好。”莫睛瞅了一下跟在后面下船,正在码头上整军的年羹尧和岳钟麒、穆尔察三人,又微笑着对于中说道。

“别急。我有好东西给你看。”莫睛正要转头“带路”,却被于中拉住了胳膊,接着,也不管她愿不愿意,于中拉着她就朝码头走去。

“什么东西?”莫睛问道。

“嘿嘿,马上你就知道了。”于中也不说破,只是拉着莫睛一直向前走。路上的士兵无论是谁,在干什么,见到两人过来,马上纷纷让开了道路。

……

“这是……天哪?你们怎么逮到它的?”

很快就到了地方,莫睛惊讶的看着海盗头子德雷克指挥着一些水师官兵从船上用“吊车”(一种带支架的杠杆,一端绑有大石)吊下来的那条大鱼,连连摇头。

这并不是一条鲸鱼,可是,也差不了多少,因为这居然是一条比起普通的鲸鱼还要大上一号的鲨鱼!

面前这一条,莫睛用眼睛稍微测量了一下,体长绝对要超过十米。

“嘿嘿,本以为前年在贝加尔湖抓到一条一丈长的鲟鱼就已经够运气的了,没曾想,这次回航的时候居然还能抓回一条这么大的鲨鱼。……多亏了这家伙长着一副鲨鱼样儿,要不然还真认不出来。……刚开始的时候,我还以为碰到鲸鱼了呢。”于中啧啧个不停。

“是啊,真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大的一条鲨鱼。天啊,真不知道它得活了多少年,它比最凶猛的大白鲨还要大……”德雷克现在是于中的“大副”,兼职是为莫睛打工,现在看到上司和老板同时过来,也忍不住凑上了两句。

“这是鲸鲨!天生的体型大……不过,这种鲨鱼应当是只吃小鱼的或者那些小虾米之类的,攻击力并不强,遇到你们这帮‘恶人’,也难怪会这么倒霉。”莫睛摇摇头,笑道。

“鲸鲨?嗯,名字倒是挺符合的。”于中点了点头,这回算是涨见识了。

“大人,怎么处置这条鲨鱼?”有围观的士兵问道。

“怎么处置?……德雷克!”于中想了一下,朝德雷克叫了一声。

“您有什么吩咐?大人。”德雷克肃身答道。自从马德把他们让给于中,成为海参葳水师仆从军中的一员之后,他和原先的那帮手下被年羹尧荼毒的十分严重,再也找不出原先的半点儿样子,从骨子里都显得像是一个合格的军人。

“找几个人,把这条鲨鱼给老子切了,今天咱们全军吃顿‘鲸鲨宴’。”于中说道。

“鲸鲨宴?你要吃了它?”莫睛突然间开口问道。

“啊……怎么了?不能吃吗?难道这玩意儿跟河豚似的,身上带毒?”于中问道。

“没有。只是我还以为你会把这条鲸鲨放到冰窑里,等到时候送到北京去邀功请赏呢。”莫睛笑道。

“嘿嘿,本来是有过这么个打算。不过嘛……年年都往北京送鱼也太重复了一点儿,所以呢,想来想去还是吃了它算了。”于中也笑道。

“吃了、吃了……”莫睛低着头自言自语的想了一会儿,突然又抬头看看于中,问道:“你说,咱们以后专门派人去猎鲨鱼怎么样?应当不比贝加尔湖的那些生意赚的少。”

“这个……就不要急了吧?咱们先回家,回家……”看到莫睛的经商头脑又被激了起来,于中一拍脑门,又拉着她朝港外走去。……这几年,莫睛经营的东西可是不少。不仅有她自己开辟的那些,马德和罗欣南下了,宁古塔留下的生意就全都交到了她的手中。如今,整个满洲,除了奉天是费老头的经济区,吉林和黑龙江完全是由莫睛“一手遮天”,各项生意都被她越做越大。而且,费老头还把钟表的生意推到了她的手里,已经初见成效。可是,这些生意却使得夫妻两个相处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尤其是于中得在尼布楚和海参葳两头跑,而莫睛不仅要跑这两个地方,还要多跑一个宁古塔。……这些情况,使得于中都快有一些谈生意色变了,现在听到莫睛又想到了什么生财的点子,自然是急忙岔开话题。

“好好好。回家。”莫睛自然也知道于中为什么会有这种表现,便也不在提做生意的事情,不过,刚走了一会儿,她却又想起了一件事:“差点儿忘了。前两天北京有公文过来,让你接收呢。”

第三卷 物华天宝

第一百七十六章 叛乱

“亮工,我们海参葳现在有多少军人?”于中坐在一条长方形的会议桌前,朝坐在左面的年羹尧问道。

“回大人,海参葳在册将士总共八千七百六十四人,再加上一千四百三十二名仆从军,军人总数共有一万零一百九十六人。”年羹尧恭身答道。跟着于中的这几年,他的日子并没有预料中的那么难过,相反,于中还把海参葳的大部分事情都交给了他。虽说日子过得有些累,可是,适应了之后却没有什么。

“嗯。东美,咱们的装备怎么样?”于中又朝坐在他右首的岳钟麒问道。

“大人,现在我军除了十三艘主力战船之外,还有近海巡航船五艘,单桅护航船六艘;港口炮台设有四门红衣大炮,其余各式舰炮三百五十七门,新式燧发火枪两千七百支。弹药充足。”岳钟麒答道。由于于中的刻意提拔,他现在已经是正四品的都司,同时,兼领“海防一”号管带之职,紧追在年羹尧身后。

“三百五十七?那就留下二十门。……其余的,明天全部给我装上船,另外,十三艘主力舰船全部把定员给我填满,两千七百支火枪留下七百,其他的也全部发下去……”于中站起身来,又接着加上了一句:“把弹药带足。“

“大人,发生了什么事?”穆尔察看着于中左右问了两声便突然下了这么一道命令,忍不住问道。

“没什么事。闲得无聊了,带大家出去走走。”于中微笑道。

*******

蔡寅这段日子过得很是“写意”。

想想,不久之前,他还只是一个手下有着几艘快船,带着一二百名兄弟在海上捞些小虾米吃的海盗头子,现在,却已经是“威震天南”了。

而这一切,都归功于现在台湾的一个人:刘却之。

虽然康熙派人平定了台湾,可是,满清在台湾的统治并不是很稳固,而且,官员也实在是不怎么样,为非作歹者很多,引起了极大的民怨。再加上台地初附,番多民少,生番均未归化,熟番又大多不愿听从官府命令,所以,暴乱频起。

从施琅平台开始,到现在为止,十几年的时间里,台湾就已经暴发了三场暴乱。康熙三十五年秋七月,台湾县民吴球之谋乱;结果,被台湾道高拱干、参将王国兴事前侦知,设计擒之,不到一月平定。康熙三十八年春二月,台湾淡水一地,吞霄社熟番,土官卓个、卓雾宣称本地通事黄申苛敛无已,将之杀死,并起兵拒捕。台湾道常光裕、参将张玉麟发兵往讨,同时,派遣通译,引诱岸里社生番攻其后方,两军交战数月未果。至夏五月,内北投社生番头目冰冷亦杀本地通事金贤等人,并且派人与卓个、卓雾勾联反清。秋七月,冰冷被台湾水师的一个把总带人偷袭活捉。八月,卓个、卓雾同被岸里社生番生擒,献于常光裕、张玉麟帐前,二官命人将其斩首,传头颅以示诸番。

然而,卓个、卓雾、冰冷的反清事件才刚过两年,台湾又暴发了一场反清起义。

诸罗(今台湾嘉义县)县民刘却之,平时以拳棒自负,平日也经常与一些所谓的“江湖豪客”往来。今年年初,他密置樟脑于屋内,深夜将其点燃,引出大量烟雾和红光,结果,当地百姓询问他时,他便称自己得到天命,所以,家中才会有红光烛天。于是,在这谣言起作用之后,他立即整合附近的一些同伙,率队摧毁当地的守备营,四出劫掠。台湾北路参将白道隆得知此事,立即整军出击,将其击溃。可是,刘却之却逃入深山,一时难以捕获。

事情到此,本也应算告一段落,白道隆连请功奏折都呈上了朝廷,可是,任谁也没有想到,刘却之却已经跟天地会这个绝对坚决的反清盟会有联系。

在刘却之起事之后不久,福建天地会部众便已齐集部分帮众,准备过海相助。可是,刘却之溃败的太快,等他们的人找到诸罗的时候,刘却之已经跑入了深山。

不过,这帮天地会的帮众却江没有打算到此结束。帮众之一的吴大福,扮作台湾居民,购买牛羊鸡鸭,趁白道隆刚刚得胜,正自得意忘形、防备松懈之时,诈称犒军,于席间刺死白道隆。

结果,台湾官军失去了首领,顿时大乱。天地会帮众又立即打出了“郑”氏口号,再次集结百姓叛乱。躲在深山的刘却之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也立即跑了出来,凭着他台湾人的身份,迅速成了这支“义军”的首领。并且,带队攻下了诸罗,接着,趁官军大乱之机,与“山猪毛”社生番勾联,相约对官军前后夹击,大破之。之后,趁势攻克凤山。

至此,清廷在台湾的官府已经无法控制局势,只得匆忙向福建求援。

福建水师提督蓝理已于两年前卸任,福建巡抚李斯义与新接任的提督吴英大意轻敌,仅派出总兵欧阳凯、副将许云带领水师官兵两千人过海出战。而此时,刘却之再陷安平镇,再加上一路收集人手,拥兵已经超过了五千。于是,欧阳凯战死,许云领兵败退。而刘却之又趁势连日攻打,兵锋已经直指台湾府城。为免府城陷落,许云只好在派出手下向福建告急之后,带领残兵死守。

可是,事情总是这么的不顺。

报信人所坐的船只,居然一头撞到了恰好路过的蔡寅口中。

而许云派出的这个报信的亲兵又不是一个什么嘴硬的人物,被蔡寅轻易就撬出了许多的东西。而在这名亲兵的交待里面,有一件事让蔡寅心动无比:跟刘却之的交战中,许云手下死伤极多,因为怕防守府城的兵力不足,竟将所带的舰船上留守的兵力和舰炮全都调去守城,现在停在港口的,不过是一些空船。

于是,本身就是亡命徒的蔡寅在左右思考之后,终于决定带领手下摸过去。

趁着夜色,人不知鬼不觉的,意图将十几艘舰船全部捞到手中,然后,远走高飞。

可是,蔡寅心贪,刘却之也不是傻瓜。当蔡寅带人刚刚摸到岸上的时候,刘却之派出收船的人马也到了。结果,看到对方人多,又来势汹汹,蔡寅不敢与之为敌,谎称要投奔。并且,还把许云的那名送信亲兵交给了刘却之,以示诚意。

至此,台湾的这场暴乱终于进入了高潮。

刘却之将蔡寅的船队塞入自己的兵马,彻府控制了这支“水师”之后,还是担心福建水师大军进袭,自己一方没有人能够抗衡。便跟天地会的那些人商议,终于决定兵行险着:趁着台湾的战报还没有被福建知道,先行派人伪装成许云的手下过海送信,诈称大胜,迷惑巡抚李斯义和水师提督吴英。之后,派遣蔡寅带领船队,趁夜闯入福建水师的港口,火烧那里的战船。

本来,这一计并不是什么高明的计策。可是,谁叫他们面对的偏偏是清廷的军队呢,这可是一只有着堕落腐化极快、极严重的传统的军队。本来,施琅当福建水师提督的时候,福建水师的军纪还不错。可施琅走后,蓝理虽是猛将出身,却不太重视这个,虽然战斗力还差不多,军纪却渐渐废驰。而等到蓝理再走了,福建的水师就已经不成样子了。出海的日子骤然减少,而且,连平常的训练也大多成了应付,两百多艘战船出海的只有一半,再加上“天下太平”的思潮影响,觉得大清国力蒸蒸日上,没有人敢惹,所以,防备也变得松懈起来。

而且,天地会在福建水师之中还有一张底牌,那里面,有他们的一个卧底,而且此人官职还不低,是一名六品的营千总。

于是,在一个深夜,蔡寅在福建的天地会帮众纵火焚烧福建水师大营外围,转移了水师官军的注意力,以及那名营千总所带领的三百多名趁乱换上清军服饰潜入水师营地的天地会帮众的内应掩护下,派出小船,带着大批火油找上了那些战船。就这么轻轻松松地……烧了。

同时,趁乱,蔡寅还和那名营千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