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这样,赵抗为国王,下面是各部大臣,总共设有海军大臣、陆军大臣、财政大臣、外交大臣、农工大臣和监察大臣,而极其重要的情报部门则埋藏在暗影之中,直接向国王负责。
各大臣的职责很明确,军方那两个一看名字就明白;财政大臣权力极大,除了管理税收以外,还负责各种官府专营行业;农工大臣则负责垦荒和建设事宜,还兼管赈灾;外交大臣权力最小,他负责与各国的邦交及各种仪式,但赵抗是最讨厌仪式的,所以监察大臣负责所有大臣的绩效考核工作,并且有弹劾之权,不但可以弹劾大臣,甚至可以指斥赵抗本人的过失。当然,指斥赵抗本人的过失是有次数限制的,一个月只能进行一次,赵抗这么做是既想有人提醒自己,又怕被烦得不行。
以上六位大臣组成内阁,一般的决策都由内阁讨论,有四票赞成,提案即获得通过,如果出现三对三的情况再上报赵抗圣裁。内阁六大臣中军方占据两席,明确表明了赵国的战国性质。虽然提高军方地位正是赵抗的本意,但他也不愿意出现权力失衡的情况,所以出任海军大臣和陆军大臣之人,必须放下手中的兵权,两位大臣与赵抗一起组成总参谋部,负责一切与战争有关的重大决策。
在赵抗最初的计划中,内阁之上还有丞相一职,可是暂时没有合适的人选,只能先空着,赵抗打算等正式建国后再发布求贤令,看看能不能吸引到合适的人选。赵抗选择官员的原则是宁缺毋滥,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他就自己兼任。至于最重要的人事权,赵抗将它分到各大臣手中,而任免地方官的权力则暂时留在赵抗手中,有丞相后则会移交到丞相手中,但正式任命的权力仍会留在自己手中。
关于各大臣的人选,赵抗很是头痛,海军大臣与陆军大臣对战斗经验的要求一般,军事理论水平高就行,但手下诸将都是实战派的,理论水平一般。最后赵抗思前想后,决定任命原近卫师弩兵团团长李天佑为陆军大臣,主要是因为他的冷静和理智。海军大臣就一直没有太好的人选,赵抗只能暂时由自己兼任,其实赵抗也一度有让在海战中表现出色的郑南臣出任海军大臣的想法,但是统兵大将显然更加重要,于是赵抗就把这个念头搁下了。
第二百零八章 新国家新制度(一)(第五更)
财政大臣和农工大臣由相璋一人兼任,这其实也是对当初组织成员的一项补偿。毕竟组织建立时的五人如今已经只剩三个,而陆仁一来忙于研究不任事,二来他的身体所以实际上组织就剩赵抗他们两个人了。何况即使如此,相璋的权力还是不如以前的。外交大臣和监察大臣暂时没有合适的人选,赵抗打算公开求贤。这些大臣都算是文职人员,基本俸禄和待遇要明显高于军官,但是军人是有功勋和斩首收入的,所以实际上还是军官更高。在赵抗看来这样是比较合理的,毕竟他们可是要冒生命危险的,而赵抗又禁止官兵私自分配战利品。
接着就是功臣的封赏升调了,近卫师三大部分打散重编,不再细分为骑兵、步兵和弩兵,要求每个士兵都必须是全能,江晨星升为近卫师师长,孙大鹏为副师长,兼任一团团长。由于有不少符合条件的新兵加入,现在近卫师的人数也终于达到了二万八千人,随着这些新兵在老兵的言传身教下迅速成长,这支已经闻名天下的军队将更加可怕。
而原来的几个步兵师则打散重组,将那些从解放奴隶和被掳壮丁中精选出的士兵充实其中,数量达到了二十万,并将在随后的训练中进一步精编,最后保持在八万到十万的规模,改称为第一军,由赵抗亲自任军长。下辖三个师,其中的第一师由赵抗的亲信郭玉担任。“黑狼”骑兵师本身编制不变,隶属于全部由胡人组成的第二军,也由赵抗任军长,而阿尔的外籍兵团,在编制上也隶属于第二军。第二军由于在燕京一带又获得了不少兵员,如果连阿尔的部队和南洋土著士兵也算上,已经超过了六万人。
这里必须提一下赵抗发起的军事改革,他将陆军分为两大类——地方驻军和野战军,地方驻军数量相当多,超过二十万,农忙时种田,农闲时训练,他们的职责很明确——保境安民,并且在战时从中抽调工兵。同时为了磨炼他们的吃苦能力,赵抗还给他们安排了一项任务,在遇到自然灾害时,他们必须帮助地方抵御灾害,他们战时及救灾时的开支由地方财政支付,种田时则不给军饷,但可以免税,所以大家还是踊跃参加的,毕竟地方驻军里是相对安全的;野战军则包括近卫师、第一军以及编制未满的第二军这三大块,总兵力约十多万,相关费用由中央财政支付。他们的职责更为明确,就是杀人,这支为进攻而准备的劲旅将在战场上展现出令人瞠目的力量来。
海军也进行了类似的划分,分为地方舰队和远洋舰队,地方舰队除了要守卫海岸外,还负责海上的商业交易与清剿海盗的任务,不但没有拨款,反而还要向中央和地方财政交税。尽管如此,因为海上贸易的利润太大,地方舰队里的职位大家还是趋之若鹜。地方舰队的总兵力赵抗计划扩充到三十万;远洋舰队则不同,他们的舰船至少是大型船,还有不少是巨型船,绝对称得上是一支可怕的海上力量,他们的职责是控制航线、攻击或封锁敌国港口以及大规模兵力投送。虽然总兵力只有十万不到,但一来船好,二来以远程攻击为主,在海战中优势很大。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当初赵抗下令绑架南宋工匠及其家属的行动。虽然这导致南宋朝廷与组织实质上的决裂,但是靠着他们的帮助,很快台湾便制造出了质量完全合格的床弩和神臂弓,而且他们还将带出大批的学徒。再配合标准化和分工协作的推广,这些军械的成本都会大为降低,将来远洋海军的战斗力还能上升数倍。
回过头来再说舰队,目前远洋舰队只有一支,即南洋舰队,但赵抗将手中所有的二十三艘轮船全部抽出,并安排大量工匠,准备将它们全部改造成远程攻击的类型,再装备大量的床弩和投石机,组成了一支新的远洋舰队——西洋舰队,由郑南臣担任舰队提督,可见赵抗对他的器重和期望。至于上次越权指挥的事,赵抗根本就没放在心上,只要结果好,他基本都是不问过程的。
谈完军队就要说民众百姓了,由于这次从北方通过掳掠或其他方式,带来了大量人口,赵国建国时全国的总人口将会超过三百五十万,一个台湾岛已经根本无法容纳了。于是赵抗便下令由中央财政出钱,向已控制的南洋诸岛强制移民五十万,等一年后再次移民五十万,反正他现在手上有的是钱。移民采用集中定居的方式,随人口的增长逐步扩大他们的活动范围,以免因为人数不足反而被当地人同化。
一般初到南方的北方移民,往往会因为毒虫叮咬或水土不服而大量死亡,也即是通常说的所谓“瘴疠之气”。但因为他们按照陆仁提出的方法,砍光居民点周边的森林、并填平沼泽和小的水塘,这些因素对他们的威胁便大为减弱,死亡人数更是比预计的要少得多了。
大量新移民的到来,再加上《魔典》中计数的工艺对外公开推广,使得赵国原本只在极少数领域领先的工艺水平,获得了全面地提升。由于花纹钢的锻造成本大幅度下降,赵抗下令将近卫师标配箭矢的箭簇全部用花纹钢来制造,使得他们所用的弓弩威力大增。以神臂弓为例,在一百步的距离内,甚至可以贯穿身披两层重铠的士兵而出。并且箭簇的形状也有了严格规定,被射伤之人将血流不止,在战场上这意味着敌军士兵伤亡数中的死者比例将大幅度提高。所以箭头涂毒已经不再有多大的必要了,这便大大降低了开支。
虽然神臂弓已经能大量生产,但赵抗仍不是很满意,他又提出了改进的要求,主要目标是小型化和降低成本,比如寻找檀木的代替材料来制成弩臂。而床弩的改进方向则是体积更大,威力更大,射程更远,因为对于战舰来说,弩重点大点没有太大关系。与以上这些工艺进步神速不同,火药武器的研究进展极其缓慢。靠火石引发的爆炸物目前虽有进步,但可靠性还太差,十个里面才三四个能炸响,赵抗了解情况后立刻削减了这个项目四分之三的经费。火箭的改进倒是很顺利,可它在赵抗眼中形同鸡肋,火箭是给单兵使用的,十几支可能还不一定射得死一个敌人,却要浪费时间去点火
第二百零九章 新国家新制度(二)
不过赵抗后来却突然心中一动,“如果将这种技术用到床弩上呢?射程一定会进一步提高的!只是威力没提高多少,等等,如果利用这个方法将爆炸物送到敌船上,那效果就是爆炸时间上可能不好控制,呃,有了!可以用引线长度来控制爆炸时间,我真是天才!而且这一技术同样可以用于投石机”,赵抗立即将他的这个思路传达给了那些工匠们。要他们制造出一种用床弩发射,箭支上绑有火药筒助推以增加射程,而且箭头用爆炸物来代替,通过引线长度来控制爆炸时间的大型远程兵器。
赵抗给这种兵器起了个名字,叫“弩炮”,他的期望是弩炮射程可以达到三里,威力虽然由于现在的火药配比混乱而不可能有炮弹那么夸张,但是现在的船只严重缺乏防火能力,所以海战中的效果就不用说了。这种兵器不需要开发什么新技术新工艺,利用现在已有的技术就可以制出雏形,然后反复试验改进就行了。赵抗已经预见到,当弩炮和投石机抛射的“霹雳炮”被运用到海战之上后,接舷战的方式将在海战中消失。换句话说,就是以后可能很难缴获到船只了,海战会相当地烧钱
比起政权架构来,赵抗更重视的是法律和各项基本制度。他给予了地方极大的自治权,甚至很多大臣都上表反对,说是会影响中央的权威,但在赵抗的坚持下还是顺利地推行下去。现在监察部对地方官员的考核只查三个方面——上交赋税是否足额,治下百姓是否满意,以及是否有冤假错案。上交赋税只要有一次不足额,就降一级,出现两次就免职,严重缺额或者是再度起用后还出现的话则要视情节轻重处以下狱、贬为奴隶甚至处死等刑罚;治下百姓如果超过一半不满意的话,则降职或免职;冤假错案超过一定数量后也将受到相应处罚,这个标准赵抗并没急于确定,因为出现一点冤案错判也是在所难免,所以他需要进行更多的调查,才能最终定下来。
对于贪污受贿者,赵国的法律并没相应的处罚,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多大臣的不解。赵抗随即进行了解释,如果你将上述三个方面都做得很好,贪点又何妨,而如果这三点做不好,那么你再清廉又有何用呢?这时有大臣提出万一那些地方官吏捞足了,等免官后再好好享受怎么办呢?赵抗的回答很简单,所有在职的地方官吏,生活水平会有明确规定,而且不光是他个人,甚至他的家人也一样会受到影响,到时候有钱花不掉,他们可没那么蠢。
赵抗同时规定擅自出国者,将被处以重罚,再配合他手中的四大情报网,可以说是插翅也难飞,这也是针对那些官吏的,因为老百姓就算想迁也没能力跨国迁居啊!但在国内则是可以自由迁移的,因为这样一来,便可以通过当地百姓迁入迁出的情况,来核查当地官吏的作为了。至于中央的大臣们,就在赵抗眼皮子底下,赵抗可不信他们能翻得了天。再说光靠情报部门,已经能够基本保证政府的清廉程度,上面的措施只是为了更保险而已。
赵抗不久又起草了一些令人目瞪口呆的琐碎规定,基本上是涉及到个人生活的,实在很让人觉得他精力过剩。这些规定看似琐碎,其实大有深意,比如他规定国家法律高于一切,执行任何与其不一致的族规、教规甚至家规都将受到严惩,这实际极大地限制了影响无处不在的族权与神权,方便了日后进一步改革的推行。
这条规定一出台,立刻激起了各方强烈的不满,特别是那些大家族的族长们,因为这样一来,他们等于失去了对家族的掌控之权。但是在处死三个带头唱反调的族长、并将十余个家族的族长贬为奴隶之后,其他的族长们就再也没谁敢反对了。
另外一股反对势力,是境内保留下来的一些土著部落,因为赵抗禁止他们进行人殉、吃人、活人祭祀等在他眼中野蛮的行为。很快就有人顶风作案,于是赵抗雷霆震怒,结果那少数犯禁的部落,没过多久就全部从世界上消失了。
而最大的阻力来自于宗教界,赵抗的规定实质上动摇了他们的根基,所以引起了强烈地反弹。这激起了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