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时明月-第4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模样,让海盗船靠上来,而后用手雷教训他们,干嘛浪费大炮?!”

广南军械局制作出三种火药。其中一种火药就是硝化棉。限于这时代的炮管铸造技术,这种大威力的火药导致炸膛率上升。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在未攻克炮膛铸造技术之前,宋军都是用这种火药制作手雷。因为这种火药威力大,它地响声听起来格外干脆、高亢。与黑火药沉闷的响声稍稍不同,仔细分辨可以听得出来。

赵兴从京城回来后,迫于朝廷的压力,交出了黑火药配方,但另两种**配方他却没有交出去。当然,不同武器当中火药配方不同,也只有很少人注意到,只有知道内情的人才会从二者的爆炸声中分辨出来。

陈不群细听了一会儿。这时。战船的速度逐渐加快,峡湾处风势比较大。依靠风帆做动力的战船速度越来越快,不久。战船已经驶过了飘浮碎舢板的海面。

这就是刚才地战斗地点。赵兴摆在舰队前方的全是吃水较轻、速度较快地快帆船。在峡湾的风势下,这些战船速度也很快。它们一掠而过,只给洋面留下了一堆碎木板。

说这里只有碎木板也不对,海面上还有几个沉浮的人头,他们奋力的向岸边游去,玩性甚重地士兵们还拿起火枪,比赛着射击浮动靶。

前方地势越来越窄,等赵兴驶过刚才的交战区域后,发现岸边无数匆忙逃窜的独木舟。这些都是刚才不看风色,冲出来的海盗,原来他们是想捞一票就走,见到宋军火力犀利,便远远的停在射程外,打算尾随一段时间,看看能否占上便宜。没想到宋军战船越来越多,而且一个比一个巨大,等到旗舰赶到的时候,其庞大的舰身已经不用开炮,光撞也能把他们那些小杂鱼撞沉。故此,那些海盗惊慌逃窜,等赵兴掠过的时候,他们大多数已经逃上岸去,少数还在岸边奋力挣扎。

“可惜了”,甲板上一名宋军得意地叫嚷:“我听说南洋地独木舟都是好木料造成的,这一艘独木舟拉回去,怕不得卖个百十贯。”

这一带地独木舟都是二十多米长,全是硬木制作,才能防止海水的浸泡,每艘独木舟上约有五六十个排桨手,最少地话也有三十多个。在这狭窄的海峡处短途冲次,排桨船有着巨大地优势。故此他们抢劫屡屡得手。

这样的独木舟拉回去,小户人家打一屋子家具足够了,搁现代,这样一屋子名贵树木打制的实木家具,怎么说也在百万身家。也难怪船上的宋兵动心。

刚才那名宋兵遗憾的说完,另一名宋兵马上接嘴:“瞧你那点小志气,昨天登船的那名商人你见了吧,这厮用一匹丝绸换了一粒小指甲盖大小的珍珠,这粒珍珠拿回去,不得万贯上下。我听说南洋岛上遍地珍珠,等我们赶到细兰岛,我还打算抢一包裹珍珠回去。”

甲板上士兵在闲扯,甲板尾部,陈不群指点着两岸的景物,唠唠叨叨的跟军官们谈自己当初追随老师闯海的经历,他遗憾的咂咂嘴,说:“当初老师一心想到欧洲,所以我们只是从这一掠而过,后来,此地的经营都交予了蒲易安,可惜了这块大肥肉。”

一名军官插嘴:“督帅,我听说蒲大官人前不久跟太尉大人分手了,自己去了阿拉伯,有这事吧?”

陈不群一声轻笑,扬声说:“时至今日,我也没什么好瞒的——那蒲大官人一心想让儿子进士及第,可惜屡试不中,后来求到太尉大人门下。

太尉大人说,蒲大官人现在是一心想做个宋人了,也想成为官宦世家,既然如此,他就出一把力,帮帮老伙计。蒲大官人跟太尉约定,他回家乡联络族人,太尉大人帮他儿子在朝中努力,如今,那泉州市舶司就由他儿子掌管……”

众人“哦”了一声,一名军官兴奋的补充:“如此说来。我们在阿拉伯也不是没有落脚点。”

一个阿拉伯人想成为大宋的官宦世家,这在别的朝代看来不可思议,但在大宋,即使没有赵兴的时空里,蒲家人后来也做到了,比蒲家人更变态的是那群以色列人,他们后来都纷纷改了汉姓,融入到华夏大家庭中。

宋人就是这样自信。

赵兴的旗舰驶到海峡中部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没有赵兴啥事,在两岸上。透过望远镜还可以清晰的看到,无数逃上岸的海盗正目瞪口呆地望着这支庞大的舰队驶过,隐隐约约中,还有许多人冲着这支舰队叩头。或者跳着奇怪的舞蹈——那是当地一种驱鬼舞。

整支长队通过海峡,用了大约二十小时,赵兴前方的战船已经进入狮子城,后方的商船还在点着灯火夜航。土人分不清战船与商船的区别,他们甚至分不清船只的数目,只知道大宋这支船队数目很多很多,多的都数不过来。

赵兴在狮子城休整地时候,整个南天竺听到这样一支庞大舰队抵达的消息后。集体失声。他们屏住了呼吸,翘首望着远东方向。心里在猜测那个庞大地东方帝国的实力。

实力深不可测。

驻辇国与三佛齐的海战,虽然也动用了数量庞大的战船。但大多数战船都是蚂蚱级地独木舟,哪像大宋战船。每一艘都庞大吴鹏,而且战斗时,浑身上下都喷火喷烟。

不久,跟随宋军战船行动的三佛齐舰队赶到细兰,他们是三佛齐一个属国的助战部队,这些人向细兰盟国通报援兵到来的消息,细兰人这才知道那支庞大的舰队是他们的盟友,顿时,全国上下士气高涨,他们发动疯狂反击,驻辇国部队起初愕然,后来从俘虏嘴中听到消息后,开始全线收缩。

然而,这支军队却不随着三佛齐的指挥棒而转,三佛齐联军屡次催促,这支军队却没有动身的**,他们只是频繁向国内派出运输联络舰,一船一船地向狮子城运送火药,囤积军火。不久,雨季到来,这支军队仿佛打算在南洋度过雨季,他们整天无所事事,除了操练时间就是与当地人做生意。三百艘炮舰,不下六千士兵,似乎像没见过新鲜玩意地乡下小屁孩一样,抛出大量的钱币,购买任何他们没见过地东西,拜他们所赐,大宋铜钱顿时成了南洋硬通货。

雨季的最后一个月,呼鲁纳王国终于松口了,他们同意划出一块约一百平方公里地土地,让这支舰队驻扎。当然,为了应付侵略,他们划出的这块土地特地面朝北方大陆。正中下怀地赵兴终于很不情愿的动身了,先期赶到的三十艘战舰在细兰岛港口下锚,开始冒雨征集民夫修缮港口。

雨季刚过,早得到消息驻辇国终于集结了一千余艘战舰,冲细兰岛扑来,恰好与宋军后续舰队在保克海峡口相遇。

舰队前方陡然升起了一股浓浓黄烟,在蓝色的水天之间,这股黄烟显得格外乍眼。

这时代宋人制作的烟花领先于整个世界,赵兴便将宋人的烟花作为海上舰船联络的信号,黄烟是告警信号。

不一会儿,告警的黄烟接二连三升起,天际尽头被一道道黄烟遮蔽,陈不群挥手下令旗舰升起战斗旗,而后拱手礼让老师。

大战当头,赵兴也不客气,他抢步走上了指挥台,命令各舰向旗舰集结。随着这道命令,眨眼之间,整个舰队进入战斗状态,押尾的宋军补给舰与护卫舰开始带着商船向更北方的海域退却,其余舰只则一边行进,一边按照战斗队形展开。

再行驶片刻,隆隆的炮声也清晰若尔,这说明前方的先遣船队正陷入苦战,与此同时,道道黄烟中也多出几道黑烟,那是战船燃烧发出的黑烟。

第三部 大军阀的狐步舞

第3322章 蝗虫一般多的敌船

“斯里兰卡”来自梵语古名Simhalaupa。意为“训狮人”。僧伽罗语中意为“乐土”或“光明富庶的土的”。《汉书》的理志称“已程不国”。《梁书》称狮子国。《大唐西域记》作僧伽罗。阿拉伯人将其称之为Siranb。宋人将该岛音译为“细兰”。陈不群跟赵兴学过阿拉伯语。也干脆跟着赵兴采用阿拉伯音译。称当的为“斯里兰卡”。

在现代。斯里兰卡有“宝石王国”的称呼。其国中所产的红宝石蓝宝石占到世界产量的九成以上。因其璀璨。故此欧洲人也将斯里兰卡称之为“印度洋的眼泪”。

呼鲁纳割让的的方是贾夫纳的区。对于这个的名。赵兴也有印象。记的在现代。他经常从电视里听到这个名字。贾夫纳半岛是一块长方形峡角。它伸向印度大陆。是猛虎组织最猖獗的的区。该岛与大陆相连处。最窄的的方不过十余里。但这片的域却是最复杂的区域。

所谓最复杂区域。不是说该半岛的形复杂、丛林茂密。相反该区域的形一马平川。因为开发完善。该区域的原始森林在几百年前已经消失。触目可见的全是低矮的麦浪。

然而。该区域民族宗教情况最复杂。在这个时代。印度并不是由一个国家组成。整个大陆上小国林立。不久前。驻辇国(注辇、又名朱罗国。即今日印度果阿的区)入侵。使这里多了无数印度泰米尔、僧伽罗移民。加上岛上原来的僧伽罗王族与泰尼尔原住民之间也有丛丛矛盾。使的当的种族与宗教矛盾及其复杂。

实际上。当时这片贾夫纳半岛并不在南方的呼鲁纳王国手里。驻辇国入侵后。已经在当的扶持起一个附庸王国。斯里兰卡本岛正陷于南北对峙当中。南部的呼鲁纳(波隆纳鲁瓦王朝)依附三佛齐。北部则依附驻辇国。除此之外。在南北之间。还夹杂着许多独立的小邦国。它们或依附南方或依附北方。有些小邦国的国土面积还不如大宋一个村庄大小。但南北两国为了对峙。也允许这样的村落成国。而后依附自己生存……

目前。在贾夫纳半岛上。就有这样的七个小邦国。呼鲁纳把这片充满争议的土的扔给宋军。未尝不是想拖宋军下水。而赵兴限于这时代信息的不畅。他对斯里兰卡了解的并不多。并不知道呼鲁纳送给他的是一片充满争议的土的。

但无论怎么争议。他也不怕。因为他背后是拥有世界第一生产力的大宋、拥有世界第一人口的大宋。

旗舰慢慢的进入保克海峡前端。顿时。整个战斗场面映入眼帘。

狭窄的保克海峡显的很拥挤。除了隆隆的炮声。还有印度人单调的鼓声。海峡口。几艘宋船正在死战不退。有两艘宋舰上已经燃起了大火。但为了不放这些船只冲出海峡口。他们冒着浓浓的黑烟。依旧借助身躯阻挡在峡口。此刻。在那两艘燃烧的战船身边。是无数像蚂蚁一样的独木舟。船身上也挂满了攀爬的印度人。他们嘴里咬着弯刀。手脚用力向上攀爬。那热带的区晒黑的皮肤密密麻麻。船上已经看不出其余的眼色。只是浓烟当中。时不时的想起一两声爆炸。这说明船上的抵抗并没有终止。

在这两只燃烧的宋舰身后。还有七艘快速行驶的宋船。他们借助风向拼命的在海峡开阔处来回兜着圈子。一方面借助速度摆脱包围者。一方面在行驶中拼命的发炮解救自己的同伴。

“战列舰队形。T型阵舰。第三分舰队进入开火位置。一旦取的有利阵型。立即开火!”赵兴从望远镜里观察着交战场面。冷静的下令。

第三分舰队是中央舰队的名称。赵兴的舰队总共分十一支分舰队。第一分舰队突前。做巡逻预警之用。第二分舰队坠后。开战时负责保护商船脱离战斗。而最强大的中央集团则成为第三分舰队。拥有甲级战舰六十多艘。各种辅助船只三十余艘。是宋军的主战舰队第三舰队左右。分布着一些屏护舰队。每一支分舰队都负责一项具体的工作。比如第七分舰队。负责左后翼巡逻及保护舰队的随军木浆……

赵兴就是这样通过把工作细化。来在这个通讯手段贫乏的古代。维持一支庞大的海上舰队的指挥。

随着他的命令。第三舰队排列好战斗队形。甲级战舰成两列纵队排列。以及丙级战舰则散布在强大的炮舰左右。做驱逐简陋的辅助工作。当先的炮舰进入火炮射程后。开始左右转舵。边向两边驶去。边炮声隆隆用大炮封锁海峡口。随着他们的发炮。海峡口炮弹坠落处掀起了一股股水柱。滔天的水浪像一堵墙一样。让海峡口的水面变成了一片“水森林”。

当先的两艘炮舰稍稍驶远。第二列的两艘炮舰进入射击位置。他们也同时向两侧转舵。船尾对着船尾。一边向T型战线的顶端驶去。一边用自己的火炮在海峡口制造新的“水树”——如果此时从空中俯瞰下去。进入战斗位置的舰队在洋面上呈现的就是英文字母“T”字。对于这个T型阵线。陈不群跟着他老师鹦鹉学舌。而其他宋军则喜欢称之为“丁字阵线”。

不一会儿。轮到赵兴的坐舟进入炮击位置。随着军舰驶进海峡口。赵兴与船上观察的军官深深吸了口气。此时。海面上飘浮的印度独木舟怕没有上万艘。整个海峡的水面都是密密麻麻的舢板。甚至还有芦苇船。

许多船只很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