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时行-第1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的确是个一劳永逸的办法。
    “老叔以为这样如何?”
    安道全笑道:“李公子这主意极好,对二郎来说,这也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那便辛苦大郎一遭。”
    李逸风摆手笑称无妨。
    就在这时,霍坚和黄小七带着几个人过来了。
    玉尹把事情与他二人一说,霍坚顿时兴奋不已。
    这厮本就是强盗出身,最好勇斗狠。只是来了开封之后,想着大家的生活艰难,所以才一直老实本份,没有招惹是非。而今玉尹让他带人去打架,便立刻咧嘴笑了。
    “小乙哥放心,我老霍比让他们知道,招惹了小乙哥的坏处。”
    “什么招惹我的坏处?
    那是招惹军器监,招惹殿前司的坏处。”
    “没错没错,便是那劳什子军器殿前司。”
    你若是和这么个粗汉较真,那你就输了。军器监是什么?殿前司又是什么?霍坚也弄不太清楚。反正小乙哥既然这么吩咐了,打便是!只要不闹出人命便可以。
    “小乙,那我们走。”
    李逸风急着要带玉尹去见朱绚,所以玉尹这边一吩咐完,他便拉着玉尹要走。
    玉尹只好和安道全道了个谦,又叮嘱黄小七看着霍坚,不要把事情闹得太大才好。
    一应安排妥当,这才随李逸风离去。
    看着玉尹离去的背影,安道全露出欣慰笑容。
    “小乙而今,也算是成了气候。”
    “老叔,这算什么……你不知道,前些时候官家还让小乙哥去做官,不过被小乙哥拒绝了。”
    “让小乙做官?”
    安道全这段时间以来,一直都呆在牟驼岗,说实话并不清楚外面的状况。
    听黄小七这么一说,安道全倒愣住了。
    在大宋朝做官,可不是一桩容易的事情。
    那要赶考,要有功名才可以……而今已经不是甘罗十二岁做宰相的时代,在大宋朝想要做官,要有功名门路,更要有资历。安道全倒是没想到,玉尹竟得了敕命。
    “做什么官?”
    黄小七搔搔头,“好像是什么太乐署的博士。”
    安道全脸色一变,大袖一甩,“那算是什么官?小乙幸亏没做,否则真个要被磨死不可。”
    不过心里面却感到疑惑:是谁出的主意,让小乙做太乐署博士?
    表面看,这似乎是在帮助玉尹,可实际,却是要坏了玉尹的前程。
    嗯,这桩事有蹊跷,看样子以后,还是要小心些为妙。
    就在安道全思忖时,王敏求带着五六个屠场的人,来到了观音巷。霍坚把事情说明后,王敏求二话不说,就要行动。安道全却不想再去凑热闹了!他把那地址告诉了黄小七,便回到自己房中。不管怎样,老的麻烦,似乎可以妥善解决。
    ++++++++++++++++++++++++++++++++++++++++++++++++++++++++++
    朱绚约请玉尹见面的地方,并非什么酒楼。
    而是坐落在舆子行街和浚仪桥街交汇处,都亭驿旁边的一个小茶楼里。茶楼便叫做舆子茶社,从外面看去,没什么出奇之处,甚至有些陈旧和残破,不甚光鲜。
    可若是进了茶楼,却别有洞天。
    茶楼里面的装饰古香古色,完全是依照着秦汉时的特色进行装修。
    用李逸风的话说,这舆子茶去很陈旧,却不是什么人都能够进来吃茶做客。
    这里只有一个特点:贵!
    能来这里的人,非富则贵,普通人恕不招待。
    “大郎也常来此地?”
    李逸风苦笑道:“我哪有这资格……便是坐下来,就要三五贯。烹一回茶,普普通通便是十贯二十贯。有这等闲钱,还不如去千金一笑楼吃一回酒更加划算。”
    黑,真黑!
    若不是李逸风带他来,玉尹听了这价钱,说不得扭头就走。
    不是说出不得这钱,问题是值当不值当。反正在他看来,这茶楼就是个黑店,专门宰那些冤大头的地方。
    但既然来了,便硬着头皮也要去。
    更何况这一回,还关系到这报纸的开办……
    在茶楼里,玉尹见到了朱绚。
    他正跪坐一张茶案旁,和人低声交谈。
    在旁边,还有一个相貌奇美的女性茶博士烹茶,茶香袅袅,令人心神不由得松弛。
    “大郎,这位便是小乙吗?”
    朱绚站起来,面带笑容。
    而他身旁的男子,却正是先前李逸风提到的高尧卿。
    玉尹看了一眼李逸风,前行礼,“小底见过朱公子,衙内别来无恙?”
    高尧卿呵呵一笑,“小乙直恁不道地。回来许久,也不来找自家耍,真个让人心寒。”
    “衙内说笑,非是不去,实在是登不得门。”
    你家门槛太高了,我只是一介平民,便是去找你,也进不去啊。
    这话语中,隐隐含着恭维之意,高尧卿听了笑容更甚,拉着玉尹的手臂坐下,“方才见二十六郎在,一问方知是小乙要来,所以便在这边讨杯茶水吃,小乙勿怪。”
    见高尧卿和玉尹亲热,朱绚也有些疑惑。
    李逸风趁着两人说话的功夫,便在朱绚耳边低声细语几句,解释了高尧卿和玉尹之间的关系。
    朱绚这才恍然大悟,倒也不着急,吩咐那女博士道:“果果,今日在座的可都是风雅之士,定要好生烹茶,莫薄了自家的脸面。嗯,便取我前次带来那建溪贡茶来,便看你本事。”
    玉尹方与高尧卿说完了话,听得朱绚这般说,便下意识扭头,朝那女博士看去……
    !

第151章 大宋时代周刊(完)三更
    i第一五一章大宋时代周刊完三更
    有宋以来,饮茶之风盛行。
    宋徽宗赵佶也是个极好茶的人,甚至还做过一部《大观茶论》,并专门评点名茶。
    而伴随着饮茶风气的传开,到士大夫,下至市井小民,便有了斗茶习俗。
    所谓斗茶,便是审评茶叶质量,比试点茶技艺的茶事活动。而这种活动,是在唐代‘煎茶‘饮法的基础形成,具有极为浓厚的审美趣味,为士大夫最喜爱的一种活动。
    在宋代,饮茶又有‘盛世之清尚’的说法。
    宣和年间更因为宋徽宗好斗茶,更被无数人追捧。
    史记载,宋徽宗本人便是点茶高手,在当时少有人能及。
    ++++++++++++++++++++++++++++++++++++++++++++++++++++++++++++
    玉尹突然醒悟,这茶社为何收费如此昂贵。
    恐怕便是眼前这位女博士所致。
    在这里,不是为了喝茶,而是为了欣赏这位茶博士的才艺,更是品味一种清尚风雅。怪不得敢如此收费,能够在这里饮茶的人,恐怕都不会为那斗升米而折腰。
    点茶之初,有‘三嗅’之说。
    这也是点茶的第一道程序,所谓三嗅,便是在烹点之前,进行嗅香、尝味和鉴色。
    那建溪贡茶,既然能被冠之以‘贡茶’之名,组建品级不俗。
    玉尹咽了口唾沫,朝李逸风看去。
    却见李逸风恍若未觉,与高尧卿低声细语。
    高尧卿先是紧蹙眉头,旋即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他招手,示意不远处一名青衣扈从过来,在那扈从耳边低声说了几句之后,扈从拿了他一块腰牌,便匆匆离去。想来,是李逸风把凌振的事情告诉了高尧卿……
    这厮果然爽快,居然不和自己说一声,便派人出去。
    果然,高尧卿那边才坐好,李逸风便朝玉尹点了点头。
    玉尹呢,则朝着高尧卿拱了拱手,没有言语。这个时候,正应了一句话:此时无声胜有声。
    不过玉尹还是有些奇怪,怎地这朱绚,要请自己吃茶呢?
    朱绚不吭声,看去四平八稳。
    玉尹索性也不说话,只静坐养身。
    那个叫果果的女博士取来茶叶,用玉盘盛好,递到了朱绚面前。而朱绚却看也不看,朝玉尹一指,而后又做出肃手相请的姿势:这三嗅品茶,还是小乙来发言。
    这,是一次考校!
    玉尹旋即明白了此次吃茶的意思。
    朱绚恐怕不是要聆听他开设报纸的创意,而是想知道,玉尹有没有这个资格来做这件事。
    开设报纸,在李逸风等人的心里,应该是一件很风雅又极其严肃的事情。
    玉尹虽有才名,但终究是一个屠夫出身。
    将来他要面对的,很有可能是大宋的文官士大夫体系,我要知道,你有没有这份能力,与我一同操办此事。想必这才是朱绚的真正意图,却让玉尹感到好生可笑。
    大宋开始昌明,平等公正。
    可这阶层自古便有之,怎可能真正的平等?
    果果笑了笑,把玉盘奉到玉尹面前。
    哪知玉尹却摇了摇头,轻声道:“三嗅当在一日之晨,文定公曾言:晨兴已觉三嗅多。呵呵,而今已过了晌午,便是再好的茶在我面前,怕也品不得真滋味了。”
    文定公,便是苏澈。
    “玉公子倒是好见识。”
    果果一开口,带着一种江南女子特有的温婉。
    虽然她说的是开封话,却还带着些吴越口音,颇为悦耳。
    她撤下了玉盘,轻轻击掌,便有人奉来一桶水。
    “此水是晨间采来山中初乳,几位可要品鉴?”
    斗茶用水,非常讲究。
    在后世,虽然也有人喝茶对水有讲究,却大都是一些富贵人家之选。i似玉尹这种人,也没有那种能力。所以他虽然好茶,却多是品,以感受那茶中的真滋味。
    真个去吃那种动辄几万十几万的茶叶,玉尹前世也只能是在梦中。
    所以,他对水了解不多,便摇头示意无需品鉴。反正果果已经说了,这茶水是山泉初乳,想来不会错。否则的话,这舆子茶社又怎可能收费如此昂贵仍能生存?
    一分钱,一分货!
    看罢了水,按照斗茶的规矩,便要看茶品。
    不过朱绚已经说了是建溪贡茶,所以茶品这一道程序就无需再进行。
    接下来,是斗盏,也就是平时所说的茶具。
    宋徽宗的《大观茶论》中,有专门描述茶盏的篇章,所以斗茶时,对茶盏的选择也非常看重。一般来说,往往会摆几副或者更多的茶具,供斗茶者进行选择。
    同样,今日主要是品茶,所以这茶盏早已准备妥当,无需浪费心神。
    果果使用的茶盏,是建州窑所出的建盏,也是宋代最好的斗茶用盏,据说价格不菲。
    玉尹只看得有些头昏。
    心中苦笑:只喝个茶而已,怎地这么麻烦?
    这也是他前世心性影响的缘故,若在这个时代,这漫长的过程,也是品鉴一个人修养和心性的过程。后世社会浮夸,除那少数人之外,谁有那时间在这里磨性子。
    好在玉尹这性子也是经过磨练的,心里虽说有些烦躁,但脸依旧平静如常。
    完成了这一系列的程序之后,才算是真正开始。
    这个时候,便是要考较果果茶艺的时候……宋代茶艺,分为点茶和分茶。而点茶,便是而今最为流行的一种技艺,其中包括了炙茶、碾茶、罗茶、烘盏、侯汤、击拂、烹试等一整套程序。这个过程,甚至比那前戏还要麻烦,更能磨人性子。
    便比如炙茶,就是把陈茶放在微火烘烤,以收取香浓、色鲜、味醇的效果。
    果果早已经准备好了工具,把茶叶放在微火烘烤,神情极为专注。
    “小乙……哦,我这样称呼你,勿怪。”
    朱绚突然开口,打破了先前宁静。
    这也是品茶时的一个习俗,当点茶人开始忙碌的时候,其他人趁着等待的功夫,可以商讨事情。这叫做工作娱乐两不误,许多官员最喜欢在这时候来讨论事情。
    玉尹忙道:“朱公子勿客套,小乙怎会见怪?”
    “休要公子公子唤我,大郎和三郎,都唤我二十六郎,小乙便也这般称呼。”
    朱绚沉吟一下,笑道:“先前大郎他们开设开封邸报的时候,我并不知这是小乙的主意。所以今次请小乙来,便想要请教小乙,这开封邸报,究竟该如何操办?”
    果然,正题来了。
    玉尹想了想,沉声道:“开封邸报这名字,不好。”
    “呃?”
    李逸风忍不住道:“怎地不好?”
    “太呆板,有局限性。
    你这报纸冠以开封之名,便注定了不少人失去兴趣。而邸报二字,更是一个老大麻烦。你想想看,既然是邸报,我干嘛要花钱看你的?大可以去宫门收看便是。
    所以开封邸报这四个字,从一开始便起的不好。”
    “小乙的意思是……”
    “改名!”
    “如何改?”
    “小底这几日,也在考虑这个事情。
    思来想去,倒真个想出了一个名字,还请大郎与二十六郎评鉴则个。便叫做‘大宋时代周刊’如何?”
    “大宋时代周刊?”
    李逸风和朱绚闻听一怔,而高尧卿也来了兴致。
    “大宋者,便是我大宋朝……以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