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时明月-第2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火的附和说:“恐怕我这代不行了,阿父准备给我再娶一位宋人,等她生下孩子。让孩子去参加科举,若能为官,便随他挑选任所安置,那样,我家便彻底变化了。”

朱保忠听了这话有点沮丧:“俺可不如你爹聪明,我听说你爹从小请宋人老师给你教授四书五经,我那小子错过了教导的好时期,如今只喜欢摔跤射箭。活脱脱一位草原人。真让我恨啊。”

万俟咏还在那里念名单:“成年妇女作坊里也要,如今铠甲作坊缺一些懂编织地妇女。所以我们的俘虏大多数有着落,除了一些孩子,这孩子最没用……”

赵兴插嘴:“孩子我全包了,不过,把他们养大太费钱。我就出一点象征性的钱。两位,刚才在谈孩子的教育问题么?朱保忠,你很不错,作战很勇敢,我准许你挑选两位孩子,与三到五位随侍家僮进入我地家学,我帮你把他们教育**。周俊明,你的封赏朝廷也下来了,封为文官第三十七阶——迪功郎。”

文官啊——周俊明欢喜的跳了起来。赵兴接着又说:“怀威堡身处前线。全堡强人不过一百多口。所以我就不要求你们了,朱堡主、周迪功,你们两位需要给我一点回报——我需要一百名死士,执行我的下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必须在初雪之前实施,所以你们的人手必须紧快到位。不过,这不是必死无疑的任务,只要训练时注意按我说的方法做。也不会有什么大危险。”

分赃大会后。眨眼到了这年十月。西夏方面,由于国相梁乙逋屡遭失败。梁太后为了证明:在战争方面女人的才能远远超过男人,她便亲自带兵迎战正在洛川口筑垒地章——围攻十日,不下。无奈还军至洪德寨。

这次,梁太后对上的是一代名将章与超级贪官赵兴地联手。

贪官赵兴修建的定边城,是采用巨石与钢筋水泥浇铸,西夏的旋风炮打在墙上不过一个白点,而赵兴缴获了西夏旋风炮后,经过分解得到了它的运行原理,发现这是一种扭力投石机,原型诞生于四千年前的希腊——他记得,不久以后蒙古人会把它叫做“回回炮”,使之成为南宋地噩梦。

赵兴获得回回炮原型机后,立即用弹性钢板制作了更大型的扭力炮,在定边城头一口气架起了百十个。这种大炮居高临下,打的更远,射速更快,并且它投出去的不止是石弹,还有大号炸弹与火油弹。

梁太后在定边城下,遭遇名将章的铁壁守卫。章用贪官赵兴布置的防御设施,狠狠给了梁太后一通手雷弹与烈火弹的洗礼,梁太后被这老头打懵了,好不容易懵懵懂懂退到了洪德寨。然而,章这个老头似乎发情了,他咬住娇滴滴的西夏太后不依不饶,是夜,章在“深垒”之后接着发动了“浅攻”,一路追击到了洪德寨……

时代变了,宋军不再只是挨打,已经开始反击了。但身在战场的梁太后依然没这个觉悟,鉴于宋军一向不敢出城交战,她大大咧咧地在金德寨扎营——当即遭到了章的无情突袭,大败。

其实,梁太后长的没传说中那么勾魂夺魄,她也就是一个按西夏传统一年洗一次澡的游牧女子。但章这个六十五岁的老头好不容易堵上“西夏第一女娘”门口,不在意她洗不洗澡,非要抓住她亲手折磨一番。当夜,西夏军中大乱,梁太后听到众宋军乱喊“活捉梁太后”,她慌了,为了保住自己的贞洁——史载:太后弃帷帐,更衣而逃,夏兵死伤甚多。

梁太后女扮男装跑了,夏军的另一位男性统帅却已经体会到时代地变化,梁乙逋开始老老实实地在归德川口附近的西夏石门峡、没烟峡筑垒。一边筑垒一边郁闷地对身边的西夏将领说:“什么时候轮到我西夏人疯狂修城,而宋人却四处深入我境劫掠,现如今,世道艰难啊。难道这就叫……那个赵狗官说啥来着——金融危机?”

第二部 优雅的贪官生涯

第2190章 烈火中的西夏人

赵兴现在不存在金融危机。

梁乙逋说的这句话是听贺兰原残兵说的,据说赵兴当时打算拆毁贺兰原城墙与官府院墙,连这两处的砖头瓦块都不放过,曾说了这个词,大致意思是:别看我花钱花得多,但那是赤字经济,现在赤字缺口越来越大,必须吸引外资来填补空缺,这一砖一瓦都是钱呢,正好用来缓解我的金融危机……

赵兴说这话时,贺兰原府尊的老管家正好就在旁边,这位管家在城破的时候,换上平民衣服躲入民间。正好被赵兴招集到城主府拆转,身怀大恨的老管家生吞活剥记下了赵兴说的每一个字,而后,因为年老体弱,他并没有被当作俘虏绑回环庆,于是,这句话便传到了西夏。但夏人不知道,赵兴把这词挂在嘴边是用来唬古人的。他的本意是告诉别人:别看俺在环庆虽然大把花钱,但实际上,环庆很缺钱,缺到要利用“草木”作战的地步。

自赵兴到了环庆,并给西夏人吃了一个大亏后,夏人已经开始密切关注赵兴的一举一动。他们开始详尽地收集赵兴的资料,发现这位“狗官”自打到了环庆后,给环庆带来了许多新产业——大风车、大水车、金属铠甲、金属弩等等,伴随着环庆的大变样,赵兴所带来的许多新词也在环庆流传。现在在环庆,嘴里不说上几句安抚使大人喜欢的新词,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由于环庆加强戒备,再加上赵兴本身就是商人出身,对利用商人收集情报非常熟悉。在他的严管下,夏人现在对环庆的情况不再像以前那样洞若观火,他们越是想竭力了解环庆的一切、了解赵兴的一切,越发现,仅仅他们了解到的那些支离破碎的消息,就已经让他们对赵兴看不懂。而越了解深入,越是吓了一跳……

于是。西夏也开始流行赵兴嘴头的那些新词,夏人觉得:只要他们搞清了赵兴那些新词的意义,就能弄清楚环庆崛起地秘密。

不过,梁乙逋在这里明显用错了词——可惜夏人不知道,他们只觉得这话太油菜了。纷纷掏出笔,记录睿智国相所说的“最高指示”。

当月,草木皆兵计划曝光——井亮采、秦丹同时上书。详细介绍他们了解地环庆路情况,正式谈到“草木为兵”的计划。而后,范纯粹也上书,详细解释这一计划的运行情况。

这像是一个超级地震,它对思维的震撼,一时之间令朝廷集体失语。

随后,秦凤路经略使吕大忠、大名府留守司刘挚上书。含含糊糊的指责说:赵兴做这事,对西夏百姓过于残暴凶毒……

贾易也跟风,上书表示:此举屠戮千里,遗毒百年,不附和圣人教诲。而按圣人地教导,我们应该以德服人,“内修仁德以治天下”,四夷看到我们如此道德高尚,立刻回拜倒在我们脚下。于是,我们“垂拱而治”了……总之,赵离人不应该对敌人如此残暴,甚至连投毒这样的事情都做出来了,我们要“以德服人”。

然而,这几人软弱无力的质疑,立刻淹没在边境各守臣排山倒海地奏章里。他们在奏章里异口同声的表示:自己所在的州县不比环庆好多少。兵力物资处处窘迫,也需要实行这个“草木皆兵计划”。希望朝廷能从环庆路调派有经验的吏员,来他们那里推行此计划。

这些人振振有词的说:“环庆路连年大战,但推行这一计划仅仅一年,敌人不敢再踏入环庆境内放牧牛羊,使民力得以缓和,短短一年,环庆都有了反攻能力。臣等面对契丹人(西夏人)周期性打草谷式劫掠,恨不得在土地上撒上毒药,以阻止他们放牧。现在赵离人会种毒草,太好了,朝廷不能厚此薄彼,只让环庆路种毒草,不许我们种。这不公平,是对我不公平,是对我辖下百姓不公平,也是对我朝不公平……”

朝庭大臣没有保密意识,这番争论迅速被京城诸藩馆的使臣传播到辽国西夏,西夏人这才恍悟:我说为啥我们的牛羊过境吃了宋草,轻者大病一场,重者无故倒毙……

也正在西夏人彼此胆寒,相戒不可轻易去宋境放牧地时候,西夏草原再起变故,四境突然燃起了大火。

冬初,草木干枯,草原牧民最害怕的就是草原大火。据报,西夏草场最近蹊跷的燃起通天大火,所有的着火点很神奇的连成一条直线,每道起火点绵延五十余里,所有的火点几乎同时燃烧。这种奇怪的现象,立刻让西夏人明白是有人故意纵火。西夏信使四出,要求各大军司在有余力的时候,努力搜寻纵火人,紧接着,西夏朝廷紧急动员各军司,投入灭火行动。

但草原大火熄而复燃,顽固的就像牛皮癣,西夏人在焦头烂额地灭火的同时,斥候遍布草原寻找纵火者,终于,他们遍地扫网的搜寻有了收获——有斥候截住了三名纵火人,这三人也是党项人,见到西夏骑兵扑近,料之逃不了,他们从纵火器中取出一根铁棍一样的东西抱在怀里,然后引燃了怀中的炸弹,将自己的尸身与铁棍炸碎。

种种迹象都指向了宋人,虽然纵火者是党项人,但这种能够产生剧烈爆炸的东西来自环庆路,恼羞成怒地西夏人试图复原纵火者所背负地纵火器,却发现因为少了那根棍子,复原后的纵火器总不能正常工作。

根据斥候地描述,纵火者肩上背着一个马鞍大小的罐子,手里拿着一根铁管,他们手一举,铁管喷出一条长长的焰流,焰流喷到哪儿,哪儿就是一片火海。

纵火者临死的自爆,常常把背的罐子炸变形,西夏人根据找到的残片推测,这是一个薄金属制成的。类似水罐的东西,里面装的是猛火油。西夏匠师猜测。一定有个什么装置将猛火油压出,使猛火油以喷雾状态喷出铁管……但可惜他们找到地残片,不足以复原这个机器,以至于他们绞尽脑汁,只想出一个接近背水罐的玩意。

十二月。大雪使草原大火逐渐熄灭,前线各部族损失惨重,过冬地粮草都被大火烧尽。牲畜大多数被烟熏火燎倒毙,稍小一点的泉眼被烈火烤干,前线的西夏军被大火逼退三百里。在这场汹涌的大火中,唯独宋军躲在三个川口,毫发无损。

西夏人立刻上表给送朝廷,指责宋军暴虐,害的西夏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这份表章同时也传递到了环庆路,言词更为激烈,但据说环庆路上那位黑心肠地招讨安抚使得意洋洋的接见了西夏使者,矢口否认这事与自己有关,而后很亲切的问:“你说西夏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那么,明年他们还有力气来攻打我大宋吗?”

这样地责问还能出现在人类外交史上,也算是够荒诞的。

大宋朝廷内的大臣们随即有板有眼讨论怎么应付西夏敌人。他们本打算对赵兴略加惩处,随后,赵兴这话传到朝堂,同时传到朝堂还有范纯粹的坚决支持。

这下子,连朝廷大臣也不好意思了,枢密使王岩叟扭捏的建议:“西夏,敌国也!虽每年拜访不断。但也要看看那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拜访——杀我将士。掳我臣民,占我土地。逢年过节来致一声问候,难道我们就忘了西夏血仇?

如今西夏岁赐既绝,环庆路打的顺手,不如对西夏使臣不予理会,西夏但有责问,让范纯粹范老大人去应付,他那张嘴,一定不会让西夏人讨得半分便宜……”

朝廷大臣最终议论地结果是什么。外人不得而知,但此次大朝会过后,朝廷下诏:密州、环庆路所栽种的苹果树都属于管制资源,禁止对外出售,禁止随意攀折,别处如要引种树苗,都需要在官府的监控下,每一株成活的苹果树都需在官府登记,私自砍伐苹果树枝条超过三根,隶属大罪。

这一法律此后被称之为:《苹果令》。

苹果令中还有关于推行牧草种植计划的法令,这也意味着环庆路上连种草都能挣钱,光向周围州县卖草籽,就可以让农民赚的盆满钵满……

不过,这些已经不是赵兴关心的了,他现在关心的是如何把战利品变现。

借助朝廷拨发的茶药钱、封桩钱,赵兴大肆收购参战将士们地掳获物——嗯,这就好比左手给右手付钱,左手能亏待了右手吗?

参战将士迅速将战利品兑换成现金。手中有钱了,他们战斗欲望更加强烈——说直白点,就是去西夏境内打劫的欲望更加强烈。

去打劫没个好的装备不行,而朝廷配发的军械质量不敢恭维,于是他们开始用自己的钱购置军械战具,因为现在所有的军械坊场都有官府参股并控制,所以他们相当于反手又将朝廷赏赐得钱付给了官府。

巨量的钱流转不息,环庆路上经济活跃起来,年初开办地各个作坊到了年底都开始盈利,因为商业交易地繁荣,陕西路上的商税也直线上升——这笔钱朝廷不收,是留给陕西路做战争费用地。

有了钱的赵兴又开始忙着给环庆路百姓发钱。他决心让环庆路的百姓体会到战争给他们带来的红利,让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