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医生-第4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平安默不作声,不多会儿功夫,便为史爱国刮痧完毕。他指着史爱国的身子,道:“太子殿下,公主殿下,你二位看,史总管身上痧象不显,说明他身体健康,但如果是给皇上刮痧,那就不一定了。”
    李治嗯了声,道:“这个孤自然知道,但怎么能看出来刮痧的效果,不能让孤白学啊,得有用才成!”
    王平安道:“刮痧是否有效,这个是很容易看出来的。痧象由深转淡,由暗转红,斑块由片变点,表明病症转轻,刮痧有效。”
    “原来如此,这个不难,很好判断!”李治随口说道,转过头,用命令的语气,对李伊人道:“小妹,你要将无病的话都记下来,如果漏记了哪条,导致父皇身体不适,那孤唯你是问!”
    李伊人哼了声,道:“那得由太子哥哥亲自去给父皇刮痧才成,让别人去,我可不放心,我只放心太子哥哥,你!”
    李治挠挠了额头,心想:“我可能哪里做的不对,得罪小妹了吧,咋今晚她尽找别扭呢?我哪里做的不对了?啊,难不成我拉着无病喝酒玩耍,她看着不痛快了?其实,无病比我能喝多了!”
    李伊人将墨水吹干,问王平安道:“无病,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还有什么?嗯,还有就是晕刮,不过这点应该不会出现,皇上岂会害怕什么,更不可能害怕刮痧了。”他讲什么叫晕刮说了出来。
    在刮痧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晕刮现象,这种现象很普遍,尤其是在初次刮痧的人当中,经常出现这种情况。象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出冷汗,四肢发冷等症状。发生这种情况主要是受术者精神紧张所致,调节一下心理,盖上被子保暖,喝点热水或者糖水,就能缓解这种情况。
    说完这些,王平安心中叹气,要换了别人,他也不至于教得这般费力,只要让学生多实践几次,道理和手法总能学得好。可没办法啊,不是他啰嗦,想一次把该说的都说完,实在是面前的这两个学生身份太高,而且并不如何的好学。
    学不会,学不好,怎么怪也怪不到他们身上,却一定反过来怪他教的不好。面对这种学生,他岂有不累之理!
    他叹气,史爱国在旁边也心中叹气,王平安说的这些,还用得着记在纸上吗?太子和公主看样子是没怎么学会,可事实上,连他都学会了,刮后面没看见,可刮手臂和胸前,他却是看见了,他本身就是示范的例子啊!
    史爱国问道:“这就好了?”
    王平安道:“好了,已经刮完了。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可刮痧却没有这方面的忌讳,不但简单易学,而且无需针药,很适合给皇上使用。不通则痛,通则不痛,刮痧的疗效是很显著的,随着痧被刮出,经脉瞬间畅通,甚至可以说是立杆见影。两位殿下学会之后,可以自己也试试,很舒服的。”
    李伊人眨了眨眼睛,心想:“确实应该试试,可拿谁试手呢?要不然,去找武媚娘,拿她试试手,要是试得好了,让她也给我刮刮?对,就去找她!”
    不愧是兄妹俩,李治也眨了眨眼睛,心想:“试试?拿史爱国试试?嗯,今天晚上拿他试,等日后有了机会,不如去找下媚娘,我教教她,我替她刮刮,她也替我刮刮,那可有多好!”
    一想到可以和武媚娘互相刮痧,李治的心头瞬间火热起来,简直都有点迫不及待了。他心中又想:“在宫里是绝对不行的,只能出宫去,还得避开无病。这么一来,只能通过别人了,那个小狄什么的……这事得赶紧办才好,我得和媚娘好好商量商量。”
    王平安可没想到,太子殿下的注意力转移得奇快无比,竟然从父皇身上,转到了武媚娘身上,他见李治脸上现出一丝红晕,还以为自己说的那一大通话,使李治有了些心得,想要试试呢,至于在谁身上试,那就不是他能想得到的了!
    李治摆手道:“把玉板给孤,让孤来试试。爱国,你就这么坐着,让孤从头儿再给你刮一遍。”
    史爱国一咧嘴,心想:“成啊,今晚就可我祸害吧,再刮一遍算啥,再刮十遍也没问题啊!”
    王平安有心想提醒,刮痧不宜时间太长,而且有可能会伤到体内的正气,可看到李治一脸兴致勃勃,史爱国又一副“甘之如饴”的表情,只好把话又咽了回去,周瑜打黄盖,一个挨打一个愿挨,没法的事儿啊!
    李治在史爱国身上,好一通折腾,本来史爱国被王平安刮,皮肤没怎么样,可被李治一通刮,却被刮得通红了,嘴咧开就合不上了。李治的手法照王平安差得太远了,刮起来真叫一个疼啊!
    李伊人自然不会上手拿史爱国做试验,但她很仔细地在旁看着,有疑问立即就问,学得很仔细。
    一直忙乎到午夜时分,李治和李伊人才勉强算是学会了,刮痧不算难学,难在认穴上面,但好在他们能认准需用的几个穴位,也就够了,不需要深入研究。
    学好之后,李伊人回了自己的宫殿,李治回了丽正殿。
    是夜,王平安留宿崇贤馆,并未出宫。


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们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王平安在崇贤馆的侧殿里休息。睡得并不实诚,第二天早早的他就起来了,洗漱完毕后,用过早餐,等着李治前来。
    可直等到日上三竿,李治也没有来,他只好派小宦官去催,今天还有很多事要做呢,睡懒觉哪成!
    小宦官去了不久便即回来,告诉王平安,说太子殿下昨天睡得晚了,今天得多睡一会儿,无法太早的过来,让王平安有事就先去办,不用等他了。
    王平安没办法,碰上这么个懒惰的太子,他真是啥办法也没有,只好离了东宫,回返灵感寺。
    今天的灵感寺,和昨天可不一样,不少百姓前来拜佛进香。为新的一年祈求全家平安,虽是上午,但已有数千人来此,男女老少都有。而唐玄奘很会利用这个机会,他叫人给自己搭起一座法坛,在上面开讲。
    百姓们信佛,绝大多数都是为了祈福,希望神佛保祐,但对佛法并不太过了解,也没有打算去了解,而唐玄奘要通过讲经,吸引到更多的善男信女来,也是挺不容易。
    唐玄奘可不是对世事一窍不通,他明白自己之所以回京时受到那么热烈的欢迎,根本原因不是百姓对他取回来的经文感兴趣,而是对他这种西去万里取经的事情佩服。所以,这次他在法坛上,不讲经文,而是讲他的经历,讲他一路上看到的各种风土人情,各种奇闻异世,权当是当时流行的俗讲,用以吸引住百姓。
    这招儿相当地好使,百姓们只要进了灵感寺,就算是看到这座破破烂烂的寺庙,他们也并不失望,相反来了就不想走。都站在院子里,各找地方,听唐玄奘讲故事。
    王平安离得寺门老远,便见到寺门那里挤着无数的百姓,估计是没挤进院子里的,只好围在门外。既知没法从前门进去,他便绕道走后门,进入了寺中。
    刚从后门进来,就听见有人哈哈大笑,跑了上来,道:“王公,老夫看你来了,你过年好啊!”
    王平安向来人看去,见竟然是哈米提,他的后面还跟着阿依丁,两人都是笑容满面地,连跑带颠地过来了。
    王平安拱手笑道:“哈老爷,阿老兄,好久不见,你们都还好吧?”
    阿依丁边跑边道:“我刚才就跟姐夫说了,说除非你今天不回来。要是回来,定走后门,在这里等准没错,可不就真让我说中了吗!”
    哈米提跑上前来,拉住王平安的手,不停地摇晃,亲热无比,他笑道:“王公,你可别再这么称呼了,你叫我哈老爷,这是要折我的阳寿啊!”
    他们是老相识了,向来是有啥说啥,什么玩笑都能开得,王平安见到徐州朋友,心中自然高兴,笑道:“不叫你哈老爷,那叫你什么,总不能叫你哈老奶吧!”
    哈米提一愣,随即笑道:“那还是算了,哈老奶这个称呼,我不是不敢当,而是当不上啊!”
    王平安笑道:“不错,你是纯爷儿们,不可能由爷变奶的!”忽地想起了史爱国,忍不住大笑起来。
    他心里很清楚,自己做了公爵,身份大大提高,莫说普通百姓,就算是朝中的官员。大多数都得称他为一声王公,要想让哈米提象以前那样,叫他为无病,而他称其为哈老爷,已经不妥当了,就连哈米提自己都不会再这样叫了。
    王平安道:“要不这样,我以后就叫你为哈翁吧,阿老兄的称呼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吧!”
    哈米提忙不迭地点头,道:“好,那以后就这么称呼,从莲雾那里算,老夫是大你一辈的,你叫我一声哈翁,倒也不亏,也免了老夫的尴尬。”他倒是很实诚,心里想什么,嘴上就说了出来。
    阿依丁却道:“外甥打灯笼?王公怎么忽然说了这么句?”他微一愣神,便即明白,笑道:“外甥打灯笼,照的是舅舅,原来是这么个说法,对对。咱们照舅就好!”
    王平安心想:“外甥女我倒是有个,现成的,可我却不敢让她替我打灯笼。”他拉着两个人的手,一起向后院走去。
    没走几步,里面又奔出几人,却是大书商殷九商,还有邱亭轩和赵璧卢秀之他们。
    殷九乘上前来,叫道:“王公,老夫看你来了,你过年好啊?”
    王平安心想:“怎么都喊的是这句话。”他笑道:“殷兄,你也不老啊。怎么自称起老夫了?”
    殷九乘飞快地跑到他的跟前,不但喊的话和哈米提一样,就连动作都是一样的,拉住王平安的手不停地摇晃,笑道:“有了儿子了,自然就是老爷,那不自称老夫,还要自称小夫不成?”
    王平安嘿嘿笑了几声,看向后面的几人,赵璧和卢秀之满脸的巴结,上前王公王公的一通乱叫,使劲儿大拍马屁!
    而邱亭轩仍是那副“饱学之士”的派头,慢斯条理地走了过来,冲王平安拱手,道:“无病,愚兄知道你前两日必忙,所以未敢前来打扰,今天估计你应该忙得差不多了,这才来此看望。”
    王平安心想:“要说人品,还是这位最好,我是身份高也好,身份低也罢,他都是这副表情,没什么变化。”他笑道:“邱兄,那位马家小姐近来可好,你可去她家的府上拜年了?”
    邱亭轩脸上一红,王平安说的是马明媚,那可是他的心上人。邱亭轩点头道:“自然去了,马大人见我孤身在京,便叫我去他家吃年夜饭,守的岁呢!”
    王平安笑道:“如此说来,邱兄好事将近啊!”
    赵璧和卢秀之见王平安不理他俩,心中焦急,大家都是同学,不能厚此薄彼啊,他俩自知以前做人不地道,引起了王平安的反感。自然要着意弥补。
    赵璧上前,巴结地道:“王公,小弟听说你也好事将近了,年夜饭是在皇宫里吃的。”
    卢秀之不甘落后,也道:“是啊是啊,王公当真好运气,竟能陪着皇上守岁。皇宫里啥样,能否说给小弟听听?”
    王平安挺烦他俩,但也不愿意翻脸得罪,再说了,他俩别的本事没有,却有花钱的本事,而且家里有的是钱,正好修步行街,是要用到他们的本事的,让他俩好好花点钱出来。
    既然要让人家往外掏钱,他自然就不能摆脸色给人家看了。王平安冲二人笑道:“瞧两位兄长说的,我进皇宫守岁,那是伺候人去了,端茶送水啥的,还真能和皇上坐在一桌上吃饭不成,你们也太高看小弟了呀!”
    见王平安态度很好,赵璧和卢秀之顿时就欢实起来了,把哈米提等人挤到一边,一左一右靠着王平安,大拍马屁,先说平常人想进宫伺候皇帝都不可得,王公还不知足,然后便开始忆往昔,说起他们在咸同书院里一起求学的事来,拼命和王平安套交情,让王公可千万不要忘记了,咱们可是同学啊,而且还是关系最铁的那种同学。
    说说笑笑,一起进了王平安的房子,大家挤在一起,说着新鲜事,哈米提和阿依丁自然讲的是生意上的,而殷九乘说的是出书的事,赵璧和卢秀之说的是京中士子们的趣闻,邱亭轩则一言不发,只是在听。
    听了一会儿,王平安便开始说他在关外的事情,专挑有趣的说,引得众人哈哈大笑。不多时,王平安话锋一转,道:“各位,我有一桩好生意,想介绍给各位,咱们有钱一起赚嘛!”
    众人一听无不大喜,王平安赚钱是最有手段的,而且眼光高得很,一般的生意根本不做,他要是用“好”字来形容哪桩生意,那这桩生意就一定是好的。
    王平安见他们都挺高兴的,便将要建通天浮屠的事说了出来,先说修塔,不说建步行街的事。
    听完之后,房里一片寂静。赵璧和卢秀之把头一低,心想:“建通天浮屠那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