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步步生莲-第4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

“眼下,还要大赦天下,诏告天下臣民,新帝登基。还有定年号……”

“这个……定年号……早了些吧?年号应该自先帝驾崩次年算起……”

“如今还有大半年的时光,夜长梦多啊,早一日定下来,年号、皇号、太子,都要早些定下来,名份正了,天下也就定了。”

“……好!”

※   ※   ※

杨浩离开垂拱殿,便一瘸一拐地直赴灵堂。

他和赵光义这番过招,正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程德玄去过杨家没有?去过!他在不在府上?不在!

可他就是当着赵光义的面,一口咬定自己在家,赵光义又耐他何?新任皇帝跟一个臣子没完没了地计较他昨晚到底去了哪儿?又不是独守空床的老婆,一肚子怨气,你非得较那真儿干嘛?

杨浩反正是知道他绝不会放过自己,摆出这么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赵光义反而有所忌惮,摸不清他到底有什么底牌,因此心生疑虑,便不敢轻易下手了。他可是九卿之一,赵光义有何罪名敢公开杀他?若要暗中下手……他可是大鸿胪,整日操办先帝丧事,这几天恐怕皇帝都没他见的官儿多,整天在人前打晃,谁能下手?何况他这几天大多数时间要在宫里头度过,赵光义绝不敢让他死在宫里,给自己的登基添加点不堪的佐料。

至于宫外……他清晨上朝之前,已经悄悄见过了猪儿,并与继嗣堂在汴梁的暗桩取得了联系,有汴河帮的江湖好汉们暗中相助,又有继嗣堂遍及三教九流的潜势力,这几天让他们好好安排,来日他一出宫门,便像鱼入湖海,谁还能寻得到他踪迹。

布设灵堂的大殿中,已是一片素白。

赵匡胤的棺椁在大殿尽头,前方置着香案、灵牌,文武百官依序祭拜,在礼官指引下哭祭先帝。

杨浩位列九卿,地位仅次于三位宰相,所以直趋最前方,在三位宰相身后跪下,祭拜一番,然后便起身走到一边,鸿胪寺诸官员都围上来,焦海涛等人各自将自己负责的事宜汇报一下,杨浩又指点安排一通,各司官员立即分头下去,料理安排自己手头的事情。

杨浩则在侧前方跪下,避开文武百官序列,方便鸿胪寺官员随时向他请示,安排大丧各项礼仪。

杨浩一边哭灵,一边游目四顾,只见灵前百官神色各自迥异,显然对赵匡胤突然暴毙,很多人毫无心理准备,仓促逢此大变,难免有些失措。曹彬、田重进等官员面色更是沉重,却也无人敢东张西望、交头接受。

新君已经拜了,他们是大宋的官儿,扶保的赵家的社稷,坐江山的是赵家的人,他们除了接受现实,还能怎样?

杨浩又将目光转向灵前,跪在灵位最前方的,自然是宋皇后和赵匡胤的一双子女。宋皇后一身孝,尤显年轻,二十许人,貌美如花,只是一双眼睛哭得像桃儿似的,此刻她已哭得嗓子都哑了,高声不得,只是不断拭泪。

杨浩见了不禁心生恻隐,忽地,他察觉两道目光正在盯着自己,心头不由一凛,赶紧伏下去,随着百官做号啕大哭状,藉着擦泪的动作,他以袖掩面,向那目光悄悄看去,这一看便是一怔。

他还以为是赵光义的耳目在注意他的一举一动,不料这一抬头,碰上那对目光,却是暗吃一惊,那人竟是永庆公主,她身穿一袭麻布白衣,一头青丝也挽在白绢之内,清秀的脸蛋儿上挂着泪痕,鼻头哭得红红的,那双泪眼却是一瞬不瞬地正在盯着他看。

一碰上他的目光,永庆公主立即微微侧身,随着唱礼官的高呼拜伏下去,嘴巴向自己身前使劲努了一下,杨浩向她身前一看,不禁一阵茫然,永庆公主又努了一下嘴巴,杨浩茫然地想:“在她身前跪着的就是宋皇后,她要自己看什么啊?莫非……那个蒲团跪得不太舒坦,她想让我换一个?”

第九卷 吴中白藕洛中栽 第038章 “幽会”

永庆见他不能动作,心中不免焦急,可她也知道,杨浩是外臣,轻易靠近不得自己。

她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似乎想要站起身来,却做出双腿发麻站立不稳的样子,杨浩见机,一个箭步上前扶住了她,永庆公主立即低低说了一句:“伺机与我一唔!”

只一句话的功夫,王继恩就披麻带孝,像一只白猫儿似的蹑着手脚飘了过来,杨浩收手,满脸戚容地道:“公主节哀,请保重玉体。”

王继恩细声细气儿地道:“公主若是身体不适,且请稍作歇息。”

永庆公主摇了摇头,低声道:“本公主去一下西偏殿。”说罢轻轻退到了一旁。

殿西尽头是宫中方便之处,皇亲国戚、文武大臣们为皇帝守灵,可也不能不吃不喝、不拉不撒,谁有些内急。都是去西偏殿的五谷轮回之地方便一下,王继恩听了连忙退开一步,永庆公主便向西偏殿走去,始终不曾再望杨浩一眼。

杨浩神色如常,回到原位跪下,随着唱礼官的呼喝祭拜如仪,心中暗暗揣测:“公主行踪如此诡秘,要与我私下会唔,做什么?”

杨浩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永庆公主回来,还是想不透其中原由。皇帝一家人虽然都住在大内,可是帝王家庭重门叠户,规矩森严,可不是寻常人家的三间瓦房,东西屋住着,这屋放个响屁对面屋都听得清楚,害得新媳妇过门儿放个屁都得零揪。

赵匡胤的死因,杨浩一清二楚,却不认为皇后和公主、皇子们也知道,就算他们知道,也没有找到自己头上的道理,在世人眼中,自己可算是南衙的人,永庆公主如此诡秘,倒底要干什么?

永庆公主伺机睨了杨浩一眼,杨浩却再不看她一眼。如今宫中,最为赵光义注意的就是杨浩,暗中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他,他怎有可能与公主相见。永庆公主揣摩不出他的心意,暗自焦急不已,却也不敢再向他做些暗示。

过了一会儿,焦海涛来到殿角,向杨浩微一示意,杨浩看见,便起身走过去。焦海涛小声道:“大人,棚匠们已经到了。”

杨浩点了点头,便向殿外行去。到了殿口儿,王继恩不知从哪个角落蹭地一下蹿了出来,假意碰个正着,点头哈腰地道:“哎哟,大鸿胪,这是往哪儿去。”

杨浩向他点点头,淡淡地道:“棚匠们已经到了,本官去张罗一下。”

“哦……好好好,碗儿……”

一个小黄门从殿门边站了出来,王继恩道:“碗儿,侍候着大鸿胪。灵堂里边诸事繁杂,离不得大鸿胪,有什么事,你跑腿传报一声。”

杨浩淡淡一笑,起身出了大殿。

那时有什么红白喜事,要搭棚儿,迎来送往要搭棚儿,庆祝开业也要搭棚儿,这棚儿常以彩带缚木,结常青松、柏枝及五色彩旗于其上,形似过街牌楼,每年正月十五观花灯,七夕乞巧、八月中秋、元旦除夕更是满城重结彩楼,以为庆祝,所以汴梁城中棚彩业非常发达。

杨浩一瘸一拐地去见被选进宫来的棚匠们,小黄门碗儿便寸步不离地跟着。到了外面,就见一个小鼻子小眼的市侩商人,领着一帮扎围裙、穿短衣的工匠,带着各式的工具正等候在那儿。

焦海涛快步上前,说道:“大人,这位是侯掌柜的,是这些棚匠的工头儿。侯掌柜的,这位就是大鸿胪,还不上前参见。”

那个侯掌柜的连忙上前见礼,陪笑道:“大鸿胪,这些……都是东京城里手艺最好的棚匠,哪怕搭个三门大棚儿,中间走车、两门过人,也不需一斧一锯。搭出的棚儿上边有顶,两旁有挑角,全部用杉木杆儿搭架子拉撑,外缚柏枝而成。木杆不锯不钉,平地搭棚,不刨坑,不栽桩,全凭绳索捆绑,牌楼立好,风吹不倒,人推不散……”

他比比划划地说着,几个外人不易察其奥妙的动作便在手势中带了出来,杨浩看了目光微微一闪,淡淡地道:“这有什么好吹嘘的?皇宫大内,允你们拎着斧锯凿子,满地的锯木刨坑么?正是要你们这样的手艺,才要你们来。侯掌柜的,所需木杆儿多长多粗,你们都丈量好了,在宫外弄好,然后搬进来搭棚,这棚儿得从内廷、灵宫,一直搭出午门去,直到御街尽头,时间可有限的很,你们打算怎么个扎法,走,本官一路指着地方,你给本官好好说着,可出不得半点纰漏……”

说着他也做了个不引人注意的动作,眼角微微向下一沉,在旁边竖着耳朵倾听的那个小黄门身上一顿。

侯掌柜的目光微微一闪,点头哈腰地道:“大鸿胪放心,大鸿胪放心。小人们虽只是挣口辛苦饭吃,做事还是勤勉的,白绫、白布、白绸、白纱这些应用之物,以前扎棚儿可都是主家出的,小人们小本经营,买不起那许多贵重之物……”

“聒噪什么,皇家会差了你这些东西?回头本官与娘娘和王都知商议一下,由内廷里往外搬,用多少不会差你一尺布头儿,走吧。”

“是是。”

那侯掌柜的答应一声,一摆手,那些个扛箱担笼的棚彩匠们就乱烘烘地跟了上来,一个匠人担着根扁担,前后各有一口箱子,那箱子一悠,棱角一下子便撞在小黄门碗儿的小腿骨上。

这一下碰上去一点声音都没有,可那个地方挨一下狠的,可是痛澈入骨,碗儿惨叫一声,抱着小腿就倒在了地上,疼得在地上直抽搐。侯掌柜的一见大惊,冲上去劈头盖脸照着那匠人就是一顿抽,破口大骂道:“你个夯货,这是什么地方,你也不小心着点儿,作死不成?”

“行了!”

杨浩冷喝一声:“这种地方也是能大声喧哗的?滚开!”

他淡淡地瞟了眼那个小黄门,训斥道:“碗儿,你也是不长眼睛,直不愣登的就往上撞?平时怎么做事的?好了好了,去旁边歇会儿,歇过了劲儿再跟来听用。”

碗儿痛得眼泪汪汪地说不出话来,杨浩已拖着残腿一起一伏地去了。

皇仪殿宫门口,几个匠人比比划划,又说又量,焦海涛在一旁指指点点,毕竟宫中礼仪,和地方百姓办丧事还是有许多不同的。这方面的礼仪他可比杨浩那根大棒槌明白。

杨浩立在不远处,抬头看着搭了梯子爬上宫墙丈量的匠人学徒,嘴唇轻轻嚅动了一下:“都准备妥了?”

站在身后的侯掌柜还是一副很猥琐的样子,可是一双小眼睛里也隐隐透着一丝精明:“一俟得到大人吩咐,我们便立即着手准备。大人是要走水路还是走旱路,先往西还是先潜居城中?未曾得到大人的准信儿,我们只好都做着准备,保证万无一失。”

他咧嘴一笑,低低说道:“这天底下再亮堂,也有阴沟暗渠,城狐社鼠,挖门撬洞,官府再了得,也没本事把手伸到那里边去。”

杨浩微微颔首:“你们先准备着,如何潜走,现在还没个头绪,我也要随机应变、见机行事,对了,我在宫里,处处都有眼线盯着,可是我想见一个内宫里极重要的人物,你们……有没有本事把她带来见我?”

侯掌柜的眉头微微一蹙:“大人,内宫人物,恐怕不好相见,这宫里头,我们可伸不进手来。”

杨浩微微一笑,说道:“事在人为,未必想不出办法,内廷也是要搭棚儿的,一会儿我带你去灵堂,先认认人,详细的计策,咱们再做商议。”

※   ※   ※

皇帝大行,文武百官轮番入宫哭灵、守灵,赵光义虽然忙得焦着烂额,也得一日三至,带头哭祭,到了第二天午后,整个宫中已是人困马乏。换进来的哭灵官儿们还算有点精神,王继恩这些人可是连轴儿转,都有些吃不消了。

一箱箱未曾染色的白绫白缎自后宫里搬出来,工匠们忙忙碌碌,内廷中的棚儿已经都搭完了,一座座棚儿矗在那里,庄严肃穆。

皇子德芳年纪还小,早已禁受不住,由人带下去暂做歇息,皇后娘娘和永庆公主却仍一直守在灵前,中间只休息过两个时辰,吃了点东西。

杨浩忙碌一番,回到灵堂一角站定,永庆公主悄悄睨了他一眼,杨浩假意咳嗽,向下重重地点了下头。永庆公主此前已得到他匆匆示意,此时见他点头,便轻轻退到一旁,带着两个贴身宫人向西偏殿行去。

王继恩正监看着满殿文武的举动,尤其是杨浩的一言一行,对这位年幼的公主却不大放在心上,他在乎的朝臣们有没有疑窦,有什么举动,却万没想到身处深宫的小公主会知道先皇遇刺真相,而且异想天开地要与外臣接触,何况她往西偏殿去方便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所以浑未在意。

永庆公主带着两个心腹宫人出了灵堂往西偏殿行去,迎面两个匠人抬着口箱子正好迎面走来,永庆公主回头看了一眼,忽然快步迎了上去。

双方交错而过时,那口箱子的箱盖忽然弹了开来,永庆公主侧身一歪,便倒进了箱子,箱盖合上,两个匠人仍是稳稳当当地向前行去,两个宫女也是似无所觉,继续向偏殿行去,整个过程只在刹那之间,恰于此时转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