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御用闲人-第3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场战争不可避免,迟早是要打的。迟打不如晚打,我们是没有准备好,可

准备好了么?如果再拖下去,蒙古只会越来越强大,已经是草原上的霸主。就在皇城以北,几天之内,他们的军队就可以冲到北京城下。

“陛下,请恕臣直言。臣自离开军中,许久不曾关注边关状况。如此重大的事情,还请陛下圣裁,臣不敢妄议。”韩毅思之再三,决定还是不说的好。言多必失,自己本来就是朝中特殊人物。也幸好是遇到了眼前这个明主,如果换了别人,自己的人头恐怕都不保了。

王钰一眼就看穿他的心事,韩毅这个人,经历了这么多风浪,现在也学会明哲保身了。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韩爱卿是久经战阵之人,说你是燕军第一名将也不为过。岳飞等辈虽然近来锋芒毕露,不过是你的后辈而已。像爱卿这样的人,虽然离开了战场,但恐怕作梦也是金戈铁马,大漠黄沙吧?”王钰半开玩笑半认真的问道。

韩毅闻言沉默,作为军人,战场是他为之魂牵梦萦的地方。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当提三尺宝剑,披坚执锐,为国家征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这才不枉来世间走一遭。可现实与理想,就是有差距的。

“陛下,臣,臣能不能斗胆问一句,圣意如何?”好半晌,韩毅才开口问道。

王钰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朕问你的意见,你却反过来问朕。若是朕已有对策,又何必询问大臣?你有自己的主张,却又不敢说出 来,怕不合朕的心意。”

韩毅慌忙起身告罪道:“臣有罪。”

王钰脸上闪过一丝落寞的神情,忽然笑道:“其实朕倒是能理解 你,伴君如伴虎,万一揣摩不对皇帝的心意,说错了话,表错了态,就有可能万劫不复,对吗?”

他这话,本来是有感而发,毕竟他当初也是作过人家的臣子。可听在韩毅耳朵里,却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了,衣摆一掀,跪倒在地:“臣罪该万死。”

高处不胜寒,王钰此时还真有打一个冷战的感觉。“罢了,朕恕你无罪。说吧,把你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坦白的说,打与不打,朕心里也还没有底。”

韩毅一阵沉默,良久,方才下定决心,冒死进谏:“陛下,蒙古位于我国北面,占据一马平川的优势,在群雄毕灭之后,已然成为我国最大的威胁。蒙古不平定,国家就要一直处在军事威胁之中。况且,蒙古人挥师南下,饮马长江之心,恐怕不是一年两年了。再加上,蒙古人或许也知道,中原是不会允许一个拥兵十万的强权存在。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恐怕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挑在这个时候向大燕发动挑衅。意图就是要在我们没有准备完成之前,逼我们动手。陛下,此刻,四方诸夷,海外藩国的代表都在北京。蒙古人挑与汉人最亲近的羌人下手,用意再明显不过了。所以,臣认为,这场仗,晚打不如早打,长痛不如短痛,不要等蒙古再进一步坐大。”

王钰听罢,半晌无言。军人就是军人,直来直去。林冲如此,韩毅也是如此。

自己下了上谕询问林冲的意见,本来是想,借大将军之口,说出军队的难处。这样一来,方方面面也好推脱,可林冲没有领会自己的意 思,完全会错了意。

不过,韩毅的话也自有他的道理在。自己原本计划,一个五到十年的发展时期,准备完成之后,再与蒙古展开决战。但却忽略了一个问 题,中原是老树发新芽,要重新焕发生机,而蒙古却是青青小苗,茁壮成长。你在强大的同时,人家也没有闲着。五到十年后,大燕准备完成了,蒙古也更加强大了。

自己说过,不把这个问题留给子孙后代。其实说白了,就是不留给将来的后继之君,自己的儿子。该打的仗替他打完,将来让他作一个守成之君。就好像唐太宗一样,把国家的底子给子孙打好,到了唐玄宗 时,便有了开元盛世。

随后一些日子,王钰始终在考虑该不该在这个时候开战。有的时 候,他甚至有些怀疑,自己怎么变得拖泥带水,犹豫不决。偏偏政治这种东西,是讲不得快意恩仇这一套的。你身为皇帝,任何一个决定都将影响到这个国家,影响到千千万万的臣民,不敢掉以轻心啊。

恰在这个时候,蒙古人开始挑战王钰的耐心了。

七月初,蒙古铁骑兵出呼伦贝尔地区,绕过兴安岭,攻击了长春 州。驻守长春的东北军一部,奋起反击,打退了蒙古人的进攻。

随后,马不停蹄的蒙古人又出现在原金国上京,临潢府附近,一度逼近到辽东行省。后在燕军的夹击之下退去。

但凡蒙古人经过的地方,倒也不至于寸草不生。但能抢的都给你抢走,能烧的全给你烧掉,凡是能动的活物,不管是人也好,猪牛羊马也罢,要么掳走,要么杀掉。老百姓哭天抢地,可就是看不到自己的军队在反击。

此时,已经平步青去,坐上了幽云卫戍区副指挥使并亲掌两军的岳飞似乎火了。一道奏章直接递到北京城,放在了王钰的龙案上。岳飞在奏章中,猛烈抨击蒙古人的兽行,直言,若朝廷放任不管,则东北之地,不得安宁。此地原为

穴,人心本来就不稳,若再这么发展下去,难保不会起事。

副指挥使上奏,幽云最高军事长官却不见动静,王钰心里一片雪 亮。岳飞这家伙,是被人推出来当出头鸟,他倒是慷慨陈词,大义凛 然,殊不知是在被萧充当枪使。

看来,将军们都盼望着打仗,战场是他们建功立业的地方。

一封封加急奏报送进京城,军队里开战的呼声很高。也难怪,从宋军到燕军,这支经过千锤百炼的威武之师,十几年来横扫天下。从北伐到南征,西击吐蕃,东攻日本,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将士们是不甘于每日出操训练的。

这也得益于王钰重塑民族尚武精神的原故,提高军人的待遇和增加武举的名额,使得习武之人也能有出头之日。这里的“武”不单是指武术,还有兵法,谋略等等。他甚至曾经设想要在京师办一所全国最高军事学府,专门培养军事人才,与国子监,太学并列。后因反对的声音太大而作罢。

王钰虽然还没有最后决定,但已经在开始预演这场战争。黄河以 北,有大燕精锐军队六十万余万人,能担负对蒙作战任务的部队,保守估计当在二十万以上。再算上后勤补给,战争预备队,留守部队等等,一旦开战,这六十万人恐怕都得忙起来。

兵力倒是没有问题,可银子呢?王钰掌权以来,不管是对内对外发动的战争,没有哪一场是轻巧的,少则上百万,多则上千万的军费往里面砸,没有这个家底他敢先后灭亡西夏与金国?

上次对金作战,军费开支两千多万两白银。这次的对手是蒙古,预算只能多不能少,况且谁也不能保证战争哪一天结束,忽图刺哪天被逮到北京城来。

七月十一,早朝完毕,政事堂内,三省长官以及各位带参知政事,参知机务头衔的大臣们齐聚一堂,等候着皇帝的到来,以便商议军国大事。这些天子近臣们发现,今天政事堂内多了几个新面孔,户部老尚书许柱国竟然也在场。

众所周知,圣上自主持朝政以来,各个衙门的主官换了一批又一 批,惟独户部尚书这个位置从来没有换过人,国家的财政大权一直在这位老大人手中,可见圣上对他的器重与信任。

不过,这种信任却让所有大臣都没办法妒忌。户部管着预算,各个衙门,从京城到地方,哪个大人不盼着户部的许财神多拔几个款,多给几两银子,可不管是谁,没有朝廷的正式决议,没有王钰的圣谕,想要一钱银子也没有。不仅如此,虽然坐了户部大堂,可许柱国仍旧保持着他当年任鄂州通判时清廉的作风,至今仍旧清粥小菜,连官服他都敢打补丁。就凭这一点,当今天下,哪个官员有这种觉悟?

王钰进入了政事堂,众官施礼已毕,各自落座。皇帝开口第一句话就是:“今天把手里的事情放一放,着重议一件事情,蒙古接连对我挑衅,是战是和,诸位爱卿有何高见?”

大臣们有些意外,互相对视着,谁也没有抢先发言。

“许爱卿,你是国家的财政长官,朕想问问,如果开战,你那国库里今年还能掏出来几个?”见大臣们都不发言,王钰索性向许柱国问 道。

“回陛下,国库里面的银子臣已经会陛下旨意全部安排完毕,一两银子也没有了。”许柱国回答道。在场大臣无不吃惊,不会吧?去年全国财政收入九千多万两白银,怎么会一两银子也没有?

或许是知道皇帝以及同僚们不会相信,他又补充道:“军费,俸 禄,漕运,水利,赈灾等方面一拔下来,其实国库就没有多少银子了。去年财政收入的确创了新高,但多出来的这一部分,已经留了下来,准备马上发下去,作兴办学校之用。”

这件事情王钰很清楚,因为是他亲自过问的。他专门让户部拔出专款六百万两,作为在全国县以上兴办学校之用。

“陛下,臣认为兴办学堂这一笔款子,可以暂时扣下来,挪作军 费,反正也不急于一时。”韩世忠从旁插话道。

王钰还没有说话,许柱国突然问道:“韩大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头等大事,怎么可以因为要打仗,而让大燕的孩子们没有书念?这些人将来都有可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诸位大人们都已经到了晚年,国家的将来就是要靠这些人。”

韩臣忠被他顶了这句,一时无言以对,半晌方才解释道:“臣倒也不是说兴办学堂不重要,只是事情总有个缓急嘛。”

许柱国又欲问难,王钰却已经阻止道:“许爱卿,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方才用之。没有谁想打仗,没有谁想流血。问题是,人家找上门来了,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我们这一代人今天打仗,为的就是将来这个国家的孩子们可以安安心心的念书,不用担心哪一天会有强盗闯进家来。”

许柱国一时沉默,良久,回答道:“若陛下执意如此,臣自当遵 旨。六百万两就在国库,只要陛下圣旨一到,臣马上拔款。”(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0) 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十桶 第两百八十六碗 吴用病逝 王钰哀悼 铁骑出征

了打这场大一统之战,王钰不得不失信于天下百姓。 I前,曾经颁布了两道政策,其中尤其为天下人所称道的便是由官家出 资,广办学堂。可现在要打仗了,办学堂的六百万两费用必须作为首期军费挪用。

朝中大臣,原先主张对蒙古实行怀柔政策的,现在统统闭了嘴。毕竟人家打到家门口来了,杀我同胞,夺我财物,偏偏中华自古以为就有“天朝上国”的优越感,这口气是无论如何咽不下去的。

几乎所有的大臣都认为,这恐怕是中原最后一战。近几十年来,群雄毕灭,天下又有大一统的趋势,蒙古若被击败,则盛世可期也。

在送走了四方诸夷和各藩国的代表之后,王钰召开御前军事会议,商议对蒙作战的战略布置,韩毅虽无参知政事的头衔,但也被命特旨参加。林冲,呼延灼,萧充三位手握重兵的大将,被召回京城,共议大 事。

将军们对这场战争抱定了必胜的决心,三位大将都主动请缨,愿为先锋。这次御前军事会议,看法出奇的一致。大家都认为,打蒙古,应该集中优势兵力,打斩首战,打闪电战。因为蒙古人居无定所,有水有草的地方他们就能生活。而燕军不同,作战对后勤的依赖很重,粮草一尽就必定撤兵。

王钰自己始终不敢太大意,因为他知道蒙古人有多厉害,而且他还没有到认为自己的军队真的战无不胜这种骄傲的地步。所以,他郑重的的提醒大臣们,不可轻敌,骄兵必败,不要以为这些年来战绩辉煌,就可以把蒙古人当软柿子捏,成绩只能代表过去。

在连续几次军事会议之后,大燕朝廷定下了初步战略方针。以大将军林冲的南府军一部为主力先锋,出山西地区进入草原,出长城,发兵方向直指草原腹地。以上将军呼延灼南府军一部出真定府,沿金国旧 地,扑往上京以北的蒙古势力范围。以东北军岳飞部出幽云,直接进攻蒙古心脏,呼伦贝尔地区。东北军萧充,兰州军,太原军为战争预备 队,随时准备支援。

而西北军范道远部,因其大部分为新军,遂不负责作战任务,总督粮草,负责后勤。并从内地征发十万步卒,供其指挥,一定要保证后勤上的万无一失。并向中原地区,发出战争动员令,集结近三十万青壮年男子,随时准备补充到后勤大军中去。

可以看得出来,王钰一旦下定决心要打这一场仗,就雷厉风行。不搞则已,要搞就搞大的,一仗就必须打得蒙古人再也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