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时明月-第4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良辅接到我们的拒绝,已经改道经麓路南下,我听说因为地方不愿供应粮草,铁骑军每日行军不过二三十里。”

侯蒙说的是铁骑军南下这件事,看来枢密院对铁骑军南下这件事也心存不满,他们知道在这个敏感的时刻,去威胁赵老虎,有可能擦枪走火。所以虽然明面上缺不过宗室子的要求,调铁骑军南下“换装”,但私下里已经通知了各县,希望他们不要配合。

当然,他们不敢通知赵兴,唯恐赵兴知道这支铁骑军三心二意,会抢先解决掉这支禁军当中珍贵的、唯一的骑兵。

他们不知道,赵兴这里四神兽部队已经实现了半骑兵化。

侯蒙说这话,是向赵兴表明他支持赵兴上次兵谏的主动,而北方事务局在这方面,即使不是赵兴的同盟者,也绝不是反对者,所以他不必担心枪支外泄后,会把北方事务局武装起来针对赵兴本人。

赵兴憨笑着:“铁骑军,我从来不会以为它在针对我们,这支肉鸡部队只是官家的又一种收藏品,它不是用来打仗的,是用来表演和舞蹈的,我从不担心肉鸡会变成凤凰。

不过,你这么一说,倒叫我不好意思不分配给你一些新式火枪,这样吧……”

赵兴伸出三根指头,他没有说出数目,帅范已斩钉截铁、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说:“三百杆,我们只能挤出三百杆来,这枪威力巨大,三百杆足够装备北洋事务局将领的亲兵,多了也没有,爱要不要。”

赵兴结结巴巴的望着帅范说:“我本来想说三十杆的!”

帅范气结。

侯蒙忍了又忍,大怒:“三百杆,打发叫花子吗,赵离人,你以为我是来乞讨的吗,我有枢密院的正式公文,要求你广南军械局按数量拨给我们军械,少一杆我不答应。”

赵兴笑嘻嘻的说:“别心急,我不是没说不给你嘛,只是我们每日生产的量有限,你要是用这个态度来问我要,我只好告诉你,等我们生产够了,一定会拨给你的!”

侯蒙慢慢的坐下:“我们是朋友,曾经是朋友,是吧,你老实说,我需要等多久?”

赵兴还没回答,依旧是帅范抢着说:“三千杆新枪,怎么说也需要五年,或许十年也不一定。”

侯蒙还要发作,赵兴抢先说:“我们是朋友,你非要宁要,我先把士兵手里的枪收回一部分给你们,但你也知道这种枪需要专门的子弹,三百杆枪,我可以配给你足够的子弹——每枪一万发、备用枪管三根,但你要三千杆,我每枪只能配备一百发子弹,备用枪管一根也没用。”

侯蒙眼珠一转,马上又笑了:“我记得小琉球应该归北洋事务局管理,但南洋事务局把日本交给了我们,却一直拖延不交还小琉球,赵相公,我们是不是接着谈一谈何时交还小琉球?”

被捏住痛脚的赵兴讪笑的说:“侯大人,元功兄,小琉球那没什么大的出产,也就是一群晋代逃人在那里建立的几个部落,他们靠打鱼为生,朝贡的物品不过是珊瑚贝壳,北洋事务局初创,接过小琉球去,不仅没有什么收益,还要贴补许多金钱去巡海,得不偿失呀。不如我南洋事务局财大气粗,能维持这条航线的正常运转。所以你们就不要与我争了,这样赔本的买卖,还是扔给我吧。”

侯蒙数期一根指头,清算说:“南洋事务局去年从小琉球那里共运走三百船硝石,相当于每天从南洋发送一船硝石。如今你南洋事务局的船越早越大,这每一艘船怕要装载一千料的货物……现在硝石是什么价,小琉球即使不出产别的,光硝石买卖,也够维持这条航线了,所以糊弄人的话就不要说了。”

谈到造船,赵兴笑的更憨厚了:“北洋

现在都造什么船,木料够吗?”

到这点,侯蒙有点心虚了。历史上,北方出产的硬木不多,但还是有的,直到蒙古人讨伐日本,将辽东的硬木资源砍伐绝种,这才使北方再也没有大型的造船业存在。

现在还没到蒙古人崛起的时间,但即使是这样,北方造船的木料出产不多,按沈括记载,此时的山东,数目已经砍伐殆尽了,连石头上都不长草,而大宋已知的造船业都在泉州以南,因为南方硬木资源丰厚,能够供应造船所需。

也就是说,现在的北方事务局无力独立发展,仅靠从辽国走私过来的那些硬木资源,远远不能满足造船所需,而南方大量的硬木资源所在地,都在赵兴控制之下。

侯蒙想了半天,艰难的说:“琉球我们不要了,但造船所需的木头……”

赵兴笑的越来越像一个老实人:“何必呢,你们何必费事另起一套造船的摊子,只要有钱,我南洋的造船厂卖给你们现成的船,保证跟南洋事务局一模一样,瞧啊,我们各取所需,你把每年需要的造船量交给我们,我保证优先供应,小琉球的事情,不妨睁一只眼闭一眼。”

侯蒙这才醒悟过来:“我们刚才谈论的似乎是新枪的问题,你怎么绕到小琉球的事情来了,这一码归一码,小琉球的事情还需韩相与你亲自商议,我答应的不算。”

刚才,交锋双方实际上是在彼此亮底牌,侯蒙告诉赵兴自己手中有赵兴需要的活,能够卡住赵兴的脖子;而赵兴反击说:北洋事务局的生死都在我的手心里,我要不供应木料或者是船,你们北洋事务局只是一支路上的水军。

交谈到这,侯蒙首先屈服了,他撇开刚才的话题,回到枪支身上,同时隐讳的告诉对方:公务上我们彼此都各有顾忌,各有所需,这枪……

赵兴看了一眼帅范,帅范猛然插话:“刚才你说到花石纲,我就想问你,京东西路境内是否发生过花石纲被劫案,现在怎么样了?”

赵兴似乎被帅范的话勾起了心事,他马上追问:“张叔夜怎么样了,我听说他现在担任郓州知州?”

侯蒙愣了一下,面色不变的回答:“我听说南洋事务局正在培养阴阳道士兵,京中将门都有这个传言,说京师罢朝,有广南阴阳道科所属密谍在里头煽动,小石将军也曾隐约谈起这么一件事——现今看来,此事果然不假。

州花石纲被劫案恰好发生在朝廷动荡之际,那大概是官家的最后一批花石纲吧,你应该知道的,它是童贯搜集的苏中富商珍藏,从陆路悄悄运往京城,没想到在郓州被劫。

劫案发生后,地方官担心朝廷追究责任,正忙着破案,恰好朝中发生了罢朝事件,此后,地方官便想着将此事隐瞒下来,并没有上报给朝廷。这事最近才暴露出来,我也是前几天才从北洋事务局得到消息,说是当地一名叫晁盖的土豪纠集庄客,劫了这批花石纲。事后嚣张不腻,被人察觉。官府出兵围剿,晁盖已经窜往梁山泊——这事正归张叔夜管,他还指望从你这里调几杆快枪去,进入芦荡剿匪。”

赵兴马上又记起了他在环庆遇到的押钱纲官员、蔡京女婿梁子美,他紧着问:“大名府现在由谁管?”

侯蒙答:“中书舍人梁子美。这厮是蔡京女婿,原本要被清洗掉,可我听说黄鲁直大人阻止了,说梁子美曾与你交往过,你曾夸梁子美勤恳、精细。况且朝野动荡,边关大将不好轻易撤换。”

这才对劲,梁子美梁中书在大名府,如果梁子美要给蔡京送生辰纲,应该往西边的汴梁送,不可能送到东边的山东去,所以晁盖不可能在山东打劫到蔡京的生辰纲,他打劫的只能是花石纲。

赵兴没想到,他加快了历史的进程,让花石纲短命而终。但晁盖还是出现了。

看来,命运这个东西有时真不可思议,注定要在历史上留下名姓的人物总是按捺不住出头露面的**。

晁盖出现了,那么比晁盖早早造反的方腊何在?这位方腊还会在浙中出现,最终兵锋直指杭州,在城中教徒里应外合下攻克杭州,而后以杭州为都城,建立自己的宗教政权,实施武装割据吗?

或许,方腊目前正是浙中诸多小股武装中的一股,还没来得及引起大宋朝庭的注意。

“快查一下,查查苏中有没有盗匪,有多少盗匪,头目都是何人?”赵兴急着跳起来。

赵兴不知道,方腊这位”圣公皇帝“的起义根据地正是州义乌与睦州青溪,但由于他的努力已经严重的篡改了历史,方腊赖之起义的祅教、摩尼教、道家分支五斗米教,已经在景教的逼迫下,失去信众的追捧。

第四部 逆天的疯狂

第4372章 方腊在哪里?

五斗米之所以在穷苦百姓中拥有深厚地信仰支持。》是因为〃济制度。所有信仰它地教徒每家需要纳税五斗米。存在教会中备用。以帮助那些需要地教徒。与此同时。一旦教徒有难。五斗米教中还会施符跳大神。以帮助教徒驱鬼驱邪。

相对于五斗米。景教有着更严密地教义。而且它地共济制度更加完善。至于免费施药——有了赵兴带回来地阿拉伯奴隶。景教在这方面显然走到了五斗米地前面。

杭州是景教地南方基地之一。景教由杭州扩张。影响已经逐渐地深入两浙。这种组织严密地宗教迅速夺去了原属于五斗米地信众。随后。赵兴地快速反击让花石纲地危害没有跨入杭州境内。这使得大宋各地虽然因石纲而引起地起义暴乱此起彼伏。但都是小规模地。还没到“一人揭。万众追随”地地步。

不过。或许这时存在地那些小规模“起义军”当中。就有方腊地存在——想想也可以理解。盖等人起家。也不够七个人而已。直到后来包揽讼地贪官宋江出现。又加入了一群犯罪军官。这才使梁山泊盗匪人数达到了罕见地三十六人。这期间梁山泊盗匪展了十年。而即使方腊现在已经出现。十年后展到攻克杭州。这种展速度已够骇人地了。

帅范摆手阻止赵兴地激动。答:“我正要跟你说这事。源推官来报告。说浙中有盗匪流窜到湖〃山附近。还有部分金华人义乌人挟裹在其中。原本这些人已走投无路。所以源推官担心。我们从义乌招兵时。有可能招上来了部分匪徒。”

我有可能把方腊招收到军中。我有可能把方腊当作自己地部下。我有可能窝藏了大宋第一叛贼?!

刹那间。赵兴有一种荒诞至极地感觉。他哭笑不得地望着帅范。喃喃自语:“怎么可能。我在义乌招兵地时候。反复核查了士兵地履历。调查他们地身家。怎么可能……?”

“很有可能!”帅范肯定地说:“当地话拗口我们听不懂。招收那些士兵。多数要依靠当地人介绍。盗匪都是当地人。在当地寻找几个肯为他们担保地乡邻。总不成问题。地乡党地势力庞大。这群无赖子纵横乡间。留着也是祸害。不如推给我们管教。所以。我们有可能一不小心招收了某些匪徒。”

兴再问:“源推官怎么现在才报告?”

源业平现在地官职已经不是推官了。他现在是两浙路守捉使。也就是相当于省公安厅厅长。但赵兴内部往人喜欢用旧官职彼此相互称呼。以示亲密。

帅范回答:“义乌不属于我们管。在义乌安插密谍。还是青龙白虎成军之后。源推官以慰问家属地名义与当地交往。有家属密告。大约有二三十个当地匪徒混入军中。这消他们也好不容易弄到手。源推官看了汇报后。觉得事情紧急。便快马加鞭传递过来。”

依据官员责任制。有关军中地情报要先汇报给帅范。同时报备赵兴。帅范是与学生们交流当中被紧急知地。原本他作为广南武备学堂山长。杭州武备学堂学谕地身份。正在享受学生们地马屁。听到这个紧急情况。便立刻赶了过来。

“只有二三十人呀”。赵兴摸着下巴沉思:“不管了。要相信我们地学员。二三十个人。想在六千军队中泛起大浪。根本不可能。而且我认为。凭借我们地统御手段。完全有可能把这二三十个人同化过来。”

帅范思索了一阵。赞同说:“自古兵精粮足。未闻有哗变之军。我们对待士兵地待遇可算优厚。士兵们获得地荣誉感不比其它军队。此外还有教手段。五斗米要想跟我们争人心。恐怕还原始了一点。”

稍停。帅范又说:“还有情报——铁骑军已经行进到徐州外围。因为一路受到地冷遇。他们在你修建地徐州防御群外围犹豫了。有情报说郑居中已经先行出。并预先送了随军携带地枢密院公文。刚才衙门里转来了铁骑军南下地公文。衙门询问该如何答复?”

宋代对于军队地调动有着严格地限制。像铁骑军这样地侍卫亲军移;它地。要经过政事堂枢密院兵部门下省中书省多方审核。予以核准才行。这样大股军队地行进。须随军携带各部门开给地公函。地方政府才肯接待。以及供应粮|。

兴是个特例。他不停地挥舞手中地胡萝卜。诱使皇帝与枢密院逐步对他开放调兵权——当然。这也多亏了王安石破坏了“祖宗法度”。这才使赵兴能够轻易得手。

原本铁骑军会在抵达后。才向赵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