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时明月-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名倭女的名字是赵兴起得,比上酸菜地“翠花”好多了,赵兴顺水推舟呼喊着对方:“翠依,这两位可是我天朝的国手,你可要好好跟他们学。”

米芾、李公麟不走了,当夜他们就宿在赵兴家中,与那名倭女一起探讨绘画的手法。

两位大师与那名倭女只顾兴奋地谈论,这时,已被程夏唤醒的靴店老板之子两眼闪亮,凑在他们身边拼命记忆讨论内容,赵兴屡屡呼唤都没得到反应,气得他跳上前猛敲对方的头。

“拿着:这是海豹皮,这种皮子做鞋,既轻软透气又防水;这是小水牛皮,只抛光没染色;这是海狸皮……你做的这双靴子靴筒太高。天快回暖了,这么高的靴筒穿不住,新靴子要将靴筒砍去六成高度,再照这个高度给苏学士家两位夫人都订做一双短靴。另外,给苏学士、我的学生和我都制作些短平底靴,式样我告诉你父亲了。

依旧是那个价格,两天完工。两天后,我这里的女人都去你那里定做鞋,每人一

赵兴交出的不止是海豹皮,还有各种各样的兽皮,甚至有带着动物兽毛的不知名裘皮。由此,靴业打开了一扇新大门,因为这靴子制作的技术门槛并不高,各处靴店马上出现一大群跟风仿制者,各类新面料也花样翻新,倒让1087年的春天显得更姹紫嫣红……

当天晚上的宴会,陈师道与李都不在,他们去拜会离开贡院回家的苏轼。赵兴为了避嫌,当晚并没有登门。等到第二天白天,据苏轼传来的消息,判卷工作仍未结束,师兄张耒还在奋斗。苏轼传话,叫赵兴不要报过高的希望,估计取中名次不会过高。

这句话同时意味着赵兴考中已不成问题,但为了避嫌,苏轼与张耒会将赵兴的名次压的很低。

这其实是宋代、元年间以前的一个科举惯例,参加别试的生员名次都很低。主考官们为了避嫌,甚至把其中的状元名次硬拉到榜单中央——宋代有几位大文学家就是这样痛失状元头衔的。

经过一夜的讨论,第二天,那双靴子被摆在赵兴面前——它绚丽夺目、光彩照人地摆在桌面上,风情万种,令人顿觉满室生辉;红色的靴身绚丽艳美的如火焰,如绽开的红唇,欲醉的媚态让人神往;而黄色的雏菊清姿娉婷,傲骨凌霜,抱香枝头,以其不同凡响的清雅唤起人们的肃然情思……

程阿珠早早就充满期待地守在赵兴身边,此刻见到如此完美的靴子,却没有着急去穿在自己身上,她反身紧紧抱住赵兴,两眼闭起,珠泪滚滚——她知道自己不是在悲哀,但为什么总止不住热泪。

陈伊伊看到这么美丽的靴子,嫉妒的快要发狂,她抓起一把昨日买得爆米花,嘴里嚼的噼啪直响。如果不是现场的气氛不适合开口说话,估计她也要出声索要一个。

李公麟、米芾也在沉醉地看着那双靴子,昨晚忙碌时他们已觉得画出来东西的很美,但他们没想到,这玩意摆在光线下,万众瞩目中一亮相,竟如此美艳,美艳的令人窒息。

那群倭女也早早等在屋内,等待她们姐妹的杰作,连胡姬都闻风而至,现在她们都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地望着那双红靴子,想象着自己穿上时那凌波微步,翠碧摇曳、翩翩娉婷……

赵兴上下打量着那双靴子,他没想到两位大师一联手,竟然能造出如此的旷世杰作,许久,他仿佛怕惊动沉睡的精灵,压低嗓门问:“知道它为什么如此美丽?”

“是因为红色配上黄色”,倭女翠依总是从颜色上着眼,所以她的回答不脱本色:”这两者颜色对比分明,所以夺目。”

“哼,我俩联袂,能平凡得了吗?”米芾得意洋洋。

“我也很满意”,李公麟语气谦逊。

“除了颜色,还有比例——拿尺子来”,赵兴吆喝道。

“咦,什么意思,难道你能用尺子告诉我们它为什么美?”米芾不悦地反问。

“当然——人世间所有的美丽都能用尺子量出来。且让我告诉你它为什么美?”赵兴蛮有把握地回答。

第一部 华丽的前奏曲

第1066章 清明节的喧哗与骚动

赵兴指点着那名倭女丈量几个数据,然后让李公麟与米芾把几个数据乘除一下,他在纸上写了一个数值,等他们算完,他将手上的那张纸递给李公麟,说:“瞧瞧,你们算出的结果是不是这个数,或者接近这个数?”

李公麟与米芾愣了,他们久久的望着赵兴递上来的那张纸,一句话不说。

赵兴纸上写的是黄金分割律的数值。

不要惊讶李公麟与米芾为什么会算术,因为宋代是商业社会,营算经济是新党与旧党主要的争斗方向。所以宋代文学大豪都有一种“会计情节”,许多宋朝诗人写的诗里,甚至能看到会计学名词,比如黄庭坚,他写的调侃诗里就有四柱式记账法的专业名词。

赵兴给出的虽然是小数点数字,但两位大师片刻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他们愣了许久,惊愕的问:“你怎么知道……你怎会花这心思算这个东西……这东西,这个数,怎么会这样?”

赵兴回答的很平静:“这不是我研究出来的,是西人研究出来的,他们研究出这个东西有一千多年了……也许有两千年,我不知道。他们把这数值称之为天然合理的最美妙形式比例。

我去西洋时,看到西洋画师绘画的纸,那上面画满了大大小小地方框。我问他们怎么回事,有人告诉了我这个数字,说这东西叫黄金分割律,世界上最美的东西都是按这个比例搭配的。

我看到西洋画师画画,他们选景的方式比较拙笨:是用一个架在木架上地大木框,木框用线绳弄出类似九宫格似的方格,然后,他们站在木架后,透过方格观察框外的景色,并将景色分成一小格一小格的,绘制在画布。

我发现他们绘画都是按比例布局的。画中的主要景象,或为三格高宽,或占六格高宽,总是遵循一定比例上——画布上的方框就是干这事的,这种画布他们叫做黄金分割画布。八取其三。取其五,不恰好接近这黄金律吗?

这么说吧,我对这个数值也颇有疑惑,不如我们来做个试验,比如说我们凭空设计一个美人,这个美人,姑且就把她称之为完美丽娘。让我们在绘制她地形象时,完全按照黄金律的标准设计——肥瘦搭配、身高身宽比例,眼睛的位置,鼻子的大小。都完全按照黄金分割律试试,看看我们的完美丽娘是否令人沉迷。”

这个论题很让李公麟与米芾着迷,但米芾还有一个问题。他问:“你说西洋人闲着没事,他琢磨这个干什么?”

“设计产品!”赵兴一本正经地回答:“他们研究这个,是想让设计出的商品更令人喜爱,他们把这叫做设计学——是一门学问。他们认为,好产品。一定是根据数学原则设计出来的。天然合理的东西一定潜藏着这个比例……”

李公麟一直在闭着眼睛沉思。刚才赵兴的话给他震动很大,他一直想着怎么“用尺子量出美丽”。米芾还有问题。他也思考了片刻,摇摇头又问:“处处用尺子量……画人物实在太难,人物牵扯太多,不好计较,不如我们先从靴子开始。

这东西简单,只有长宽、高矮两个比例,画面……你说的是这个词吧,画面布局就按照你说的比例做,我们先从简单着手,等弄熟了手,再设计那个完美丽娘……”

原本李公麟他们来,是想牵着赵兴的战马回去的。但武官张用被赵兴的宝弓吸引——宋代地反弯弓,神臂弓虽然造型漂亮,但在材质上面与麻逸龙血树没法比。而武将获得一柄好武器,简直就像小孩子获得期盼的糖果一样兴奋。

张用被宝弓吸引,完全忘了战马的事,又以为李公麟必然会把战马绘成图样,然后回宫报告,所以他拿了宝弓就走,生怕赵兴反悔。没想到李公麟又被赵兴诱惑“失足”。不仅李公麟,连米芾也陷进去,这两人都忘了回家地事,立刻开始用尺子设计靴子的图样。

国画大师知道了数学原则,他们设计的东西当然美哉仑央。初次尝试后,那种成就感让两位大师沉迷,他们不由分说,拉住赵兴院里的女人,挨个给她们设计靴子——拉都拉不住。

转眼之间,两天过去了,俩人已给所有的女人设计出个性独特地靴子,他们对黄金律地应用也愈发娴熟,这一数学原则的发现,顿时在他们眼前打开了一扇新窗户。

两人这一沉迷,倒忘了皇宫内焦灼等待地哲宗陛下,他连等了两天,实在忍无可忍,便派遣宫里的太监前去探寻。

这种活不可能由大太监出马,所以只能派一个职衔稍低的太监,这事不能公开下诏书,因为赵兴有举子身份,还有迪功郎的虚衔,皇帝剥夺臣子财产,在明清两代要被讴歌,在宋代要被骂到残废。所以,当李宪的徒弟童贯挺身而出,自告奋勇称与赵兴相熟后,哲宗大喜过望。

童贯的任务只能是借着友情的名义过去探视。交代完童贯后,皇帝闷闷的等待殿中,这时,科举官员呈上本届的考试名录。

皇帝是个小孩子,小孩子记不住那么多“之乎者也”,才听过赵兴的马雄峻,又听说赵兴本人长的也很雄俊,他便在榜单上寻找赵兴的名字。找了又找,才在榜单末尾看到赵兴。

赵兴的考卷写了啥?皇帝对此非常感兴趣,他吩咐人将赵兴地卷子呈上。粗粗一看,大为惊讶。连一旁为他诵读的刘挚也赞赏不叠,“文采斐然啊”——当然,卷子的文章是秦观写的。他当得起这个评价。

哲宗大为惊讶,忙问:“这位赵离人如此文采,怎会是榜上末名聂?难道我大宋人才多到不胜枚数了?且把名次在他之上地文章呈上来,我看看,他们怎会比这样的华章还精彩?”

阅卷官张耒没有动,他恭敬的回答:“官家,榜上其他人……甚至探花郎的文采亦不如离人,这篇文章立意高远。文词华美,用句考究,颇有大家之风,奈何离人是别试举子,臣与他尚有同师之缘……”

“哦。原来他也是苏门弟子,难怪!不过,苏门弟子做榜上末名,学士那里怕不好看”,哲宗提笔准备改动赵兴的名次,张耒又拱手作答:“这正是家师的意思,家师以为离人年轻,尚需磋磨。”

哲宗听了这话,还在犹豫,平章军国重事、宰相文彦博淡淡回答:“太后那里。也是这个意思。”

11岁的哲宗一语不发,掷笔。

当童贯来的赵兴新居时,赵兴正在府上跟靴店老板聊天。李公麟与米芾两位大师已开始动手设计“完美丽娘”。在此之前。他们设计地一大堆新款靴子,赵兴府上的女人,每人都增添了不少新玩具,这倒让她们忙碌不堪。

赵兴是个急性子,他府里的女人也多少沾染了他的急癖性。看到程阿珠每天穿着她那双醒目的红靴子。挽着赵兴,骄傲地在府里走来走去。靴声清脆,神态迷醉。陈伊伊首先忍不住了,她跳出来逼迫靴店老板加紧完工。

等陈伊伊穿上新靴子后,府里的女人更急切了,她们催促不停,但那家“唐家靴店”完成不了如此多的急活,女人们耐不住了,便转向其他靴店订购,比如附近的“界北巷”靴店,“大鞋任家”……于是,新靴子的技术就扩散出去了。

其他靴店拿到设计图纸,也同时感受到这种新式靴样的商机,但遗憾的是,他们却没有相应的配件,比如最关键的鞋钉与铜铆扣。于是他们四处打听,一来二去,摸上了刚刚给苏轼一家人完成新靴制作的“唐家靴店”。

与此同时,“唐家靴店”老板从赵兴手里获得地配件已经用光,他一方面想竭力控制配件的源头,另一方面也想尽力拓展外销,所以不得不再求赵兴。

靴店老板来的时候,焦触正在与赵兴闲聊,赵兴一摆手,向唐老板介绍:“巧了,这位焦老板正是想我提供铜铆扣与鞋钉地彭蠡大户,姓焦名触,你以后需要配件,只管找他。”

焦触得了赵兴的眼色暗示,他唯唯诺诺的答应了,却不知道事情的原由,靴店老板拱手问候:“焦朝奉,小老儿这厢有礼了,不知焦朝奉这次来东京,小老儿可否有幸做东……”

焦触唯唯诺诺,问什么只管答应下来。等唐老板千恩万谢的走了,他方有机会询问:“兴哥,这怎么回事?”

赵兴当然不能告诉他黄金律地事情——说了他也不懂,他回答:“我们现在地铜产量很高,光造币一项出路,用不了那么多铜,所以必须开发其他用途,青铜琉璃灯是一项,鞋钉铜铆扣也是一项,这玩意生意虽小,但却是全宋独一家,需要的地量极大,生意做好了,那可是一个固定产业。

你老了,跑不动了。这活又不需要多少劳力,招几个小媳妇就能干,我与你这项生财之术,恰好可让你退下来,安生在家挣钱。怎样,肯不肯,不行我就让别人来!”

焦触连声答应,唯恐稍晚点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