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时行-第2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自领背嵬军随后跟进,明日傍晚前,在郭桥镇汇合……大家都下去准备一下吧。”
    玉尹说罢,一摆手示意众人退下。
    高宠和何元庆也一起离开,清点兵马准备出征。
    “小乙,你这样做,实在是太冒险了!”
    朱梦说忍不住道:“曹荣投降,只是我们的猜测……若你真个担心,不如派出斥候打探。若曹荣真的投降,咱们在去郭桥镇也不算迟,何苦冒如此大的风险呢?”
    玉尹闻听,却苦笑一声。
    “大郎,若是那样,能来得及吗?”
    “这个……”
    朱梦说哑口无言,因为他也知道,这一来一回,根本来不及。
    一旦金军占领了郭桥镇,便是一马平川,不出一日便能抵达牟驼岗。这牟驼岗以北尽是平原,根本无险可守。一旦金军杀过来,只凭借这些兵马,根本阻拦不得。
    当然了,玉尹可以带人退走。
    可天驷监的战马和牟驼岗的粮食,又该如何处置?
    不管是一把火烧掉,还是丢给女真人,对开封府而言,都会是一笔巨大的损失……
    玉尹笑道:“而今局面,唯有一搏。
    我搏胜了,即便是没有功劳,也能功过相抵;若我搏输了,还请少阳转告我家娘子,让她带着女儿离开东京。去环州投奔鲁达哥哥也好,去杭州寻一安静之地,隐姓埋名也罢,总之不要继续留在东京……还有,你们留在这里也很重要。一是要尽快转移粮草马匹,二来我能否回来,便要看你们能否及时率援军赶到。”
    “小乙……”
    陈东只觉得胸口有点发闷,似乎堵得厉害。
    玉尹这哪里是去搏,分明就是去送死。打赢了,也是个功过相抵,若搏输了,怕再无东山复起之日。哪怕有太子赵谌照顾,可是朝中那些官员,谁个会放过玉尹?
    可问题是,他是在为大宋搏,是在为老赵官家搏啊……
    黑旗箭队,在近寅时出发。
    玉尹则点起两部兵马,以及一部杂兵,在卯时悄然离开了牟驼岗军寨。
    回头看,天边已露出鱼肚白的光亮。巍峨的开封城,在那一抹光亮中,却透出一股子迟暮之感。
    也不知道,这一去郭桥镇,能否回来?
    玉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有些波动的情绪平复下来。
    实在太匆忙了,以至于连九儿姐和玉如最后一面也未见到,想想也真个是遗憾啊!
    “出发!”
    玉尹在马上一挥手,背嵬军踏着初春晨雾,缓缓前行。
    董先和牛皋各领一部人马为左右军,玉尹则率一百马军和一众杂兵,带着简单的器械居于正中。
    说起来,玉尹倒不太害怕,甚至内心里还有些莫名激动。
    终于要开战了吗?
    这开封之围的第一枪,恐怕便要在他手中打响……也不知,后世的史书是否会记载这一段故事,后人又会如何评价他玉尹呢?想到这里,玉尹便禁不住轻轻一叹。
    队伍行进了大约半个时辰,忽听身后传来急促马蹄声。
    “哥哥,好像有人往这边来。”
    玉尹一蹙眉,摆手示意兵马继续行进,他自领着何元庆与高宠,率马军列阵等候。
    “哥哥忒看不起人,怎地前去建功立业,却不带我去?”
    晨雾中,冲出四匹马。
    为首一匹马上的骑士远远就高声叫喊,话音未落,战马已到了玉尹跟前。
    “三郎?”
    玉尹看清楚来人,顿时愣住了。
    来的四人,却是吉青封况,还有宗安六宗安七兄弟。
    宗安六宗安七兄弟因为是初来乍到,一时间也插不上手,所以便帮助玉尹押送转移粮草和马匹。哪知道他们回到牟驼岗后,却听说玉尹带着人已离开牟驼岗。
    封况,算起来是玉尹的师弟;吉青更是从杭州便跟随玉尹。
    可宗安六宗安七兄弟,跟随玉尹不过两日。玉尹私自率部离开牟驼岗,可是触犯了律法,所以玉尹也没有通知他二人。谁料想,这两兄弟居然跟着封况一起追来,着实有些出乎玉尹的意料之外。
    “三郎,吉青,你们要明白,我这次率部前往郭桥镇,可是没有枢密院军令,属于擅自开拔。这次去了郭桥镇,便是能与虏贼交锋,怕也不会被朝廷算成战功。”
    吉青咧嘴笑了,“甚个战功,直杀个痛快便是,值个甚事?”
    “是啊,哥哥你尚且不怕,我又岂能落于人后?
    连十三郎与何元庆都能随你过去,我本事虽比不得他们,却可以为哥哥牵马缀镫。”
    吉青和封况把话说到了这个地步,玉尹也不知该如何劝说。
    目光一转,便落在了一旁宗安六宗安七身上。
    哪知道不等他开口,宗安六便抢先说道:“阿翁使我二人跟随指挥,不管指挥去何处,我兄弟也应该随行。若是被阿翁知道我二人没有去郭桥镇,便是活着回去,也无脸与他相见。指挥休要赶我兄弟回去,若不然我兄弟便自行前往郭桥镇。”
    玉尹看着眼前四人,好半天突然笑了。
    “少阳说我傻,依我看你四人比我更傻。
    明知是送死,还要跟着我一起去……罢罢罢,若我不带着你们,只怕你们也不会罢休。
    吉青,你立刻去牛皋部报到;三郎便去董先部报到。宗安六宗安七,你二人便跟着我……不管是福是祸,你我兄弟总不能坐以待毙,便杀上一回,好叫那些虏贼知道咱弟兄手段。”

第274章 郭桥镇(二)
    阳光明媚,不冷不热。
    随着春天的到来,大地回春,万物复苏。
    昨晚的小雨,让道路显得有些泥泞和湿滑,行军的速度,也变得有些缓慢。玉尹有些着急,催促背嵬军加快行军速度,心里面也不知是和缘故,总觉有些不安。
    按道理说,时间尚充足。
    可不知为什么,在天亮之后,玉尹的眼皮子,就跳个不停。
    一千兵马的行进速度,其实很快。
    没有许多辎重拖累,所以也就少了很多负担。
    可即便如此,玉尹还是让大家走的再快一些。他开始感到后悔,为什么不从天驷监提出一千匹马来,也好过走的这么慢。
    “哥哥,怎地如此心神不安?”
    “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觉着不踏实。”
    高宠轻声安慰道:“哥哥休要想太多,老庞的兵马,这时候说不得已经到了郭桥镇,若是有什么变故,他定然会派人回来禀报。哥哥想来是昨日歇息的不好,所以才会如此。等到了郭桥镇,哥哥便睡一会儿,明日醒来,也就没甚大事了。”
    玉尹听了,不禁点点头。
    他刚要开口,忽听前方有人喊道:“玉指挥在那里,玉指挥在哪里……我乃黑旗箭队袁朝年,奉庞将军之命,有紧急军情禀报。”
    玉尹听了,心里顿时咯噔一下:莫非,出事了?
    “把人带来!”
    玉尹忙催马上前,高宠与何元庆忙紧随其后。
    来到阵前。就见一个青年已滚鞍落马,正快步走来。
    玉尹对这青年倒是有些印象,似乎是庞万春身边的亲随。他也连忙下马,走上前道:“袁朝年,有何军情?”
    “滑州,滑州反了!”
    “啊?”
    袁朝年风尘仆仆,一脸的疲惫之色。
    “回禀指挥。我家将军摔我等在广济河渡口准备渡河时,遇到从封丘溃败下来的兵马。
    滑州指挥使曹荣,率部归降虏贼。
    他亲率三千兵马。在昨日傍晚攻陷封丘,正朝郭桥镇迅速逼来。郭桥镇而今已经乱作一团,那郭桥镇保甲官已不知去向。郭桥镇百姓也正朝着广济河渡口逃逸。
    将军命小底赶回来禀报,请指挥速做决定,是继续前进,还是暂时后退。”
    曹荣,真的反了……
    玉尹这心里,也是一阵慌乱。
    昨日他说曹荣投降,但也只是猜测而已。
    哪知道,曹荣竟然真的想了,而且还率领兵马,攻克了封丘县城。封丘一丢失。开封府的北大门就算是彻底打开。只要金兵顺势而下,占领郭桥镇和陈桥镇,便等于拿下了广济河渡口。而后直逼开封,也不过一日光景……虏贼,可真快啊!
    “袁朝年!”
    “小底在。”
    “你立刻回去。告诉老庞,让他不管怎样,先拿下郭桥镇。
    另外,留五十人在广济河渡口,务必保证河道通畅。我会下令加快速度,渡口绝不可以有失。另外。老庞到了郭桥镇后,便立刻派出斥候,打探虏贼消息,并派人告与我知。”
    “喏!”
    袁朝年不敢怠慢,忙领命起身,翻身上马而去。
    玉尹心里面已经乱成一团,不过脸上,却始终保持着几分震惊。
    “让宗安六宗安七兄弟,一个返回牟驼岗通知朱三郎和少阳,让他们加快转移速度。若实在是来不及转移,便一把火烧了牟驼岗军寨,绝不可以留下半点粮草与虏贼。
    另外一人,则立刻赶回开封,通知宗老大人,并让他告知李尚书。
    就说我会尽力守住郭桥镇,为他争取时间……最多两天,我也只能坚守两天时间。”
    何元庆忙派人去通知宗家兄弟,玉尹这心里,却是砰砰跳个不停。
    “十三郎,通知牛伯远和董觉民,让他们再快一些,午时必须抵达广济河,命一部人马先行渡河,另一部人马留守保证渡口畅通。这个时候,咱们可不能慌乱。”
    努力平定了一下心情,玉尹发出一连串的命令。
    高宠连忙下去安排,他则督促兵马,加快速度。
    “哥哥,咱们能挡住虏贼吗?”
    封况催马到玉尹身旁,忍不住轻声问道。
    玉尹这时候,脑袋里已乱成了一锅粥。原以为,自己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可谁又想到,事到临头还是手足无措。也难怪,玉尹虽然在漠北参战,更在杭州组建了背嵬军,可实战经验,却少的可怜。即便是他曾亲自指挥过几次剿匪,但与眼下的情况,却不一样。他将要面对的是虏贼,那如狼似虎的女真人,心里如何不慌。
    好在,他如今已不是那个刚重生过来的毛头小子,经历两年历练,也沉稳许多。
    在片刻慌乱之后,玉尹深吸一口气,冷静下来。
    “挡不挡得住,打了才知道。”
    他搔搔头,突然问道:“三郎,把梁玉成叫来。”
    封况忙拨转马头离去,不一会儿的功夫,便带着梁玉成来到玉尹马前。
    “那三百枚掌心雷,可保管妥当?”
    梁玉成是凌振介绍来的炮手,这火器自然便交给他来管理。
    听玉尹相询,梁玉成忙道:“回禀指挥,保管的非常妥当,随时可以拿来使用。”
    “甚好,等到了郭桥镇,你挑选五十个人出来,要那臂力好,投掷远的好汉,我有用处。”
    “喏!”
    梁玉成也不敢怠慢,忙躬身领命。
    玉尹也不再拖延,催马便走,督促麾下兵丁。朝郭桥镇奔行。
    +++++++++++++++++++++++++++++++++++++++++++++++++++++++++++++++
    这郭桥镇,位于广济河北岸。
    历史上,这个地名少为人知,可能只在一些典籍中,有零星记载。这里原本只是一个驿站,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集镇。与它相距不远,大约八十里之遥。便是历史上鼎鼎有名,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的陈桥镇。不过如今,郭桥镇的发展。早已超过陈桥镇,成为从封丘到开封府的必经之路。
    神宗元丰初年,郭桥镇成为开封府府界。并设立保甲官。
    只是,连东京禁军的军备都糜烂不堪,更不要说那类似于后世民兵设置的保甲制度。
    靖康元年正月初四,滑州指挥使曹荣,在郭药师的劝说下率部投降。
    易州降将韩民毅,则迅速占领滑州,以阻挡雄州宋军。曹荣父子归降之后,眼见郭药师甚得完颜宗望器重,也不禁生出嫉妒之心,便自告奋勇为前锋军。奔袭开封府。
    郭药师则因为要寻找穿着,搭设浮桥,协助完颜宗望大军渡河。
    他也知道兵贵神速的道理,见曹荣父子立功心切,便调拨三千马军与曹荣为先锋。直奔开封而来。
    从白马到开封,中间必经封丘县城。
    原本以为,这封丘会有一场恶战,谁料到那封丘县令听闻金军来犯,根本不予抵抗,带着十几个妻妾。便连夜逃离封丘县城。曹荣抵达封丘,几乎是兵不刃血占领。
    原本想连夜追击,可是从白马津出兵到封丘县城,兵士们已有些疲惫。
    无奈之下,曹荣之后下令休整,准备天亮之后继续攻击。封丘不堪一击,那么想来郭桥镇,也不足为虑。
    殊不知,正是因为曹荣这一夜休整,也给了玉尹机会。
    当玉尹抵达广济河南岸渡口的时候,就见整个渡口已乱成一团。
    从封丘和郭桥镇逃来的百姓和溃兵,挤成了一团,争先恐后的想要渡河逃难。幸亏庞万春让袁朝年领了五十个人守住一座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