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时明月-第4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跃跃欲试。他们频频怂恿宋商。挺进对面的注辇国大陆。宋商犹豫不定。赵兴毫不干涉。指挥士兵开始在贾夫纳修建城池与驻军。

脚下踩着这片肥沃的土地。陈不群依然为当地那庞大的人口基数而感到胆战心惊。他布置好了严密的防护。下令禁止百人队以下的士兵单独行动。赵兴却不以为然。他用马鞭敲着雪亮的鲸鱼皮靴。语气轻松的说:“别担心。战争已经结束。剩下的唯有屠杀。征服这片土地无需大部队。只要二百人也就够了。”

赵兴说的是事实。他仿佛记得法国征服越南用了二百人。而西班牙人皮萨罗征服北美大陆还不到二百人。记得葡萄牙人当初征服这片土地。也就是一百出头的士兵就达到了目的。

现在。或许注辇国还没有因为持续不断的内部冲突陷入衰落。或许这个时代正是驻辇国最鼎盛地时期。但对于奴隶制政权来说。一场单方面倒的大胜。已经足以震撼对方。他现在所做的只剩下驱逐。以保证自己的统治继续存在。

赵兴不知道斯里兰卡的被征服史。他说这话是从当地人的表情做出的判断。当宋军进入贾夫纳的时候。当地人的表情是恐惧而无奈。但等待后续地宋商进入时。当地人的表情一跃而成为顺从而欣喜。

这个时代。宋商的脚步遍于天下。即使在贾夫纳这样闭塞的地方。当地土人也听说过宋商地富足。以前贾夫纳冲突频繁。宋商不敢涉足。现在。宋军借着大胜之威。并以北方呼鲁纳王国的名义。在贾夫纳地区划地自治。宣布该地归于大宋管理。当地土人知道宋商的富足。也知道海上贸易带来的丰厚利润。而宋商的君子风度他们也早有耳闻。于是便心悦诚服地去除了抵抗意识。准备安心享受宋商带来的利益。

他们没想到。接下来。宋军派出地是捕农队。开始有计划的捕捉人手。以帮助宋商建立港口。建立村落的名义。将他们迁移到宋船上。而后。一船一船的奴隶转运往大宋国内。等当地人清醒过来。人口已经减少到原来的四分之

然而。他们的灾难并没有终止。贾夫纳港口。刚刚建好的石屋内。宋商与宋军官正指着地图。开始刮分他们地土地。

陈不群是这场分赃大会的主持者。他提笔在贾夫纳半岛地图上画了一个圈。粗枝大叶的说:“这片土地大约十万亩左右。广州蕃人行此战出资一百万贯。这片土地归你们了。”

蕃人首领福克纳把头摇得像波浪鼓:“不不不。我们是商人。我们要那片土地干什么。我们只要港口。刚才陈将军也说了。本次战争。总共花费三百万贯。而我们的出资额是一百万贯。刨去参战士兵的辛苦钱。我们认为。此次的战利品。我们占有四分之一是理所应当的——贾夫纳港口区。我们要求拥有四分之一的货仓与泊位。应该是合理的。”

一名宋商跳了起来。嚷嚷:“你这厮好没道理。我大宋的军队。我大宋地战船。流地是我大宋的血。凭什么你要占据码头地四分之一?”

福克纳翻着白眼。倨傲的回答:“太尉阁下经常说:谁投资谁获利。我们的投资额度占了总额度的三分之一。而你们的收益不光包括港口。据我所知。捕奴队的收益也不错。还有岛上那些大片的农田。我们只要求占有港口的四分之一。我认为这已经是相当谦虚了。”

赵兴点点头:“不错。我可以给你四分之一。但这四分之一只是目前归化的区域。如果港口扩大。我不能再许诺予你更多。”

福克纳点点头。又补充说:“如果是这样。我们再要三万亩土地。让大家在乡下建立庄园。阁下能许可吗?”

“你的要求并不过分……好啦。诸位。无需争执了。土地很多。港口是可以无限扩张的。现在就看你们的能力了。请各位来认领自己的战利品吧。”

赵兴说罢。拿出一份图纸。那份图纸是整个贾夫纳的规划图。目前贾夫纳只有军营是刚建立的。其余各个区域则画上了各自的用途。但那里或许是一片农田。或许是一个水塘。也许是一片丛林。

这些土地上。大大小小画出得许多区域。每块区域上都标明了相应的估价。除了码头区估价略高。其他的地区价格都非常低廉。甚至低廉的令人发指。大片现成的农田一亩仅卖几个铜板……

这就是赵兴的开发计划。他收获的是土地。而后在土地上做好规划。依据商人对战争的赞助额。由商人自发认购。而后要求商人按照他的规划进行开发。他只管收税。给商人提供保护。其他的概不干涉。

这种新颖的开发政策很受大宋商人的欢迎。他们觉得这是自己的田地自己做主。这种做主的滋味很甘美。令他们乐此不彼。谁知道这种做法在现代被称为“借鸡下蛋”。直白点。干脆称之为“空手套白狼”。

赵兴乐滋滋的看着商人们为每一块土地争执。他们一个街道一个街道的争夺。一个货仓一个货仓的让步。这场景。看地赵兴心花怒放。

这里已没赵兴啥事了。他趁人不注意。悄悄的起身。走出争议的现场。

屋子外还有一场争辩。赵兴望见随军的医官正在与陈不群争论着什么。那群医官神色激动。陈不群显得很不以为然。他们争吵的声音并不大。赵兴闲的无聊。信马由缰的走到医生身边。询问:“吵什么?”

陈不群耸耸肩。指着医官说:“近日士兵多有得病。有人说是我们得罪了瘟神。医官们说:子不曰怪力乱神。军中严格按照卫生条例行事。但依然怪病丛生。军士们吃不下去饭。多有乏力者。既然这样。不如宁信其有。做一场法事。以安定

那群医官赶紧推嚷着一个人上前与赵兴理论。只听他理直气壮的说:“大人。你曾说远离异乡旅行。许多莫名其妙的怪病多是饮水不洁造成地。可现在我们确实很注意饮水。士兵的排泄物也按照太尉大人的指示。每天尽心处理。绝不令其污染水源。

我等已经尽力。可士兵依旧接二连三病倒。甚至连一些广南兵将也不耐此地酷暑。目前军中议论纷纷。我等以为。要想安慰军士。已经非我等力所能及。还请大人恩准。开坛做法。驱邪消祟……”

赵兴一拍脑门。懊恼的说:“呀呀。我怎么忘了——温度计。我们已经造出玻璃来。水银也现成。怎么忘了制作温度计。”

稍停。赵兴板起脸。说:“确实。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安定军心已经超出了医生地职责。只是开坛做法。我做不到。在我想来。天地之间只有唯一神灵。那就是上神。除了上神之外。海中没有海神。山中没有山神。人生病了。也不是瘟神的原因。因为瘟神本不存在。人生病了。是一定有病因的。诸位认为这病因是什么?”

医官低声讨论片刻。推举一个人出来回答:“大人。我等认为。此地酷热难当。也许是暑气上升。使得疫病传播。治法当以清凉物为主。比如蛇皮熊胆。务必使之调和阴阳……”

接着。那医官又从五行八卦理论谈了士兵患病的原因。他认为金、木、水、火、土。在人体中分别对应肺、肝、肾、心、脾五脏。五行平衡、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和气血旺盛。心属火。人离乡后忧心。故而火气大。导致阴阳失衡。火生土(脾、胃)。故此肠胃弱。进而气血不足……

医官说了一大堆医学术语。而后遗憾地补充:“我广东原本也有凉茶。以消暑气。可广东的炎热与此不同。下官以为。若广东地炎热可算是三分的话。此地可谓十分炎热。下官等从没有经历过此种情况。为此束手无力。或许做一场法事。能够消解士兵心中杂念。对事情或有补益。”

赵兴慢悠悠的唤过一名随身工匠。把他理解的温度计制备法讲述了一遍。命令那名工匠速去制备几支温度计。安排好了这一切。他慢悠悠的转过身。若有所思的说:“我记得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理由:饮食习惯与当地环境密切相关。当地人喜欢吃什么。这种饮食习惯一定蕴含着什么道理。使当地人能够适合生长环境——当地吃什么饭?”

那医官脸上露出鄙夷的神情。嘴里发出呲地一声。评价说:“那群昆仑奴还不知道什么是饮食。他们吃的东西都是一大锅煮。黏黏糊糊。要形状没形状。要颜色没颜色。除了香气浓郁。没什么值得夸耀。说到香气。那还是一种怪香。士兵们极闻不惯。”

赵兴一拍大腿。喊道:“我明白了。是水分。当地气候炎热。人需要补充大量的水分。所以当地人吃饭。连饭都是稀粥状——盐。士兵们酷热难当。喝了大量的水后。体内盐分丧失。所以四肢乏力。这不是病。也跟五行八卦没关。一杯盐水解决问题。让士兵大量饮用淡盐水……”

稍稍聊了几句。赵兴细心的跟医生解释了盐在体内的作用。他尽量用古人能听懂的话跟他们讲述。正说着。几名工匠拿过来几支做好地温度计。让赵兴观赏。赵兴随手接过。诧异的反问:“如此快?”

随军工匠不以为然:“大人。你要的就是一根玻璃棍。这玩意灌入水银。也不是啥技巧。”

赵兴不知道。也就在此时。宋徽宗出宫游玩。看到一个玻璃瓶。觉得很显。忽发奇想。想在玻璃瓶内部镀上一层金箔。他把这个想法跟皇家工匠们说了后。工匠觉得那玻璃瓶口太小。玻璃又质地过脆。简直想不出办法来完成宋徽宗地心愿……结果。一名玻璃匠工随手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用水银融化了金箔后。灌入瓶中。而后摇晃水银。让水银挤压金箔。铺设平整。顺利地完成了瓶内镀金的任务。

这实际上是简易地制造镜子的工艺。宋朝人用这种方法制作暖水瓶已有数年工艺了。只是当时大家都没有想到。用此法在平整的玻璃上镀上一层金箔或银箔。当作镜子。

这事跟赵兴没关系。在没有赵兴地时空。那名玻璃工匠依旧独立完成了给玻璃瓶胆镀金的工作。作为大宋玻璃匠。实际上经常接触水银。所以制作一根温度计。对工匠来说。只是非常不起眼的小活。赵兴感到惊讶。那名工匠却觉得太尉大人未免大惊小怪。

他不知道。这一刻。地球文明第一支温度计诞生了。这也意味着地球又多了一种度量衡。

赵兴连声赞叹。他随眼一瞥温度计。却被那上面显示的温度吓了一跳:“什么。四十九度。你确定?”

那工匠点点头:“按太尉大人说地。我将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当作零度。滚开的沸水当作百度。中间划分一百个刻度。确实按照太尉大人的吩咐做的。绝无差池。”

这一刻。摄氏温度改变了。从此它被叫做“赵氏温度”。发明人换到了赵兴头上。

“四十九度。这里地温度居然是四十九度。难怪”。海面上时常有大风。赵兴待在港口。只感觉到炎热。却还没有那种们的喘不过气来地感觉。当然。他养尊处优的。住的是太阳晒不透的石屋。喝的是专门从日本北海运过来的冰水。有几艘快船专门负责替他运送冰块。自然感觉不到过分酷热。然而士兵不同。士兵所住的军营简陋。又没有相应地消暑设备。贾夫纳当地港口在宋商的折腾下。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工地。士兵们无处可去。自然就觉得气候分外不适应。

赵兴再三确认了手里的温度。他连忙转向陈不群。下令:“不能耽搁了。立刻去真腊招募两万工匠。替士兵盖军营。军营要全用巨石砌成。门前还要有游泳池。我希望你今天就派人出发……”

真腊离注辇国并不远。从海面上走。绕过印度赤大陆、注辇国所在的峡角。便是真腊国。而陆地上。真腊国还与越南接壤。真腊国过去再向西。便是廓尔喀王国。

“我们跟真腊有商业交往。你派一支分舰队去。把贾夫纳开埠的消息告诉那里的宋商。让他们帮忙招募两万到三万石匠。另外。我的那些卫士也在廓尔喀港口站住了脚。去通知他们。我打算成立一支外籍军团。专门负责保护海外领地。让他们帮我招募人手。”

稍停。赵兴又沉思的说:“告诉那些伤病者。来海外一趟。怎么不看一看当地美景就回去。实在可惜。告诉他们。我打算等他们体力恢复后。领他们去细兰王都科伦坡。看一看天下难得的美景。而后他们就可以回家。”

那群医官还没说什么。陈不群已经回答:“我就说嘛。老师不会关心那些神鬼的问题。这消息比开坛做法有效。兵将们听了这消息。一定会精神振作。就等老师领他们出去吧。”

世界有时就是那么奇妙。赵兴正想着去科伦坡闲逛一番。科伦坡方面派人来邀请赵兴做客。

来地是一艘阿拉伯船。听到保克海峡大战地消息。阿拉伯人原本沾沾自喜。期待当地土人能占上风。使得宋商像往常一样退去。阿拉伯人继续独占这条商路。但没想到。宋军竟然轻而易举拿下了贾夫纳半岛。事后调查证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