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医生-第3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常因为许敬宗是干脏活儿累活儿的,难免会有“不道德”的表现,所以大臣们经常欺负他,参劾他的过失。所以长孙无忌才有此一说,告诉他不用担心,朝堂上重要的是把想法说出来,而不是怕说错。
    许敬宗借着这片刻的功夫,总算想起些和关边有联系的事情来。他冲长孙无忌微微躬了躬身,表示谢意,然后才道:“老臣曾想,前些时候,朝廷不是资助一名突厥的王子,回到草原了吗,所以便想从他身上做做文章。”
    大臣们齐声啊了出来,原来如此,你是把主意打到了阿史那奇钵儿的身上啦!这么一说。大家不就都明白了嘛,阿史那奇钵儿回到草原上后,挺能折腾,据说已经招了不少的部众,而且今年冬天,朝廷特许他在玉门关外驻扎,以便就近接济,以待明年开春,继续祸害草原。
    李世民摸了摸胡子,点了点头,道:“这么说。你是要把流窜的突厥牧民,赶往玉门关了?”
    许敬宗倒是没想的这么深远,但皇帝一句话就把他给提醒了。他忙道:“是啊,老臣是这么想的,可以把突厥牧民赶到玉门关去,然后再对他们进行围歼!”
    李世民哼了声,道:“突厥牧民虽然流窜速度极快,但此时离玉门关也有一千多里,而且人数众多,你认为如何才能将他们赶到那里去?”
    大臣们一起看向许敬宗,心中都暗自好笑,纸上谈兵了吧,空口说大话谁不会啊!你让一群饥饿的牧民跑一千来里地,跑到玉门关去?开什么玩笑,他们要是有这种本事,还用得着流窜嘛,直接就打进关来了,没准都能把太原给围了!
    许敬宗脑袋上的汗,刷地就冒出来了,急切之间,他哪可能想得周全,只能是想到什么,就赶紧说出来。他只好硬着头皮道:“事在人为,如何驱赶流窜的牧民,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随机而行。”
    长孙无忌看了他一眼,心中挺腻味,随机而行,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明明就是你什么“意思”都没有的意思啊,你根本就心里没谱儿!
    估计是你随口胡吹,在王平安这个少年人的跟前摆老资格,三吹六哨一番,结果王平安竟能从你的胡言乱语之中,总结出一个好主意,并说给太子听,又在朝堂上送了你功劳!结果呢,一问到你的头上。你就抓瞎了,啥好主意也说不出来了!
    不但长孙无忌这么想,几乎所有的大臣们都在想:“骒马,上不了阵,就算赶上了阵,也是个拉稀的货!”
    李世民哼哼两声,看着许敬宗,心想:“这人也就能干点别人不愿意干的差事!”转念又一想,出兵计划,不可能一步到位,得派个人去和突厥牧民接触一下,或者说煽动一下牧民,这样才能更容易的将牧民们赶进包围圈!
    反正许敬宗平常就是干别人不愿意干的活儿的,正好这件事就派他去吧!
    李世民脸上露出微笑,道:“好,好个随机而行,这才是干臣该说的话!没本事的人才在家里做计划,有本事的直接就去干事,又省时,又省力!”
    咦,皇上怎么这么说话?大臣们齐齐惊讶,不责怪许敬宗,竟然反倒夸起他来了!
    许敬宗也是大为惊讶,不会吧,我脑瓜子一热,这才说出随机而行的话来,皇上竟然大为欣赏……怎么会这样?
    受了皇帝的夸奖,为臣子的自然要谢恩。许敬宗连忙道:“老臣承皇上夸奖,愧不敢当!”
    李世民笑道:“当得,当得。这样吧,许爱卿,便由你出关,去边关巡察,看看突厥牧民们的实际情况……”
    话没说完呢,许敬宗就傻了!什么?让我出关去巡察,还要去看突厥牧民的情况……他们会杀了我的,要是缺少粮食,再看我长得胖点,把我给抓住吃肉……
    “及时派人六百里加急回报,朕也好早点预测出,该在哪里围歼那些流窜的突厥牧民!”李世民把话说完了。
    许敬宗这回不是脑门子冒汗了,而是全身冒汗,他急道:“皇上,老臣极愿为朝廷分忧,可老臣身子不适,又加太过肥胖,不能迅速赶路,万一在路上耽搁了时间,那岂不是要误大事!”
    长孙无忌正看着他腻味呢,这时说话了。他道:“虽草原冬天来得早,但现在距严冬也还有段时间,时间上足够了,许大人不必担心,你不会误事的!”
    马周淡淡一笑,也道:“许大人心思机敏,懂得随机而行,要换了别人去关外巡察,怕才是真的会误事啊!”
    别的大臣们纷纷点头,齐声称是。许大人你是干臣,很有能力的,你是咱们大唐朝廷不可取代的人物,边关出了大事,你不去谁去?我们去?我们都不如你呀!
    王平安抬头望向史忠臣,史忠臣冲他极隐晦的一笑。许敬宗这叫什么,这就叫聪明反被聪明误,就知道往上爬,却忘了爬得越高,跌得越狠。
    许敬宗站在大红地毯的当中,听着大臣们的夸奖,差点没当众就哭出来!我这么了不起哪吗?你们平常咋没人说呢,就知道参我,现在反倒说我了不起,会办事了,你们早干嘛去了!
    李世民道:“好,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史忠臣赶紧落井下石,道:“皇上,要不要拟道圣旨,让许大人随身带着,等到了关外,他好随机而行啊!”
    李世民点头道:“不错,是要拟道旨意,由你来拟吧!”
    史忠臣答应一声,看向下面的许敬宗,心想:“我拟就我拟!许大人,谁让你多嘴多舌了,河边有草,多嘴是驴,既然是驴,那就得赶出去干活儿!去了……就别回来啦!”
    许敬宗无可奈何,只好退回朝班,心中却想:“王平安,怪不得你把好事往我身上推,赶情儿你早就知道了,谁出的主意,谁就去办事儿啊,你可害苦我了!”
    王平安看向前面的许敬宗,见他衣服都被汗湿透了,心想:“许老兄,你可错怪我了,我事先也不知道的。是史大总管让我有事想着你点儿,谁知道会派你出关喝西北风啊!”
    又谈了半天的具体事宜,大朝会这才散了。
    一出大殿,许敬宗便跑过来拉住王平安,苦着脸道:“王侯爷,老夫要到关外去了,我这么大岁数了,又是大冬天的出关,怕是回不来啦!”
    王平安也苦着脸道:“许大人,我是好意向皇上举荐你,谁成想会派你出关啊!刚才我在下面看了你的条陈,发现和我说的不一样。你当时在向皇上奏事时,咋不说明呢?”说着,他从怀里取出那份条陈。
    许敬宗欲哭无泪,这是陷阱,这绝对是个陷阱,我咋就这么笨呢,见坑就往里蹦,结果现在想爬都爬不出来了!
    王平安叹了口气道:“许大人,有了军功,才会封公拜相,你要是想当宰相,就得有点军功啊!出关也不是啥坏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见许敬宗还想说什么,他忙道:“这样吧,我送许大人一首诗,绝对能流传千古的那种。长安朝雨浥轻尘,关外草原雪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许大人,我还有事,先走了啊!”转身他就跑了,再不敢听许敬宗罗嗦!
    王平安奔得飞快,直接奔到了崇贤馆,等了一会儿,李治也回来了。
    李治奇道:“无病,今天你怎么说起许敬宗的好话来了?对了,他不是写了个条陈嘛,拿来给孤看看。”
    王平安便把那份条陈又拿了出来,给李治过目。李治看罢,更是奇怪,道:“这条陈写的,和咱们的计划也不一样啊,你为什么还要说许敬宗的好话?”
    王平安叹气道:“我和许大人挺谈得来的,他向我说,想让我在殿下面前美言几句,如果能让他当宰相,那是最好。我今天便在殿下,还有皇上面前,一起说了他的好话。”
    李治哦了声,道:“就他那样的,还想当宰相,太不自量力了。而且,孤看他并不领你的情!”
    王平安道:“是啊,不领我的情啊,这年头,好人难做啊!”
    李治道:“你总爱当滥好人,连孤都看不下去了,结果好心被当成驴肝肺了吧,以后多个心眼儿,别是个人就帮了!”


第三百九十二章 媚娘前来致谢
    王平安叹气道:“是啊。臣就是心眼儿太少,为人太实诚了啊!想帮一帮许大人,结果好心却帮了个倒忙,他并不想立什么军功,更不想出关,臣感觉很对不起他!”
    李治一撇嘴,道:“孤本来对这个许敬宗没有什么印象,可照今天的事来看,这人的品德上有严重的问题,不可信任,不可重用啊!”
    王平安连连点头,叹气不止。
    又说了一会儿的话,两人结伴出宫,出去玩耍了,李治以前的身子骨儿不是太好,可最近一段时间,因为总运动,身子竟越来越强壮起来,如此一来,他就更喜欢四处走了,满城乱逛。体察民间疾苦!
    白天无话,在宫外吃了晚饭,王平安送李治回了东宫,他则返回灵感寺,洗澡换衣,又看了看欧阳兄弟这段时间的战利品,也就是收来的那些手下。
    一场赛跑大会下来,欧阳利等人从最能跑的壮汉当中,筛选出一批人来,大约三百多人,又从芙蓉园的擂台上收了十来个,打算再找一些,凑足四百之数,组建一团的士兵,军饷由左武卫出,致于办事,当然士兵们要为王平安办了!
    新收进来的士兵,并没有全在寺里,只有四五十人在此,王平安对他们温言鼓励一番,让他们好好练习武艺,尤其是赛跑,这是他们的强项,要发扬光大,没有跑的最快,只有跑得更快。鼓励一番之后,每人赏了几颗金瓜子!
    趁着天没黑。王平安赶紧又返回了皇宫,到西台去等伍嫔妃了。
    临进宫前,丁丹若和柯莲雾怕他晚上饿,做了一盒点心,让他带进西台。王平安自己给自己沏了壶好茶,一边吃点心,一边等人。
    天黑之后,过了不多时,伍嫔妃便即来到,今晚她来,却不似往日那般开心,脸上竟带着少许的忧色。
    王平安将门关好,和她一同煎药,问道:“姐姐,小弟见你面有不愉,不知为何,可是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儿?”
    伍嫔妃叹了口气,道:“王侯爷,你年纪还小,不懂宫中之事,但多少总能有些耳闻。我这几晚一直尽力学习煎药。可每次将药送到甘露殿,都是史大总管亲自端进去,然后便直接让我回去休息,并不多说什么!”
    她说话的语气中,充满了失望,想不通为什么自己这么受信任,可却不能再进入甘露殿侍寝。她当然不会明说自己至今没有得到宠爱,但语气中的意思很明显。
    王平安心想:“你不会是也想让我去史忠臣那里,替你说几句好话吧?”听了伍嫔妃的话,他微笑道:“史大总管让姐姐早早回去休息,是怕累着你啊!”
    伍嫔妃摇了摇头,道:“好象不是吧?”
    王平安则心想:“当然不是!你呀,早就成了弃子,可怜你到现在都没想清楚,要换了武媚娘,估计早就明白了,谁让你不早早地对我进行政治投资呢,现在还能怪谁呢?”
    伍嫔妃明显脸皮比武媚娘薄了许多,看样子,她是很想让王平安在史忠臣面前说些好话的,但是却不好意思开口。而王平安是不敢开口,他对宫斗毫无兴趣,更无能力去影响什么,所以除了闷声大发财之外,他也做不了别的。
    两人没了话题,便一直沉默着,待药煎好后,伍嫔妃离了西台,回转甘露殿了。
    王平安一个人待在屋里。心想:“不知武媚娘今晚会不会来。”他又盼着武媚娘来,又有些怕她来,心情很是矛盾。
    伍嫔妃走了之后,大概过了两刻钟,外面传来脚步声,王平安一听便知是武媚娘,她的脚步声有点听习惯了,已经可以分辨出来。
    果然,脚步声到了门口便停下,武媚娘在门外小声道:“舅舅,可曾安歇?”
    王平安忙道:“是媚娘吗,快快进来,你昨晚怎么没来?”
    武媚娘推门而入,手里仍旧提着炭桶,她转身将门关上,来到案前,道:“舅舅,怕是以后媚娘不能来给你送炭了。”
    王平安道:“这是为何?”
    武媚娘脸上忽然露出笑容,她放下炭桶,坐了下来,道:“舅舅,媚娘升了管事了,管着一殿的宫女呢。比以前当才人还要威风。”
    王平安哦了声,笑道:“是吗,你是在哪座宫殿任职?不会是甘露殿吧?”
    武媚娘笑嘻嘻地道:“自然不可能是甘露殿,是在丽夏殿,最东边的一座小宫殿,和东宫只隔着一道墙。”
    “丽夏殿,离东宫很近?那是什么殿啊?”王平安对于皇宫的布局并不了解。
    武媚娘道:“是一座小宫殿,里面只有八个宫女,媚娘是管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呢!”她在桌上比划着。又道:“在神龙殿和延思殿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