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时行-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火枪,以巨竹筒为枪身,里面填装火药和子弹。点燃火药之后,子弹从巨竹筒喷射出来,射程约200米左右。这件武器,的确是在宋代出现。但并非是北宋,而是南宋绍兴二年,也就是公元1132年左右。发明者,便是后来的南宋名臣陈规。
    此人曾作《守城录》。
    不过此时的陈规,尚在随州安陆县做县令,而突火枪更不可能出现。
    玉尹足足提前了八年来询问突火枪的事,莫说凌振,便是陈规自己,可能都不清楚。
    “那突火枪,又是什么样子?”
    什么样子?
    玉尹还真说不太清楚。
    “就是一根管子,而后把火药和子弹放入其中,然后点火射击……”
    玉尹绞尽脑汁,费尽心思的向凌振解释‘突火枪’的形状。到后来,他甚至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一个图形出来。可画出来之后,怎么看怎么觉得这突火枪,好像后世的步枪。
    罢了罢了,反正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凌振有这个能力做出来便是,如果没这个能力,便只有乖乖等待突火枪的问世。
    凌振看着玉尹画的那张草图,眉头紧蹙一起。
    渐渐的,他眉毛开始舒展开来,脸上更浮现出一抹极为古怪的笑容。

第一九二章 创刊号
    天,渐渐黑了!
    当玉尹从御营出来时,已经过了戌时。
    若按照后世的时间计算方法,便是晚上七八点之间。如果是早些时候,这个时间段天还亮着。可而今,已经全黑了!
    笼罩在东京上空的阴霾,不知在什么时候散去。
    一轮皎月升起,月光照在大地上,恍若蒙上了一层白霜,更透出一丝清冷的气息。
    风吹来,很冷。
    玉尹紧了紧衣袍,翻身上马,朝东京城方向赶去。
    如果实在往日,东京城门会在子时关闭。可最近一段时间,由于那百万贯财宝被劫,开封府下令戒严,所以在亥时关闭,提前了整整一个时辰。玉尹算算时间,倒也来得及。于是便催马急行,沿着空旷无人的官道,一路狂奔,在城门关闭前,抵达开封城。
    走进开封,放眼望满眼繁华。
    七十二家正店灯火通明,数千家脚店生意兴隆。
    沿河上,不时有画舫穿行,从船上传来一阵阵丝竹歌舞声,隐隐约约,若隐若现。
    玉尹下了马,行走在大街上。
    不知为何,却有一种行走于梦华之中的感受。
    凌振与他的消息,让他生出强烈不安。
    郭药师突然所要这么多火器,究竟是什么目的?
    难道说,这厮转性,打算和金军开战吗?哈,便是他郭药师有这胆子,怕徽宗皇帝,也不会答应。
    繁华!
    真的很繁华……可眼前这一派繁华,却如同海市蜃楼,让玉尹感觉极不真实。
    越是生活久了,就越是有一种压迫感!偏偏玉尹而今,只是一介小民,根本奈何不得朝堂上的争纷。只能眼睁睁看着靖康一日日的逼近,那种无力感,的确痛苦。
    有心离开,却不知往何处去!
    江南虽好,却太柔媚……只怕一去江南,便再无回还之日。
    想到这,玉尹驻足朱家桥上,看着不远处望春门内崎岖潘楼大街,幽幽一声叹息。
    ++++++++++++++++++++++++++++++++++++++++++++++++++回到家,已经很晚了。
    燕奴刚从陈希真家中回来,也是极为疲惫。
    这些日子,她一直跟随陈希真习武。同时还要负责教导紫萱练武,端地是辛苦万分。
    白天,她要去店铺里盯着,还要准备牙刷等事宜。
    好在而今家里有了高世光一家人打点,燕奴至少不必再去为那一日三餐而费心……可即便如此,回到家之后,燕奴便早早歇息。
    安道全在炼丹房门口的空地上打拳,颇有几分太极神韵。
    他说,他练得是道家引导术,一种养生功法,并无任何战斗力。不过这套功夫,对于调解精气神颇有好处,便是燕奴也学了过来,每天起床后,都会演练一阵。
    玉尹也累了!
    除了身体,更有心神。
    他白天和鲁智深切磋比试,已经是精疲力竭。
    若非有安道全的药浴和药物帮他,恐怕也撑不下去。晌午后又跑去御营,好一番奔波,加上这心情低落,所以回到家之后,玉尹和张择端安道全打了招呼,便也上楼歇息去了。
    这一晚,无事。
    第二天天还没亮,玉尹便起了床。
    跟随太阳一起作息的习惯,的确是个好习惯。
    玉尹起床后,洗漱一番便匆匆赶去便桥屠场。和杨再兴切磋一阵之后,便开始杀猪的活计。差不多卯时,玉尹结束了在便桥屠场的事情,便准备去观音院找鲁智深讨教。
    哪知道,刚走到屠场门口,便听到有人叫他名字。
    玉尹停下脚步回头看时,却见晨光中,杨金莲站在屠场外,便桥桥头一颗大杨树下,怯生生看着他。
    “杨娘子,怎地在此?”
    玉尹一下子就愣住了,怎地这好端端杨金莲会在这里等他?
    杨金莲俏脸通红,似有有点冷,娇躯在晨风中轻轻颤抖,“大官人,前次你借的衣物,不知可否还与奴?那是奴家大郎的衣物,他昨日问时,奴方才想起此事。”
    衣物?
    玉尹不禁愕然,诧异看着杨金莲。
    半晌后,他轻声道:“杨娘子怕弄错了吧。
    那衣物昨日自家便送还杨娘子家中……不过当时杨娘子不在家,便交还给了李秀才。怎地李秀才未与你说明吗?当时看他好像不太高兴,我便只好告辞先离去。”
    “啊?”
    杨金莲的脸更红了,捂着嘴,露出吃惊之色。
    好半晌,她强笑一声道:“那实在是抱歉,许是夫君太忙,忘了与奴说此事。
    今日冒昧之处,还请大官人莫计较……对了,方才奴去领材料,怎地却停了下来?”
    牙刷已经制作了许多,林林总总有上万支。
    而燕奴还要进行最后一道工序,并且马上要开始销售,所以便暂时把那活计停下来。
    但这几万支牙刷,便几十贯的投入。
    燕奴在没有弄清楚销量的前提下,也不敢继续加工。
    这件事,玉尹也只是早上听燕奴说了一句,并不是特别清楚。
    不过他也知道,杨金莲这句话,恐怕是为了刚才的冒失打掩护,所以便笑了笑道:“此事都是拙荆操持,自家却不太清楚状况。不过只是暂停,过些时日还会开工。”
    “原来如此!”
    杨金莲怯生生一福,“那奴便先告辞了。”
    “杨娘子慢走……对了,衣物那件事,要不要我与李秀才再说明一下?”
    “不用了,不用了……”
    杨金莲好像逃难似地,迈莲步一路小跑离去。
    看着她那婀娜背影,玉尹哑然失笑,便转身走了。
    他大致上能猜出这其中的状况……联想昨日李观鱼那种态度,恐怕是那鸟厮吃醋了。
    一大男人家,忒小心眼。
    若真个怀疑,便把话说清楚,这般样子,却让那小娘子夹在中间,好生尴尬。
    不过,与我何干?
    玉尹转念,便把这件事情抛在了脑后。
    回到家,他换了衣服,便径自从院墙翻过去,来到观音院的菜地,找鲁智深切磋。
    不得不说,和鲁智深的切磋,让玉尹收获颇丰。
    原本那庖丁八法中,不合时宜,不适合在疆场上使用的花招,渐渐被丢掉。八法不断提炼,不断简化。玉尹在和鲁智深的交锋中,所获得的经验,更难以估量。
    每一次交锋,都可以给他带来新的收获。
    +++++++++++++++++++++++++++++++++++++++++++++++++++++++++++日子便是这样一天天过去,玉尹在忙碌中渡过。
    很充实,也很辛苦!
    柳青在八月十二那天,带着商队离开东京。
    本来他打算在八月十九日动身,想着要过了中秋。可谁又想到,临时起了变故,使得柳青不得不提前动身。不过他这一提前,却让玉尹松了口气。因为这几日开封城内渐渐放松下来,只留下军铺和开封府两班差役巡逻。东京禁军奉命出城,沿途设立关卡,并且把搜寻盘查的范围,不断向外扩张,渐渐朝牟驼岗靠近。
    如果再迟两日,恐怕就会生出变故。
    柳青这一提前出发,却少了玉尹一个心腹之患。
    更重要的是,柳青这次提前出发,也是受了门下侍郎,太宰白时中的指派,要前往边塞寻找好马。这一来,柳青便可以畅通无阻,对玉尹而言,简直是雪中送炭。
    他让高宠带着王敏求等十几人动身,混在商队中,保护那批财宝。
    随同柳青一同动身出发的,还有牛皋和柴霖等人。牛皋虽然和高宠认识不长,但却极为亲近。高宠武艺高强,牛皋自然也喜欢亲近,一来二去,两人的关系便走的很近。对于柳青来说,有高宠这么一个保镖跟随,再加上王敏求和十几个人,便更加放心。
    特别是当他看到高宠所用的那杆大枪之后,立刻信心十足。
    高宠的兵器是一杆枪!
    说是大枪,大不如说是一杆巨枪,直径约十厘米,长约三米,重达九十九斤份量。
    玉尹第一次见到这杆大枪的时候,也吓了一跳。
    他使了一下,也有些压手。
    据高宠说,这杆大枪是他祖传下来的兵器,非神力不可以使用。
    玉尹都觉得这枪份量沉重,可是在高宠手中,却犹若灯草般,根本不费什么力气。
    有这么一个人随商队出发,柳青又岂能不欢喜。
    若非知道高宠和玉尹之间的关系,柳青甚至想要把高宠招揽过去。
    “若早知十三郎如此本事,怎地也不会让他在州桥做脚夫,却平白便宜了小乙。”
    玉尹对此,笑而不语。
    这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有时候真个奇妙。
    当初玉尹也没有看出高宠的厉害来,本是想着能找个可信的帮手,却不想竟是一个猛士。相比之下,玉尹找高宠的动机,甚至比杨再兴还要单纯。也正是如此,玉尹和高宠之间的友情,也就比杨再兴单纯许多。临别之时,玉尹没有和高宠做任何交谈。事实上,该交代的都已经交代过了,两人这心里都是非常清楚。
    高宠拉着那匹被刷了颜色的照夜玉狮子,和玉尹拱了拱手,便翻身上马。
    玉尹也只还了一礼,而后一笑,便不再言语。
    此一去漠北,也不知再回来时,高十三郎又会是何等成就?
    玉尹心中,却多了分期盼,目送高宠随着车队渐行渐远,他深吸一口气,也骑上马,往开封城行去。
    高宠走了!
    那批烫手的财宝也离开了!
    可是玉尹却无法轻松下来,因为再过三日,便是大宋时代周刊创刊号的发行日。
    八月十五,已悄然逼近。
    玉尹也说不清楚,他和他这份大宋时代周刊,究竟会是怎样命运。
    心中,说不尽的忐忑……

第一九三章 声音
    八月十五,中秋。
    天不作美,丑时后下起淅淅沥沥小雨。
    雨不算太大,但却使道路格外湿滑。不过便是下了雨,也无法阻止那些开封府的商贩。
    天还没有亮,开封城门口,便聚集了许多人!
    已过卯时,燕瑛洗漱完之后,换一身便装,走进厢房。
    桌上,已摆好了草食,非常简单,一碗粥,四个馒头,外加两碟小菜。
    燕瑛而今,已不是开封府尹。四月时,他遭柏台弹劾,说他任开封府尹时办事不力,以至于出现闹市杀人的案件。所谓闹市杀人,便是指罗四六刀劈牛宝亮一事。
    但是在肖堃暗中操作下,闹市持刀杀人,却变成了闹市甩刀杀人。
    柏台的弹劾,虽令燕瑛被罢黜开封府尹一职,但是并没有能伤到他的筋骨。随后,燕瑛便极为低调,深居简出,甚至不和任何人交集。没多久,他便得到徽宗皇帝重新启用,出任龙图阁学士一职。并且在不久前,顺利坐上了户部尚书的位子。
    说起户部尚书这职务,被许多人窥视。
    比如那户部侍郎唐恪,便对这位子虎视眈眈,甚至不惜重金走太子赵桓门路,以求可以晋升。哪知道,正是他走了赵桓的门路,让原本对他还算看重的徽宗皇帝,立刻改变了主意,任燕瑛担任户部尚书一职,也使得唐恪对燕瑛更恨之入骨。
    不过,便恨了又如何?
    谁让他在最关键的时候,站错了队伍!
    燕瑛坐上户部尚书的位置后,却依旧表现低调。
    昨日传来消息,官家今日不朝,也使得燕瑛难得一个早上的清闲。
    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
    敲打在屋檐上,发出轻弱的噼啪声响。
    燕瑛在餐桌旁坐下,正准备用饭时,却发现在一旁摆放着一卷纸张。
    他眉头一蹙,便拿起来打开,入眼却是一列大字:大宋时代周刊。在这六个字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