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大秦之我是太子-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孔子栋洒然苦笑道:“赵兄果然是生性洒脱,小生佩服佩服!”

刘三哈哈一笑,“哪里哪里,咱们不能灭自己志气涨他人威风,免得让那些化外野人瞧扁了,孔兄请……”

“赵兄请……”

二人相谐过了一道拱圆小门儿,门儿上方,一块三尺见方的小匾,写着‘梅苑’两个大字。进来梅园,里面出现一排碎石砌筑的甬道,宽约一丈左右,甬道的两侧全是梅树,初冬的季节含苞待放,微颤颤的枝头上挂满了拳头大小的灯笼,微风吹来,轻轻摇曳,煞是好看。再往里面看,在甬道的尽头,是个穿廊的门洞,门洞两侧摆放着五张桌子,上面放满了瓜果桃李,五位白须的饱学之士摇头晃脑的给摘下灯笼的士子们评判着交出的答案。

刘三拿起身旁的一只铜枝,对孔子栋道:“看来这些灯谜就在这灯笼里了。孔兄请!”

孔子栋点了点头,长吸一口气,心情略显紧张的捉起一支铜枝,举起手来摘下三个红色的灯笼。略显紧张下,孔子栋哆嗦着取出灯笼里的灯谜,交给伺候的书童。

那书童,拿着写好的灯谜,对着孔子栋的招亲贴朝那五位评判扬声道:“三十六号,第一题:丰收,打一字;第二题:竭泽而渔,打一字;第三题:武,打一字。”

话音刚落,那打头的评判接口道:“三十六号招亲者,请你在盏茶时间讲出谜底,否则视为淘汰!”

孔子栋一听傻眼了,怎么手气这么臭,挑选了三个全是猜字的灯谜。盏茶时间确实太短。冥思苦想下不得要领,一会儿功夫额头上密密麻麻的布满了汗珠。刘三倒是不慌,饶有兴趣的观察着一干才子们的众生相。心思鲁钝的,皆都愁眉苦脸的捧着几个小灯笼抓耳挠腮。偶尔有脑袋开窍的,满脸兴奋的结过仆人递给自己的纸条,用上好的狼毫飞快的书写上答案。交给那五位评判。一双双眼睛,紧张的盯着那评判们的目光。

刘三听了孔子栋的三个灯谜,见他额头汗水淋漓而下,心中有些不忍,没想到这种白痴的问题,居然难得孔子栋犹如上刑一般痛苦。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孔子栋依旧紧皱眉头,扬声长叹,不得其解。

刘三苦笑一生,叹了一口气,心道老子乃是信佛出身,罢了罢了,今天就提醒你一下,算是老子积了阴德,想罢,低声自语道:“丰收者,米多也;竭泽而渔,水干也;武着,非文也。”

孔子栋眼前一亮,激动的抓住刘三的手,哆嗦着嘴唇颤声道:“多谢赵兄提醒,大恩不言谢,”刚落。那打头的评判大声喝道:“三十六号,时间到,把谜底写在纸上。”

孔子栋愕然大汗,这可真巧,要不是刘三提醒,估计这时候他早就死翘翘了。在书童的催促下,急忙提笔刷刷写下三个字交给那:丰收乃‘移’;竭泽而渔乃‘汗’;武乃‘斐’!此三个谜底正应了刘三的禾多、水干、非文三句寓意。

那书童也不答话,结过谜底小跑着交给那打头的评判。

评判展开纸条,端详了几眼,点头道:“三十六号,过关!”

哇!孔子栋尖叫一生,声音抖的对刘三道:“赵兄,我过了,我过了!”对于他这种被大家族专心培养的继承人来说,八股文章信手拈来,可这种只有见于野史的俏皮俗语和脑筋急转弯,那是无缘得见的,怪不得他如此激动了。

刘三哈哈一笑,拍着他的肩膀道:“不要紧张,该是你的就是你的,谁也抢不去。赵兄稍待,等我摘灯笼。”

孔子栋感激的望了他一眼,连声说好。

刘三依样画葫芦,取下三个灯笼交给书童。笑吟吟的等着谜语的揭晓。

那书童核对了刘三的招亲贴,扬声道:“四十一号,,第一题:愚公之家,打一成语;第二题:八月桂花香,打一水果;第三题:宋字去了盖,不做木字猜,打一字。”

正文 213:八郡第一?

刘三哈哈一笑,洒然道:“这有何难?愚公之家乃是成语‘开门见山’;八月桂花香更是简单至极,八月乃是月圆中秋,既然是水果那当然是桂圆无疑了;宋字去了盖不做木字猜,那不就是个‘李’字吗?”

孔子栋听得刘三大声的解谜,不住的颔,只是听到最后一题有些疑惑,出声询问道:“赵兄,前两题倒是合乎题意,只是这最后一题有欠妥当。”

“哪里不妥当了?”刘三笑吟吟的望着孔子栋。

这时,一些尚未猜出灯谜的士子、仁兄也都用同样的表情看着刘三,分明还是没听懂最后一题的意思。

刘三笑笑,拍着孔子栋的肩膀道:“这第三题其实是迷惑人的,题目的意思应该是‘宋字’去了盖才对,那就是‘木子’二字,谜底却只是一个字,那上下结合不就是个‘李’字吗?”

经过刘三一解释众人这才恍然大悟,纷纷拍手叫好。也有没有猜出各自谜底的士子书生们满头大汗,一脸羡慕的望着刘三。

“吵什么吵?你们这些猪脑袋,能猜出来那是瞎猫碰了死老鼠,有什么好欢喜的,幼稚至极的灯谜也能让你们欣喜若狂,真是井底之蛙!”众人正交口称赞之际。一个非常不和谐的声音猛然想起。

众人顺着目光望去,前方一个头戴儒巾,身穿丝质长衫的翩翩佳公子一副厌恶的样子,朝这边高声呵斥。

刘三最讨厌这种装逼的孙子,一副人模狗样的德行,好像全世界人都是白痴他自己是智商二百一样,拽的和二五八万似得目中无人。但是明明那人朝这边呵斥,反观己方的士子才子们纷纷躲闪着那人的目光,刘三纳闷的看了孔子栋一眼,见对方也是一脸的懵懂。急忙拽过一个准备开溜的:“那人是谁?他很拽吗?”

那书生被刘三一拽,心惊胆战的看了远处一眼,低声道:“他乃是今年皇帝陛下钦点的文章第一,原来的八郡状元吴庸吴公子!”说完,歉然的朝远处的吴庸一笑,急惶惶的闪到了一边。

“八郡第一,”刘三玩味的一笑,上前一步挑衅的望着吴庸,慵懒的道:“请问这位公子,刚才在下见到一条八郡第一的疯狗在狂吠,不知公子看到了没有?”

本来那吴庸还洋洋得意的望着潜水闪人的众士子们如此识趣得意不已。没想到这一身土著人打扮的刘三上前过来挑衅,一席话说的他脸上马上变成了酱紫色,又瞥见刘三双拳紧握,似是孔武有力,不觉中就泄气了三分,拂袖作色道:“读书人不和你莽夫一般计较,哼……”

刘三哈哈一笑,守着满院的众人高声道:“那我这莽夫就来会会你这读书人,看看你究竟这皇帝钦点的第一文章到底是不是言过其实?”

众才子们见刘三貌不惊人,却有胆子和号称文章第一的吴庸挑战,纷纷钦佩他勇于挑战权威的勇气,人心在不知不觉中向刘三这边靠拢。包括一些淘汰的、过关的士子们皆都纷纷靠拢来,连那五个评判也饶有兴趣的望着现场的两个愤青捻须微笑不已,却并未出声阻拦。

那吴庸一听刘三不打算动粗,心神这稍稍安定了些,止住脚步,又转眼一想见他居然不自量力的向自己挑战,有心让他在众人面前出出丑,好一泄自己心头之恨,阴恻恻的道:“那你打算怎么和我会会呢?诗词歌赋?道德文章?说出来我不欺负你,任你选择。”

刘三哈哈一笑,狂放不羁的扫了一眼全场,指着挂满枝头的灯笼摇头道:“刚才你说这解灯谜乃是雕虫小技,那就用这满院子的灯笼为题如何?在一炷香的时间,解灯谜数量多者为胜,不知犬兄敢不敢迎战呢?”

吴庸哪里听不出他的讽刺之语,料想这灯谜在自己看来也不过是小儿科而已,当下应道:“好,既然有了章程,那得有个评判,我推举五位评判大人担当此次比赛的监督。你可有意见?”

刘三拱手朝众人做了一揖,嘿嘿一笑:“毫无异议!”

正文 214:灯谜!

说完微微顿了一顿,刘三又道:“为了避免更多的没参加猜谜的士子们怨怼,这些剩余的灯谜先让未猜的才子们各挑选三个,其余的剩下你我再比试如何?”

吴庸听罢哼了哼,轻蔑的看了看眼巴巴的士子们,算是答应。反观这刘三寥寥的几句话却博得了众位才子们的好感,纷纷向他投去感激的目光。刚才他们还担心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现在倒好。这位其貌不扬的士子给他们留了余地。见到吴庸答应,纷纷攘攘的又跑到树下摘灯。

经过这一折腾,树上的灯笼余下了一百余盏。那些书童们征得五位评判的许可后,全部都摘下来,取出谜面堆积到二人面前。

本来这五个评判乃是临淄郡地面上有名望的大儒博学之士,平常聚集聊天喝茶时,就常常感叹大秦后继无人。现在却分明看到两个极其出类拔萃的学子互相用学术斗法,顿时觉得中兴大秦学术有望,高度赞扬了二人的奋进取的精神,很干脆的让几个书童给二人搬来桌椅,又下好了茶水,欣慰的看着二人斗智斗勇。

檀香缭绕,冉冉点起,书童小心翼翼的插入香炉,宣布了比赛的开始。

刘三轻轻一笑,手拿谜面,口吐谜底,似是轻松非常,一张张写着谜面的纸条被刘三轻松的解开谜底。书童们也忙的不亦乐乎。每当二人展开一个谜面,书童们皆都写在两块三尺见方的牌子上供众人同步欣赏。然后,当二人答出来以后,再在下方备注上答案,此情此景像极了后世的围棋比赛。如此透明的灯谜猜测,让人一看就一目了然。

这次灯谜只看谜面就知道,难度不止是提升了一个档次。全部是一个字谜面,谜底同时也是要求字谜,同样是一个字。

最经典的当属‘饭’‘冰’‘岸’‘矮’‘日’‘灰’‘众’这七个字的谜面,分别打七个字。单从字面上来看,这种毫无提示的灯谜几乎让人绝望。一众看热闹的士子们,不管是淘汰的还是晋级的,都眉头紧皱绞尽脑汁冥思苦想,看一众才子的表情几乎比在场中比试的二人更加紧张。‘饭’字单从字面没有任何意思,但是从其性质却很容易让人猜出来,二人不约而同的写下了一个‘糙’!当然,饭是米造的嘛?冰却是固体的水,即‘涸’字。其他的五个字也是费了几乎半炷香的时间。分别是‘滂’、‘射’、‘畔’、‘尘’、‘ 侈’五个字。

当刘三掷笔于地,拈茶小酌的时候,吴庸才堪堪长吐了一口气,抹了把额头的汗水。再看刘三,眼神中的嘲笑一览无余。

吴庸掩饰的端起一杯茶水,猛灌了几口。悻悻的哼了一声。

胜败已然分晓,刘三笑吟吟的来到那五位评判面前,拱手道:“学生幸不辱使命,稍稍比他快了一点点,这是不是算过了关呢?”

那打头的长者呵呵一笑,手捋长髯颔道:“不错,不错。像你如此年轻有为,还如此谦虚的,也算是罕见了。此次比试,你赢了!”

话音刚落,一旁的孔子栋兴奋的跑到刘三跟前,“赵兄真行,皇帝钦点的才子都被你击败。小弟佩服佩服。”

刘三哈哈一笑,骚然道:“不是我真行,而是某些人只有狗的智商,我也算是胜之不武了!”话语落下,观战的士子们哄堂大笑。连上了年纪的几个评判也不禁莞尔。

噗通……

吴庸身前的桌子被他奋力一把推到,怒气冲冲的站起来高声喝道:“我不服,我吴庸寒窗十几载,读的是圣贤。你这种玩意只不过是些俳优之乐罢了。有本事你可敢和我比试诗文吗?”

刘三扭头看着气急败坏的吴庸,假惺惺的摇了摇头,道:“真是有辱斯文呀,有辱斯文。你说你一个堂堂的头名才子,怎么能做出如此莽撞之事呢?常言道,愿赌服输'网罗电子书:。WRbook。'。虽然你输了,但毕竟解谜也过了三题之数,这第一关也是让你过地,不要着急嘛!”

吴庸涨红了脸,怒气冲冲的大步从刘三身旁走过,朝五位评判长身一揖,“学生这次认输,请五位大人务必再允我一场斗诗!”

那长者叹息道:“吴公子,你也是有功名的读书人,要胸藏乾坤,乃容万物才是,莫要被人激的迷失了本性。这样不好,很不好啊!”

吴庸眼圈一红,哆嗦着嘴唇道:“大人,您就答应我吧,只此一会下不为例!学生定会感激您的大恩大德。”

那长者为难的看了刘三一眼,道:“这位小哥,您看这……”

刘三洒然一笑,鄙夷的望了吴庸一眼,拱手道:“既然他想找死,小子就成全了他。请大人出题!”

一旁的孔子栋担心的望了刘三一眼,欲言又止道:“赵兄,得饶人处且饶人,这吴庸还是很有些才华的,要不然皇帝陛下也不会亲点他的头名。勿要意气用事才是啊。”

刘三摇头道:“孔兄有所不知,有些事可以让,但有些事却不能让。现在人家都逼迫到这个地步了,你还怎么让?让他们以为我好欺负吗?孔兄休要多说,你等着看热闹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