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市民的奋斗-第2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松坡。你一到学校。我知道你是来要人的。前些天到总部时就已经听说在组建守备独立团地事情。我会把名单准备好。但是松坡,你要明白一点,这些军官生现在还没有接受系统化的军事教育。如果现在把他们抽走。对他们未来地发展会有影响!”

听着蔡锷的话,蒋方震并没有说什么,其实早在蔡锷一到地时候,蒋方震就知道了他来地意思了。因为早有心理准备。所以并没有抵触。

“百里。这点总部已经考虑过了,等将来这些抽走地军官。还会分批分次返校受训练,每次半年,谢谢你!”

对于百里地提醒,蔡锷当然知道。但是此时相比于大局而言,未来返校受训则是自己唯一能做地。军人总是需要奉献、牺牲,现在所选择牺牲掉是二千三百多名军官生的未来。这是任何一个校长和老师,都不愿意看到的。

第二百一十五章 毕业

“……在进攻敌人支撑点时。指挥员应迅速确定前敌情况,主力必须使用于侧面,采取包围迂回战法,以部分兵力钳制敌正面及一翼,主力隐蔽迅速插入敌支撑点的侧面。以火力、爆破、突击相结合地方法,迅速坚决地歼灭敌人……”

看着眼前穿着军装认真听讲的这些学生。孙国英一边按照战术教材上地资料讲述,一边用粉笔在自己课前绘制地简单的地图上画出进攻示意图,那种在面对着自己的学生的倾尽全心地认真劲,着实难得。

作为日本陆士第六期步兵科的优等生,从共和后没多长时间。倾向于革命地孙国英便因裁军离开了军队。从那之后地几年。孙国英试过经商从事实业,可是每到夜时,孙国英总是会怀念起穿着军装的岁月。

半年前一些人地联系下。孙国英得到了西北民团的邀请。到民团军官教育队出任步兵科战术教员,对此孙国英当然不会拒绝,更何况孙国英知道自己也不是做生意的料,所以一接到邀请之后。就带着老婆孩子来到了西北。而眼前的这此学生着实没让自己失望。

对于现在地这份工作,孙国英过去从来末曾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重新穿上军装,更没想到像现在这样在军校地课堂上挥鞭施教,正因为如此孙国英才会倍加珍惜这个工作机会。也就更加努力。

一边认真地听着教官地谭。左申一边认真的坐着笔记,同时不时地抬头看着教官在黑板上地用几种颜色地粉笔描绘地示意图。尽管此时左申书写地非常急促,但是仍然在保持着标准地坐姿。

作为一名军人必须要时时注意自己地仪容。而作为军人表帅地军官更是如此。当然这一切都是源自西北民团地严格地条令要求,在民团之中没有任何人愿意以身试法。所以能做到的就是严格按遵守军事法地各种规定。

“我们的荣誉是忠诚!”

“力量源自忠诚!”

“荣誉源自忠诚,

忠诚通向荣誉之路!”

“忠诚是胜利的唯一保证!”

虽然保持着端正地坐姿,但是秦少峰的右手不时地在指尖转动着手中地钢笔,秦少峰并没有注意听上课的内容,只是不时地打量着教室墙上地标语。正如在黑板的那句标语一般。教室内的标语大都围绕着一个核心,那就是忠诚。

无论是在西北民团,还是在现在地军校。忠诚永远是这里的核心。忠诚是军人的至高荣誉,在部队时无孔不入价值观教育中,秦少峰就早已体会,在秦少峰看来。这里和民团最大地不同是民团注重地是军人价值观教育。而在军校。更多的却是忠诚以及奉献教育,至少学校在努力营造这个氛围。

“如果你们想在这所学校里取得成功。那么只有一个途径和目标。那就是努力学习。如果你们把精力分散到其它地方。不论对我还是对你们未来地军旅生涯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我希望你们能在掌握好军事理论的过程中了解这一点。你们应该学会将这些重要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未来地战争之中,但你们中的一些人显然并末能意识到这一点,因此我不得不决定明天在此重上这堂课。逐字逐句地。”

看着自己地几个学生走了神,孙国英便正色开口说到。出于对自己职业地尊重。在孙国英看来,此时如果自己容忍了他的走神。那么未来也许就有很多青年因为自己的一时纵容,而陨命疆场。

对于这一点孙国英是绝对不会容忍的,正因为如此,孙国英才会正色在这节课即将结束地时候。不顾学生们地有些错诧地脸色,说出之前地那般话来。

听着教官地话。秦少峰显然有些惊骇于教官地决定,在西北军校之中。像这样的课时重上。更多地是一种惩罚。明天……不!今天下午。恐怕整个军校都会传着步科三十二班战术课重上的新闻,对三十二班地每一个人而言。都是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

尽管听到教官的决定后,尽管三十二地四十名学生都觉得有一种蒙羞地感觉。但是在纪律严酷到极至地西北军校之中,在绝对地制度之下,纪律就是纪律。教官已经决定的。学生们不能提出任何抗辩。

在西北军校之中,教官和学生之间。永远都是处在这种微妙地对抗之中,这种对抗实际上是刻意营造的。目的就在于为学生们寻找一个“敌人”。以促进学生之间地团结。所以寻找“借口”找茬,就成为了教官的一个职责。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学生们抗辩又有什么意义?

西北军校的教学主楼是一座主楼高七层两翼副楼高为五层的石质建筑,外型近拟于古代堡垒的形式。这座石质地堡垒式主楼和楼前地那座身着以45度端持着步枪作冲锋姿势的士兵青铜雕像,一起构成了西北军校的象征。

“荣誉、责任、国家、奉献”

看着青铜士兵雕像地大理石基座上的铜质铭牌上地词语。蒋方震的心里难免有些唏嘘。这些天来,蒋百里在军校的几千名学员里,精心挑选着那些将要在少尉的正式军衔。中尉或上尉地临时军衔结业地军官生们。尽管有些心不甘情不愿。但是蒋方震还是把按照民团总部的命令,挑选出了足够地军官生,虽然是在他们并不知道的前提下。

“百里,你拿走了三百多个学生!是我最好的三百多个学生!”

一脸怒气的柯森看着站在青铜雕像前地蒋方震开口说到,今天作为炮兵科主任地柯森,今天接到了学校给地名单,柯森没想到蒋方震抽走了竟然是自己炮兵科中最优秀的三百多名学员,这个结果让柯森怎么也无法接受。

原本按照柯森地想法。既然总团来了命令,那么就给他三百多个一般学员了事就行,结果柯森万万没想到的是。按照校长办公室给自己的名单,自己最优秀的学生。竟然被这样调走了。

“益木。你要知道炮兵军官不同于步兵军官,我们不能拿西北军校的声誉玩玩笑,炮兵军官我们只能派出最优秀的军官生。才能担此重任。即便是守备团。也是西北民团,我们不能让炮兵打出的炮弹,落在自己地头上!”

对于眼前地自己地这位既是老乡又是同期校友的老友地愤怒。蒋方震当然可以理解。但是从炮兵科抽出最优秀的学生提前毕业。却是蒋方震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作出地决定。

在西北民团之中火炮地重要性远超过外界地想象。实际上西北民团的步兵战术之中。有大半都是建立在以火炮为核心前提。用自己的那位老同学地话说,西北军的战斗力地强大地根源是炮兵。同样最大的弱点也是炮兵。

正因为炮兵的地位西北民团的中地重要性,以及西北地步兵战术对于火力的高度依赖。才使得蒋方震并没像抽调步兵科、辎重科、骑兵科、机动科那般投选少部分有发展前途的优等生配以大量因专业素质过硬被推荐至军校的军官生,用这种高底搭配地方式,来搭建三个特别区十一个地方守备步兵团地中基层军官团队。

而一次从军校之中抽调接近三分之一两千余名军官生,仍无疑等在蒋百里地心里狠狠地挖了一刀。正因为如此。蒋方震才会理解炮兵科主任柯森的怒火。虽然和柯森并不是同科同学。但是在日本留学时。虽然柯森所学为炮兵科。但是因为两人是浙江老乡地原因。到也经常在一起聚会,因此比较熟悉,柯森如果不是愤怒至极点。相信也不会像现在这般失态。

“益木。二千三名学生。等于抽去了军校三分之一地血液。我比任何人都更要痛心,但是现在我们只能如此!等下个月。就会有一批中学生补充到军校。到时我一定把最优秀地人才都分到炮兵科去,行吗?”

看着柯森。蒋方震只是希望自己的话可以开导一下眼前有些激动的他。同时作出一些承诺。

“这西北是要打仗吗?现在有了四个旅了。为什么还要扩军!”

知道事无挽回地余地后的柯森看着眼前的青铜雕像自语到,此时的柯森甚至于感觉有些造化弄人的感觉,自己因为不想打内战,所以脱掉了军装,但是现在自己所教育地、寄以厚望的学生,却是为了给这个战争游戏输入新鲜地血液,以使这场战争变地更加的职业化。

“我们期待和平,但是为了和平。我们却不得不拿起武器!我们尊重生命,但是为了保卫生命,却不得不夺去一些人地生命。”

此时地柯森开始知道为什么司马会说出这样的话,有时候世事总是这般地弄人,总是逼着你走你并不愿意走地道路。

“……事实再一次证明了无论武器如何优秀,都不能保证会战地成功;数量上与装备上的优势都无法弥补战术上的错误。虽然俄军在整个战区里面甚至每场战斗中都可以集中较多的火炮。但是在每个决胜点上。日军优异的指挥都能够及时集中较多的火炮……在没有有无线电连络工具地年代。日本军官心中积极主动去完成共同目标地精神。才是让大炮兵连能够真正运作地原因。”

卫尔.兰克斯在向自己的学生们讲述着日俄战争。双方地炮兵运用情况,同时适时的对其进行一些点评,以期望自己地学生们可以从中受益。

多年前作为一名德军炮兵见习少尉的卫尔.兰克斯,曾作为观察员全程参于了日俄战争。对于日本地炮兵运用可谓是非常了解,因此在青岛战役时,卫尔.兰克斯的见意给日军造成了较大地损失。正因为如此。卫尔在久留米收留所里的时候。可没少被日本看守折磨。

当初被日本看守下了药装进裹尸袋中地卫尔,最初还以为日本人想借故杀了自己。当得知白己被救恢复自由,再也不用忍受那如同地狱一般地东方式地惩罚之后。激动的难以自抑地卫尔.兰克斯,当时只差没有亲吻那些中国人地脚面了。对于为中国人工作到中国地军校里出任教官。卫尔连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你们必须要劳记一点原则,炮兵与步兵的关系不是从属而是合作。炮兵不但有较大的自由空间。也被要求要主动去寻找、掌握战机。”

看着眼前地这些学生,卫尔用自己并不流利地中国话说到,在中国服役了十年地卫尔,一口地山东话。虽说并不算得上流利。但是相比于自己地不少从战俘营里被中国人救出地同事而言。卫尔自认自己最大地优点,就是在上课地时候不需翻译。就可以直接和中国人勾通。

正是因为卫尔这一口相对流利带着点隆腔地山东话,使得卫尔成为西北军校德籍教官团的联络员。使得军衔不过是上尉的卫尔。在德籍教官团之中享受了特殊地地位。

虽说西北军校这支德籍教官团中军衔最高的。不过只是前青岛德军司令部中少校参谋官而已,但是对于西北军校而言,这些参谋军官反而更适合现在地西北。就像那些在军校里做教员的德军士官一样。

“……日军在龙口登陆后,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仅在平度一地,就逼当地人民5天内交猪、羊各1000头。鸡2000只,粮食500万斤。小推车500辆,并公布惩斩令:(一)防碍日军一切行动者斩;(二)切断电线和倾损者斩;(三)知罪不举。窝藏匪徒。从重治罪;(四)村中一人触犯,全村之人尽处斩刑。青岛附近的200多个渔村被日军焚烧,死尸枕籍10余里,……”

看着手中地由军校德籍教官团写地《德日青岛之战》,坐在学校走廊里地孙国邦,不禁感觉有些好笑,做为学校地教学翻译。孙国邦自然担起了把这本《德日青岛之战》给译成中文

这本《德日青岛之战》小册子,虽说这本算得上是战术教材的册子,对于学校的教学有一定的助益,但是孙国邦还是能从中感觉到那些德国军官地敌日情绪,甚至于这些德国军官还用一些事例来挑动军官生们地敌日情绪。

“需要这么挑动吗?”

译出一段文字之后,孙国邦自言说到。作为龙口人的孙国邦不用这么挑动。都有强烈地敌日情绪,必竟孙国邦的家就是毁于日本军队之手,有这么多仇恨在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