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时行-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府,任太常寺卿。这便是一个明升暗降的手段。黄裳在苏州主政一方,可是回了东京之后,手中却无半点实权。
    最可恨的是,徽宗皇帝前脚把黄裳调走,后脚便命童贯开设苏杭造作局。
    黄裳当时,是心灰意冷。
    玉飞登门请罪,黄裳便回想起当初,和玉飞父亲交往的情义,也就原谅了玉飞……随后,黄裳给玉尹起了名字,又让玉飞入五龙寺,让他莫再混迹坊巷。
    哪知道……
    黄裳说着,眼圈便红了。
    “大郎走后,我实懊悔。
    加之官家最终还是决意要联金灭辽,也使我心灰意冷。
    此后我辞了官职,便离开东京,四处游历。今年初时,我重回东京,本想去找你,可是却听人说,你这些年来整日游手好闲,与人争强斗狠……心中不免失望,便没去找你。直到后来听人说,你招惹了祸事,我才不得已,找了燕瑛帮忙。”
    “燕府尹,是受了叔祖所托?”
    黄裳眼睛一瞪,“不然你以为谁会睬你这混小子!
    和人打架便打了,居然还与人作扑……后来我听人说,你这小子倒也振作,而且还凭借一曲嵇琴,得了偌大名声,更老老实实的营生勾当,也算是浪子回头。
    若不是这般,我必不管你死活,任由你自生自灭去了。
    不过,你这小子那嵇琴,又是与谁学得?我怎听人说,你的琴技似是蜀山琴派所传?据我所知,蜀山琴派自唐以后,便渐趋没落,更没有听得有什么大家出现。”
    便知道,黄裳肯定会询问此事。
    好在玉尹早有准备,便把他之前编好的一套说辞拿出来。
    什么小时候玩耍,偶尔遇到了一个老道士,便与他一顿饱食。那老道士后来传了他琴艺,便飘然离去,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反正这说辞已说了不下十数遍,玉尹也说得非常顺口。这年头,开封城里的和尚道士不少,谁又能分出真假?
    黄裳也只是好奇,并没有询问太仔细。
    他考校了一下玉尹的功课,那千字文、百家姓,倒是难不住玉尹。
    便是说起四书五经来,也能说出个一二来……这倒是让黄裳感到非常吃惊。
    玉尹把这些东西,也推到了那不知名的老道士身上,黄裳问过之后,也没有在意。
    “你这小子,却比你阿爹晓事。
    当初我教你阿爹时,他死活不肯学,还编了谎言,跑出去与人学扑……你能识文断字,倒也是一桩好事。此前你能作登岱,还能为李娘子解词,说明也下过功夫。
    只是……
    你这功课却不踏实,若吟风弄月,糊弄别人还好,可如果说考取功名,还远远不成。不过,算你有心,知晓轻重,跑来书院就学。如果你不来,我断不会去找你,咱爷俩也不会相见。这样吧,从明天开始,你每天晚上,来我这边读两个时辰的书。”
    “啊?”
    玉尹闻听一怔,“那白天我不用来书院吗?”
    黄裳捻须而笑,“你这小子,莫以为我不知你心思。
    白天你晌午在观音院与人学武,晌午后还要去下桥园教人学琴……你老实与我说,若不是我在这观桥书院把你抓到,你时不时便打算在这书院之中,混个日子?”
    “我……”
    玉尹的心思,被黄裳说穿,顿时面红耳赤。
    黄裳倒也没有生气,反而叹了口气道:“而今是读书人的天下,若没个读书人的身份,也难有作为。你的心思,我倒是明白,也不想责怪你!至少有一点,你比大郎要强,你知道给自己披上一层读书人的皮……小乙,你老实与我说,你日后究竟是什么打算?若你肯好好读书,我便豁出去这张老脸,为你谋个荫补之身。
    若你……我也不会强迫你。
    你能够有今日成就,便说明你有心思,有手段,想必日后也能做些事情出来……不过若这般,我就不费心思。你愿意学便学,不愿意学,我一样认你这个学生。”
    这番话,触动了玉尹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他感觉得出来,黄裳是真的关心他,甚至愿意为他谋求荫补的身份。
    眼睛一下子红了!
    这种感觉,只在前世,父亲活着时有过。
    那种如同父亲一样的关爱,前世自父亲过世后,便再也没有过。重生之后,虽然也交了不少朋友,也认了几个长辈。但这种如同父爱般的关怀,却还是头一遭。
    强忍着内心中的感动,玉尹轻声道:“我愿意听从叔祖安排。”
    “真的?”
    “当然是真的……”
    黄裳的眼中,闪烁泪光。
    他曾结过一次婚,但后来,他的妻子却早早过世,更没有给他留下子嗣。
    不管他表面上如何,内心里,却是把玉家人当成了自己的家人看待。曾经,黄裳把一腔希望,寄托在了玉飞身上。哪知道后来,玉飞却让他失望,因此离开东京。
    玉飞,死了。
    可现在,玉尹还在。
    在黄裳的眼中,玉尹就如同他自己的孙儿一样。
    “读书做学问,可不是一桩容易事……小乙你要想清楚,若是答应了,便不能反悔。”
    “小乙绝不反悔。”
    “那好,既然你这么说,我也非常开心。”
    黄裳努力的做了几次深呼吸,让自己的情绪平稳下来。
    “那就如方才所言,你日间便做你的事情,晚上来我这边读书便是。
    对了,你是不是还有个朋友,被安排在了上舍?明日开始,便让他一同过来读书。”
    “叔祖是说,杨大郎?”
    “当然……”黄裳笑道:“既然你这么看重他,说不得将来也能做你一个好帮手。”
    黄裳人老成精,哪能看不出玉尹的心思?
    听黄裳这么一说,玉尹顿时面红耳赤。
    “羞个甚,大丈夫做事,若没些手段,焉能立身处世?
    你拉拢那小子,并不算错。但要他成为一个好帮手,还需要多加打磨,否则到头来,也只不过是一个莽夫而已,做不得好帮手。既然小乙你有心做事,那叔祖又岂能袖手旁观。告诉那小子,让他好好读书……来年开春若能得一个上舍乙等,我便想办法,为他谋一个出身。”
    黄裳,说的是轻描淡写。
    但在玉尹听来,却感觉不可思议。
    谋个出身?
    听上去很容易,可做起来,又谈何容易!
    封况想谋个出身,立了多少功劳,到如今也不过是殿前司一个押官。
    高尧卿说,等过些日子,会帮着封况求一个将虞侯的身份。以他殿前都太尉之子,却只能求来将虞侯之职。按照高尧卿的说法,封况想再升迁,便只能熬资历。
    待来年,再设法为他求取副兵马使的职务。
    可是听黄裳说话,却似乎非常简单。
    只是不知道,黄裳说的出身,究竟是怎生状况。
    便是如此,玉尹也是连连道谢。
    黄裳一摆手,“咱爷俩就不用这般客套,我而今虽然已经致仕,但朝中也有些人脉。
    大郎的事情,便这么说。
    倒是你这小子,着实有些麻烦。先前官家给你敕命,你辞了倒也无错……毕竟那太乐署博士,更是个混日子的勾当。一旦你得了那敕命,这辈子也就是个乐正。
    可你薄了官家的面子,却着实不好办。
    这件事我自会私下里操作,你不必担心。你而今便好好读书,好好营生……其他事情不必理会。有我在,虽不见得能保你如何,但至少不会让你随意找你麻烦。”
    这一句话,端地是霸气外漏。
    也许,在后世黄裳声名不算显赫,但是在北宋末年,他却是一个了不得的宗师。
    其实,自宣和年来,名士凋零。
    在经历过一番党锢之争后,所谓的名士,大都是些趋炎附势之辈。
    玉尹听了黄裳这一番话,也是信心大增。
    他有钱,也有人脉,可苦于没有一个出身,让他始终无法,真真正正的站在台前。
    也正是因为此,大宋时代周刊他出钱出力,更出谋划策。但是真正得到大好处的,却是李逸风高尧卿和朱绚等人。甚至连李若虚陈东徐揆他们得到的好处,也远远大过玉尹……玉尹便是将来能得了分红,但也只能隐身幕后,看别人风光无限。
    现在,有了黄裳,一切似乎都要发生改变了。
    玉尹心下犹豫,要不要把大宋时代周刊的事情告诉黄裳。
    忽然间,却听黄裳说道:“小乙,你们那大宋时代周刊,做得甚好……不过你要记住,必要把大宋时代周刊牢牢掌握在手中。这当中,你必须把朱绚拉拢过来。只要朱绚站在你这边,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不会影响到你对这周刊的掌控。”
    “叔祖,你也知道大宋时代周刊?”
    黄裳哈哈大笑,起身从书架上,取来了三期大宋时代周刊。
    他把报纸往桌子上一放,犹豫一下之后,突然轻声道:“小乙,当多小心李若水李若虚兄弟。”

第二零五章 南衙(二合一)
    李若水兄弟?
    玉尹诧异不解,看着黄裳。
    李若水,后世被称作南朝一人的爱国忠臣,怎地在黄裳口中,却要‘小心’了呢?
    似乎看出玉尹的心思,黄裳笑了。
    “我非是说李若水兄弟品行不好。
    相反,李若水此人,性情刚烈耿直,确是贤良之人。但不要忘了,他是朝中官员,更是太学博士。在他身后,还有一大批人,这些人或许不得志,却不可以小觑。
    你那周刊若没甚影响力,也就罢了。
    可你这三期周刊下来,产生的效用不小。你第一期直指女直人威胁论,第二期又提出安禄山,暗指郭药师,第三期则刊载了西夏国事,在市井中颇受欢迎。你那些小把戏,或许能瞒得过普通人,却如何能瞒得过李若水这些人?只怕你这周刊,如今已经被许多人看在眼中,只是目前大家都在观望,所以才没有动手……若你周刊持续下去,早晚会被人惦记。
    这第三期里,李若水也写了文章,其实便是在试探。
    你现在身无功名,更无靠山,几乎是靠着高尧卿和朱绚几个不成气候的衙内在外面撑着。可一旦朝中那些大人物真要动手,我告诉你,高尧卿绝不可能顶得住。
    而李若水那些人,也不会坐视如此事物,却掌握在你一个市井屠夫之手。到时候两边若真个要争夺周刊,朱绚倒是可以顶住朝中那些人,但是你……君子若使手段,有时候比小人更加歹毒,更加可怕。所以,我要你多多留意那李若水兄弟。”
    李若水李若虚,是君子吗?
    答案应该毫无疑问……
    可李若虚这样一个君子,在当初就差一点把玉尹排除出去。
    这些人施展手段,会是光明正大,但也更加歹毒。
    终究是**丝出身,玉尹突然发现,自己把一些事情,考虑的太过于简单了。
    如果不是黄裳这般提醒,玉尹可能还是会糊里糊涂的生活着。也许到了最后,他便是被李若水这些人给坑了,说不定还要感恩戴德。想想黄裳的话,玉尹出了一身冷汗。
    他深吸一口气,朝黄裳一揖:“小乙定将牢记叔祖今日教诲!”
    ++++++++++++++++++++++++++++++++++++++++++++++++++++++++++时间,便这样一天天过去。
    玉尹的生活,忙碌而又充实。
    每天早上起来,先去屠场练功,而后便去观音院,和鲁智深切磋,以加强自身功力。
    下午,会去下桥园教黄谌学琴,偶尔去报馆,询问一下周刊销售的情况。
    大宋时代周刊在连续发行了六期之后,逐渐进入佳境。
    每期免费配送的数量,已多达万份之数。用玉尹的话说,先期赠送这么多期报纸,是要百姓们,包括哪些朝中的达官贵人们,培养看报的习惯。而这个过程,必然会有些漫长,预计将会持续到年底。这其中所需要承担的费用,计算起来,也是个极为惊人的数字。
    好在,每期的广告费用,足以负担这些开销。
    在头六期发行中,开销达六千多贯,近七千贯之巨,然则广告收入却多达一万八千贯之多,不但保证了后期的开销,更产生了不小的利润,也让高尧卿等人放了心。
    至少在短时间内,不需要继续投入。
    按照而今的盈利趋势,到年底时,大家应该能获得数千贯的收益。
    这也让李逸风不得不承认,大宋时代周刊,简直就是个造钱工具。只是随着周刊持续发行,坊巷中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小报的影子。只不过,这些小报在短时间内,还无法对周刊造成冲击。毕竟,不是谁都能不计效益,投入数千贯的费用。
    用不了多久,小报将会关闭。
    而真正能留存下来的,必然是那些有实力,有背景的报纸。而这些报纸,才是最有可能,对周刊产生影响的对手。
    不过在此之前,必须要保证周刊的市场占有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