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末魏武帝-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属下便翻起了近日来的消息。一则不甚重要的消息出现在了眼内。自从李左车那日劝说代王歇无果后,便气出了病,告病在家。高挂避客牌,谁也不见。细查下来发现在李左车避客之后的不久,臧荼便决定出兵了。恰好这个时间正是由代县快马至燕国国都蓟县地大致时日。所以。臣下有八成把握,那个藏身在臧荼营帐的神秘人便是李左车。”

李左车,又是他。

曹操颇感意外,低声轻笑了起来。对于这个让韩信也信服的智者,越来越有兴趣了。

“你可知道李左车的背后目的?”

陈平微笑答道:“在二十余日前,李左车曾向代王歇说出了两个建议。其一、联和陈余,集合两国兵力,在常山抵御武王。常山山险,他们兵足粮足。未必没有胜利的机会。其二、忍气吞声,答应武王的请求,让武王没有借口进攻代国。他料武王不仅仅只会用此手段,若他们选择出兵,那么武王定还会用其他的方法来激怒代王,让代王失去理智,做出一切出轨的事情,让武王抓到借口,从而除之。以达目地。”

陈平竟然将李左车在二十余日前说过的话,几乎一字不漏的说了出来。

曹操神色动容,大是震撼,定了定神道:“如此说来,李左车很可能打算促使臧荼与陈余结盟,由他们合力,一个在明,一个在暗,一同对付孤王?”

“此法确实阴毒。若孤王不知。很可能中其鬼计。现在孤王以晓得对方用意,又何足顾虑?且等他们出手吧……”

有一句话说得好。最好地防守是进攻,但同样还有一句,越早进攻,越早露出破绽。此刻曹操顾虑的是常山地险,顾虑的是襄国的城厚。

若是他们抛下这一切,主动出击于野外决战,反而正中曹操下怀,让曹操又机会将他们一口吃掉。

心思百转,曹操已经定下了初步计划,望向陈平问道:“孤王很是好奇,不知下卿在代国收买的对象是何许人也?竟能得到如此精准的消息。”

陈平也不隐瞒,微笑的说出了一个人的名字,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名字:“代国相国赵卜。”

曹操露出了不可思议地神色惊讶道:“竟然是他?”曹操对代国也有初步的了解,知道赵卜的来历。

他在二十岁时,便在赵国出仕,至今已有五十年了,对于赵国可谓赤胆忠心,是一个异常忠贞的老顽固。

陈平能够收买到他,这在曹操的眼中这简直是一件不可能是事情。

曹操的惊讶,陈平看在眼中,淡然道:“每一个人都有他的弱点、死**,只看你是否能够发现,掌握。好比那高仲,高仲此人刚烈、耿直,但他终归是一个人,是人人始终摆脱不了自己的出身。这高仲身世悲凉,其母在二八芳龄被东胡异族掠至塞外,充当官妓供人淫辱。后来便有了他,对于他的父亲,不说是他,纵然是他母亲也不知道究竟是何许人。此后,其母逃出返回家乡,但家中却逼迫其母杀了高仲这个孽种。其母不从,离家当了妓女养活了高仲。既是异族孽种,又有一个妓女地母亲,注定了高仲的幼年饱受欺凌,遭同年人的鄙夷。因而,在他内心的深处有着一种对权力的渴望,他要人人怕他,要人人都敬畏他。只是他埋藏的很深,没有人察觉。

于是,属下便暗中设法让高仲与臧荼之子臧余出现矛盾,随即又将高仲得身世告诉了臧余。臧余当众耻笑高仲孽种,让高仲异常难堪。虽然臧荼处罚了臧余,可他们毕竟是父子,不可能下重手。高仲也因此对臧荼产生的不满,属下便是利用这不满,加上权力的诱惑才说服高仲,让他答应当我军的内应。”

曹操点了点头,不再过问,心知以陈平那探查人心地本领很容易找出对方心底地底线,然后一击命中。自己的这位情报首领,算是选对了。

对于其他,曹操也没有多问。他治下极严,各人自有分工,决不允许过问职责范围之外地事情,否则轻者打军棍,重者杀头,而陈平正是负责军中情报刺探与分化瓦解等工作。

若非情况严重,他是不会过多过问属下的办事手法的。

因为,他们都是世间难得的奇才,问多了反而有种不信任他们的感觉,造成不满。只要在关键时刻,加入威慑,让他们在敬服自己的同时,带有几分畏惧便可。

恩威并施。

这便是他驾驭部下的方法。

次日天明,曹操依言起兵强攻襄国,正如他事先预料的一半。

这陈余颇具干略,防守得当,纵然曹操兵精将勇也一时难以攻克,同时,曹操也无心破城,攻势虽猛,但伤亡不是很大。

反观臧荼那边,情况大大的出乎曹操的意料之外。

臧荼似乎铁了心的要抢先拿下襄国,大军不计伤亡的对这襄国发起一次又一次的猛攻。那股狠劲,曹操也为之动容

甚至有些怀疑起陈平的情报网来,是不是弄错了。

臧荼畏惧自己的实力,不敢反抗自己,并非心怀叵测。

一连三日,臧荼似乎一直都以实际行动来证明得想法,襄国北面的城墙在臧荼的猛攻狠杀之下,以是千疮百孔,摇摇欲坠了。

这日,臧荼派了一位使者来见曹操。

使者是一位中年文士四十余岁左右,容貌古朴,乃是臧荼麾下的上大夫,名叫孔杰,他虔诚无比的对曹操作揖行礼,“外臣孔杰,叩见大魏武王。”

曹操让他起身,问道“燕王此来何事?”于第一次相处的不同,比起上次的冷淡,这时的曹操似乎异常热情,甚至还命人送上了茶水。

如此待遇,即便是上次的燕王臧荼也没有享受到。

孔杰受宠若惊,眼中闪过了一抹笑意。

“不知先生来此,有何要事?”曹操和颜悦色的问道。

孔杰答道:“陈余惧怕武王,因而将重兵布置在南门,以至北门防备松懈。如此正好让我家大王捡了一个便宜。三日以来,襄国北门的城墙已经出现了裂痕,只需在加一把劲儿襄国可破。所以,我家大人希望武王能够移军北上与我主一同合力攻破襄国。”

曹操神色动容,陈平、尉缭也露出了恍然的神色。

真正的杀招便在此处。臧荼如此猛攻襄国,便是为了这一招。他先打消自己对他的疑虑,然后在引诱自己入瓮。

在自己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两军合力一同阴自己一把,将自己推入万丈深渊。

第一百五十五章 将计就计

曹操神色动容,对方用计环环相扣,一手接着一手,让人在不知不觉下堕入瓮中,无法自拔。“

他暗叫“侥幸。”若非自己麾下有陈平这个能够窥察人心的怪物在,事先知道了臧荼很可能会跟陈余暗盟,一起对付自己,兴许这一次自己真的要吃败战了。

“回去告诉燕王,就说孤王答应了。待休整余日后,便领军前往襄国北门,同他一起合力攻克襄国。”曹操明知是计,但还是点头答应了。

孔杰难掩眼中喜色,拜道:“外臣这便回复大王,就此告辞。”

“慢走,不送!”曹操虚伪的笑着,直到孔杰远离军帐一张面孔方才冷漠下来。

“你们怎么看?”他问向了自己身旁的两个心腹谋士。

“毫无疑问,这是计,一个将我军置之于死地的毒计,一个不慎,我军很可能因此而覆没。”陈平肃然的说道,眼中一眨也不眨的看着曹操,似乎不能理解为什么明知是计,他还会去冒这个危险。

“这确实是一个计,但他同样也是一个破敌的契机。若能把握得当,可获得奇效。当然也如陈下卿说的一般,一个不慎,很可能因此而覆没。”尉缭如此说道,他和陈平之见最大的不同便是陈平只精于谋略,而尉缭除了是一个出色的阴谋家外,还是一个兵法家,精通用兵之道。

所谓用兵之道乃是以正合,以奇胜。行军打战,稳打为先,奇谋第二。任何一个知名的兵法大家都是以克敌为先,稳扎稳打。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之下,才会铤而走险,运用奇谋,险计。

如此奇谋。险计往往能够在带来辉煌胜利的同时,还可能能将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绝地。

这就好比是在玩火,可以将敌人摧毁,但同时也可能引火**。

只因李左车的出现让曹操起了忌惮之心,他以一人之力设下此毒计,又以一人之力促成了臧荼、陈余的暗盟。

如此能耐。实是惊人,万一他再说服代王歇。那么很可能引发一种自己不想看到的局面。代王歇有兵四万,陈余有兵四万,臧荼有兵五万。他们合力便是十三万大军,十三万大军依仗常山险地设防,自己纵然起兵十万也只怕难以攻克。

那时,自己面对的不再将是十三万大军,还要加上代国、燕国国力地抗衡。自己的麾下有千古名相萧何,有他处理政务,在国力上绝不输于代、燕两国。但也可让魏国损失不小。

不论怎么说,这要拼国力也得跟刘邦、跟项羽,这类英主、霸才拼。跟臧荼、陈余这些角色耗什么?

是以。曹操决定铤而走险,利用这次契机来扭转乾坤,转危为安。

陈平并不同意曹操冒出危险。但已知曹操脾气。事已成定局因而并没有出言相劝。

尉缭念及背后的利弊,觉值得一试。遂然点了点头也不反对。

计划便如此的定了下来。

曹操严肃说道:“此战胜负的关键便在那高仲手上,陈先生你让他尽可能的监视臧荼,不可有任何大意。”

陈平高声说是。

“尉老,孤王给你一个艰巨地任务,望你亲自动身。”曹操神色更加的严肃,说道:“这一战关系到我大魏的胜败、兴衰,不可有任何马虎。届时,我们将遭受两路大军的夹击,注定这将是一番血战。为了避免过大的伤亡,我们必须要占据地利上的优势。还望尉老亲自动身,为我军选择最为适合作战的安营之地。”

天时、地利、人和,乃是克敌制胜的三大因数。

如今在曹操身旁,除了他自己以外,最精通兵法的便是尉缭。只有他才能够选择出最合适的安营之地。

“老夫愿往。”尉缭高声领命,此任务他是当仁不让。

于是,陈平加强了对情报地参透,任何关于臧荼的消息,他一日两报。臧荼的一举一动,几乎都在他地监视之中。

臧荼早餐吃了一些什么?晚膳有几道菜,甚至连他几时拉屎,拉出地屎是什么颜色的,曹操都可以知道。

这便是陈平之能。

尉缭也圆满的完成了曹操地任务。在楼烦以及数名好手地掩护下,尉缭的足迹踏遍襄国以北地那一块区域。

历时三日,终于在襄国西北处找到了一个叫青龙坡的山丘,他将地形一一画下返回曹营于曹操商议。

曹操看着地图,眉头皱了起来,这地图似乎不擅于守。

尉缭指着地图对曹操说道:“这青龙坡的地势不在于守,而在于攻。经过连日探查,老夫发现了这处宝地。所谓防守不如进攻,最好的进攻便是防守。”他指着青龙坡西方的青龙道说道:“武王且看,这青龙坡看似平淡无实,但却另有妙处。这关键在于这青龙道。这青龙道地域狭小隐蔽,四周皆是白桦林可藏军队。臧荼是一个知兵之人,他日若要奇袭我军营必走这青龙道。我们可以事先埋藏伏兵于白桦林中奇袭臧荼的奇袭部队。同时,我们再利用青龙坡设伏,引陈余军对内,放火攻之。如此,两头并进,完全可以以弱胜强。比占据险地,以守代攻,更加有效。”

“当老夫发现这处宝地时,便有了如此计较,擅自改变的武王原本的计划,还望武王见谅!”

“这青龙道隐蔽,也不知臧荼他们会不会注意到。”曹操看着地图提出了一个疑问。

“一定会的。”尉缭肯定的说道:“我了解过臧荼,他虽是燕国人,但至小便在臧家庄里长大。臧家庄一里外便是青龙道,臧荼没有任何理由不知青龙道的存在。臧家庄早在十年前便以荒废,那里现以成了野狼的居所,不用担心我军的伏兵会被他人察觉。”

尉缭在决定擅改曹操战术的时候,事先已经做了万全的考虑,逐一解答了诸多疑问。

曹操拿起地图,认真研究了起来。突地爆发出一阵欢呼:“改得好,改得好。”

“如此战术,确实比曹某原先计划的战法高明许多,能得尉老相助,真乃曹某三生之幸。”他并未因尉缭改变地他的作战计划而恼怒,反而大声赞扬。并道:“日后,曹某若还有不足之处,还请尉老多加指点。”

正如李左车的名言,“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即便是曹操自己也不敢说自己永远是对的,自己的计划永远的最好地,自己永远不会有犯浑之处。因此,他更加的希望部下能够及时指正他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使他干的更好。更加出色。

“传令三军,明日辰时,兵进青龙坡。”

曹操兵进青龙坡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臧荼的耳中。

“什么。你说什么?”臧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